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齋針灸全書》

《楊敬齋針灸全書》

針灸著作,二卷。又名《秘傳常山敬齋楊先生針灸全書》。原題陳言撰(或託名著作,亦或楊氏傳於陳言,至今未得考證)。刊於1591年。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內容與徐鳳《針灸大全》基本相同,僅各節的編排次序互有先後。根據本書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頗多錯訛來看,似較徐書晚出(抄襲先後,不可斷言)。但本書卻增入各種病證的針穴圖達104幅之多,為前人之首創,具有一定的特色,從而提高了該書的價值。

提要

本書又名《秘傳常山敬齋揚先生針灸全書》。刊於1591年(明萬曆十九年)。一說系託名著述,非陳氏編撰。二卷。
書中內容與徐鳳《針灸大全》基本相同,惟編次先後有異。以歌賦和104幅插圖為主,是本書的特點。上卷有周身經穴歌、金針賦、流注指要賦、靈光賦、席弘賦、標幽賦等;下卷有十二經脈歌、經穴起止歌、十五脈絡歌、經脈氣血多少歌、禁針灸歌、十三鬼穴歌、天星秘訣歌、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雜病歌、四總穴歌、千金十一穴歌、治病十一證歌及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等。歌賦附有註解,以幫助理解具體內容。

特點

本書的主要特點表現為兩點,一,為了使讀者易於熟讀背誦,其內容大都選用歌賦形式。二,本書附有大量插圖,自竇文真公的《八法流注》等文之後,附有十二經流注圖,頭部孔穴正側四圖及背、頸、膺、腹等十四圖。而以諸病孔穴圖占全

書一半的篇幅。在諸病圖中,又以傷寒圖居其大半,這是本書的一個顯著的特色。是歷代針灸書籍所少見。書後所載的崔氏取四花穴法及騎竹馬灸法等圖,則為宋、元以來針灸書中所習見。

范行準跋

秘傳常山楊敬齋先生《針灸全書》二卷,題建陽九十翁西溪陳言著,御醫直隸長州懷仁張應試校正,江右安福縣懷洲歐陽惟佐錄。沒有序跋但這卻是—部從未見過著錄的針灸書,它的內容大致與明徐風《針灸大全》相同。我也行一部徐氏《針灸大全》,是明末鐫刊而清初三多齋印刷的本子,同樣是沒有序跋的。而且由於風傷,和經過幾次借出展覽之故,那一張插圖的扉葉也破碎了,連帶把徐鳳的里貫也破損了,剩下的只有:“石塘徐鳳廷瑞編次”的幾個字,石字以上無從推測它是什麼字。但從舊題楊繼洲的《針灸大成》中所記錄徐氏之書,知是燕山人。燕山是今之河北玉田縣西北二十五里的地方。
現再來討論本書著作者的姓名問題。本本雖題陳言著,從書名看來,恐怕還是楊敬齋的書,或者是楊氏傳授陳言的。但敬齋似為楊氏之“號”或“齋”名,他的名字無從考查,匆促間檢了一下常山縣誌方技門,也沒有他的名氏。按楊繼洲《針灸大成》在楊濟時《玄機秘要》下有云:“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濟時”蓋即“繼洲”之名,惟其書末見。今萬曆刊本《針灸大成》前有王國光序《玄機秘要》云:“三衢楊子繼洲……祖父官太醫,授有真秘,纂修集驗醫方進呈,上命鐫行天下。”又云:“世宗朝,命太宗伯試異選,侍內廷。”則楊濟時之祖是明嘉靖時的御醫。趙文炳在萬曆一十九年序《針灸大成》有云:“余承乏三晉,值時多事,……弗克匡濟,由是憤郁於中,遂成痿痹之疾,醫人接踵,日試丸劑,莫能奏效。乃於都門延名針楊繼洲者至,則三針而愈。”那末撰《針灸大成》的楊繼洲,即撰《針灸玄機秘要》的楊濟時。《四庫全書提要》作者紀昀之流說:“繼洲萬曆中醫官,里貫末詳,據其版刊於平陽,疑繼洲為平陽人也”,似誤。因王國光序和《針灸大成》中並著繼洲為三衢人,繼洲的里貫固可考見的。
但又有問題發生的是本書末尾行書肆蓮花木牌子刻著“萬曆辛卯仲冬月書林余碧泉刊行”二行文字,辛卯即萬曆十九年,較趙文炳序《針灸大成》時適早十年,而本書《金針賦》《幽賦》等注文略與《針灸大成》之楊繼洲註解略同(與徐氏《針灸大全》完全相同)。且《針灸大成》卷一針道源流中也引用《玄機秘要》之書,更明標:“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之文。因此我很疑心《針灸大成》一書,並不是楊繼洲的書,而應當是晉陽靳賢的書。證據也是根據《針灸大成》卷一針道源流之後的結語:“《針灸大成》總輯以上諸書類一部分為十二卷,委晉陽靳賢選集校正。”再王宏翰《古今醫史》也不言繼洲曾著《針灸大成》。
因而我疑心本書倒是楊氏家傳的書,敬齋可能是濟時祖稱。所謂建陽九十翁陳言著者,或因就楊氏原書重加編次,圖繪而居其名,或竟為書肆余碧泉嫁名陳言,均未可知。
再從本書與徐氏《針灸大全》作一比斟,可知二書內容除各圖外大致相同的。本書上卷第一篇是《周身經穴賦》,以下就是論一穴有二名、三名、以至六名,及論一名二穴。而以《梓歧風谷飛經走氣攝要金針賦》、《流注指微賦》、《通玄指要賦》、《靈光賦》、《席弘賦》(注一)、《標幽賦》(注二)六種賦文廁其後。卷下則於各種經脈、經穴、脈絡、及禁針孔穴、時日、九宮、太乙神人禁忌與論子午流注法,竇文真公《八法流注》等文之後,有十二經流注圖,及頭部孔穴正側四圖,以下又雜廁背、頸、膺、腹等十四圖,而以諸病孔穴圖占全書一半的篇幅。在諸病圖中,又以傷寒圖居其大半,最後為崔氏《取四花穴法》及《騎竹馬灸法》等圖,為宋元以下針灸書中所習見。
前已提到,本書大致與徐氏《針灸大全》相同,僅有篇目次第前後略有出入而已,如《金針賦》諸穴一名至六名等,本書在上卷,而徐書居於第六卷之末。惟此書把諸病穴之法,並繪製為圖象,徐書卻都沒有,此其最異之點。而本書一病一圖或更把一病的每一證候也繪製為圖,尤為前此針灸書所未見。不能不說是本書所首創的特點。
至此書與徐書究競誰抄誰曲,現尚難斷言,雖《針灸大成》把徐氏之書列於楊氏《玄機秘要》之前,和徐書卷六“定取四花六穴之穴”(注三)小引有“廷瑞瑾識”字樣,仍然斷定出於徐書,因此類文字,也見於他書。
我們更從本書的淵源來看,它是擷取元明以來針灸書中的重要文字,為學習針灸者誦讀便利,對穴下針而作,故多錄取歌賦一類的文字和繪製多量曲圖象,而許多亡佚了的書實際也無形中被它保存下來。如《醫藏書目》著錄之竇文真公《八法流注》之文,實即本書竇文真公《八法流注》之文。按竇文真公,即竇傑的諡號,他後來改名默,字漢卿,以針術顯名於金元之交。“子午流注”之說或是他所倡導的,成為針灸史上一突出的史縱,也是以前針師所末見,和我們過去
某些號稱對針灸有研究的專家歷伊然的。
注一針灸大成作強。
注二針灸大成諸書作幽,惟徐氏大全亦作由。
注三據本書當作“定取四花六穴法”。
按“子午流注”之義,本書卷下第十三頁下已有說明,說是“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又雲,“流者,往也,注音住也”。蓋竇本邱長春處機的弟子,其解釋子午之義如此,而子午之名,實首見《漢書王葬傳》其說本於納音家言,故本書中有“甲與乙合”及“戊方陽為兄,已屬陰為妹,戊兄將己妹嫁與甲為妻”等話,作為針灸時日宜禁之本,而與漢晉明堂針灸家,用月廓之盈虛,蛤蟆的消長,而定其數之多寡,與投針下艾之宜禁的原則已有基本上的差異了。所以我說它給金元以後針灸史的面目變更,是很大的。

版本

1949年後有影印本。

●敬齋似為楊氏之號或其他,其名至今亦無從考證。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