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墓地

烈山墓地

烈山墓地位於西藏自治區朗縣金東鄉列村之東的山坡上,為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墓葬。位於西藏自治區朗縣金東鄉列村之東的山坡上。約50萬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封土墓184座(東區162座,西區22座),其中封土占地7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23座。封土最大的邊長66米,封土最高14米。封土平面形狀有梯形、方形、圓形、亞字形和方圓複合形,墓葬構築技術主要為典型藏式建築風格的夾石、夾木夯築方法。在墓葬分布範圍內還發現了建築、祭祀、石碑座等遺蹟現象。

基本信息

墓地簡介

烈山墓地烈山墓地

烈山墓地位於西藏林芝地區朗縣金東鄉烈村之東的山坡上,墓地範圍約50萬平方米,烈山墓地的陵墓數量,通過1986年和1993年由自治區文物考古隊對該墓群的發掘和進一步的調查,確定為大小陵墓184座。從外表看墓葬基本上均被盜掘,在兩次發掘和試掘中都沒有發現有價值的墓葬文物。烈山墓地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布狀況

墓葬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個區,東區有墓162座,西區有墓22座。封土占地7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有23座;

700平方米之下的中型墓74座;

90平方米之下的小型墓56座。墓葬封土最大者,邊長達66米,封土最高達14米。墓葬封土平面形狀主要有梯形、方形、圓形、亞字形和方圓複合形等類。

墓葬構築技術主要有採用典型藏式建築風格的夾石夾木築方法。在墓葬分布範圍還發現建築、祭祀石碑座等遺蹟現象。

墓地規模

烈山墓地的規模和墓葬總數在西藏境內是罕見的,有可能是一處贊普級別的陵墓區,為研究西藏吐蕃時期陵寢制度、葬禮儀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烈山墓地烈山墓地

烈山墓群的規模壯觀,分布之廣,數量之多,實屬西藏自治區境內是罕見的,它對研究西藏陵寢制度,土葬制度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對於西藏吐蕃王朝時期的社會習俗和埋葬制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是研究吐蕃時期割據勢力形成、發展和最後消亡的一個實例。

發掘過程

列山的古墓葬,它已經默默地沉睡了1000多年。它被發現頗具偶然性。

1982年 3月的一天,一輛汽車沿著河邊的公路行駛,車上的人不經意的一瞥,遠處山坡下的景象,讓他精神一振,大大小小的土堆,足有百座。車上的人恰恰是個文物工作者——原山南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土登朗嘎主任。幾個月後,西藏自治區文化、文物部門,組織了對列山墓地的兩次調查和試掘。

1982年 和1993年發掘的墓葬,其形制都有比較明顯的個性。

1993年 發掘的墓葬形制稍顯複雜的第12號墓,此墓地表有高2米多,邊長5- 6米的近方形封土堆,封土下面是用大石塊堆砌成四壁的墓室,用石片和木柱構建成拱形的墓室頂部,其技法簡單實用,且充滿智慧。在墓室西側,有一個類似的石砌四壁的豎井,在豎井和墓室之間,留有一框,以幾棵豎立的大木柱為門。可惜的是,在墓室內沒有發現更有價值的隨葬品。

1993年 發掘的第155號墓的形制則是另一類結構。此墓地表同樣有一邊長6-7米長的近方形封土堆,部分已經遭到破壞,保存的高度最高為2 米,最低為O.7米。封土下邊為一個長方形的覆斗狀豎穴土坑,坑內填滿了礫石塊、土和木料。令人驚奇的是,有的木料竟然是直徑0.4米的原木。在墓底南部,形成一個側室,側室的頂,全部用直徑0.4米的原木搭建,有8根之多。

墓地遺蹟

石碑座

烈山墓地烈山墓地

1993年清理的石碑座。此碑座用整石雕成,為龜形,頭部已殘缺,可辨識出龜的四肢,碑座通長1.2厘米,殘高0.66厘米。石碑目前尚不知下落。

碑座四周還保存有石塊堆壘成的牆基,平面呈方形,牆基寬度0.58-0.78米,牆基長度4.5米。在牆的四角,均發現扁圓形的柱礎石。我們可以認定,此石碑處原為一處地面建築。

木製品

列山墓地重要出土物之一的,是第155號墓填土中發現的木製品,它們為長1米左右的木製條形構件。其截面基本呈方形,木條表面加工細緻,有的尚留墨線和木條一端的樣結構,個別木條上發現墨寫的單個字母,字母與現代藏語中的元音字母相似。觀察墨寫字母的結構、筆畫,推測當時可能已經使用了軟筆類的書寫工具,可能是一種類似於毛筆類的工具。

第155號墓木構件的碳十四數據為距今1275年,樹輪校正年代為公元682-888年,這與歷史學家筆下記述的吐蕃王朝年代基本吻合。

歷史價值

如果將史書記載的松贊乾布公元7世紀中葉統一高原作為吐蕃王朝的興起的話,那么列山墓地使用的最早年代範圍與之基本相應。反省文獻上吞彌·桑布札創造文字的說法,在《善逝佛教史》中有以下幾句:“參據蕃語實際,乃創三十字母及四元音”,這些似乎暗喻吞彌·桑布札之前人們已經在使用一種“蕃語” 了。我們以為,吐蕃王朝初期,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域生活的人們已經廣泛使用文字了,而且那時的文字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西藏自治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