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家族墓地

高氏家族墓地

高氏家族墓地位於樂清市白象鎮高東村。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明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襄簡,著有《南屏遺稿》,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明代刑部尚書高友璣(1461-1546)及其家族墓地,占地700平方米。分三組:中為高友璣其父親、祖父墓,左為長子、三子墓,右為次子、四子墓。三組墓前均有神位牌樓、碑亭、華表。還有兩座牌坊、石像生等。全部建築系青石仿木結構,浮雕精美,對研究明代官員墓葬等級及建築風格有一定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高氏家族墓地高氏家族墓地
樂清高氏家族墓位於樂清市北白象高岙村,建於明代,墓地依山並環宗祠而築,布局獨特。其中高友璣墓最具規模、形制獨特,主體建築為三座四柱三樓式神位牌樓組合而成,並將祖孫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時代風格,實屬罕見。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分三組,中為高友璣及其祖父、父親墓,左為高友璣長子、三子墓,右為次子、四子墓,均按左昭右穆禮俗排列。三組墓各建神位牌樓,中間一組為四柱三牌樓,兩側均為六柱五牌樓,歇山頂。有碑亭兩座,四柱單間,五鋪作雙抄偷心造,歇山頂。該墓是研究明代品官及家族墓葬制、葬俗的重要實物資料。另外,高友璣墓的石作建築均仿木構形式,工藝精湛、造型美觀,是明代石構建築中的佳品。

交通

地址:樂清市白象鎮高東村
公車:208、29路公車

風味小吃

魚丸

高氏家族墓地高氏家族墓地
以魚肉或海鰻肉為主料,切成細條,用酒,味素、鹽漬片刻,加白澱粉,用手揉透,然後放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時連原湯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素、胡椒粉和蔥花。溫州大街小巷設有許多魚丸店攤。1998年12月,溫州酒家的魚丸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小吃”。

白蛇燒餅

古名胡餅。清光緒末年,市區府頭門鐘樓石側,有張氏寡婦,開燒餅店,在胡餅的基礎上,推出蔥油重酥燒餅,呈金黃色,入口即化,酥脆可口,遠近聞名。張氏常穿白色衣衫,市民以《白蛇傳》中白娘娘喻之,久而久之,將其燒餅延稱為白蛇燒餅,流傳至今。

矮人松糕

抗日戰爭後期,溫州人谷進芳在五馬街口經營松糕.,邊炊邊賣,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口感鬆軟綿糯,甜中有鹹,清香可口,一年四季老小皆宜。因其人個子矮,遂以矮人松糕出名。
餐廳:品品香風味館、東海漁村

相關資料

高氏家族墓地高氏家族墓地
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樂清十二都高岙(今屬北白象鎮)人。母病,朝夕侍奉湯藥,衣不解帶,以孝聞於鄉里。明弘治三年(1490)進士,丁母憂。服除,授南京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治獄詳明。十六年,擢江西九江知府,治績為十三府之最。正德二年(1507),升廣西參政,營田州府事。土司岑猛“坐與族類構爭削秩,詔以漢官撫之,前官懼而逸”,友璣單身入州,“待以懇誠,勵以忠義”,猛遂“束身聽命”。於是“立學訓士,置堡伍,聯其眾,歸被虜男女以數百計,田人帖服”(嚴嵩:《明故資政大夫刑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襄簡高公墓誌》)。因忤權幸,調任衛輝(今河南汲縣)知府。
郡當道沖,供求浩繁,友璣大加裁減,並請停黃河勞役,寬負鹽禁,民困得蘇。逾年升江西左參政,轉山西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正德十一年,擢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贊理軍務。其時宗室豪橫,為祿糈事毆辱知府,友璣不畏強梁,上疏彈劾,宗室為之斂跡。但因此得禍,降二級致仕。復起為湖廣郴桂兵備副使,丁外艱未赴,家居數年。嘉靖四年(1525),起為山東布政司參政,轉福建右布政使。次年,內召為光祿寺卿,升南京刑部右侍郎,轉右都御史,外調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招徠鹽徒,討誅渠惡,革驛傳費,宿弊一清。七年,進南京工部尚書,改刑部尚書,復召為北漕總督,居僅三個多月即告老回鄉。以俸入構宗祠,在家鄉白鷺嶼辦南屏書院,所居舊屋樸陋湫隘,無所增繕,布衣蔬食終其身。二十五年(1546)三月二十六日卒,享年86歲。追贈太子少保,謚襄簡。遺著有《南屏遺稿》。其墓在高岙村,當地人稱為高尚書墓,至今仍保存完好

第六批重點文物-古墓葬

簡介: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文物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阿日夏特石人墓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
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八塔台墓群
寶山、罕蘇木墓群
北齊高氏墓群
北寨墓群
浡泥國王墓
蔡倫墓和祠
曹氏家族墓群
查木欽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後周皇陵
黃傘崖墓群
輝發河上游石棚墓
吉堆吐蕃墓群
紀曉嵐墓
江口崖墓
交樂墓群
金陵
南漢二陵
歐陽修墓
普哈丁墓
焉不拉克古墓群
洋海墓群
葉爾羌汗國王陵
葉茂台遼墓
怡賢親王墓
張應瑞家族墓地
張柔墓
嘴子前墓群
崔芬墓
崔家河墓群
刀背山墓地
東陽土墩墓群
范仲淹墓
方山永固陵
馮素弗墓
乾溝子墓群
高氏家族墓地
恭陵
古城堡墓群
關陵
果園—新城墓群
哈密回王墓
韓匡嗣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
韓愈墓
漢濟北王墓
漢魯王墓
漢中山王墓
鴻山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蕭氏家族墓
蕭王莊墓群
邢國墓地
徐州墓群
許慎墓
趙王陵
昭君墓
張騫墓
浙南石棚墓群
景泰陵
九連墩墓群
雷台漢墓
李白墓
李家山古墓群
李誡墓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涼山大石墓群
烈山墓地
臨安吳越國王陵
隆堯唐祖陵
樓蘭墓群
瀘縣宋墓
逯家莊壁畫墓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馬村磚雕墓
馬茂莊墓群
邙山陵墓群
孟知祥墓
明楚王墓
明魯王墓
明秦王墓
明肅王墓
印山越國王陵
應國墓地
營盤村墓群
于謙墓
袁崇煥墓和祠
袁台子墓
扎滾魯克古墓群
扎賚諾爾墓群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秦東陵
青山墓群
清栗毓美墓
瑞峰崖墓群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
沙梁坡漢墓群
山普拉古墓
什貼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
梳妝樓元墓
速檀·歪思汗麻扎
所藥村壁畫墓
塔梁子崖墓群
唐代帝陵
藤橋墓群
吐爾基山遼墓
完顏希尹家族墓地
皖南土墩墓群
汪氏家族墓地
王家峰墓群
五堡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西漢帝陵
析木城石棚
洗硯池墓群
朱然家族墓地
朱軾墓
朱熹墓
朱載堉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