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繩墨》

《醫林繩墨》

《醫林繩墨》成書於1584年,是一部綜合性醫書。

概述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方隅編集,方谷校正。刊於1584年。本書論述多種常見病證,包括中風傷寒、瘧、痢、痰、喘等內科病,以及一些婦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證等。編寫的特點以醫論為主,辨證求因,隨證處方。其理論宗《內經》 、仲景學說,參考金元諸家之論,結合己見。對於前人論述病症方論不齊的情況,予以參酌補充。本書內容原系方谷為學生講學之教案,經其子方隅整理後再由方谷校正並加按語予以刊行。現存初刻本及多種清刻本。

作者

方隅,明代醫家。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方谷為醫官,隅常聆聽其父講解醫理,並勤於記錄,後將其匯集成冊,取名《醫林繩墨》八卷,系集自《內經》 、仲景學說之下,諸名家之醫論,並酌參其人見解,主要為內科諸病,間亦兼及外、婦、兒諸科,有一定影響。

內容簡介

《醫林繩墨》為明代名醫方谷的代表作,全書共八卷,刊於1584年,論述多種常見病。方氏醫論一本於臨床實踐,不拘泥於舊說,多有創新,治療強調辨證求因,隨證施方,因證加減,較全面地反映了方氏的學術觀。茲就其主要思想作一淺探。

“足腫者,謂腿足作腫也。有濕熱太甚而作腫者,其色紅腫,當清濕熱,如當歸拈痛湯亦可。有脾虛不足而作腫者,其色白腫,當養脾氣,如參苓白朮散加牛膝、苡仁。有脾虛氣滯而不行者,腫久必有水出,破之難痊,治宜實脾為要,如參苓白朮散加升麻、澤瀉。有病久而作腫者,其腫下連足趺,如皮腫可治,肉腫難除,當養正健脾,如補中益氣湯加牛膝、續斷。”

“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頭痛卒然而至,易於解散也;頭風作止不常,愈後觸感復發也。”頭風痛在一側者,名偏頭風。兩太陽連腦痛者,名夾腦風。頭風而見頭面多汗,惡寒者,名首風。

天麻是肝經定風的第一要藥,屬肝風內動所至的眩暈、驚厥、抽搐、驚風等症,皆可用天麻治療。天麻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耳源性眩暈和痰濁中阻所致的頭痛、眩暈有獨特療效。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