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竹林寺

敏竹林寺

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扎囊縣扎其鄉南。敏竹林寺即敏珠林寺。寺名藏語意為“成熟解脫”。始建於10世紀末,1677年擴建,占地約10萬平方米。有主殿祖拉康、曲果侖拉康、堆對曲登塔、桑俄頗章、郎傑頗章等建築。後屢遭破壞。1983年主殿祖拉康經維修,坐東朝西,內有門廊、大經堂、佛殿、轉經廊等。佛殿主供釋迦牟尼像,高3.9米。佛殿兩側供泥塑護法神像。

基本信息

簡介

敏竹林寺敏竹林寺
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是寧瑪派三大主寺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南地區扎囊縣境內。10世紀末,藏傳佛教後弘期僧人魯梅·楚臣西饒在此修建巴林寺講經說法。康熙十六年(1677)五世達賴的文化教師德達林巴·久民多吉進行了重修和擴建,改名敏珠林寺。18世紀初,準噶爾部侵擾西藏,寺院建築部分被毀,後由頗羅鼐出資修復。“文革”期間寺院再度被毀,1983年以後對寺院進行修復,今已部分恢復原貌。寺院以教規嚴格而著稱,傳授“南藏”經典和“三素爾”佛教經典,注重研習天文歷算、醫學,並以書法優美見長。原地方政府僧官學校的部分教師由寺內精通歷史、佛學、藏文、醫藥、歷算的高僧擔任。因此,該寺又有西藏“第一學府”之稱。寺內自製的藏香在古代專供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及內地宮廷使用,製作工藝以父子或翁婿傳承為主。該寺對於研究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興盛、發展、衰落及其傳承教義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由祖拉康、曲果侖布拉康、堆對登由塔、桑俄頗章、朗傑頗章等大小建築組成。199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寺院

敏竹林寺是後宏期南路宏法的主寺,是前藏寧瑪派三個著名寺院(另外兩個是多吉扎寺和白日寺)之一,在西藏乃至國外都十分著名。建築規模較大,包括祖拉康在內的五個建築群及附屬建築,共有面積約為10餘萬平方米。多吉扎寺和白日寺在“文革”被毀,而敏竹林還基本完整地保存至今。敏竹林寺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敏竹林寺規模較大,面積達10餘萬平方米,圍牆呈多邊形,大門原有兩座,最大的一座面朝東開,而較小的一座門,則在東牆偏南拐角處,門向南開,保存較好,有門廊,門廊內繪有壁畫,從壁畫的剝落處可以清楚的看到壁畫有兩層,裡層是早期的,外層是晚期的,這說明此寺曾經過較大規模的維修。另外,早期壁畫與晚期壁畫從繪畫技巧和內容上也有所不同,晚期壁畫除繪有早期壁畫上的蓮花生等題材外,還有大象、虎、馬、雲海等,外層的壁畫顏色也非常鮮艷奪目。此外,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築的牆體在西藏也是極為有名,對研究西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也有很高的價值。 走進該寺,是主殿,殿的正中可看見一位頭髮、眉須雪白、頭戴紅色帽子的老者,老者端坐在一個木框玻璃箱內,他就是該寺的創建人德達林巴——5世達賴喇嘛的老師。在主殿的左手邊,有許多銅製的佛塔,上面寫滿了文字。據說這些佛塔的底部是300年前製造的,而頂部曾被損壞過,是近幾年才修復的。在牆上存放的經書,是用紅布包裹著的,而不是用達賴常穿的黃色布匹來包裹。在主殿的後面,還有一個佛堂,此堂主要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像。與眾不同的是,在這裡,釋迦牟尼身持一個黑色的齋碗,碗內的清水每天都有人更換,這一點讓人覺得人與神更進一步了。這座佛堂有兩層,裡面全存放的是價值連城的文物。比如在一樓,有100尊渡姆雕像,仔細觀看,有的雕像精美無比……在樓上,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壁畫,有的描述的是一些在西藏德高望眾的高僧到此寺生活的情景,也有表現有個性和高深莫測的人物。與此同時,有一尊釋迦牟尼的雕像放在一個玻璃框內,據說這尊佛像已有300年的歷史了,看來它可算是敏竹林寺的見證“人”了。

歷史

初建於公元十世紀末,是由寧瑪派高僧盧梅•楚臣西繞修建的,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六大寺之一。到藏曆第十一繞迥火蛇年(公元1677年)高僧德達林巴•民久多吉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重修和擴建,從而形成了目前的格局。敏竹林寺建於1676年,它的創建人是5世達賴喇嘛的老師德達林巴高僧。正因為這個原因,敏竹林寺曾一度成為僧人們嚮往修學的地方。在此,僧人們不僅學習佛學,而且還可學到佛教哲學、藏醫、天文、歷算和藏語、梵文兩種文字。然而沒過多久,5世達賴喇嘛所感興趣的並不是紅教,而是黃教。從而使黃教超越了紅教的聲望,而紅教在沒有足夠資金和政權的庇護下,逐漸被人忽視。300餘年過去了,敏竹林寺在頑強支撐著獨有的宗教教意之時,也不免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別的教派的一些東西。這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現狀,應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諺語。但如今,我們仍能看到該寺僧人藏文、梵文的書法藝術。這一點不僅令人佩服,而且寺院內的僧人仍常被派到藏醫院研究歷算和編寫修正《藏曆年表》,最終仍不愧“學府”之稱。

注重研習佛教經典

敏竹林寺以注重研習佛教經典、天文曆法、書法修辭以及藏醫、藏藥等而聞名全藏。歷年的《藏曆年表》均出於此。過去啊,依照慣例,都由敏竹林寺選派高僧,一部分擔任設在布達拉宮內的僧官學院的教師,另一部分人則到門孜拉康負責研究歷算和編寫修定《藏曆年表》。該寺在西藏歷史上相當於綜合性的高等學府,曾為西藏社會培養了許多人才。敏竹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繼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傳承,並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統關係上。

特點

敏竹林寺的占地面積約為十餘萬平方米,主殿為祖拉康。祖拉康的牆壁上繪有多頭多臂、面目猙獰的佛像,這是寧瑪派寺院的一大特點。按藏傳佛教的解釋,這些威赫忿怒的護法神靈,是寺院防禦敵人和惡魔的守衛者,被稱為“護法神”。這種造型粗放、誇張的神靈形像,是西藏密宗藝術的代表。自西朝東,殿前台階兩邊各有小佛龕六座,內供有藏傳佛教之寧瑪派、噶舉派、薩枷派和格魯派的祖師。門廊除繪有四大天王、輪迴圖、世界模式圖外,還在其南北壁上書寫著該寺的歷史。 敏珠林寺位於山南扎囊縣,是寧瑪派(紅教)在前藏的一個主寺,由居美多傑創建於17世紀中葉。寺院坐西朝東,四面群山環抱,山青水秀,環境十分優美。面積約10萬餘平方米,圍牆為多邊形。寺內主要建築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東,高三層。底層為大經堂,面闊5間,進深6間,內有20根方柱,其中有兩根高5.5米的林柱通向二層。

西藏自治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