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哈丁墓

普哈丁墓

此墓園原是專為安葬普哈丁的,後又陸續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普哈丁墓園,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築,初建於公元十三世紀的我國南宋時期,明永樂皇帝視墓園為國寶,下詔予以保護。清政府也對墓亭進行了多次修建,亭壁上還嵌有光緒三十四年重修墓園時建立的"先賢歷史記略碑",碑文用漢字刻定,簡要記敘了普哈丁在我國傳教的情況。此外墓園裡還集中保存了一些我國元代遺留下來的阿拉伯古文墓碑。

墓地簡介

普哈丁墓園普哈丁墓園

普哈丁墓俗名回回堂,位於揚州市區解放橋南堍、古運河東岸崗上。普哈丁,相傳為穆罕默德聖人第十六世裔孫,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來揚州傳教,此墓園原是專為安葬普哈丁的,後又陸續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

建築特色

普哈丁墓園,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築,初建於公元十三世紀的我國南宋時期,明永樂皇帝視墓園為國寶,下詔予以保護。清政府也對墓亭進行了多次修建,亭壁上還嵌有光緒三十四年重修墓園時立的“先賢歷史記略碑”,碑文用漢字刻定,簡要紀敘了普哈丁在中國傳教的情況。

整個墓園建築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墓域,內有普哈丁墓及其他阿拉伯人的墓碑;

第二部分為清真寺,是教徒們做禮拜的活動場所;

第三部分為東郊公園。此外墓園裡還集中保存了一些我國元代遺留下來的阿拉伯文墓碑。

墓園大門石額題刻“西域先賢普哈丁之墓”,下暑“乾隆丙申重建”,入門向右有一拱門,內有一座清代中葉建的小型清真寺,寺內禮拜殿有拱形聖龕及由阿文《古蘭經》組成的圖案,使其具有濃厚的伊斯蘭宗教氣氛,直對大門是石階甬道,可直達墓域,普哈丁墓就葬於其墓亭中央地下。

歷史來源

普哈丁墓園,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築,初建於公元十三世紀的我國南宋時期,明永樂皇帝視墓園為國寶,下詔予以保護。

普哈丁墓園普哈丁墓園

清政府也對墓亭進行了多次修建,亭壁上還嵌有光緒三十四年重修墓園時建立的"先賢歷史記略碑",碑文用漢字刻定,簡要記敘了普哈丁在我國傳教的情況。墓園坐東朝西,墓亭為阿拉伯制式。正門臨河,門額刻石為"西域先賢普哈丁之墓"下署"乾隆丙辰重建"。

門廳3楹南側,為清真寺,面東南楹。沿石階抵"天方矩矱"墓域門廳,廳3楹為四角攢尖頂。庭院中,有北軒、東軒各3楹。北軒附近建南北相對墓亭兩座。亭後即普哈丁墓亭。

亭平面呈方形,四壁設拱門,四角攢尖板瓦頂,內層呈拱球頂。墓葬於亭中央地下,地面用青石砌成五級矩形墓塔。墓亭東北植有700多年樹齡的銀杏1株,老乾虬枝,姿態奇特。

旅遊指南

景區分類: 博物館搜尋同類景區
開放時間: 8:00—18:00
門票價格: 10元
最佳時間: 揚州市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主要特點是: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

交通指南

航空

普哈丁墓園普哈丁墓園

揚州本身無機場,旅客可借道南京祿口機場。揚州到祿口機場有直達班車。揚州至祿口機場的班車,每日8:30、11:30、14:30於揚州市北門外街1號(友好會館西側)發車,途中經停儀征;祿口機場至揚州的班車,每日12:00、14:30、17:30發車,途徑儀征,終點站同發車點。

鐵路

2004年4月18日起,揚州開通客運火車,目前有到北京的直達特快列車和到上海、漢口、西安、廣州的列車。揚州火車站位於揚州城西郊文昌西路,公交22、26可達火車站。

公路

揚州汽車西站位於江陽中路邗江路口,每天6:00-18:00,有發往南京、鎮江的快客,20分鐘一班。走高速公路到南京僅1個多小時車程。到鎮江火車站也僅45分鐘車程。(需擺渡過長江,渡船5分鐘一趟)。

主人簡介

普哈丁是中古時期的阿拉伯人,據傳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孫,在國內頗有德望,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來到揚州。在揚州期間

墓園清真寺一角墓園清真寺一角

,他弘揚伊斯蘭教傳統美德,扶弱濟貧,廣交朋友,做了不少好事,得到揚州地方人士的擁戴和官方的禮遇。普哈丁主持建造了著名的仙鶴寺,與廣州的懷聖寺(光塔寺)、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鳳凰寺齊名,同為我國東南沿海伊斯蘭教的四大清真寺。光緒年間的《西域先賢普哈丁墓碑記》記述了一則普哈丁傳教的故事:“其時綠揚城東有龍王廟,老僧華仙素擅法術,頗有名譽,見先賢欲一斗其伎倆,卒不能勝,乃折服而退。”這則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反映了普哈丁剛來揚州傳教時的曲折經過,充分說明了他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普哈丁前後在揚州生活了10年,其間他曾回西域3年,後又來到中國津沽濟寧等地傳教。德元年(1275年)七月,他乘船沿古運河南下,當月23日抵達揚州,黎明時在船中歸真。當時的揚州郡守是他的好友,根據他生前的遺願,將他安葬於古運河東岸的土岡上。這座墓園最初是專為安葬普哈丁而修建的,穆斯林尊其為先賢墓。後來又陸續有來揚傳教、經商或做官的其他阿拉伯人,以及明清以來的一些中國阿訇和虔誠穆斯林,卒後附葬於此,使墓園逐漸形成今天的規模。

墓地保護

元、明、清歷代政府對普哈丁墓園都十分重視,為長期保護管理這座墓園而採取諸多措施,多次對墓園進行整修、重建。前面提到的“先賢歷史紀略碑”,

普哈丁墓園普哈丁墓園

就是重修墓園的一個證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揚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揚州市伊斯蘭教協會數次組織對普哈丁墓園進行整修,使其成為集清真寺、墓園、園林於一體的伊斯蘭建築。由於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2001年6月25日,普哈丁墓園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6月,普哈丁墓園被批准為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數萬名遊客和社會各界人士。每年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大批穆斯林民眾自發組織前來掃墓敬賢,海灣五國、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約旦葉門、阿富汗、毛利坦尼亞、孟加拉、日本、美國等國的伊斯蘭教人士和國際友人也常來瞻仰先賢。

歷史價值

普哈丁墓園連同那些墓碑,是中阿友好史上珍貴的實物資料,對唐以後直到明代阿拉伯人在揚州的生活,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線索,並為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史、海外交通史、世界建築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普哈丁墓園是國內外穆斯林敬謁先賢的聖地,更是中阿友好的歷史見證。普哈丁等伊斯蘭教先賢,雖然早已與世長辭,但他們在揚州留下的仙鶴寺、普哈丁墓等珍貴文化遺蹟,將永世長存。揚州與伊斯蘭教國家的傳統友誼,也將代代相傳,萬古長青。

墓園布局

墓園布局嚴謹,在庭院軒榭中雜以古木香花,環境清幽而肅穆,令人有古樸莊重之感。墓亭東北,植有古銀杏一株,蒼老遒勁,壓枝紛披,夏天濃蔭蔽日,秋天黃葉鋪地,遠看似雷劈兩半,近觀則新老乾同出一根,生態十分奇特。樹齡已有700多年,為墓園同時的遺蹟。普哈丁墓園是伊斯蘭文化與揚州建築文化交流融合的實物例證,也是中國和阿拉伯人民文化交流的結晶和友好往來的見證。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阿日夏特石人墓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八塔台墓群
寶山、罕蘇木墓群
北齊高氏墓群
北寨墓群
浡泥國王墓
蔡倫墓和祠
曹氏家族墓群
查木欽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後周皇陵
黃傘崖墓群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吉堆吐蕃墓群
紀曉嵐墓
江口崖墓
交樂墓群
金陵
南漢二陵
歐陽修墓
普哈丁墓
焉不拉克古墓群
洋海墓群
葉爾羌汗國王陵
葉茂台遼墓
怡賢親王墓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柔墓
嘴子前墓群
崔芬墓
崔家河墓群
刀背山墓地
東陽土墩墓群
范仲淹墓
方山永固陵
馮素弗墓
乾溝子墓群
高氏家族墓地
恭陵
古城堡墓群
關陵
果園—新城墓群
哈密回王墓
韓匡嗣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
韓愈墓
漢濟北王墓
漢魯王墓
漢中山王墓
鴻山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蕭氏家族墓
蕭王莊墓群
邢國墓地
徐州墓群
許慎墓
趙王陵
昭君墓
張騫墓
浙南石棚墓群
景泰陵
九連墩墓群
雷台漢墓
李白墓
李家山古墓群
李誡墓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涼山大石墓群
烈山墓地
臨安吳越國王陵
隆堯唐祖陵
樓蘭墓群
瀘縣宋墓
逯家莊壁畫墓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馬村磚雕墓
馬茂莊墓群
邙山陵墓群
孟知祥墓
明楚王墓
明魯王墓
明秦王墓
明肅王墓
印山越國王陵
應國墓地
營盤村墓群
于謙墓
袁崇煥墓和祠
袁台子墓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賚諾爾墓群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秦東陵
青山墓群
清栗毓美墓
瑞峰崖墓群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沙梁坡漢墓群
山普拉古墓
什貼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
梳妝樓元墓
速檀·歪思汗麻扎
所藥村壁畫墓
塔梁子崖墓群
唐代帝陵
藤橋墓群
吐爾基山遼墓
完顏希尹家族墓地
皖南土墩墓群
汪氏家族墓地
王家峰墓群
五堡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西漢帝陵
析木城石棚
洗硯池墓群
朱然家族墓地
朱軾墓
朱熹墓
朱載堉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