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溯洄集》

《醫經溯洄集》

元·王履撰於1368年。全書共23篇,寓有對醫學探本溯源之義,故名《醫經溯洄集》。

基本信息


概述

醫論著作,一卷。元·王履撰於1368年。全書共23篇,寓有對醫學探本溯源之義,故名《醫經溯洄集》。內容主要有研究《內經》《傷寒論》等醫著心得,對於溫病傷寒的辨析和對李東垣學說的探討等。他根據《內經》“亢則害,承乃制”的觀點,闡發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論述人體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統的相互制約協調和統一,在人體生理、病理中所起的作用。並以這一原則廣泛地討論病理與治療法則,對溫病與傷寒的研究頗有心得。王氏從理論上分析了溫病的病理機制、傳變過程及治法。從而把溫病與傷寒區分開來,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影響。1949年後有影印本。

作者

《醫經溯洄集》王履
王履(1332—1391),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山人。崑山(今屬浙江省)人。王履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弟子,他對老師的學術思想深有所悟,於研究醫經方面有精深的體會。王履不但在醫學上取得成就,還擅長詩文繪畫。王履學醫師從名家,又博覽歷代醫學之書,故一生著書多部,撰有《百病鉤玄》《醫韻統》等,可惜均已佚失。惟有撰於1368年的《醫經溯洄集》留於後世。其書名為探本溯源、貫通源流之義。此書主張“讀者當活法,勿拘執”的進步治學思想,數百年來為歷代醫家所稱頌。書中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書以及宋以後著名醫學的論點,有不少獨到的闡述和發揮。書中有論著21篇,包括對《內經》、《傷寒論》等醫著的研究心得、溫病與傷寒辨析、臨床若干問題研討、病理與治則等。《醫經溯洄集》是研究中醫理論較有價值的參考書。

內容簡介

《醫經溯洄集》《醫經溯洄集》
神農嘗百草論
淮南子云.神農嘗百草.一日七十毒.予嘗誦其書每至於此.未始不嘆夫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夫神農立極之大聖也.閔生民之不能以無疾.故察夫物性之可以愈疾者.以貽後人.固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也.苟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則不足謂之生知之聖也.以生知之聖言之.則雖不嘗亦可知也.設使其所知.果有待乎必嘗.則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其神農眾疾俱備.而歷試之乎.況污穢之藥.不可嘗者.其亦嘗乎.且味固可以嘗而知.其氣.其性.其行經主治.及畏惡反忌之類.亦可以嘗而知乎.苟嘗其所可嘗.而不嘗其所不可嘗.不可嘗者.既可知.而可嘗者.亦不必待乎嘗之而後知矣.謂其不嘗不可也.謂其悉嘗亦不可也.然經於諸藥名下不著氣性等字.獨以味字冠之者.由藥入口惟味為先故也.又藥中雖有玉石蟲獸之類.其至眾者惟草為然.故遂曰嘗百草耳.豈獨嘗草哉.夫物之有毒.嘗而毒焉.有矣.豈中毒者.日必七十乎.設以其七十毒.偶見於一日而記之.則毒之小也.固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則死矣.孰能解之.亦孰能復生之乎.先正謂淮南之書多寓言.夫豈不信.

亢則害承乃制論

予讀內經六微旨論.至於亢則害.承乃制.喟然嘆曰.至矣哉.其造化之樞紐乎.王太僕發之於前.劉河間闡之於後.聖人之蘊.殆靡遺矣.然學人尚不能釋然.得不猶有未悉之旨也歟.謹按內經.帝曰.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生則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嘗觀夫陰陽五行之在天地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蓋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不如是.則高者愈高.下者愈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乖亂之政日以極矣.天地其能位乎.雖然.高也.下也.弱與強也.亦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故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以測.莫測故不息也.可常則息矣.亢則害.承乃制者.其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者歟.夫太僕河間已發揮者.茲不贅及.其未悉之旨.請推而陳之.夫自顯明之右.止君火治之十五句.言六節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止陰精承之十二句.言地理之應乎歲氣也.亢則害.承乃制二句.言抑其過也.制生則化.止生化大病四句.言有制之常.與無制之變也.承猶隨也.然不言隨.而曰承者.以下言之.則有上奉之象.故曰承.雖謂之承.而有防之之義存焉.亢者過極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也其不亢.則隨之而已.故雖承而不見.既亢.則克勝以平之.承斯見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來.跡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杳置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間曰.已亢過極.則反似勝已之化.似也者.其可以形質求哉.故後篇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終為寒之類.其為風生為熱生者.亢也.其為肅為寒者.制也.又水發而為雹雪.土發而飄驟之類.其水發土發者.亢也.其雹雪飄驟者.制也.若然者.蓋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夫前後二篇.所主雖有歲氣運氣之殊.然亢則害.承乃制之道.蓋無往而不然也.惟其無往而不然.故求之於人.則五臟更相平也。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