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河縣查乾郭愣鄉三海子夏牧場,為青銅時代的一處墓葬,距今約4000年。 在面積約16.25平方公里地域的四個分布區內計有石圍石堆墓、石棺墓30餘座,鹿石19通。什巴爾庫勒石圍石堆墓,石堆直徑78米,殘高25米;石圍直徑210米,寬3~5米,最大的石堆重約為30萬噸。

基本信息

簡介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其年代為青銅時代。分布範圍南北約6.5公里,東西約2.5公里,總面積達16.25平方公里左右。遺址分為四個大的區域,即:什巴爾庫勒(“海子”及“庫勒”均為湖泊的意思)、卻爾巴里庫勒、托也勒薩依、阿臘勒托拜。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海子墓葬及鹿石

墓葬形制主要有環石圍石堆墓(為一種墓葬地表標識,墓葬主體為礫石或片石堆積而成的石堆,外部圍有以礫石或片石鋪砌成的石圍)、石堆墓、石棺墓(即石堆上有以四塊片石圍砌成的框形)等。鹿石則分為典型鹿石及非典型鹿石兩種。所謂鹿石,即人工敲鑿、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種碑狀石刻,最早因其上雕刻有鹿的圖案而得名,主要分布於亞歐草原一帶,國內僅分布於新疆境內,而絕大多數又分布於阿勒泰地區的青河縣三道海子夏牧場。典型鹿石除了雕刻圖案化鹿紋樣(喙狀咀,梳狀角)為最典型外,還雕刻有牛、馬、羊、熊等動物,而非典型鹿石只是雕刻了圓環、連點、刀、劍、弓、弓囊、盾牌等紋樣。

碑狀石刻

鹿石是立於墓地的一種碑狀石刻,和墓主人有著密切的關係。鹿石的作用和含義至今沒有一個確定的解釋,目前,最主要的一些觀點是,鹿石是原始薩滿教的產物,存在對自然的崇拜,具有世界山的含義,鹿石面東而立,反映了對太陽的崇拜。鹿石上雕刻的不同動物圖案,可能是不同居民的動物圖騰。典型鹿石中的圖案化鹿形,可以說是一種鳥首鹿身的動物,鳥是天上的飛禽,鹿是地上奔跑較快的動物,這兩種動物的融合,可以象徵天地。因此,鹿石還可能是用來表現溝通天、地與人聯繫的媒介 。一般指的是經過人工敲鑿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種碑狀石刻,因這類石刻雕刻鹿紋的比較多,藝術水平高,又典型而得名。鹿石是亞歐山地草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遺存之一,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境內皆有發現。據目前的考古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草原鹿石僅發現於新疆,新疆又以阿勒泰地區最多,發現了30餘通。主要分布在青河、富蘊兩縣。鹿石大都發現於石堆墓墓地,說明它們和石堆墓在文化上有著密切的聯繫。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許多學者認為,比較典型的鹿石出現於青銅時代晚期(約公元前13世紀以後),亞洲鹿石最集中的地區在蒙古西部。阿勒泰的東部與蒙古西部相鄰,如果以古代文化圈分布區域來看,阿勒泰地區和蒙古西部的鹿石可以劃分在一個文化圈內。由此推斷,這一地區可能是亞洲鹿石的發源地,阿勒泰地區鹿石出現的時間也可能在青銅時代晚期,在鹿石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鹿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典型鹿石,石體呈刀形,雕刻有圖案化的鹿紋樣。富蘊縣恰爾格爾1號鹿石是非常典型的一通,雖然局部剝蝕,但兩個側面圖案清晰,工藝精細,碑體比較高,面上原來可能塗有紅彩,顯得雄偉壯觀。這通鹿石現藏地區博物館。 鹿石年代的下限可以到鐵器時代,其代表性石刻稱作非典型鹿石。這類鹿石上一般不雕刻動物圖案,或者說動物不作為其主要的圖案。雕刻的圖案簡單而明了,有平行斜線紋、耳環、項鍊、兵器等。 許多鹿石高立,墓葬封石堆也很大,顯得氣勢宏大,形成一種獨特的草原人文景觀。從亞洲鹿石的分布地域來看,可能屬於鬼方-丁零人文化。對它們的用途有過種種推想,有人認為是圖騰柱、始祖祭祀柱和神人拴馬柱,也有人認為是世界山、世界樹和男性生殖器。然而有一點是比較突出的,鹿石具有人形的一些特徵,分為三段:上部是首頸,中部為胸背,下部為下肢。首頸部有臉面裝飾(平行斜線)和頸飾(項鍊),中部飾以刀、劍、斧鉞和弓、弓袋,下部多為素麵,嚴然是一尊武士雕像。鹿石上的鹿紋為鳥喙狀嘴,頭也像鳥首,鹿體千篇一律地格式化,上下排列,可以說是一種鳥首鹿身的動物。因此,鹿石用作薩滿通天的工具,具有溝通天、地與人聯繫功能的可能。

國家重點文物

新疆青河縣三道海子在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傳承草原文化歷史遺存,國家投資50萬元為三道海子鹿石古墓葬1號墓葬及2號墓葬設立永久性圍欄。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據專家測定,神秘莫測的三道海子鹿石古墓葬1號墓葬,巨石堆古墓周長約290米,高15米,直徑60多米,呈錐體型,周圍護陵河呈S型環繞,長達1.5公里。整個建築都是用長寬在0.3~0.5米之間的片石壘鋪而成,據推算用石量在20000立方米以上,而且是劈開距石堆400米處的一座山取石而為,修建這一巨石堆墓工程之浩大可見一斑。 今年6月地區文物局開始三道海子鹿石古墓葬1號墓葬的圍欄建設,共設立220個圍欄。2號墓葬設立了180個圍欄,每個圍欄長3.1米,圍欄底部夯築水泥底座。 據了解,新疆自2005年以來,先後投入了135萬元對3處國家級、自治區級野外文物進行了保護,同時投入了255萬元用於全地區的博物館、文物徵集等工作。新疆3年來共投入了390萬元用於的文物保護和發掘工作。

阿勒泰著名旅遊景點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阿日夏特石人墓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八塔台墓群
寶山、罕蘇木墓群
北齊高氏墓群
北寨墓群
浡泥國王墓
蔡倫墓和祠
曹氏家族墓群
查木欽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後周皇陵
黃傘崖墓群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吉堆吐蕃墓群
紀曉嵐墓
江口崖墓
交樂墓群
金陵
南漢二陵
歐陽修墓
普哈丁墓
焉不拉克古墓群
洋海墓群
葉爾羌汗國王陵
葉茂台遼墓
怡賢親王墓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柔墓
嘴子前墓群
崔芬墓
崔家河墓群
刀背山墓地
東陽土墩墓群
范仲淹墓
方山永固陵
馮素弗墓
乾溝子墓群
高氏家族墓地
恭陵
古城堡墓群
關陵
果園—新城墓群
哈密回王墓
韓匡嗣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
韓愈墓
漢濟北王墓
漢魯王墓
漢中山王墓
鴻山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蕭氏家族墓
蕭王莊墓群
邢國墓地
徐州墓群
許慎墓
趙王陵
昭君墓
張騫墓
浙南石棚墓群
景泰陵
九連墩墓群
雷台漢墓
李白墓
李家山古墓群
李誡墓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涼山大石墓群
烈山墓地
臨安吳越國王陵
隆堯唐祖陵
樓蘭墓群
瀘縣宋墓
逯家莊壁畫墓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馬村磚雕墓
馬茂莊墓群
邙山陵墓群
孟知祥墓
明楚王墓
明魯王墓
明秦王墓
明肅王墓
印山越國王陵
應國墓地
營盤村墓群
于謙墓
袁崇煥墓和祠
袁台子墓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賚諾爾墓群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秦東陵
青山墓群
清栗毓美墓
瑞峰崖墓群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沙梁坡漢墓群
山普拉古墓
什貼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
梳妝樓元墓
速檀·歪思汗麻扎
所藥村壁畫墓
塔梁子崖墓群
唐代帝陵
藤橋墓群
吐爾基山遼墓
完顏希尹家族墓地
皖南土墩墓群
汪氏家族墓地
王家峰墓群
五堡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西漢帝陵
析木城石棚
洗硯池墓群
朱然家族墓地
朱軾墓
朱熹墓
朱載堉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