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病庸言》

《養病庸言》

《養病庸言》養生學著作。一卷。清·沈子復撰。刊於1877年。本書對於養病的方法提出了“六務”,即:知(病因何起)、忘(勿記在心)、拒(嗜欲勿肆)、看(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耐(忍耐)、調燮(指思欲、飲食、起居諸事項)和“六戒”,即:味、尤、迎、忽、憤、糟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清刻本。

基本信息

概述

老年人還應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養病庸言》中說:“無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老年人應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養病庸言》中說:“無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
《養病庸言》系清代沈嘉樹所撰,也是一部養生著作,其中有不少論述房中養生的內容。沈氏認為,夫妻感情越是濃篤深厚,就越是要注意節慾,特別是在夫妻久別重逢之時更要謹慎。他在書中寫道:“凡夫婦久別重逢,要格外謹慎。凡人所以與妻妝相狎匿者,為其互相愛也。然我愛妻妾,必欲弄得精髓枯竭,纏綿床蓐,使妻妾勞於服事,瘁於擔憂;卒之不免於奄然物化,又俾妻妾做孤單鳳,一生一世,酸苦伶仃,是非特不愛之,而適以害之矣。妻妾愛我,必欲陷我於死,亦不愛我實甚,而害我實甚。以上兩層念頭,常擺在心上,作鎮心之寶,又時常講解於妻妾呼,則已之欲固不戢而自消,而妻妾之心亦恍然省悟。
凡夫妻同寢,彼此都一毫不動慾念,互相抱持而睡,則陰陽之正氣互相感受,互相調劑,極有益處。慾念一動則敗矣。
“凡人享艷福者,身體必不健,享年或不永,以其得好太篤,精氣受戕太盛,抑亦造物者靳其福也。慧心人覷破此旨,偏與造物爭權,老壽之福從此而半,不亦體與!”

觀點

沈嘉樹認為性生活是夫妻感情密切而又熾烈的表現,但夫妻感信越是濃篤深厚,就越應當考慮長遠利益,不能因貪圖一時之享樂而戕害壽命。有些人娶了漂亮妻子便喜不自勝,人仍也都稱頌他艷福不淺,但這種人往往身體孱弱不健,甚成早衰短命,就是因為醉心於美色而房事不節。懂得這一點,就應當戒色慾而節制房室生活。壽命修短,並不決定於什麼造物主,而決定於是否能順應天地陰陽發展變化的規律。遵循自然規律辦事的人,就有與造物者爭權,使病魔無從困擾,使可以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
沈嘉樹又指出,在生病的情況下,更應禁絕房事,最好是獨宿。他說:“老子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玉體橫陳,肉薄相接,除是聖賢仙佛,方能不動心,下此則當之而靡矣。故養病必服獨宿丸,旦必獨宿,則導引之功可施也。妻妾雖正色,然亦要格外節制,格外矜嚴。妻妾相對如待師保,與妻妾同臥,如防寇盜,則情慾之感無介乎容儀,燕私之意不形於動靜矣。病若利害,妻妾只可在室外料理藥餌,預備服食,不可見面。
“蓋病人相火必動,不可更見女色也,相火旺時,即不接女色,心亦要動,此時惟有想女色旁邊都是夜叉鬼物,刀槍利刃,森羅布列,等我到彼,就要動手。若嬰其鋒,頃刻殞命,則心可懼而思返。”
沈氏是一位家資殷富的封建士大夫,家中妻妾盈室,生活上養尊處優。年青時因貪艷福而房事不節,弄得疾病纏身,所以十分重視房中養生的研究。這本《養病庸言》治好總結了他的切身體會。他說病人相火易動,容易產生慾念,因此在有病的情況下更應戒絕房事,最好是獨宿。若賈其餘勇,背水一戰,就會使病情惡化到不可收拾。他的這些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他在提倡戒色慾時,卻把婦女比作“寇盜”和“夜叉鬼物”,是十分錯誤的,反映了他歧視婦女,把婦女視為男人玩物的封建偏見。同時,他認為在養病時不能與妻妾相見,甚至妻妾的內衣襪子之類也要收藏起來,避免瞧見。這就說明,他在養病之中戒欲也很勉強,是很不自覺的。果真有理智,能自覺地養病戒欲,又何懼與妻室相見呢?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