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耀

揚州耀

揚州耀,是清未民初之交,粵劇大班中首屈一指的花旦,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花旦,姿色體態,楚楚動人。唱做雖非上乘,然每一登台,尚盡本分。

揚州耀揚州耀

揚州耀是清未民初之交,粵劇大班中首屈一指的花旦,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花旦,姿色體態,楚楚動人。唱做雖非上乘,然每一登台,尚盡本分。

一、《申報》評介粵劇文章選錄
夜觀粵劇記事
予去粵幾及十年,珠海梨園久不寓目。昨榮高升部來滬,在大馬路攀桂軒故址開園登場演劇。粵都人士興高采、招予往觀。予亦喜異地聞歌,羊石風流,宛然復睹也。及門,覺金鼓震天,旌拂地。出頭,粵人謂之封相,蓋即合縱連橫之蘇季子,遊說六國衣錦還鄉也。其堂皇冠冕,光怪陸離,炫人心目。至錦傘宮燈之旦腳,淡妝濃抹,皓齒明眸。色非不佳,而視金丹兩桂固相去遠甚。所差強人意者,惟蘇相國之御車嫣。曲終人遠,再上氍毹榜,為灞橋送別。殆演義中漢壽亭侯送甘糜兩夫人之濫觴,曹瞞之喑啞叱吒亦可以觀。漸而鑼喧嗔,履錯雜,自鄶以下,吾不欲觀矣。蓋戲本教孝效忠,演出無君無父,對大廷而舉手頓足處,邊疆盡黷武窮兵,殊欠雅馴。幾於無出不然,無伶或悟。大江南北,菊部如林,什嘉其所已能,而望其所未能。勿故態依然,而為座中人齒冷也。噫,摹忠孝之形容,野人亦為感泣狀。英雄之色相,懦夫也。逞憑凌雖屬優孟衣冠,實有繫於人心、風俗也。至其座位之逼窄,茶湯之乾涸,幾若相如病渴,司馬針氈。望移步以換形,勿因陋而就簡。將見聲鳴、盛世為錦繡之班頭,更瞻樂奏鈞天,盡冠裳之屬目矣。觀廣班者,尚不以予言為河漢也哉。
《申報》清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初
觀粵劇

連年以來,粵劇盛行於滬濱,引起社會人士之競觀。究其所以有可觀之價值,不僅布景之色色俱備,賞心悅目,即戲劇亦一氣貫通,獲窺全豹,此即受人歡迎之點也。二十五日晚,余應友約,往廣舞台觀國豐年班劇,就座已九時半,所演《香妃恨》已二幕有半,是劇約計七幕。香妃一角,為名旦肖麗湘所飾,後以花露水代演。花伶唱做,亦頗不惡。加以肖伶之老對手風情杞飾乾隆,大眼順飾伊犁王,俱能傳神描摹,歌泣動聽。此外若蛇仔禮之黎總兵,慷慨激昂、說白爽朗,在陣頭與甘肅將軍阿里袞對答一場,令全座鼓掌。
《申報》1921年4月28日
談粵劇
廣舞台新屋落成,煥然一新。此次特聘李雪芳來滬,三日來連日座無隙地。李雪芳聲色藝兼人,《曹大家》“金殿進漢書”一場之唱工,嬌聲抑揚,詞曲典雅,耐人尋味,即雪芳之長,亦即雪芳受人歡迎處也。曾瑞英之小武,說白瀏亮,做工妥貼,扮相英俊。
《申報》1922年4月11日
粵劇閒陳(逸農)
廣舞台聘請全球樂全班來滬,予已數數往觀,茲將其角色為顧曲者道之。今該班之台柱名角,為武生公爺創。論身段魁梧奇偉,具有武生體格。論聲調高亢雄壯,吞吐自然,且能純咱左撇喉,歷久不倦,誠為難能可貴。論做工活潑爽朗,手足清楚,能將喜怒哀樂,描演盡致。在今日粵班武生中,殊無能超出其右者。文武生周瑜登,出身原班,以資格論,與肖麗湘等然。因久旅外洋,鮮為人知。然觀其唱做,實際工夫亦不亞於今日粵班中之聞名者。小武靚桂芬,年方壯盛,實一後起之秀。唱做工夫尚屬不惡,但於文戲頗相稱。若能力求深造,不難出人頭地。又小武公正廉,唱做尚無大疵,但長於武戲。花旦揚州耀,姿色體態,楚楚動人。唱做雖非上乘,然每一登台,尚盡本分。又花旦李瑞莊,為李雪芳之兄。姿態動作,頗類雪勞,歌喉稍遜,惟演戲尚能循規蹈矩。小生新沾,唱做平常,色藝尚屬穩健。男醜黃子覺,新舊劇俱能,擅長新戲。扮演各種人物,無不形容酷肖。周雲俠唱做可觀,因資望較淺,不能聞名,將來也可造就。
《申報》1922年11月4日
粵劇最近之情形
廣舞台此次請大榮華班來滬。其布景極多,足可號召觀眾。惟粵劇之女班,以女客為最歡迎,男客則次之。因女班編演之戲淺近,且布景又多,故婦女趨之若鶩。男班名角較少,布景又缺,且戲劇太深,是以粵劇男班來滬後,能博觀眾之歡迎者殊寥寥也。大榮華班之布景,現多至百餘幅,且每劇之布景不同,幕幕換新。並以生禽點綴景致,是以連日賣座,較女班尤盛。此為廣東男班在滬之破天荒。至其角色,花旦肖麗康,小武新周瑜林,文武生靚少英,醜生千歲鶴等,堪稱珠連璧合。肖麗康之色藝兼備,連日排演之《萬古佳人》所飾之利孝娘,靚
少英所飾之陳理路,新周瑜林所飾之沙蘇侯,千歲鶴所飾之利貞奇,能步步緊湊不閒。肖麗康嗓音圓潤,身段適宜,做工表情,亦頗得體。說白清亮,字句中節。
《申報》1923年6月3日
粵劇大榮華班行將離滬

大榮華班來滬後,在廣舞台演劇,將近四月。所編演名劇,不下五、六十齣,大為觀眾讚賞。前晚演余秋耀《潘金蓮戲叔》,周瑜林《殺嫂報兄仇》,靚少英《醉打蔣鬥神》。新周瑜林飾武松,景陽崗醉打猛虎,表演少年英俊,勇力過人。豆皮元之武大郎,庸態頗堪發噱。余秋耀之潘金蓮,平平。周瑜林之西門慶,尚可。千歲鶴之仵作頭,威逼收殮,火化屍骸一場,楚楚可觀。靚少英飾武松,火氣太猛。
《申報》1923年6月26日

廣舞台新聘陳慧芳演劇
粵坤伶陳慧芳,久著聲譽,蘇州妹、李雪芳輟演以後,陳慧芳因聲色藝三者殊不亞於蘇李,故尤受歡迎。今春來滬,登台一月,劇況大佳。

《申報》1923年9月1日
粵劇新班已開演
廣舞台近由群芳艷影班開演,有李雪芳、崔笑儂等為台柱,自李、崔脫離以後,此次重來,班底主角,如曾瑞英之文武生,堪稱老手。花旦梁麗珠、艷旦牡丹蘇、文武旦銀蝴蝶,小生蘇桂丹、陳佩珊,武生衛精等,皆屬初次來申,醜生鄭詼魁曾已來滬,亦群芳艷影班中之老角,對於滑稽劇,尤稱能手。該班來滬以後,已於昨晚開演,座客尚多。開台戲之首出,為《情天血淚》。《申報》1923年10月17日
粵劇群芳艷影班將離滬
開演已有月余,布景之多,藝員之佳,大受欣賞。特將牡丹蘇與曾瑞英兩伶之倩影,印成照片。
《申報》1923年12月12日
牡丹蘇新演《芙蓉恨》《芙蓉恨》一劇,唱工亦繁,有慢板、嘆板、快板、扣板、滾花,音節悠揚、行腔超脫,無拖泥帶水之弊,有抑揚頓挫之妙。質言之,前者重渲染,今者重白描。前者繁,而今者簡。飾陸義雄一角,首推新細倫為絕佳,蓋其歌喉,雖覺枯澀,極饒韻味。字字咬線,句句著實。今牡丹蘇居然能演,對於扮相、做作、歌喉、表情、武工各節,均超出新細倫。出場數句撞點,韻味盎然。聞其父不準其出外閒遊,一副焦灼之態如繪。九曲蓮池鳧水救白芙蓉脫險一場,手足乾淨,異常活潑。一關二黃,嚼金咬鐵,十分妍煉。林中敷創藥,極纏綿悱惻之能事。所唱西皮,一波三折,雅韻欲流。倏如流水高山,倏如清泉咽石。銀蝴蝶之白芙蓉,嗓音雖佳,唯近於有聲無韻,亢而不逸。貔貅蘇之馬氏,插科打諢,尤多妙語也。
《申報》1923年12月14日
廣東新劇之近況
滬上之有廣東新劇,約始於清末,以辛亥革命時為最盛,人才迭出,如鄭君可之旦、鄭錦濤之生、姜魂俠與梁儂之醜,為最著名。所排演諸劇,皆以鼓吹革命精神,評詆滿清腐敗為宗旨,激昂慷慨,觀者動容。
《申報》1924年1月13日
記粵劇《誰是多情》(光磊室主)肖麗康之姚燕娘,與子牙達之姚中直,一搭一檔,異常緊逼。新周瑜林之宋
玉郎,以夜泊秦淮數場為最佳,臨風感唱,對月傷懷,聲調委婉之至。千歲鶴之玉燕青,李代桃僵一場,口角春風,頗多妙語。正旦耀扮演女丑一角,以端莊之正旦,串詼趣之女丑,應付裕如,詼諧百出。
《申報》1924年2月27日
評大榮華班之粵角(佐之)
廣舞台此次聘大榮華班來滬演劇,武生賽子龍聲音甚高爽,儀表非凡,歌喉稍沙啞,白優於唱,雙目藏神,形容驚恐之色,維妙維肖。小生張文俠,唱工頗佳,且甚合拍。台步做工均似白駒榮。花旦肖麗康,貌較藝佳,行頭亦多。小武新周瑜林,每唱一句,輒自搖其頭數次,而衣服甚華麗。器宇軒昂,演盔靠戲最合身份。唱白亦佳,但臉無戲,難於充分表達。醜生千歲鶴,聲音雄壯,道白清楚,每出一言,皆令人絕倒,誠丑角之上乘
材。小丑豆皮元,滑稽不及千歲鶴。而唱做時之古怪神情,亦多可取。肖麗康,綺年玉貌,秀外慧中,聲雖沉,而唱必露字。白口流利,做工平穩,得名較新丁香耀、小晴雯為早,歷任三班頭,首本有《齊婦含冤》、《訛言卻聘》、《雙孝女萬里尋親記》。新編者,有《蓮花血》、《萬古佳人》,尤以《洗馬》之做工最佳。神妙欲到秋毫顛,“貴妃文”後,可稱無匹。巧霜文,二幫花旦,唱做平庸。新艷章,二幫花旦,扮演丫環,嬌憨可掬。
張文俠,小生,嗓音清晰有味。王唯新,小生,相貌清癯,嗓音沉悶而狹,扮相雅觀。千歲鶴,舉止老成,亦儒亦俗。胸中最嫻熟一部四書,每劇掉文,總念幾句出來,皆合劇情,可謂不易。出場時必俯首下瞰,若有所思,活畫一學究神氣。首本頗多,有《大鬧廣昌隆》、《單眼仔娶親》、《回頭是岸》、《拐賣庶母》等。豆皮元,男醜,一意摹仿“豆皮梅”(粵中名醜),頗能神似。唱白悠揚有味,實較千歲鶴為可取。蓋鶴伶,唱雖洪亮,但中氣已衰,唱稍長之唱句,已露竭蹶之象。做工不及鶴伶。出海蝦,大花面,魄力雄厚,實大聲宏,美材也。
薛剛榮,二花面,工夫純熟,花面中之上上材也。

《申報》1924年2月27日
千歲鶴之《拐賣庶母》昔日粵劇之丑角,以形容古怪、舉動滑稽為正軌。今則以舉止安詳、神情冷雋,而又妙舌粲花,慣“拋書包”(即掉文)者,方屬上乘。年來丑角,足當滑稽之雄,“豆皮梅”一人而已,不但藝術精妙,吐屬嫻雅,而唱工尤為加人一等,詞句皆出自編。丑角不工於唱,故觀眾亦只重視其談吐之奇詭與否,而對於其歌多忽略之。千歲鶴之醜,在今日粵班中,推有數人物。演劇亦以冷雋著稱,惜其歌喉欠佳,不及豆皮梅。
《申報》1924年3月3日

粵角續評(潔貞)大榮華為粵中名班。武生賽子龍,做工老練,相貌魁梧,聲音雄壯,運腔尤佳。小武新周瑜林,丰姿颯颯,做工亦佳。花旦肖麗康,唱做皆美,表情極勝,艷劇表演纏綿悱惻,旖旎風光,悲劇則哀怨動人。丑角千歲鶴,莊諧並妙,亦文亦野。小生張文俠,表情聲韻亦妙,惜做工尚幼稚,後起之秀。副小武陳鐵英(即周瑜聯)為新周瑜林之高足,做工老勁,關目緊醒,極肯賣力。出海蛟、薛剛榮、豆皮元,亦近時之佳角。
肖麗康飾金絲露,聞其兄存款被盜相告時,從旁勸導,慰藉備至,入場猶複數掉其首,叮嚀再三,細微之至。睹其兄自殺時,悲慘動人。末句重唱,先緩後疾,腔調工穩。抵伯爵府時,忽倒退數步,形容被守門之犬所吠,受驚卻步之狀,妙絕。千歲鶴飾華劈叻,談吐生風,絲絲入扣,不愧一新聞記者身份。末場化裝一
老嫗,甚為神似。豆皮元飾警察長,扮相漂亮,舉止大方,吐屬嚴正得體。(《大盜遺金記》一劇)
《申報》1924年3月4日
粵伶摭評(茶爾士)武生新華,為粵班之開山鼻祖,嗓音響遏行雲。武生東坡安,初時本唱總生,後因仰慕新華,拜其為師,改唱武生,嗓音嘹亮,頗肖新華。小武大和,唱做俱佳,身段靈巧,武工純熟,英氣勃勃,鬚眉翕張。小武爬州林,短小精悍,每演激烈處,面上驟現紅暈,具內練功夫。小武周瑜利,為大和之高足,做手唱白,俱屬不錯。《三氣周瑜》飾周公瑾,能將空腹所飲之蘇木水,重覆吐出,似真咯血。小生倫為粵伶小生之翹楚,其唱工善使鼻音,抑揚頓挫。做工神情舉止,純任自然。扮相溫文爾雅,儼然一翩翩公子,所飾賈寶玉,維妙維肖。鐸,與小生倫並駕齊驅,唱工探喉發響,清晰流利,做工曲盡能事。廣,為小生鐸之高足,扮相雍容,唱工唱白,頗肖乃師。聰,文武小生,天賦歌喉,身手活潑,體格魁梧,善演說,高談闊論。
花旦:仙花法,做工細密,腔喉圓轉,扮相娉婷。細明,做手唱白,俱極佳妙,與武生新華合演之《馬前覆水》、《祭塔》之白娘娘,唱來如泣如訴,如怨如慕,聽來恰到好處。美人昌,做工細膩,嗓音婉轉,扮相嬌娜,乃旦角後起之秀。粵班丑角千歲鶴,滑稽多才,詼諧出眾,雅而不俗,一舉一動,引人發笑。尤難能者,演戲時,無論到何地位,其所唱或白,皆含有諷世勸善之言,以針砭社會。談吐文雅隱深意,言語之詼諧,造工之老練,乃上乘之角。肖麗康,粵旦角之後起之秀,如用腰之柔軟、舉止之端莊、唱工之清脆,雖老前輩千里駒亦不過如是。但肖麗康能戲不多,不能盡試行其身手,殊可惜也。所擅長者為《萬古佳人》,造工勝安詳,台步勝婀娜,唱工勝嗓高,科白勝清楚。
《申報》1924年4月16日
評粵伶飛飛燕(馮李吳)飛飛燕,為大榮華班之旦角,工愁善病,苦情戲尤其特長。所演之劇,雖場數無多,而能處處體貼入微,悲苦之處,其科白之哀慘,加以力竭聲嘶之做態,婉轉淒涼,形容盡致,誠令人有不忍卒目。
《申報》1924年5月7日

粵劇雜談
女丑以子喉七為絕佳,潮氣鳳亦不差。公腳類京劇之掃邊生,子達尚可取。正旦若京劇之老旦。大花臉以高佬忠最工。二花臉以大牛蘇最好,次則薛剛榮。花旦新丁香耀,綺年玉貌,伶俐聰明,擅揣摩風氣,《嫦娥奔月》飾嫦娥,“採花”一場,穿古裝,舞花鋤,各種姿勢,應有盡有。初演於廣舞台,大受好評。
《申報》1924年7月3日
談粵坤伶西麗霞(月池)
西麗霞,粵之新會人,貌韶秀,顧盼生姿,娉婷〓娜。自幼即耽歌曲,長執
贄於某伶工門下。藝花旦,有出藍之譽。歷奏技於省港及南洋群島,備受顧曲者
所激賞。壬戌仲春,隸共和樂班,來滬演唱,有獨到之處。以飾《可憐女》之林
可憐、《四進士》之奶奶為著稱,做工從容不迫,爐火純青,以扮演貞靜幽閒之
婦女,最為適宜。造詣頗深,演來愈不經意,愈覺逼真。嗓音不甚嘹亮,而善於
運用,應付如裕,但中氣不足,唱稍長之曲本,頗呈竭蹶之象。科白念字清晰、
婉轉流利。
《申報》1924年7月15日
評粵劇《風流天子》(光磊室主)
金絲貓飾楊貴妃,《醉酒》之做工,如拗腰、臥魚、含杯等工夫,應有盡有
。醉眼惺忪,搖搖欲墜,步履雜亂,嘔吐頻仍。形容酒醉之神態,有初寫黃庭之
妙。
黃夢覺飾唐明皇,雍容大度,頗合帝王身份。《長生殿》致祭,大段唱工極
泣訴怨慕之能事。
陳兆雄飾安祿山,溫文有餘,粗豪不足。
大口何飾高力士,亦佳。
《申報》1924年7月17日
粵劇新談(光磊室主)
現粵班所存者,有人壽年、新中華、祝華年、頌太平、樂榮華、環球樂、大
榮華、正一樂、樂中華、詠太平、大舞台、周康年、新國華、大環球、詠中華、
樂千秋、大富貴、大民國。上述以人壽年、大中華、環球樂最好。人壽年以角色
勝,如千里駒、白駒榮、靚榮、靚新華。大中華以新戲腔,如《風流天子》、《
閻瑞生》、《王華買父》、《猛虎黨》。
環球樂以古裝戲勝,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麻姑獻壽》、《黛
玉葬花》、《西廂待月》等。
粵伶命名,絕為奇特,而為別省伶人所絕無僅有者。喜用疊字,嵌以諺語,
在可解不可解之間。如武生喜用公爺、聲價、架子等疊字。小武用金山、靚仔、
周瑜。花旦用肖麗、美人、仙花。小生用風流、太子。大花臉用高佬。二花臉用
大牛、牛精、張飛、霸王。男醜用生鬼、鬼馬、蛇公、蛇仔等疊字。
粵伶有小晴雯者,名梁楚雲,新會人。少聰慧,好讀書。性好歌,遂下海,
藝花旦。貌復娟秀,長身玉立。
《申報》1924年7月28日
評粵僑工會新劇《芙蓉淚》(月池)
粵僑工界聯合會,於十七之夜,開演《芙蓉淚》。若呆之何鄒氏,扮相絕肖
一舊家庭之悍婦,行路蹣跚,瞻前顧後,尤為神妙。
石言之管劍英,化裝甚好,唯做作呆滯。
化心之何為仁,呆憨處極其呆憨,詼趣處極其詼趣,出乎自然,絕不矯揉造
作。
曼雲之鮑美蓉,做作自然,表情靜恬。
少霞之何笑瓊,扮相秀麗,談吐流利。
夢覺之女僕阿二,表情恰到好處。陳塵之鮑振聲,丰姿英俊,做作逼真

《申報》1924年8月23日
譚春燕新聲諸女角(光磊室主)
靚金玉:武生,器宇軒昂,工架老練,武生中上乘材也。嗓音沉悶寡味,道
白蒼老有勁。
靚新華:武生,體魄奇偉,糾糾有鬚眉態。與靚金玉不相伯仲,但唱白尚未
歸工,時有黃腔走板之弊。
陳兆雄:文武生,短小精悍,藝術與隸共和樂班之陳飛鳳相同,而演劇認真
則過之。舊戲甚有根底,異常純熟,尤以飾《西河會》之趙英強一角,最稱拿手
。大有“靚仙”神髓。唱雖不佳,而善於運用,道白則十分清晰。該伶在南洋奏
技時,隸“名花影”班。
鐵樹銀:小武,身材瑣矮,氣魄薄弱,習小武一角,不甚適宜。唱白吐字浮
泛,絕無口勁,幸武工極佳,能踩沙煲、打洪拳、舞軟鋼鞭、雙刀、木棒等工夫
,無足抗衡。
林少英:小武,軀幹魁梧,精神奕奕,唱白嘹亮,台步雍容,美材也。唯武
技不諳。
金飛燕:花旦,綺年玉貌,綽約多姿,作態落落大方,從容不迫,適於演幽
閒貞靜之婦女。唱白如出谷流鶯,清脆可聽。
寶玉瓊:花旦,面目碩厚,身材豐腴,唱白尚佳,圓潤流利,適合演蕩婦淫
娃。
黃夢覺:小生,溫文爾雅,舉止安詳。演劇觸景生情,不為繩法所束縛,妙
在自然吻合,書卷氣很足,但缺乏表情。
大口何:男醜,該伶動作頗似貔貅蘇,滑稽。
曾瑞銘:男醜,狀若侏儒,使人忍俊不禁。談吐詼趣,以飾心險奸詐之幕友
,為最佳也。
 《申報》1924年8月29日
粵劇新訊(光磊室主)
粵劇慣例,每年組織新班一次,名為“埋班”。期為6月19日(俗謂觀世
音誕辰)。今年所埋之新班,共有十三班,較諸去年,少掉六班。其名如下:①
人壽年、②新中華、③祝華年、④頌太平、⑤樂榮華、⑤梨園樂、⑦環球樂、⑧
大中華、⑨樂中華、⑩大同樂、(11)周康年、(12)樂千秋、(13)大
富貴。
人壽年之角,文武生靚榮,小武靚新華,花旦千里駒、嫦娥英、馮敬文,小
生白駒榮,男醜馬師曾。
新中華之角色,武生靚顯、新金山貞。小武鐵牛。花旦肖麗章、小娥。小生
白玉堂。男醜黃種美
祝華年之角色,武生新珠、小武靚雪秋、花旦小紅、小生新細倫、男醜蛇仔
利。
頌太平之角色,武生少白棠、小武靚達、花旦小鶯鶯、靚廣仔,小生靚全,
文武丑生駱錫源。
樂榮華之角色,武生賽子龍、小武靚少英、花旦五星燈、文武旦小晴雯、小
生靚少林、文武丑新蛇仔秋。
梨園樂之角色,武生靚東全、文武生靚少華、小武周瑜孝。
新中華之角色,花旦陳非儂、小生賽孟嘗、男醜薛覺先、巢非非、頑笑彩旦
子喉七。
環球樂之角色,武生曾三多、文武生陳鐵英、小武靚少秋、少松坡、古裝艷
旦新丁香耀、花旦小丁香、小生靚小鳳、男醜生鬼容
大中華之角色,武生新靚顯、小武靚仙、文武旦余秋耀、小生太子卓、男醜
何少榮。
樂中華之角色,武生靚細顯、文武生靚昭仔、小武靚大卓、花旦新蘇蘇、小
生少華、男醜新鬼馬元。
大同樂之角色,武生新外江來、文武生靚少添、小武周瑜榮、花旦嫦娥林、
瑤仙女,小生風情輝、王維新、詼諧生蛇公禮。
周康年之角色,武生新外江玲、文武生靚玉麟、小武趙雲蘇,花旦蘇小小、
鄭明覺,小生正新北,男醜豆皮慶。
樂千秋之角色,武生單雄飛、小武靚三鳳、花旦揚州安、小生風情錦、男醜
劉海仙
大富貴之角色,武生靚秉亨、文武生英雄富、小武張德才、羅禮權、花旦靚
新耀、小生寶華、男醜廣浩天。
新編之劇本有《梅之淚》、《雪裡紅》、《虎口情鴛》、《情劫》、《生死
緣》、《昭君投崖》、《終天恨》、《鴛鴦血》、《青衫紅袖哀情史》、《夜明
星》、《白珊瑚》、《五寶珠》、《血絲緣》、《烈女挽山河》、《寶蝴蝶》、
《雙環記》、《假王爺》、《聚珠崖》、《針針血》、《雪艷紅》等言情劇本。
《溫生才刺孚琦》、《酬義士》、《童子復仇記》、《盜御馬》等武俠劇本。《
臨老入花叢》、《女馬騙》、《胭脂馬》等詼諧劇本。《銀河會》、《陰陽河》
、《三戲白牡丹》等神話劇本。
《申報》1924年9月2日
新到珠江艷影班之兩女角(光磊室主)
武生梁少平,器宇軒昂,袍笏軒舉,抬手動足,渾身是戲。唱工雄厚紮實,
道白流利清晰,聲容並茂。拿手戲有《四進士》、《沙灘大會》(李陵碑)、《
醉斬平西王》、《夜困曹府》、《陳宮罵曹》等。
花旦西麗霞,綺年玉貌,體態輕盈。新舊戲劇,皆有根底。演正旦戲,則貞
靜幽閒,極有身份。演閨門旦,則舉止安詳,大方家數。演風騷旦,則活潑流利
,正面不譎。各有各身份,絕不雷同。唱則遜於白,不會武戲。去年曾隸共和樂
班,奏藝海上。
《申報》1924年9月8日
粵劇述評(月池)
演正劇之前,加插一神話趣劇《反宮妝大送子》,此劇系初開台時,以之湊
熱鬧者。此外僅於節令日,偶一演之而已。唯近則每逢日曜日,數數演之矣。《
西河救妻》文武唱做,樣樣吃重。描寫土豪之無惡不作,烈女之抱璞全真,書生
之無辜被害,俠士之代抱不平,使人觀之,盪氣迴腸,有不能自己者,詢一聚精
會神之好戲也。
鐵樹銀飾鐘有寶,雙手耍兩鐵軟鞭,身手極敏捷而矯健,但見寒光熠熠,如
萬道金蛇,照眼生纈,又能作金雞獨立,屹然不動,誠絕技也。後復舞雙刀及木
棒,混身解數,其腕力之健,真使人嘆服。
寶玉瓊飾陳氏,表情以“涼亭相會”最細膩爽貼,一副輕顰淺笑,苦即若離
之態,神妙已到。
黃夢覺飾李英強,做工老到。
《申報》1924年10月7日
粵劇瑣譚(光磊室主)
《水浸金山》、《仕林祭塔》一劇(即《白蛇傳》),自李雪芳蒞滬唱紅後
,風靡一時,鹹目此劇為最時髦之歌曲,競相酬唱以為榮,即粵伎應徵,亦非歌
此不可。每當燈紅酒綠,賓至如雲之時,引吭高歌,穿雲裂帛,路人多為之停趾
,徘徊不忍離去,其盛況慨可想見矣。
票友中當推呂文成為最,歌喉高亢有餘,圓潤不足,類於所謂鬼喉者。然環
顧海上粵劇票友中,雖類是鬼喉者,渺不可得,是亦足以自豪也。
《申報》1924年12月22日
評珠江艷影班之女角(光磊室主)
梁少平,藝武生,花信年華,藝絕淵博。唱則探喉發響,似有天籟,做則循
規蹈矩,先正典型。白則清晰流利,妙有片段,具此眾長,而又喜怒哀樂,皆能
充分表出,體貼入微。坐車工夫,尤能壓倒同輩眾伶。
佩珊,藝小生,扮相漂亮,做作純熟,表情認真,場場緊逼,而恪守繩墨,
良足多焉。惜其嗓音太左,尖銳刺耳,歌時未免吃力。
黃絳華,藝小武,軀幹軒昂,糾糾有丈夫氣,武技尤佳,十分矯健。走四門
之姿勢,無足抗衡,唱工能吃二黃調,為小武中所難能者。白口疾徐中節,爽快
如並剪哀梨(?)。擅演童子戲。
西麗霞,藝花旦,纖細得中,姿容映麗,時裝打扮,尤為嫵媚。歌喉雖覺沉
悶,而吞吐抑揚有致,白口巧俐。惜體弱氣衰,做工不深。
黃玉蓮,藝花旦,嬌小玲瓏,綽約多姿,嗓音清脆婉轉,如出谷流鶯,娓娓
動聽。道白語語可辨,做態似嫌火候欠佳。
鄭詼魁,藝醜腳,能莊能諧,亦儒亦俗。“叔父戲”(即老成之意)頗有可
取,吐屬嫻雅處固極其嫻雅,鄙俚處也極其鄙俚。每每令觀眾忍俊不禁。該伶右
目已瞎,表情全賴左目傳達。
《申報》1924年11月6日
粵名優軼事(光磊室主)
新華,姓鄺,名阿華,為粵劇武生界之開山鼻祖。能戲有《劉備過江招親》
、《與佛有緣》、《殺子報》、《蘇武牧羊》等。其高足有公爺創。新華劇學,
固是登峰造極,而其識見,尤為卓絕。生平無嗜好,獨愛圍棋,有黃鐘大呂之音

斜眼順,小武中工技擊者也。氣魄洪厚,實大聲宏。
仙花法,為三十年前粵班最走紅之旦角。公腳保,公腳中之泰山北斗也,天
賦佳嗓,神圓氣足,高古純厚,音韻鏗鏘。光緒末年,奏藝海上,大得滬人歡迎
。每歌一曲,爭以阿堵物擲之,尤以演唱《公腳保種菜》一劇為甚,彩聲震屋瓦
。時京伶汪桂芬適演於某茶園,兩人勢均力敵。好事者乃有“南有公腳保,北有
汪桂芬”之譽,可見其聲譽之盛。
小武崩牙啟,軀幹奇偉,膂力過人,唱白嘹亮,響遏行雲,工架邊式,台步
大方。
蛇仔生,藝男醜,而以唱工見長,探喉發響,似有天籟,善運里丹田力,愈
唱愈佳,相傳其與公爺創拍演《沙陀國借兵》(《珠廉寨》)飾程敬思一角,請
兵時,與李克用互唱。此劇原系公爺創之拿手戲,竟不敵蛇仔生,幾為所困,頻
以目示意,蛇仔生會意,少唱幾句,以讓之。
蛇王蘇,氏梁,字垣三,習旦,雍容華貴,大家風範,姿勢出乎自然,歌喉
本之天賦,做作細膩熨貼,唱白柔媚委婉。
周瑜利,藝小武,以《三氣周公瑾》一劇享名,能將空腹所飲之蘇木水,重
覆吐出,若真咯血。
醜腳鬼馬元,出口成文,雜才最富,語極詼趣。
小武賽新標,工技擊,力大無窮,當者按靡,而性尤剛愎,常以假戲真做,
揮拳毆人。
花旦新靚卓,與賽新標合演《西河會》一劇。標飾吳強,卓飾趙妻李氏,救
於西河時,例有許多縷密之做作。標故意自炫其能,擬抱卓舉起之,詎反被卓所
舉起,如是方知卓之工夫,勝己一籌,大為嘆服。
紮腳勝,武技超群,最工刀馬旦,踩蹺之穩健,尤屬一時無二。《十三妹大
鬧能仁寺》、《劉金定斬四門》、《楊八妹取金刀》、全本《穆桂英》等蹺工
頭戲,非餘子所克。曾與某武旦斗演蹺工,而以兩幅錦標作東道,錦標上繡有“
蹺工第一”四字,勝者取之。
小生聰,演劇聲情激越,色舞眉飛,適異流俗,歌喉愈唱愈亮,如天馬行空
,不可遏止。與名旦肖麗湘、千里駒搭檔多年。
花旦桂花勤,一中駟材,有一奇技,能以雙刀剖橙,切成細塊。又能舞兩鞭
(鋼軟鞭),運動如飛,但見人在光中,光生劍外,寒光熠熠。
周少保,為小武中後起之秀,得名於《打死下山虎》一劇。適於小武鐵牛,
同隸一班。
《申報》1924年12月28日
粵坤角短評(光磊室主)
近年以來粵班有金釵舞、鏡花影、共和樂、群芳艷影、群芳幻影、春燕新聲
、珠江艷影。
花旦銀老鼠,〓纖得中,體態輕盈,唱工清脆,嚦嚦如出谷黃鶯,表情嫵媚
,嫣然若不勝者。民國初,曾一度獻藝於滬上鳴盛梨園,而為滬上開演純粹女班
粵劇之首也。
白燕仔,伎而優者也。為小生新亮之愛妾。藝術淵博,能生能醜,文武不擋
。唱白平常。
銀飛鳳,面目碩厚,最工悲劇。如《途抱情牽》、《烈女報夫仇》、《清官
斬節婦》等苦情戲,演來頗多精警,哀感頑艷,兼而有之。唱白流利。
賽玉蟬,小生太子輝之寵姬,以演《五變相》一劇獲譽,忽而小武,忽而武
生,尤以倒串之二花臉及公腳兩角,最是出神入化。抬手動足,悉中繩墨。二花
臉之工架,氣象糾糾,脫盡脂粉態,發聲洪亮,應付裕如。飾公腳時,又另具一
副龍鍾老態,歌喉蒼勁,老練無倫,以旦角乃能工此,實屬創見。
張淑勤:藝術至精,資格最老,文武皆能,渾身是戲。拿手戲有《三戲白牡
丹》、《石頭記》、《憶子成狂》,膾炙人口。化裝之神妙,舉動之詼奇,使人
忍俊不禁,且入情入理,非胡調者矣。
蘇州妹:名林綺梅,做工細膩熨貼,歌喉清爽,白口尤勝,能戲不下二十餘
出,而以《夜送寒衣》為最佳,描摹一對怨女曠夫,錄閨韻事,有頰上添毫之妙
。《夜吊秋喜》之倒串生角,扮相漂亮,瀟灑脫俗,所唱生喉,字正腔圓。
陳慧芳:明眸皓齒,綽約多姿,唱白作態,悉仿蘇州妹。能戲頗多,但不見
是何佳妙,造詣尚淺。
自由花:嬌小玲瓏,修短合度,工夫與陳慧芳不相上下,而能恪守成規,不
染時習。
關影憐:綺年玉貌,嬌羞欲滴,擅演風騷戲,扮演《丁七娘下山》之蕩婦,
及《賣胭脂》之懷春處子,維妙維肖。
牡丹蘇:貌優中人,技實出眾,隸鏡花影班,後改隸群芳幻影班。以演《伏
楚霸》之趙王姑,持蹺坐車,暨《夜吊白芙蓉》之倒串小武,唱大喉,使人激動

銀蝴蝶:盛須丰容,有環肥之目,最善形容年屆情竇已啟之少女,傳神阿堵
,迥非矯揉做作者,可得同年而語。歌喉固極圓潤,但舌病木強,而無尾聲。
黎凌仙:藝術平庸,但飾《可憐女》之林大姑有可取之處。
黃小鳳:擅演風騷戲,《金蓮戲叔》之潘金蓮足可超京仔棠,而過余秋耀。
李雪芳:面目碩厚,體態凝重。平心而論,其藝固佳,但大方有餘,嫵媚不
足,狀巾幗英雄之流,是其所長。若言情戲,實非雪芳所能勝任。至其唱工,天
賦佳嗓,珠圓玉潤,莫可與抗。然唱時,每每蓋過弦索,固無庸深諱。綜觀其在
滬歷演各劇,如《夕陽紅淚》、《痴心兒女》、《曹大家》、《是非圈》、《連
城恨》、《洛水神仙》等,雖屬其著名首本,惟余最激賞其兩劇,一為《水浸金
山》、《仕林祭塔》飾白珍娘,“祭塔”時,歌一大段反線,毫竹哀絲,極有韻
味。詞曲甚長,約唱半小時之久,才能畢事。而愈唱愈佳,並不需飲半滴茶水。
使人聆之,悠然神往。一為《丁七娘下山》之武工,跌扑敏捷,槍法嫻熟,所有
身份作態,俱極可觀,真覺難得。來滬共三次,一隸上海大戲院,余隸廣舞台。
性情極好,譽滿春江。一時乃有南雪北梅兩芬芳之美談。(北梅指蘭芳)南海康
長素且加尊號曰:雪艷親王。
《申報》1925年1月12日
先施職員演粵劇
先施職員粵劇團譚益泉等,日前在該公司樂園影戲場表演新劇《一念之錯
,極受觀眾歡迎。譚君飾主角劉乃衡,乃一浪子也。日往游於花界場中,其妻勸
告之,豈知忠言逆耳,致相反目。及至床頭金盡,甘盡悲來,遂流為乞丐。得與
前妻相遇,此時悲歡離合,有口難言。譚君演來,處處動人,觀客有身世之感者
,多皆下淚。
《申報》1925年1月15日
談粵曲《芙蓉恨》(素)
近年來滬坤班演《芙蓉恨》最優者,當推牡丹蘇。本為旦角,此劇以其倒串
,獨能擅長。演“荒郊情話”一段,能適合多情少年身份,至藏經閣憶美,及“
江頭祭奠”所唱之梆子及二黃二流,纏綿盡致,哀慟悱惻,引起不少情場失意人
之同情淚。
滬上廣東歌妓,近亦以唱此為最時髦,而其中當推六妹為首屈一指,蓋其嗓
子最好,咬字尤正,唱時能將情景表出,復經朱伶次伯之親自指點,故遠非一般
略知皮毛者。
《申報》1925年1月15日
粵坤角短評(光磊室主)
小生:冬瓜,體絕痴肥,而跛一足,故無做工可言。然戲極洲博,無一不能
。插科打諢,信手拈來,皆成妙語。擅演《偷看宮主》等老腳本。
崔笑儂,李雪芳之嫂,溫文爾雅,舉止安詳,唱工渾厚,不耍花腔。惜臉上
無戲。與李雪芳搭檔多年。
黃愛群,短小精悍,台容甚美。嗓音稍嫌沉悶,但善於運用,科白則略勝,
扮演童子戲最佳,一種天真活潑之態度,純屬自然。演《送寒衣》之韓湘子,甚
佳。
風情根:莊諧兼備,經驗富足,於戲無一不精,典型具在《姑蘇台宴樂》、
天香館留宿》、《西施詔吳》等戲。
吳偉軍:文質彬彬,態度雍容。做作不即不離,恰到好處,唱白刻意求工,
饒有雅致,來滬次數最多。
新燕:工夫老到,從容不迫,與春燕新聲之黃夢覺相同。
細容:儀表非凡,扮相漂亮,儼若一翩翩公子,唱做念白,亦如其人。
廖無可:武生,器宇軒昂,唱白大氣磅礴,膛音充沛。惜工夫尚差,只能與
人配戲。演《水浸金山》之託塔天王,威武異常,使人生畏。
許月英:武生中以月英之年齡最小,演劇失之過火,而少深刻表情。演武將
身份,尚有可取。
醜腳:鬼馬英,該伶來滬奏技最早,與花旦銀老鼠同隸一班,資格甚老。唱
白嘹亮,口勁殊健,但少插科打諢,美中不足。
矮仔周,身材矮小,狀若侏儒。
新貔貅蘇:允文允武,唱白俱佳。《打雀佬遇鬼》一戲,詼諧百出,妙趣橫
生。
曾瑞英:小武,幼曾執贄於名小武周瑜利之門,故其藝術極有根底,《山東
響馬》之單二爺,演來處處不減乃師精彩。數次來滬以首兩次為最賣力,精神飽
滿。以後為日愈久,即覺懶也。
林卓芬:英姿颯爽,武藝純熟。搶背跌扑,尤極工穩,但歌白尚未歸工,未
能全美。《蝶夢花》打和尚一場,身手矯健,允推獨步。
陳飛鳳:根基厚實,台步雍容,而嗓病喑啞,未免美中不足。演《山東響馬
》、《夜送京娘》、《平貴別窯》、《芙蓉恨》等劇,描摹入微,精神抖擻,是
小武中數一數二人物。
譚劍飛:當李雪芳二次蒞滬奏技時,同來者有一童年武角,即譚劍飛。演劇
十分賣力,為雪芳生色不少,大得好評。其最佳之戲,首推《羅成寫書》,聲容
並茂,出色當行。尤其是“寫血書”一場之金雞獨立,足可媲美東生。
《申報》1925年1月17日
粵坤班競爭之精神(草將)
粵劇在滬,僅廣舞台一家演之。然來滬之戲班,欲推坤班為首,蓋其賣座較
男班為盛。粵人觀劇之程度頗高,男班角員,若非具有真本領,即不能博該幫人
士之歡迎,而坤班則否之。蓋坤班頗受婦女之歡迎,故戲院座位,十居八九為婦
女所占,此所以粵坤班來滬之盛況,自較男班為優焉。雖然粵坤班中,苟皆平庸
之輩,一無特長之人才,則亦不能博得婦女之歡迎,以是年來粵坤班,鹹有競爭
好勝之心。歷觀來滬開演之諸坤班,能負時望者,前推群芳艷影、鏡花影,今以
珠江艷影為最,此班不僅以角色勝,即布景、戲劇,亦具有審美思想。
粵坤班類皆以班中花旦為主角,其次為小生、小武、丑角、老生是也。故前
次群芳艷影以李雪芳,鏡花影以蘇州妹,均以花旦而聞其名也。今珠江艷影以西
麗霞為花旦,論其聲色藝三者,在今日粵坤伶中,殊為難得人才。其次若布景戲
劇,前群芳艷影、鏡花影來滬時,其布景與所編之戲劇,已為觀眾稱賞。此後班
中亦皆以布景戲,為吸引觀眾之利器,致使粵劇改革,多趨布景戲之一途,近年
競爭益烈,以今之珠江艷影論,則其布景之戲,似勝於前者。
男班之粵劇,好重實際,而不尚外貌。故對布景一層,不甚注意,且所編之
戲劇,其曲詞多枯澀無味,故不投婦女觀眾之好。唯坤班戲劇中所用之布景,頗
肯研究,劇情多取哀艷之類,曲詞亦以迎合婦女之性理為主,加以丰姿之角員,
其賣座之盛,當然可操左券。若坤班中能除花旦外,更能羅致小生人材,又以小
武、丑角、老生等之佳角輔助之,則不僅粵人趨之若騖,即滬人士亦將往觀矣。
如前李雪芳演劇時,滬人觀客居十之六。此次西麗霞來滬,滬人士亦多往觀,昨
演《我見猶憐》一副,演員以西麗霞、鄭詼魁、陳佩珊為最可觀。兩伶之李素容
,唱做表情,均甚細膩。鄭詼魁之桓溫、陳佩珊之晉帝,各有特長。其他若梁少
平、黃絳華、黃玉蓮等,演來亦恰到好處。
《申報》1925年2月17日
粵坤伶林卓芬近訊(我禺山人)
粵東著名坤伶林卓芬,工武戲,唱做不弱。前曾來滬奏技,頗受觀眾歡迎。
現隸“共和樂”班。
《申報》1925年2月24日
談珠江艷影班之藝員(我禺山人)
武生梁少平,相貌魁梧,唱做均佳。
花旦西麗霞,工言情劇,溫文風靜,艷而不淫,有大家閨秀之氣。一顰一笑
,令人傾倒。
小生陳佩珊,善艷情劇,風流文采,舉止軒昂,有台上潘安之譽。能戲頗多
,唱做初學太子卓,繼效白駒榮。
小武黃絳華,唱工響亮,扮相不俗,台步穩固。
醜生鄭詼魁,唱做科白均可取,演劇時每每發種種滑稽口吻,令人捧腹。
《申報》1925年2月25日
談滬上之廣東新劇(光磊室主)
滬上之有廣東新劇,當推清末民初,為全盛時代。以前雖亦有新劇開演,多
屬客串性質,鏇演鏇輟,名乃勿彰。且演員大多有臨時抱佛腳思想,毫無藝術可
言。生有鄭錦濤,旦有鄭君可,身材苗條,妙曼絕倫。醜有姜雲俠,天份甚高,
俯拾即是,所演各劇,均異流俗,且又富於愛國思想,滿腔熱血,痛詆時弊,鼓
吹革命,不遺餘力,所演《還我河山》、《溫生才刺孚琦》、《炸鳳山》、《安
重根刺伊藤》等戲,慷慨激昂,觀者動容。而《招郎入舍》、《盲公問米》、《
扮女偵探》、《賊仔升官》、《黑籍冤魂》等,或則寓莊於諧,或則意含諷刺,
胥不脫遒人儆俗之旨趣,是誠伶界中之有心人焉。及梁俠儂(描摹悍婦神氣,最
妙肖,尤以扮演《賊仔升官》之周大姑,妙到毫端,莫能與抗。)之數人者,
皆為箇中之佼佼者也。殊不亞於春柳社時之歐陽予倩、汪優遊、顧無為、馬二先
生諸子。嗣緣開支浩繁,經費不敷,社員又乏團結力,各萌去志,故無何即宣告
歇業。自是以往,滬上之粵僑新劇,幾於一蹶不振,非復如昔日之如火如荼矣。
“鑒社”,乃繼鄭等而起之新劇團也,曾在鳴盛梨園開演(即今新愛倫影戲
院),社員若梁若呆、崔奈何輩,固不失為優秀份子,且排演各劇,新舊鹹宜,
售價尤極低微。就現勢觀之,宜可以支持下去,而結果乃適得其反。有此兩次打
擊,遂使彼儕銷聲匿跡,勿敢輕於嘗試,此為粵僑新劇停演之最長時期。
其後有所謂“一喈俱樂部”、“挽瀾新劇社”相繼應運產生,於是新劇又呈
復活之象,兩相比較,自以“一喈”為優,社員亦多知名人士。但出演日期絕渺
,等於票友客串而已。“挽瀾”人數較“一喈”為多,但因人多,難免複雜,略
一練習,即貿然登台串演,自不能無疵病發生。重以劇本之陳舊迂腐,背景之因
陋就簡,故未幾亦終歸天演淘汰之列焉。
中華音樂會”附設之新劇部,範圍雖小,成績甚佳,人才薈萃,濟濟一堂
,其盛況不減鄭等當年。客臘曾將其精心結構之佳劇《愛河潮》、《聲聲淚》等
,演於中央大會堂,甚為觀眾之稱許。而蘇君輝銓之旦角,飾《愛河潮》中之鐘
月卿,舉止動作,妙造天然,尤大博好評。蓋其演來,與呂美玉之演《失足恨》
,無以異也。昨晤蘇君雲,彼鑒於粵新劇屢次失敗之原因,實由於缺乏人才與高
尚劇本,故擬糾契約志,堅持奮鬥之精神,務於新劇界上,有所成就。
《申報》1925年3月5日
粵劇雜談(鄧叔宜)
滬埠劇場林立,演粵劇者,只有廣舞台,且其建築,未臻完美,座位狹窄,
僅可容膝,秩序紊亂,令人坐不安席,無心顧曲。吾意旅滬粵僑,不下十餘萬,
區區一舞台,奚不能舉而成之耶。
粵劇情節,千篇一律。然以生旦唱做,較有精采。至於武行,直同兒戲,加
以鑼鼓喧震,殊阻清興。二黃腔調,本足動聽,唯笛聲太高,只見歌者口吻翕張
而已,不如改用蕭管,則較為悅耳。或謂唱二黃者,大多抑鬱牢騷,如啞子吃黃
連,說不出苦,此笛聲之所由來也。
珠江艷影班之藝員,各有所長。醜生鄭恢魁,舉動自然,莊諧並作,多才多
藝,不愧為該班台柱。旦角西麗霞,綺年玉貌,體態輕盈,改扮男裝,較之蘇州
妹,有過之而無不及。惜不能唱生喉,猶復燕語鶯聲,未免易於窺破。旦角黃玉
蓮,嬌小玲瓏,從容自得,頗有大家風範。小生陳佩珊,倜儻風流,精神奕奕,
儼然鬚眉男子。尚有趙飛燕者,玉立亭亭,眉目如畫,以色相論,在該班中可稱
翹楚,唯居配角地位,大才小用,殊屬可惜。
粵劇多喜排演本戲,故班中角色,須有合作精神,始能引人入勝。珠江艷影
故以受歡迎。
坤伶演劇,每有嬉笑欺台之弊,此或天性使然,唯觀者竊為不取。然鄭詼魁
之說笑,座客莫不捧腹,而詼魁獨不笑,其一種痴呆態度,與卓別靈相仿佛也。
《申報》1925年3月24日
行將來滬之兩粵角(光磊室主)
廣舞台自珠江艷影坤班輟演後,聞已聘定“詠太平”乾玻來滬繼續開演,已
於初九日由粵首途,日內可到。該班為粵界著名之老戲班,中有兩角,尤負時譽
,現為讀者介紹之。
(一)揚州安:藝花旦,〓纖適中,修短合度。唱則句斟字酌,雅韻欲流,
做則細膩熨貼,傳神阿堵;白則宛轉柔媚,片段清明,為近旦角界後起之秀。歷
隸祝華年、漢中華、大舞台、樂其樂等各班,執常正印有年(正印即台柱子)。
能戲頗多,言情戲如《王玉仙復生》、《驅令逃秦》、《公堂氣父》、《碧玉離
生》(與醜腳蛇公禮合演,早已膾炙人口。)《倫文敘賣菜》,頑笑戲如《臨老
入花叢》(飾妓女,蛇仔利飾鄉曲土老,允稱雙絕。)武工戲如《小孤山報捷》
(此劇公爺創及小鶯鶯演來也佳)、《紅線女俠》、《紅蝴蝶女俠》,身手活潑
,矯健絕倫,舞劍亦渾脫流利,以視梅蘭芳《霸王別姬》同屬工絕。(余秋耀、
朱蕙芳、小鶯鶯三伶亦工此劇)余不睹該伶之戲,已有數載,此番來滬奏技,其
造詣度必較前更勝也。
(二)新靚顯:藝武生,工架老練,模仿老靚顯,能得其神似。曾隸樂千秋
、大中華、樂榮華各班,所至有聲。
《申報》1925年5月7日
粵坤伶西麗霞近訊(光磊室主)
粵坤伶西麗霞,綺年玉貌,綽約多姿,唱工清晰,做手細膩,與牡丹蘇同屬
坤伶旦角中後起之秀。來滬二次,隸珠江艷影班,聲譽極好。如飾《化學新郎》
之張采苹,《情痴》之馮素娥,《聚珠崖》之洪艷珠,《冤孽新娘》之賀玉英,
唱做均可人意,故賣座頗不弱。嗣以與珠江艷影班主黎少雲意見不合,遂解約,
返羊城。該班亦已另聘新角,逕往漢鎮演唱。
《申報》1925年5月13日
廣舞台營業近訊
廣舞台自聘群釵樂坤班來滬開演後,以該班角色優美,故營業日盛。
《申報》1925年10月27日
精武會將演廣東名劇
廣東唱劇,近年來多改用土語。大中華唱片公司,廣東片之蔡子銳所唱“遇
美”、“診脈”、“罵妻”等片,最為暢銷。即以純用土語,人人聽之,皆能了
了也。聞蔡氏此片,從名劇《原來伯爺公》一戲譯出,蔡氏近與同演《原來伯爺
公》之友人何澤民、鄧次乾、錢廣仁、尹自重等來申,在中央大會堂表演此劇。
該劇全本唱工,皆以大詼諧出之,粵中演此座客常滿。唯上海從未表演,精武會
因蔡、鄧、何、錢、尹諸氏,皆上海精武會員,特煩其在申表演兩夜。
《申報》1926年6月13日
記粵班梨園樂(劉恨我)
梨園樂為廣東著名戲班,布景新奇,人材茂盛,服裝美麗。近更不惜重資,
聘請富有戲劇經驗之編劇專家,研求新劇本,茲將其出色人材之技藝及履歷,詳
列之,以紹介。
一般有周郎癖者,花衫陳非儂,為名伶靚元亨之得意弟子,曾隨亨伶遨遊海
外,久為彼邦人士所讚許,大有青出於藍之譽。蓋其聲色技三者,均堪上選。悲
劇、風情劇、諷世劇,莊重詼諧,均臻微妙。小武靚少華(該班班主)戲劇經驗
豐富,其童齡即投身劇界,迄今二十餘年。所演各劇,久已膾炙人口。且其首本
極多,如《風流天子》、《延師診脈》、《生死緣》、《韓世忠》、《殺妓從軍
》,均為該伶獨創之首本。而生性慷慨,熱心國事,遇公益事,即竭力提倡,及
演劇報效。1920年時,該伶悲國事之蜩螗,曾舍藝從軍,隸粵軍允三等統領
。後因憤紀綱不振,重理舊業
文武小生靚少鳳,與“新中華”之白玉堂齊名,該伶於童年時即醉心戲劇,
每於誦讀之餘,手不停舞,口不停曲。及長,投身於伶界,數年間寂寂無聞。該
伶更事研究,殊無憤懣之心。迨“周豐年”班之名小生白駒榮,因事輟演時,該
班班主獨具隻眼,以該伶承其乏,與名伶千里駒拍演,大為閱者所稱頌。以上三
伶,堪稱粵班伶人之三絕。
余如唐朗秋之武生、京娘女、胡小寶之花旦、靚寶林之小生、巢非非之男醜
,均能各盡所長,可謂珠聯璧合。至於編劇之人材,如馮獻舟、鄧英諸子,均久
負時譽,而布景服裝,則尤能爭奇鬥勝,無美不備,故無怪該班能享如許之盛名
也。
《原來伯爺公》開演精武體育會,於昨日(19日)下午8時在中央大會堂
表演,未開幕前,人已滿座。全劇情節離奇,莊諧雜出,演來無不曲折入微。蔡
君子銳所唱“診脈”一場,全場肅靜,較諸唱片,更為動聽。
梨園樂將演《血海沉冤》。粵班梨園樂,自在廣舞台開演,賣座頗盛。前數
日第一次開演新編之《義犬情蛛》一劇,大博觀眾讚美。茲者,該班名編劇家陳
天縱君,又編有《血海沉冤》一劇。梨園樂班在廣舞台開演以來,前後贈送花籃
不下十餘起,台上滿列花籃三十餘只。某商號贈送藝員陳非儂大號銀盾一具,盛
矣。
《申報》1926年6月17日
粵班小評
粵班之被邀來滬者,初以坤班為最多,但除一二旦角而外,其餘扮相多不逼
真,故賣座不甚佳。改聘乾班,則又屬中以下之人材,號召力更遠遜於坤班。蓋
機會難逢,非有吝於聘金也。自新中華全班蒞滬,人材濟濟,盛極一時,所演各
戲,近又重資梨園樂班來滬奏技,該班人材,自以陳非儂首屈一指。陳伶藝花旦
,以閨秀派著名,宜艷裝,能戲極多,如《義犬情蛛》、《卅年之苦命女郎》、
《玉梨魂》皆其傑作,上駟材也。
小武靚少華,志士班出身,數年前已蜚聲粵東,歷隸“周豐年”班,年少風
流,有俠士氣概,故所演各戲,亦皆恰肖身份,《風流天子》一劇,其最著名者
也。
文武生靚少鳳,初無籍籍名,後得某伶指導,益以該伶之苦心潛學,故鵲譽
隨起。嗓子極好,以唱南音為最佳,惜身段稍短,未免美中不足。余如巢非非之
丑角,唐朗秋之鬚生,皆屬難得之配角也。
《申報》1926年6月30日
粵劇家何超千返滬
粵僑名戲劇家,前仟晨星演劇團團長何超千,去歲赴津研習戲劇,瞬已匝載
,昨日返滬。
《申報》1927年8月14日
廣舞台聘請新角
廣舞台聘“群芳艷影班”來滬,角員有陳飛鳳、蘇州三、愛麗思、鄺金葉、
嫦娥女等。皆能盡其所長,因此顧客方面頗受歡迎。現加聘名角來滬,有艷麗花
旦許日明、小武葉慧紅、鬚生靚雲仙、文雅小生小銀寬、醜生文明妹,花旦寶玉
瓊、肖麗容、華麗嬋,女丑子喉桂等,珠連璧合,盛極一時。
《申報》1927年12月7日
粵名伶新丁香耀來滬
粵名伶新丁香耀,為名花旦,擅演古裝戲,能戲甚多,如《黛玉葬花》、《
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古裝戲。尤擅勝場,與前著名古裝旦貴妃文並駕齊
驅。自貴妃文收山後,即無有能出其右者,故在粵有唯一古裝艷旦之稱。數年前
其岳父組織“環球樂班”,即以耀伶為台柱,與故名伶朱次伯拍演《黛玉葬花》
及《芙蓉恨》兩劇,一時轟動遐邇,每演輒告座滿。
《申報》1928年4月9日
月宮粵劇明日開演
月宮戲院聘請之“鏡花影”坤班,來滬演唱,台柱為旦角雪影鸞,雪伶聲色
藝三者,俱臻上乘,歷在省港演唱,極受歡迎。兼以武生張定球、小武林卓芬、
旦角白肖麗、小生凌行端、醜生梁雁崧等藝員,均屬一時之選。角色優良,劇本
新奇,箱底華麗,場面整齊。
《申報》1928年9月15日
粵籍名伶由美到滬
廣舞台“妙羅天”女班,到滬將近兩月,營業頗為發達。現因廣東香山籍區
菲菲女士,為著名女伶,工演青衣花衫。於民國九年,應美洲華僑之聘,在舊金
山、紐約、芝加哥等地,表演生平傑作五百餘出。每一登台,座為之滿。現道經
滬上,客串“妙羅天”,演《黛玉葬花》、《梅簪浪擲》。
《申報》1928年9月20日
粵坤伶西麗霞登台
西麗霞聲藝色三絕,謂為林綺梅、李雪芳後之一人。茲應廣舞台“妙羅天”
劇團之聘,重蒞申江,打泡戲乃其傑作《回首一笑》,表情細膩。
《申報》1928年10月23日
記粵坤伶雪影鸞(劉小柳)
粵坤伶名旦雪影鸞,蒞滬演唱以來,極受觀眾讚賞,許為旦角全材。扮相秀
媚,歌喉圓潤,做工細膩,說白流利。她的傑作《夜送寒衣》、《黛玉葬花》兩
劇,其唱做系冶梅(林綺梅,即蘇州妹)李(雪芳)兩派於一爐。其演《夜送寒
衣》之嗓音,動人憐愛,“勸歸”一場,嬌羞佯怒,脈脈含情,苦語諍言,淚隨
聲下。飾《葬花》之黛玉,則處處形容黛玉之多愁善感,無微不至。而“葬花”
一曲,珠喉婉轉,如泣如訴。將黛玉滿腹積恨,曼聲傳出,誠絕唱也。
《申報》1928年10月24日
月宮戲院今夕請盧翠蘭串演粵劇
“鏡花影”女劇團,此次聘雪影鸞、白肖麗、凌行端諸伶,均為名角。今夕
復請盧翠蘭登台串演《水漫金山·仕林祭塔》,盧對粵劇,研究湛深。
廣舞台聘名伶林少梅來申。
《申報》1928年12月12日
“醒球天”公演有期
上海粵劇自從“人壽年”班輟演回粵後,沉寂許久,茲又有人組織“醒球天
”來滬演出《黃慧如陸根榮》。
《申報》1929年4月11日
金絲貓將演名劇《黃彩妹》
粵女伶金絲貓,能戲甚多,色藝俱佳。傑作《黃彩妹》,文武兼全,唱做並
重,向在舊金山及南洋等地上演,無不滿座。劇中“沐浴”一場,彩景燈光之佳
,美麗無比。而武術中如雙劍軟鞭等之表演,尤能出人頭地。
《申報》1929年6月15日
廣舞台新聘環球樂班來滬開演粵劇
廣舞台已聘“環球樂班”來滬開演,文武生湯伯明、花旦馮敬文,肖玉麟、
小生李玉麟、醜生陳少麟,皆是粵班有數之材,此次來滬,均能擅其所長。
《申報》1930年6月16日
紀粵劇祭酒李雪芳(遊記者)
最近,上海各界舉行救濟中山難胞慈善播音的時候,雪芳既以旅滬親友的敦
促,再以關懷桑梓災難的救濟,因此破例與名伶程硯秋同時在新都飯店玻璃電台
出現,播音約一小時,成績極佳。
一個藝人的成功當非偶然,雪芳以花旦著稱,但她的長靠武技也有極深造詣
。她的《黛玉葬花》、《仕林祭塔》、《曹大家》、《苦中緣》、《碧玉離生》
、《夕陽紅淚》等名作,曾風靡過萬千愛好粵劇的觀眾。“南李北梅兩芬芳”這
藝林佳話,還遺留在上海人的心坎里。她現年四十歲,這位藝人的中年還這樣活
躍藝壇上。
《申報》1940年5月4日
孤島的粵劇 (力士)
粵劇的根據地,多在粵港澳等處,其它的分布在南洋如新加坡等粵僑眾多的
地方。至於在上海,“一·二八”前,粵劇上演常在虬江路廣舞台。“八·一三
”前,則在北四川路廣東大戲院和在福生路之明珠大戲院(後改海珠),虬江路
口之上海大戲院亦曾演過多時。“八·一三”戰事後,粵劇團紛紛南歸。嗣後因
在港之粵劇協會,禁止劇團於淪陷區上演。故戰事西遷,滬地淪陷,劇團久未重
游此地。只有永安業餘劇團演過救難粵劇。直至去年,才有兩三藝員來滬閒遊,
遂組成一“人壽年”班,假更新舞台上演多時。後因組織不良,人材缺乏與房屋
問題,故只曇花一現的演過幾時。及至今春,又組一班“大羅天”粵劇團,只因
戲台狹小,座位不適(因為只是假座大中華飯店的小劇場),故慘澹經營延至今
日,又重遷至逍遙舞廳中的小劇場中開演。
粵劇的在上海,只能給粵僑觀看,外鄉人看來簡直絲毫不懂。故雖技藝高深
,嗓喉動聽,亦只能給粵僑獨賞,未能像京劇的能給大眾領略。又因粵劇唱詞特
殊,故若招徠外省人士觀摩,唯一辦法,須將唱詞印就分發,令人對照觀聽,免
使戲劇文化,彼此隔膜。
《申報》1940年8月1日
二、《申報》粵劇戲目廣告
1920年4月21日廣舞台
特聘“詠太平”第一班演出。演員:呂布七、小白菜、王者香、靚標、
太子卓、東生、蛇公禮、新奕、滿堂春、周公保、牛精祥、靚文仔、新金玉、女
醜成、公腳旺。
劇目:《醉斬鄭恩》、《三春困城》、《霸王別姬》、《夜偷詩稿》、《陳
姑追舟》、《火燒連營》、《劉備白帝城託孤》、《碧玉離生》、《情波孽海》
、《佛法傳尼》、《陳萬年再世姻緣》、《占高魁啞女賣筆》、《羅成寫書》、
《三英戰呂布》、《王允獻貂蟬》、《憐香客》、《偷地圖》、《風波亭》、《
三逢不認夫》、《唐三藏取經》、《三坐車》、《金時菊》、《二才子》、《賣
酒得美》、《六國大封相》、《冰炭緣》。
1920年6月 廣舞台
特聘天津回申粵東超等“金釵鐸”全女班。
演員:黃小鳳、牡丹蘇、冬瓜、何儉卿、黃愛群、鬼馬英、李飛瓊、銀屏、
吳鐵民、相思歡。
劇目:《織女奔凡》、《桃花源》、《十萬金鈴》、《兩世奇緣》、《杏元
和番》、《雙〓妹水戰》、《漢武帝內傳》、《毒茶記》、《三藏出世》、《佛
祖尋母》、《孤仙記》、《臥冰求鯉魚》、《火燒柏梁台》、《石頭記》、《平
貴別窯》、《兒女英雄記》。
1920年9月 廣舞台
禮聘廣東清平幻境白話新劇團。
新編廣東實事馳名最早連台五本新戲《梁天來告狀》。
演員:黃夢覺、方再烈、石翁、梁若呆、盧不一、胡為乎、李天然、崔奈何
、李石言、吳秋霞羅逸民、陳恨世、金如玉。
另有劇目:《骨肉圓》、《珍珠塔》、《伍劍光》、《恨海》、《同室操戈
》。
1920年10月19日廣舞台
禮聘李雪芳、李秋紋、李炳輝、廖無可、崔笑儂、陳湘雯譚劍秋、林月卿

劇目:《水浸金山》、《仕林祭塔》、《大送子》、《夕陽紅淚》、《青蓮
庵》、《羅成寫書》、《黛玉葬花》、《寶玉哭靈》、《三春審父》、《曹大家
》、《石星七上梅》、《痴心兒女》、《牡丹貶江南》、《湖中美》、《菩提夢
》、《金葉菊》、《問米》、《讀家書》、《平貴回窯》、《山東響馬》、《薛
蛟斬狐》、《桃花吐艷》、《梅開二度》、《窺琴識俠女》、《鳳霞妃》、《紅
寄柬》、《西廂待月》、《翠雲弔影》、《飲恨情天》、《大鬧梅知府》、《
桂枝寫狀》、《木瓜下山》。
李雪芳劇團演至12月5日。當時申報評介:“李雪芳女士有沉魚落雁之容
貌,白雪陽春之調。來滬傾動萬人,演劇助賑俠骨嶙峋。”
1920年12月8日廣舞台
特聘廣東“漢中興”全班。
演員:架子培、公爺芳、亞忠(武生)、靚大新、靚桂芬(小武)、靚少榮
、新靚仙、英雄駒、靚竹(小武)、東施炳、猩猩女、新金山耀、靚妹、鄭明光
肖芙蓉、靚奇仔、蛇王全、林鴛鴦、富仔、靚金、銀玉(花旦)、亞文、亞有
(正旦)、亞七(正生)、亞萬、亞敏、亞勝(總生)、靚奇、新卓、金山耀、
新杞(小生)、新廣(公腳)、高佬敬(大花面)、大牛廣(二花面)、豆皮梅
(醜生)、白鶴童、文明重、潮氣鳳(男女丑)、蛇王恩、蛇王全。
劇目:《六國大封相》、《杜文龍出家》、《胭脂馬》、《大反雞林國》、
《劣賊稱臣記》、《移花換柳》、《頑婢私婚》、《大鬧飛禪寺》、《崔子弒齊
君》、《金山挑合》、《扮美騙婚》、《失珠奇案》、《藕絲蓮》、《楊雲友賣
畫》、《梁天來告狀》、《維新求實學》、《巧騙光棍》。
(12月11日,上海大戲院禮聘李雪芳出演,所得戲資悉充賑災,連演三
天。)《偷影摹形》、《呆佬拜壽》、《陰陽河》、《玉鴛鴦記》、《包公判奇
案》、《茂林寄子》、《四美蕩舟》、《海盜名流》、《閨秀求乞》、《香夢甜
緣》、《三氣宣王》、《英娥殺嫂》、《珍珠塔》、《木蘭從軍》、《勇斬三帥
》、《斬子存忠》、《文明俠女》、《血染蓑衣》、《七劍十三俠》。
廣東“漢中興”全班在廣舞台自1920年12月8日一直演至1921年
1月13日。
1921年2月12日 廣舞台
特聘廣東“鏡花影”全女班。
演員:蘇州妹、沈小佩、小蓮影、黃愛群、林寶卿、金山仔、西湖妹、黃紹
雲、吳鐵民、麥素蘭、招子庸、肖玉玲、林娟娟、肖玉瓊。
劇目:《桃花源》、《三氣宣王》、《貞女苦》、《霸王出世》、《觀音十
八變》、《西蓬擊掌》、《平貴別窯》、《鳳嬌投水》、《偷女蝸鏡》、《夜送
寒衣》、《湘子登仙》、《讀家書》、《夜吊秋喜》、《重台分別》、《杏元憶
釵》、《笑面藏刀記》、《蔡狀元建造洛陽橋》、《五元哭墳》、《山伯訪友
、《英台祭奠》、《碧容探監》、《閨房劍影》、《西河會妻》、《壯丹亭記》
、《情界神仙》、《紅粉報恩記》、《鳳儀亭訴苦》、《再生緣》。
廣東“鏡花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1年2月12日起演至3月底結束

1921年4月21日廣舞台
禮聘廣東“國豐年”全班。
演員:肖麗湘、花露水、靚金玉、金山樹、風情杞、一點紅、大眼順、蛇仔
禮、聲架桐、玉麒麟、新鬼馬元、靚輝仔、鄭友堂。
劇目:《香妃恨》、《西河會》、《童子復仇》、《五虎下江南》、《紫霞
杯》、《濱河遇險》、《誓報妻仇》、《赤幘客》、《春娥教子》、《殺嫂從軍
》、《六國大封相》、《金葉菊》、《鐵咀妹》、《金絲蝴蝶》、《醉打蔣鬥神
》、《巾幗恨》、《水淹七軍》、《醉打金枝》、《荼薇弔影》、《恩恩相報
、《志存貞節》、《宋江殺惜》、《鄒衍下獄》、《六月飛霜》、《木蘭從軍》
、《李仙刺目》、《花子遇貴》、《狄青三取珍珠旗》、《風流天子》、《再生
緣》、《楊八妹取金刀》、《虎穴救駕》、《孝子得美》、《穆桂英下山》、《
醉斬平西王》、《生死緣》、《十三妹》、《綠牡丹》、《萬里緣》。
廣東“國豐年”全班在廣舞台自1921年4月21日起演至5月底結束。
其中4月30日由新靚耀、薛剛榮、金山樹、靚少華、騷韻蘭等客串演出。
(1921年5月4日岩佛在《申報》上發表題為《粵劇雜談》一文:“…
…粵劇多演秦漢以前之史跡,獨樹一幟尚古,每班必有首本。尚關帝,靚金玉、
福成、新珠能演關公戲。靚輝仔,玉貌綺年,珠喉一串,是旦角佼佼者。”)
(1922年4月,“雪艷親王”李雪芳抵滬。李雪芳之所以能受觀眾歡迎
,不外乎聲色藝三者。聲:珠喉一串,玉潤珠圓。第一登台,又能久唱不倦。且
屢逢重劇,如《黛玉葬花》、《痴心兒女》、《曹大家》,幽聲抑揚。唱至點余
鍾之久,滴水不進,難能可貴。色:嬌容〓姿,曼舞清歌,能令萬人為靡。藝:
說白瀏亮,唱工正確,做工妥帖,扮相清雅。又能諳技擊,快而乾淨。無論文戲
、武戲、悲劇、艷劇,俱能匠心獨運。)
1922年4月8日廣舞台
特聘“群芳艷影”全女班。
演員:李雪芳、馬艷芳、曾瑞英、吳偉軍、廖無可、李靈西、李雪緋、仇小
梅、鄭詼魁、羅雪軒。
劇目:《夜宴錦屏宮》、《曹大家》、《巾幗英雄記》、《痴心兒女》、《
黛玉葬花》、《玉香怨》、《大鬧半山亭》、《仕林祭塔》、《錯姻緣》、《三
春審父》、《十三妹》、《夕陽紅淚》、《是非圈》、《連城恨》、《山東響馬
》、《陳姑追舟》、《平貴別窯》、《文姬歸漢》、《鳳儀亭訴苦》、《太湖女
俠》、《洛水神仙》、《西海沉珠》、《桃花吐艷》、《金殿鳴冤》、《紅粉飄
香》、《三瓣紅蓮》、《紅拂女私奔》、《窺琴識俠女》、《碧玉離生》、《錯
姻緣》。
 (《申報》1922年5月10日文《論李雪芳》:“粵中女伶多傑出者,
而李雪芳實為之冠,聲色藝三者,皆臻上乘。如《仕林祭塔》一出唱工愈久,愈
見佳妙。如《夕陽紅淚》洋琴,聲調抑揚,極動人聽。唱工亦極幽柔,‘舞劍’
一場,雖僅寥寥數著,然頗有家數。又如‘菩提夢’之歌串,則飄飄乎仙之人也
。如《黛玉葬花》、《痴心兒女》兩齣,則其哀感頑艷,描寫愛情之真摯。其他
如《可憐紅西施沼吳》、《紅娘寄簡》皆精彩獨到,維妙維肖。
今雪芳已登台三日矣,連日座無隙地。吾以為若非雪芳之聲色藝兼人,而粵
劇有可觀價值,又焉能有若是號召力耶……第一出為《夕陽紅淚》下卷,第二出
為《曹大家》,第三出為《痴心兒女》。此三劇各有精彩,《曹大家》‘金殿進
漢書’一場之唱工嬌聲抑揚,令觀者肅然無聲。詞曲典雅,耐人尋味,斯即雪芳
之長,亦即雪芳受人歡迎處也。若曾瑞英之小武,可謂粵坤伶中具有大家數者,
說白之漂亮,做工之妥帖,扮相之英俊,均不可及。”)
“群芳艷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2年4月8日演至6月10日。
1922年8月13日 廣舞台
特聘“共和樂”全女班。
演員:花旦:西麗霞、黎凌仙、鄺金葉、程素蘭、關蘭清、譚淑桃、陳瑞蓮
、阮麗容、梁瑞如、楊傑輝、梁慧仙、譚慧莊。正旦:皇娘娘、三妹妹。正生:
鄧瑞芳。總生:惠芳瑞、好少珊。小生:宋竹卿、張克克、兆坤民。武生:梁少
平、陳愛劍。小武:林卓芬、林自強、小英雄、肖軍文。公腳:詹國泉。大花面
:徐宮保。二花面:鍾耀文。男女丑:顏雪卿、蔡煒廷、鬼馬好、婆姆扁。
劇目:《拿破崙記》(開泡戲、新編配景特色時事戲)、《陳景華審案》(
新排廣東時事好戲)、《蝶夢花》、《寶魚記》,《桃花女鬥法》、《雙孝婦》
、《女之慘》、《義氣讓妻》、《胭脂馬》、《生死緣》、《可憐女》、《醉斬
平西王》、《四進士》、《鐵鴛鴦》、《西河會》、《血淚碑》、《金葉菊》、
《梅花扇》、《陳世美不認妻》、《血淚紅流》、《方世玉打擂台》、《夜度梅
花嶺》、《七賢眷》、《十美圖》、《七劍十三俠》、《白雲山招安》、《玉蘭
救父)、《齊婦含冤》、《霸王出世》、《正德皇下江南》、《智伏姜維》、《
斬子存忠》、《雙鳳鳴琴》、《大鬧滿春園》、《白水灘》、《銀河會》、《茉
莉簪》、《雙影美荷池》、《五元哭墳》、《節婦冤》。
“共和樂”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2年3月13日起演至10月15日結
束。
1922年10月16日廣舞台
特聘廣東“全球樂”正第一班由廣利船到申擇吉開演。
演員:靚桂芬(小生)、揚州耀(花旦)、新沾(小生)、公爺創(武生)
、周瑜登(文武生)、李瑞莊(花旦)、公正廉(小武)、雙全(大面)、揚州
妹(花旦)、西施文(花旦)、黃子覺(男醜)、周魂俠(男醜)、蘇少芳(花
旦)、金玉棠(武生)、新培(二面)、程瑞蓮(花旦)、白蛇貞(花旦)、飛
天標、小生沾。
劇目:《六國大封相》、《沙陀國借兵》、《石鬼仔出世》、《王彥章撐渡
》、《趙雲單騎救友》、《與佛有緣》、《陰陽扇》、《假王爺》、《馬新貽》
、《金石緣》、《鬚眉女》、《雙節女》、《鴛鴦鏡》、《斬莫懷古》、《平貴
別窯》、《智女復仇記》、《狄青征西》、《五郎救弟》、《七賢眷》、《玉牌
記》、《雍正王斬年羹堯》、《何玉鳳代父報仇》、《珍珠鈕記》、《劉備過江
招親》、《雪重冤》、《賣狗養親》、《鴛鴦鏡》、《三氣周瑜》、《孝子牧羊
》、《三司會審》、《狄虎私下三關》、《金葉菊》、《四美緣》、《巾幗恨》
、《二度梅》、《金魚吐珠》、《棄妻報父仇》、《五元哭墳》、《四進士》、
《馬上判奇案》、《萬花樓》、《女劍魂》、《呂蒙正祭灶》、《盜御馬》、《
荼薇花》、《五龍困彥》、《香閨奇俠》、《十三妹》、《飄零女》、《醉斬鄭
恩》、《狸貓換太子》、《採蓮船觀音化銀》。
“全球樂”正第一班在廣舞台自1922年10月16日起演至12月20
日結束。
1923年2月19日廣舞台
禮聘廣東“共和樂”全女班。
演員:宋竹卿、林卓芬、自由花、陳慧芳、吳偉軍、陳飛鳳、黎凌仙、梁少
平、顏雪卿。
劇目:《夜吊白芙蓉》、《鐵樹棉花》、《荷池影美》、《效黃袍》、《西
海沉珠》、《義士挽山河》、《東方美人》、《生死緣》、《濱河遇險》、《節
婦冤》、《黑獄紅蓮》、《七賢眷》、《山東逢響馬》、《是非圈》、《拿破崙
》、《閔妃恨》、《正德皇三訪劉倩倩》、《方世玉打擂台》、《風情恨》、《
西河會》、《血淚碑》、《桃花扇》、《三考娥眉》、《可憐女》、《再生緣》
、《假兄妹》、《風流天子》、《洛水神仙》、《假王爺》、《三審玉堂春》
《桃花源》、《武則天艷史》、《秋聲淚》。
“共和樂”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3年2月19日起演至5月24日結束

1923年6月2日 廣舞台
特聘廣東“大榮華”第一全男班
演員:肖麗康(花旦)、蘇少玲(花旦)、新玉蓮(花旦)、湘駒文(花旦
)、西方金(花旦)、小蘭芳(花旦)、荷葉青(花旦)。余秋耀(文武花旦)
。耀南(正旦)。奇(正生)。輝才喜(總生)。新細倫(小生)、五花驄(小
生)、太子佳(小生)。聲架桐(武生)、孫臏唐(武生)、靚順(武生)。靚
少英(文武生)。新周瑜林(小武)、靚順財(小武)、靚添(小武)、周瑜聯
(小武)、直紅(小武)。子牙達(公腳)。新有(大花面)。薛剛榮(二花面
)。千歲鶴(醜生)、梁少初(醜生)。豆皮元(男醜)、蛇仔安(男醜)。潮
氣鳳(女丑)、亞芹(女丑)。
劇目:《血山河》、《盜御馬》、《萬古佳人》、《偷影摹形》、《新茶花
》、《夜明星》、《珍珠鈕案》、《蓮花血》、《鹹淳皇》、《五虎下江南》、
《雙飛燕》。
“大榮華”全男班在廣舞台自1923年6月2日起演至7月10日結束。
1923年8月23日廣舞台
禮聘廣東“群芳幻影”全女班。
演員:陳飛鳳、吳偉軍、張彩玉、崔笑儂、陳慧勞、朱劍棠、梁少平、張定
球、李杏莊、文華妹、何少群、小英雄。
劇目:《痴情恨》、《粉妝樓》、《鍾情妓》、《夜吊白芙蓉》、《再生緣
》、《醉斬平西王》、《水浸金山》、《牡丹被貶江南》、《生死緣》、《牡丹
亭》、《山伯訪友》、《英台祭奠》、《假兄妹》、《大鬧飛鵝洞》、《血淚碑
》、《春娥教子》、《梨花罪子》、《劉金定勇斬四門》、《獨占花魁女》、《
五元哭墳》、《三變相》、《玉鴻緣》、《鳳儀亭》。
“群芳幻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3年8月23日起演至9月底結束。
1923年10月16日廣舞台
禮聘廣東“群芳艷影”全女班。
演員:牡丹蘇、梁麗珠、曾瑞英、銀蝴蝶、貔貅蘇、關少莊、細林、衛精、
蘇桂丹、李少蘇。
劇目:《情天血淚》、《二荷花史》、《劍底鴛鴦》、《太湖女俠》、《聚
珠崖》、《夜弒太白元》、《西蓬擊掌》、《連城恨》、《洛水神仙》、《掌上
美人》(牡丹蘇飾趙飛燕)、《夜宴錦屏宮》、《針針血》、《玉環金鎖案》、
《是非圈》、《三氣宣皇》、《再生緣》、《薄命婦》、《碧玉離生》、《血刀
奇案》、《海盜名流》、《珍珠蝴蝶》、《三奪紅菱》、《半山血》、《樊籠艷
跡》、《薛蛟斬狐》、《夜吊秋喜》、《茉莉簪》、《芙蓉恨》、《霸王出世》
、《閨中傑》、《孽種美人》。
“群芳艷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3年10月16日起演至12月16
日結束。
(《申報》對牡丹蘇評介較高,“旦角牡丹蘇聲色藝俱美,文武生曾瑞英工
夫老到,與牡丹蘇大唱新腔,響遏行雲。牡丹蘇之唱工,聲韻抑揚,如怨如訴。
”)
1923年12月29日 廣舞台
特聘廣東新劇大會串。
演員:陳早鳴、方再烈、林西河、吳慈悲、崔奈何、梁若呆、羅逸民、李夢
震、黃寄萍、馮廢兒。
劇目:《再生緣》、《六月飛霜》、《薄命桃花女》等。
廣東新劇大會串在廣舞台自1923年12月29日起演至1924年1月
3日。
1924年2月8日廣舞台
特聘廣東“大榮華”第一班演出(全男班)。
劇目:《六國大封相》、《艷情俠劍》、《夜光珠》、《玉皇大登殿》、《
大送子》、《大展鴻圖》、《玉劍緣》、《蓮花血》、《盜御馬》、《萬古佳人
》、《珍珠釵》、《回頭是岸》、《拐賣庶母》、《梨花罪子》、《雪凝梅》、
《玉燕緣》、《大鬧廣昌隆》、《大盜遺金記》、《聲聲淚》、《背解紅羅》
《再生緣》、《梁天來》、《十錯奇緣》、《女琴師》、《痴情恨》、《打雀遇
鬼》、《賣花得美》、《三合明珠寶劍》、《珍珠塔》、《香花山大賀壽》、《
殺子報》、《雙婚案》、《洪秀全》、《難中緣》、《大義滅親》、《情海劫》
、《雙奶媽看相》、《萬法化身》、《單眼仔娶妻》、《粉妝樓》、《國恥紀念
》、《狄青斬王天化》、《企籠演說》、《醫大肚婆》。
演員:肖麗康、周瑜林、巧湘文、千歲鶴、張文俠、賽子龍、王唯新、新艷
章、子牙達、蛇玉蘇、老芹菜、鐵中玉、豆皮元、揚州耀。
“大榮華”全男班在廣舞台自1924年2月8日起演至5月底結束。
(《申報》對該班評介較高,如談到賽子龍的表演:在《夜光珠》中飾公孫
大夫坐車時,“拗腰”、“蹺足”、“翻靴底”、“豎趾尖”等工夫演來絕佳,
應有盡有。)
1924年6月3日廣舞台
禮聘香港“春燕新聲”全女班。
演員:金絲貓(文武旦)、陳兆雄(小生)、鐵樹銀(小武)、寶王瓊(花
旦)、靚金玉(武生)、曾瑞銘(男醜)。
劇目:《玉紅緣》、《紅柳恨》、《毒藥針》、《春水鴛鴦》、《夜明星》
、《連城恨》、《白珊瑚》、《義俠緣》、《恩仇夫妻》、《吳越怨》、《再生
緣》、《醋海潮》、《夜宴錦屏宮》、《三宮斬倫妃》、《五寶珠》、《樊離鳳
》、《紫霞杯》、《貴妃醉酒》、《明皇長恨》、《夜吊白芙蓉》、《鴛鴦枕》
、《一串珠》、《金絲蝴蝶》、《錢奴》、《慈心遭惡報》、《孝子亂經堂》
《赤幘客》、《二度梅》、《寶梅恨史》、《紅桃弔影》、《飄零女》、《義俠
奇盜》、《兒女英雄》、《薛桃虹》、《聚珠崖》、《玉梅花》、《風流天子》
、《嫦娥奔月》、《痴情累》、《義柱擎天》、《脂粉郎君》、《吳王怨》、《
玉梨魂》。
香港“春燕新聲”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4年6月3日起演至8月20日
結束。
1924年9月13日廣舞台
禮聘香港“珠江艷影”全女班。
演員:西麗霞、鄭詼魁、陳佩珊、黃玉蓮、梁少平、黃絳華、黃絳仙、趙飛
燕。
劇目:《情痴》、《惡姨太》、《可憐女》、《雙飛鳳》、《心心恨》、《
鐵血佳人》、《夜明星》、《化學新郎》、《荷花劫》、《幽崖艷跡》、《夜吊
白芙蓉》、《李卿卿》、《雙燕恨》、《海棠春艷》、《錢奴》、《血淚碑》、
《毒心郎》、《聚珠崖》、《秘密尋仇》、《痴兒女》、《偷影摹形》、《我見
猶憐》、《假人頭》、《痴情天子》、《拿破崙》、《冤孽新娘》、《形同弱柳
》、《織女奔凡》、《芙蓉恨》、《藍橋約》、《毒藥針》、《呆人艷福》、《
西施沼吳》、《自由誤》、《專制魔王》、《雙飛鳳》、《二才子》《脂粉夫妻
》、《情鴛錯夢》、《劍影書聲》、《毒心郎》、《梅之淚》、《枕邊神聖》、
《金谷園》、《白骨黨》、《嫦娥下界》、《五元哭墳》、《紅豆相思》、《碧
玉離生》。
香港“珠江艷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4年9月13日起演至1925
年4月20日結束。
1925年5月20日廣舞台
禮聘香港“樂千秋”第一班。
演員:五星燈(花旦)、靚馥銓(文武生)、風情見(小生)、新靚顯(武
生)、蛇公成(男醜)、奶媽二(詼諧旦)、大壽(小武)、飛天英(詼諧生)
、雪裡紅(花旦)、架子棠(武生)、靚炳坤(文武生)、小影紅(花旦)。
劇目:《飛劍美人》、《三氣周瑜》、《霧中緣》、《醉打韓通》、《夜送
京娘》、《百萬軍中尋妹喜》、《孝子逢俠士》、《六部庭》、《珍珠釵》、《
玉蕭琴》、《木蘭從軍》、《西河會妻》、《蝴蝶杯》、《烈女含冤》、《薛尚
花》、《妲己戲邑考》、《拗碎靈芝》、《一個女學生》、《臨老入花叢》、《
鐵禪師》、《問路斬樵夫》、《霸王別姬》、《黃蕭養作反》、《再生緣》、《
五郎救弟》、《烈女報夫仇》、《半山血》、《山東響馬》、《五龍困彥》、《
張子才分妻》、《萍釵蓮溪》。
香港“樂千秋”第一班在廣舞台自1925年5月20日起演至6月20日
結束。
1925年6月23日 廣舞台
禮聘“珠江艷影”全女班復演。
黃雪梅領銜主演。
演員:黃雪梅、陳兆雄、鄭詼魁、衛精、黃愛群、黃玉蓮、英雄潤、黃絳仙
、趙飛燕。
劇目:《再生緣》、《扮豬食老虎》、《六月飛霜》、《雙燕恨》、《白骨
黨》、《陳世美不認妻》、《我見猶憐》、《怪俠》、《孝婦羹》、《恨錯難翻
》、《惡姨太》、《毒心郎》、《佛法傳尼》、《連城恨》、《假》。
“珠江艷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5年6月23日起演至8月20日結
束。
1925年9月18日 廣舞台
特聘粵東“新中國”全男班。
演員:吳醒儂、葉弗弱、伍少珊、飛飛培、坭佛笑、崇之、亦南、陳醒華、
佑我、京華、吳佳、范兆琪、不塵、羅連根、吳光、亦秋、方懿民、馮瑞棠、陳
植、醒漢、鄭鐵民、陳京華、林九、陳柬、李保、李珠、吳光中、張維祺、秋林
、周沃。
劇目:《少女軍人》、《情海波瀾》、《醋》、《婦人心》、《逃婚》、《
歸鴻影》、《倒亂鴛鴦》、《金錢記》、《鐵血兒女》、《恨緣》、《金粉礦》
、《多情天子》、《珍珠花》、《少女將軍》、《回頭是岸》、《山東響馬》、
《情》。
粵東“新中國全男班在廣舞台自1925年9月18日起演至9月底結束。
1925年10月3日 廣舞台
禮聘廣東“群釵樂”全女班。
演員:黃艷霏、吳雄潤、廖無可、梁慧君、牡丹蘇、鄭詼魁、黎凌仙、薛覺
非、余寶玉、葉仍香、七星梅。
劇目:《慈母淚》、《斷腸皇帝》、《苦命女郎》、《松柏緣》、《絕代佳
人》、《紐紋柴》、《佳偶兵戎》、《夜吊秋喜》、《梨渦一笑》、《芙蓉恨》
、《三伯爵》、《紅梅島》、《紅閨猛虎》、《美人心》、《聚珠崖》、《黛玉
葬花》、《老鴛鴦》、《藍橋約》、《骨肉冤仇》、《醜陋姑娘》、《寒月砧聲
》、《夜吊白芙蓉》、《化學二奶》、《可憐花下死》、《錯有錯著》、《猛獸
黨》、《改良重台別》、《赤馬女郎》、《兩朵丁香》、《梁天來》、《名士煙
霞》、《琴知己》、《為君難》。
廣東“群釵樂”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5年10月3日起演至11月底結
束。
1925年12月2日 廣舞台
禮聘“新中華”全班。
演員:肖麗章、白玉堂、靚東全、小娥、李瑞清、劉笑希。
劇目:《綠野柔魂》、《雙星》、《素馨斜》、《離婚》、《三劍俠》、《
快活將軍》、《黑妹黨》、《新娜姑娘》、《蟾光惹恨》、《倒亂廬山》、《紫
霞杯》、《俠客恩仇》、《龍駒越海》、《香閨恨》、《夜渡蘆花》、《黑白黨
》、《金屋藏嬌》、《競渡情冤》、《血灑紅爐》、《淚灑皇陵》、《秋聲淚》
、《玉鴛鴦》、《香骨墓》、《玉爪傷痕》、《夜雨尋梅》、《王命離奇》、《
耍樂情潮》、《漢宮艷跡》、《野道療疹》。
“新中華”全班在廣舞台自1925年12月2日起演至1926年3月底
結束。並於3月22日參加上海伶界聯合會大新舞台會串演出《夜渡蘆花》。
1926年5月29日廣舞台
禮聘“梨園樂”全班。
演員:陳非儂、靚少華、靚少鳳、唐朗秋、京娘女、胡小寶。至7月中旬,
廖俠懷、章非君加入一起演出。
劇目:《六國大封相》、《仇緣》、《紅顏血淚》、《牧羊群主》、《斬龍
遇仙記》、《風流天子》、《樊梨花》、《武家坡》、《紅梅島》、《漢光武走
南陽》、《蝴蝶杯》、《背解紅羅》、《海瑞十奏嚴嵩》、《芙蓉恨》、《義犬
情蛛》、《玉梨魂》、《雙俠揮戈》、《棠棣飄零記》、《苦命女郎》、《三家
緣》、《惜玉憐香》、《紅樓夢》、《西廂記》。
“梨園樂”全班在廣舞台自1926年5月29日起演至1927年4月底
結束。
1927年6月廣舞台
特聘廣東“賽羅天”全班。
演員:黃小紅、桂洲耀、小蘭香、黃飛鳳、花想容(花旦)、標輝(正旦)
、文(正生)、寄九勝(總生)、楊祿華(鬚生)、靚世顯、靚廣(武生)、靚
雪秋、梁少亨、新東生(小武)、新細倫(小生)、劉覺非(醜生)、小白駒(
詼諧生)、李細卓、靚明(小生)、薛保正(公腳)、高佬佳(大花面)、薛剛
林(二花面)、何少光、何劍紅、黃寶辛、沈炳坤(男醜)、子喉新(女丑)。
“賽羅天”全班在廣舞台自1927年6月演至8月底結束。
1927年10月 廣舞台
禮聘廣東“群花艷影”全女班。
演員:愛麗思、陳飛鳳、鄺金葉(主演)。
劇目:《一語破情關》、《玉樓春怨》、《伏虎婢娟》、《佳偶兵戎》、《
恨綺》、《蘇州三》、《苦姻緣》、《牧羊夫人》、《泣荊花》、《閨女奇俠》
、《離鸞影》、《巾幗程嬰》、《情郎恨影》、《雙娥弄蝶》、《嫦娥奔月》、
《薄倖名》、《轟天雷》、《霸王出世》、《再生緣》、《夜吊白芙蓉》、《陸
幽蘭》、《七劍十三俠》、《殘霞漏月》、《雪映鴛鴦》、《盤絲洞》。
廣東“群花艷影”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7年10月演至1928年1月
10日結束。
1928年1月29日廣舞台
禮聘粵東“群仙影”女劇團。
演員:黃侶俠、鄺金葉、陳飛鳳、封偉群。
劇目:《西廂侍月》、《金葉菊》、《兩個未婚妻》、《難為人婦》、《淚
灑紅冰》、《三家仇》、《倒亂千金》、《舉獅觀圖》、《薛蛟斬狐》、《情海
雙鴛侶》、《長空雁淚》、《掏古井》、《秋波驚猛獸》、《慘雨落幽花》、《
梨渦一笑》、《脂粉兵戎》、《毒玫瑰》、《農家女》、《可憐女》、《金龍恨
》、《白髮新娘》、《刀下美人》、《三星戀月》、《雪橋淚史》、《愛國鴛鴦
》、(牧羊太子》。
粵東“群仙影”女劇團在廣舞台自1928年1月29日起演至4月5日結
束。
 1928年4月13日廣舞台
禮聘粵東“環球樂”第一班。
演員:外江花、正大賢、陳少麟、新蘇仔、陳醒輝、靚雪秋、雷一鳴、周德
明。
劇目:《六國大封相》、《假神仙》、《紅豆相思》、《李香君定情》、《
阮大成出家》、《臨去秋波》、《三奪紅菱》、《紅玫瑰》、《正芙蓉恨》、《
情雨灌山河》、《畫中緣》、《燕雁離魂》、《痴心皇帝》、《萬里風雲》、《
偽獅圖婚》、《家國冤仇》、《三審王文英》、《文姬歸漢》、《賊王子》。
粵東“環球樂”第一班在廣舞台自1928年4月13日起演至6月13日
結束。
1928年7月20日 廣舞台
禮聘香港“妙羅天”全女班。
演員:白杏連、封偉群、周少玉、白蓮子、朱劍棠、佩劍凌、龍吐珠、李杏
莊、蘇州三、嫦娥女、儂文非、儂肖鳳、譚玉蘭、西麗霞。
劇目:《曇花一現化青煙》、《憐娘遺恨》、《賊星來犯》、《醉斬平西王
》、《教子逆君王》、《金絲蝴蝶》、《白珊瑚》、《淚灑紅冰》、《兩個艷將
軍》、《血影夢裡人》、《天堂地獄》、《名譽夫妻》、《倒亂廬山》、《冤枉
大老爺》、《義乞存孤記》、《閔妃影》、《夜光珠》、《苦盡甘來》、《閨女
降猛虎》、《伏楚霸》、《逃獄新郎》、《子母碑前》、《痴心兒女》、《捨身
寧報國》、《夕陽之夜》、《紅玫瑰》、《妻良淒涼》、《塞外鵑聲》、《兩對
假鴛鴦》、《三個苦命女郎》、《鶯鶯女》、《一首斷腸詩》、《鐵窗母子淚》
、《眾仙同聚》、《鏡花水月》、《女太醫艷史》。
香港“妙羅天”全女班在廣舞台自1928年7月20日起演至12月10
日結束。
1928年9月 月宮戲院
特聘“鏡花影”全女班。
演員:張定球、林卓芬、雪影鸞、凌行端、白肖麗、梁雁崧。
劇目:《仙姬送子》、《教子逆君王》、《情化一卷》、《紅衣女郎》、《
幻夢廣寒》、《醋淹蘭橋》、《文姬歸漢》、《半邊美人》、《龜山起禍》、《
梨花壓海棠》、《焰女氣顏郎》、《風流皇后》、《可憐紅粉女》、《姐弟假姻
緣》、《轟天雷》、《錢奴》、《痴情天子》、《慈母淚》、《玉無瑕》、《女
狀師》、《聚珠崖》、《一語破情關》、《巾幗程嬰》、《褒姒》、《黃慧如情
史》。
“鏡花影”全女班在月宮戲院自1928年9月起演至12月底結束。
1928年12月11日 廣舞台
特聘粵東“人壽年”第一班。
演員,新珠(武生)、鄭炳光(武生)、靚少佳(文武生)、嫦娥英(花旦
)、林少梅(花旦)、白邊秋(花旦)、玉生香(花旦)、陳醒威(小生)、龐
順堯(小生)、蛇仔利(醜生)、羅家權(醜生)、自由鐘(頑笑旦)。
劇目:《近水樓台先得月》、《甘違軍令慰阿嬌》、《帝主憐香》、《梨花
依舊》、《誤婚》、《獨手難遮天上月》、《情化悍將軍》、《呆人艷福》、《
裙邊蝶》、《三家緣》、《白鶯鶯》、《兩字假郎君》、《怕老婆》、《廣寒宮
》、《陸根榮案》、《毒牡丹》。
粵東“人壽年”第一班在廣舞台自1928年12月11日起演至1929
年3月15日結束。
1929年5月20日 廣舞台
特聘粵東“乾坤大劇團”。
演員:金絲貓、趙飛燕、張妙蘭(花旦)、潘少俠(小武)、靚少珠(武生
)、單雄飛、羅禮權(文武生)、白少華(小生)、蛇仔應(詼諧生)、潘少珊
(醜生)。
劇目:《使君原是婦》、《佳人淚》、《醋淹蘭橋》、《真假王爺》、《東
風勞燕》、《蛇頭苗》、《賣花得美》、《雌雄太子》、《茉莉恨》、《金蝴蝶
》、《紅玫瑰》、《難分真假淚》。
粵東“乾坤大劇團”在廣舞台自1929年5月20日起演至7月20日結
束。
1929年8月26日 廣舞台
特聘粵東“華南第一全男班”。
演員:鍾卓芳(花旦)、新細倫(小生)、靚次伯(武生)、駱錫源(醜生
)、陳鐵英(文武生)、黃飛鳳(花旦)、靚炳根(武生)、李艷秋(花旦)、
李叫天(小武)、林卓濂。
劇目:《六國大封相》、《宦海尋冤》、《悲蝶侶》、《一仇三怨》、《樊
梨花》、《午夜琴聲》、《花蝴蝶》、《亂世忠臣》、《尋香骨》、《大鬧廣昌
隆》、《呆佬拜壽》、《梁天來告御狀》、《冤枉大老爺》、《毒玫瑰》、《落
伽山》。
粵東“華南第一全男班”在廣舞台自1929年8月26日起演至1930
年3月10日結束。
1930年3月10日 星光粵劇院
禮聘“華南嫦娥社”。
演員:志群聲(小生)、白燕仙(花旦)、謝劍光(小生)、劉少桃(花旦
)、生鬼就(小丑)、艷香玲(花旦)、文元香(花旦)、張醉鳳(花旦)、白
玉蘭(花旦)、紅玫瑰(花旦)。
劇目:《可憐紅粉》、《燕珠投崖》、《佛地出鴛鴦》、《夜殺白太元》、
《相逢恨晚》、《山東俠客》、《蝶情花義》、《驚虎忘兒》。
“華南嫦娥社”在星光粵劇場自1930年3月10日起演至3月底結束。
1930年6月15日 廣舞台
特聘廣東“環球樂”全男班。
演員:新丁香耀、李玉鱗、梁鶴松、陳少麟、馮敬文、黃醒魂、李艷秋、伍
小香、謝醒儂、湯伯明、梁玉初、白碧侯。
劇目:《假神仙》、《神眼娥眉》、《天囚》、《玉樓綺恨》、《鶴苦鸞悲
》、《梅龍鎮》、《猶是深閨夢裡人》、《蝴蝶美人》、《苦鳳鶯憐》、《香汗
染黃袍》、《秋娘》、《俠女姻緣》、《雙鳳緣》、《雙娥弄蝶》、《雌雄太子
》、《月影寒雲》、《農家女》、《斷腸花》、《化骨美人》、《女狀元》、《
風流皇后》、《璉城玉蝶》、《文姬歸漢》。
自8月起,綠衣郎、林鳳霞、黃師覺、蘇州麗、衛少芳等演員一起加入演出

廣東“環球樂”全男班在廣舞台自1930年6月15日起演至11月底結
束。
1930年12月2日 廣舞台
禮聘粵東“聲聲樂”男女班。
演員:陳少麟、衛少芳、關秀瓊、何少珊、靚少榮、李玉麟。
劇目:《一雙難夫婦》、《快活將軍》、《萬里琵琶關外月》、《兩字假郎
君》、《白金龍》、《原來我誤卿》。
粵東“聲聲樂”男女班在廣舞台自1930年12月2日起演至12月22
日結束回粵。
1931年2月1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華國先聲女劇團”。
演員:譚蘭卿(花旦)、林卓芬(小武)、鄭詼魁(醜生)、吳鐵民(武生
)、薛錦屏(文武生)、瑪麗蘇(花旦)、馮顯榮(小生)。
劇目:《情牽俠侶》、《戒方生涯》、《雙女盜》、《夜盜美人心》、《難
為了皇帝》、《苦鶴愁鸞》、《午夜嘆絲桐》、《嬌妻作冰人》、《卓文君》、
《夜宴錦屏宮》、《戰里鶯聲》、《與天同壽》、《梨魂倩形》、《貌驚胡狄》
、《劍戀情娟》、《情海波瀾》、《雲鬢痴音》、《殘花毒刺》、《烏金合》、
《春水鴛鴦》、《寒江月》、《義俠情魔》、《蝶影花魂》、《夜光杯》、《斷
腸知縣》。
“華國先聲女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1年2月1日起演至5月10日
結束。
1931年5月15日廣東大戲院
特聘“新春秋劇團”。
演員:陳非儂、靚少鳳、伊秋水、曾三多、小崑崙
劇目:《鳥島鶯聲》、《白鏇風》、《漢宮環》、《玉蟾蜍》、《血淚金錢
》、《王昭君》、《柳為荊愁》、《樊梨花》、《九環刀》、《十載假鬚眉》、
《同是天涯淪落人》。
“新春秋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1年5月15日起演至7月20日結
束。
1931年8月1日 廣東大戲院
特聘“永壽年”班。
演員:白玉堂、千里駒(主演)。
劇目:《宋皇后》、《雙龍怪傑》、《郎非恨》、《千里攜嬋》、《五月梅
花》、《舍子奉姑》、《循環鏡》、《斷崖飛絮》、《愛妻劍化》、《吳宮去》

“永壽年”班在廣東大戲院自1931年8月1日起演至9月4日結束。
1933年12月30日香港大戲院
特聘“群芳艷影”全女班。
劇目:《玉龍太子走國》、《大俠紫羅蘭》、《生觀音》、《再生緣》、《
同是一般愁》、《神秘爹媽》、《風流皇后》、《紅爐火》、《佛祖尋母》、《
原來月老是郎君》、《旱天雷》、《紫霞杯》、《救國佳人》、《存孝不存忠》
、《荷池映美》、《寒江月》、《湖中美》、《美人淚》、《苦獄兩青蓮》。
 “群芳艷影”全女班在香港大戲院自1933年12月30日起演至193
4年3月15日結束。
1934年2月1日明珠大戲院
特聘“南國新聲劇團”。
演員:陳非儂(名震港粵唱做兼優花旦)、蘇州女、少達子、陳非我、子喉
華、黎明鍾、黃千歲、王中王、林驚鴻、丁公醒、公爺信、曾師馬、靚雲仔、陸
雲飛、黎少雄、梅有勝、森枝、坤、子牙達、曹操根、大牛漢、唐仔、程醒俠、
臨時新、倩影霞、反骨蘇、歐小小、玉玲瓏、新京仔常、陳玉披、金少蓮。
劇目:《六國大封相》、《虎帳英雄》、《紅玫瑰》、《玉鏇宮偽婿》、《
天網》、《冰山火線》、《危城鶼鰈》、《雌雄花》、《難分真假淚》、《金馬
銅駝》、《偷渡銀河》、《火燒阿房宮》、《賊王子》、《沙三少》、《玉蟾蜍
》、《恐怖情場》、《孟麗君》、《蝴蝶杯》、《血灑金錢》
“南國新聲劇團”在明珠大戲院自1934年2月1日起演至4月底結束。
1934年4月1日香港大戲院
禮聘“群芳艷影”全女班。
演員:梁麗珠、鄭詼魁、梁少平、陳少偉、陳兆鴻、小瑤仙、何少鳳、胡美
倫。
劇目:《鬼馬皇帝》、《山東響馬》、《召岳飛》、《十美亡魂》、《孤寒
老太爺》、《白飛燕吊佳人》、《混世天魔》、《伏虎美人》、《鶼鰈鋤奸》。
“群芳艷影”全女班在香港大戲院自1934年4月1日起演至5月15日
結束。
1934年6月25日 廣東大戲院
特聘“日月星劇團”。
演員:廖俠懷、桂名揚、陳錦棠、謝醒儂、曾三多、馮小非。
劇目:《忍痛割情根》、《趙子龍》、《賊阿爸》、《顛羅漢》、《樂毅破
齊師》、《蝴蝶杯》、《三取珍珠旗》、《榴花塔》。
“日月星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4年6月25日起演至7月15日結
束。
1934年9月12日 廣東大戲院
特聘“金柳梨園女劇團”。
演員:白肖麗、白蓮子、黃鳳鳴、英雄潤、王翠影、梁鳳群、潘醒民、馮少
秋、蔡仲珊。
劇目:《背底鬧皇帝》、《獨臂刺慶忌》、《美人名馬》、《西廂待月》、
《白金龍》、《慘雨落幽花》、《冷宮紅杏》、《碧玉戲將軍》、《月明人喜望
》、《一曲醉郎心》、《菱塘倩影》、《璇宮艷史》、《火燒景陽宮》、《毒玫
瑰》、《銷魂湖裡月》、《薄倖君王》、《梅知府》、《臨去秋波》。
“金柳梨園女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4年9月12日起演至10月1
5日結束。
1934年11月15日 廣東大戲院
特聘“華山玉劇團”。
演員:靚華亨、楚岫雲、段劍沖、李松坡、譚玉蘭(主演)、賽子龍、譚少
鳳、謝醒儂、百日紅、陳少泉、楊名聲、紅衣女。
劇目:《陳友諒兵下南昌》、《迷魂網》、《薛家將》、《兇手是情人》、
《洞房三怪變》、《羅成》、《摩登地獄》、《岳飛出世》。
12月聘盧雪紅、黃少秋主演《六國大封相》、《呂洞賓》、《何仙姑》等
則目。
“華山玉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4年11月15日起演至12月底結
束。
1935年2月 廣東大戲院
 “華山玉劇團”調整演員陣容繼續演出。
演員:王醒伯、牡丹蘇、李松坡、梁淑卿、盧雪鴻、王振聲、段劍沖、賽子
龍、楚岫雲、儂非女、黃少秋、陳少泉、謝福培、靚蛇仔。
劇目:《麒麟崖》、《寶鏡重圓》、《情場怪傑》、《錦繡香囊》、《崑崙
劍》、《三取龍鳳劍》、《血灌自由花》、《老嫩情人》、《二叔公搏命》、《
夜光杯》、《樊梨花》、《戲諸侯》、《猛龍》、《天上笙歌》、《龍鳳再生緣
》、《武大郎娶妻》、《紅光光》、《鹹濕皇帝》、《寶蝴蝶》、《夜探嚴相府
》、《昭君娘娘二卷》。
“華山玉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5年2月初演至5月初結束。
1935年5月21日廣東大戲院
特聘“金龍男女劇團”。
演員:陳皮鴨、上海妹、楚岫雲、段劍沖、趙驚雲、林鷹楊、鄧少秋、紫雲
霞、胡小寶、顏思德、馬夢先。
劇目:《吳越春秋》、《雙封相》、《狀元貪駙馬》、《迫夫同殺父》、《
春滿壽星橋》、《可憐秋後扇》、《花蝴蝶》、《佳偶兵戎》、《潘金蓮出嫁》
、《腸斷蕭郎》、《陳宮罵曹》、《虎吻偷香》、《賭鬼打城隍》、《銀宮艷盜
》、《六國大封相》、《趙子龍》、《道學先生》、《食齋蛇)、《凡鳥恨屠龍
》、《大妗戲新郎》、《獸陣銅崖》。
“金龍男女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5年5月21日起演至7月26日
結束。
1935年6月22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小生白駒榮主演《再生緣》、《醋淹蘭橋》、《泣荊花》、《情血灑皇
宮》、《穿花蝴蝶》、《狸貓換太子》、《五羊皇后》、《十載辛勞藏艷跡》、
《金生桃盒》、《黑白美人心》。
6月28日起,花旦關影憐加入與白同演《泣荊花》、《血濺菩提地》、《
可憐女》、《打破悶葫蘆》、《妻證夫凶》
7月3日起,聘花旦倩影儂加入與白同演《狸貓換太子》、《繡鞋香》、《
離鸞影》、《再生緣》、《香汗染黃袍》、《私探營房》、《泣荊花》、《梨渦
一笑》、《食齋蛇》、《神眼娥眉》、《一飛沖天》、《奇女子》、《夜送寒衣
》。
白駒榮、倩影儂暨“金龍男女劇團”演至1935年7月26日結束。
 1935年7月1日 上海大戲院
禮聘“千秋新聲劇團”。
演員:陶醒非、麥嘯風、伊秋水、白玉瓊、新珠、張蕙霞、彭雪秋、羅慕蘭
、西洋女。
劇目:《六國大封相》、《鶼鰈渡情航》、《華容道》、《美人掌上弄英雄
》、《霸王別姬》、《牧牛王》、《瓦崗寨》、《鹹濕伯父》、《文姬歸漢》、
《裙邊蝶》、《舉獅觀圖》、《沙三少》、《客途秋恨》、《十三歲童子封王》
、《二下河東》、《西廂記》、《西河會》、《佛覺痴鴦》、《半夜飛頭記》、
《五龍困彥》、《張古董借老婆》、《周氏反嫁》、《樊梨花罪子》、《孤忠血
》、《節婦四牌樓》、《兄難弟難妻亦難》、《冬前臘鴨》、《胭脂虎》、《心
魔》、《薄倖媽》、《鐵咀雞》、《天網》、《順母橋》。
8月1日起,新馬師曾與銀飛燕一起加入“千秋新聲劇團”演出。
劇目:《梅開二度》、《空門賢媳》、《情宮艷影》、《火牛陣》、《銀河
會》、《六國大封相》、《降伏美人心》、《憨仆香環》、《冰山逢怨侶》、《
頑童日記》、《幸運宮娥》、《重見西施》、《應七歲神童》、《空谷蘭》、《
哪吒出世》、《三下南唐》、《偷祭鐵丘墳》、《鐵面惜甘羅》、《狗咬雷公腳
》、《水淹七軍》、《滴酒穿煲》、《紅孩兒》、《半夜飛頭記》、《五虎渡金
龍》、《西太后》、《罪?》、《子母碑前》、《心聲淚影》、《朝上鶯歌》、
《歸來親未老》、《孤兒救祖記》、《碧玉離生》,以及《霸王別虞姬》(新馬
師曾在戲中反串虞姬)。
新馬師曾暨“千秋新聲劇團”在上海大戲院自1935年7月1日起演至9
月10日結束。
1935年9月11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艷陽天劇團”。
演員:靚少鳳(小生)、關影憐(花旦)、廖俠懷(醜)、桂飄香、白肖麗
(旦)、黃千歲、笑春華(武生)、郭非愚(醜)。
劇目:《艷陽天使》、《銀月紅樓》、《今宵重見月團圓》、《零落花無語
》、《一笑一驚心》、《賣油郎獨占花魁女》、《父子與情人》、《柳為荊愁》
、《憔悴合歡花》、《寶馬香車渡玉關》、《神經大少》、《神秘爹媽》、《細
君塔》、《武大郎》、《一笑釋兵戎》、《阿房宮》、《盲公問米》、《沖天鳳
》、《圓缺金甌》、《裙邊蝶》、《萬劫紅蓮》、《血灑未央宮》、《大鬧桃花
宮》、《半生脂粉奴》、《貴人與犯人》、《可憐女》、《蛋家妹賣馬薺》、《
阿娥賣粉果》、《柴米夫妻》、《玉蟾蜍》、《蝦仔變龍皇》、《棒打薄情郎》
、《再生緣》、《古今一美人》、《天堂楊貴妃》、《燕歸人未歸》。
“艷陽天劇團”曾排演新戲《地獄潘金蓮》,廣告介紹:“奈何橋潘金蓮出
浴,閻羅殿武大郎爭風,武二爺大反鬼門關,西門慶偷進脂粉獄。”
該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5年9月11日起演至10月27日結束。
1935年11月1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千秋新聲劇團”。
演員:湯伯明、西洋女、新蛇仔秋、伊秋水、陶醒非、廖秀芳、新珠、李慧
卿、白玉瓊。
劇目:《龍虎渡姜公》、《花香襯馬蹄》、《魔宮》、《婦道苦》、《白蓮
教》、《行運乞兒》、《五龍困彥》、《無情郡主》、《危城鶼鰈》、《鳳儀亭
》、《濟顛僧》、《關雲長單刀會》、《魚藏劍》。並演出荒誕滑稽戲《關雲長
大戰尉遲恭》。
該團自11月23日起,聘花旦新丁香耀主演《神眼娥眉》、《霸王別姬》
、《山東響馬》、《憐香客》、《棄妻貪駙馬》、《孟麗君》、《蜘蛛網》、《
六渡何仙姑》、《失運皇帝》、《可憐兒》、《賤太子》、《淒涼媽姐》、《姑
嫂緣劫》、《醋海淹傻瓜》、《仇敵夫妻》、《海龍王娶二奶》、《美人王》、
《佛覺痴鴦》、《難兄難弟》、《紫霞杯》、《血濺佛堂》(即施劍翹槍擊孫傳
芳一案)、《文姬歸漢》、《風流皇后》、《嫦娥奔月》、《西廂待月》、《紅
娘遞柬》、《錯系紅絲》、《心魔》、《光棍遇著皮柴》。
“千秋新聲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5年11月1日起演至12月15
日結束。
1935年10月 上海大戲院
禮聘肖麗章、湯伯明、陸零雲、馮鏡華、蝶影魂等演出《花燭之夜》、《冰
山火線》、《衝破紅鸞》、《狗吻皇頭》、《興漢雌雄》、《十三妹大鬧能仁寺
》、《紅孩兒》、《小將軍》、《姑蘇台》、《五員挖目》、《醉斬平西王》、
《湖中得美》、《困城》、《沖天鳳》、《古今一美人》、《三取珍珠旗》、《
碎屍案》、《趙子龍》、《蘇東坡》、《白王妃》、《秋水芙蓉》等劇目。至1
936年2月底結束。
1936年1月27日廣東大戲院
禮聘“新春劇團”。
演員:蘇州女(花旦)、衛仲覺(醜生)、馮俠魂(小生)、陳鐵英(武生
)、李香君(青衣)、黎鵬飛(武生)、蘇文俠(醜生)、賽達子(武生)、嶺
上梅(青衣)、李楚山(小生)、張錦龍(武生)、霜霧霞(花旦)、李艷飛
花旦)、珍珠仔(丑旦)、倩影儂(花旦)。
劇目:《舍子存忠》、《佳偶兵戎》、《紅顏艷跡》、《粉蝶不憐香》、《
韓宮春色》、《身嬌玉貴》、《美人名馬》、《皇宮秘史》、《綠林義俠》、《
可憐女》、《魔宮》、《怪俠勤王》、《戀愛奮獅威》、《一個賢媳婦》、《贏
得青樓薄倖名》、《醋淹藍橋》、《風流大俠》、《紫羅蘭》、《飄零金粉》、
女親王》、《孝子亂經堂》、《南國正芳春》《無敵王孫》、《雙鳳朝陽》、
《黑白美人心》、《碧玉戰將軍》、《薛應龍》、《葡萄仙子》、《雙姝媚玉虎
》、《裙下兩英雄》、《閉門推出窗前月》、《玉堂春》、《武松與潘金蓮》、
《海盜名流》、《火燒景陽宮》、《金絲蝴蝶》、《化學姑姐》、《孔雀開屏》
、《情覺情孀》、《娘子關》、《花木蘭》、《假夫妻戲假夫妻》、《花蝴蝶》
、《駙馬冰人》、《香艷女皇帝》、《千金小姐嫁傻人》。
“新春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6年1月27日起演至4月10日結束

其間,3月29日起聘新白駒榮(小生)主演《泣荊花》、《六國大封相》
、《義俠挽紅顏》、《再生緣》、《佳婿是孩兒》、《風流天子》。
4月6日起聘暖紅女士(花旦)客串演出《金蓮戲叔》、《武松殺嫂》(飾
潘金蓮)等劇目。
1936年4月1日起,李雪芳主演的影片《黛玉葬花》(與馮俠魂合演)
首映於融光大戲院(北四川路海寧路)。《申報》介紹:“北有梅郎,南有雪芳
”。李雪芳唱“葬花”、“焚稿”、“歸天”,震撼歌壇。“美麗華貴之古裝片
,高尚文雅之悲情劇,名譽天下之南國歌后。”“諺云:不知李雪芳,不算見識
廣。不聽葬花曲,不算曉音樂。”“李雪芳七支唱段:葬花、古琴、掃花、焚稿
、香殞、怨婚、並蒂花。”
演員:李雪芳(飾黛玉)、馮俠魂(飾寶王)、蝴蝶麗(飾紫鵑)、李雪雁
(飾雪雁)、高飛鳳(飾襲人)、朱蘭(飾王鳳姐)、關睢(飾鶯兒)。
編導:金鵬舉。
1936年5月20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國華劇團”。
演員:馮俠魂(小生)、譚秀芳(花旦)、馮醒錚(醜生)、嫣紫霞(花旦
)、劉倩影(花旦)、黃寶光(武生)、古耳峰(小生)、葉少玉(小生)、黃
醒魂(正旦)。
劇目:《六國大封相》、《小龍袍》、《人言可畏》、《浪影琴音》、《捷
足先登》、《腸斷蕭郎》、《活命琵琶》、《佛門香妃》、《蛋家妹偵探》、《
賊面觀音》、《子敵妻仇》、《皇姑嫁何人》、《蜘蛛網》。
6月27日聘韓蘭素同台演出。
6月30日與“丁香劇團”聯合演出。演員小丁香、桂名揚、馮俠魂、李醒
帆合演。
“國華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6年5月20日起演至7月20日結束

1936年7月21日海珠大戲院
禮聘“振南天劇團”。
演員:馮鏡華、陶醒非、筱玲芝、陸零六、儂飛鳳。
劇目:《水底摸月》、《節婦戲王魁》、《出妻順母》、《半開玫瑰》、《
牧牛王》。
“振南天劇團”在海珠大戲院自1936年7月21日起演至7月31日結
束。
1936年9月29日 廣東大戲院
禮聘“新月男女劇團”。
演員:譚玉蘭(花衫)、譚秀珍(青衣)、王醒伯(小生)、桂名揚(小武
)、譚秉庸(醜生)、譚少清(小丑)、衛萬迪(小生)、謝福培(鬚生)、新
龍珠(武生)、譚少鳳(花旦)、朱聘蘭(丑旦)、羅蘭芳(花旦)、黃劍龍
醜生)、鄧少康(小武)、梁超峰(小生)。
劇目:《六國大封相》、《新月照新人》、《兇手與皇后》、《甜姐兒》、
《標準姐妹》、《奪得小姑歸》、《銅台艷史》、《夢不到遼西》、《世界情人
》、《金鎖悶葫蘆》、《六命無頭奇案》、《薛仁貴》、《恨海屠龍》、《再生
緣》、《乖孫》、《傾國桃花》、《憔悴怨東君》、《花開蝶滿枝》、《千里送
真香》、《龍虎渡金灘》、《賊面觀音》、《十二美人頭》、《龍爭虎愛》、《
孤兒救祖》。
“新月男女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6年9月29日起演至10月10
日結束後,移至卡爾登戲院繼續公演,自1936年10月16日起一直演至1
2月5日結束。
1936年11月31日廣東大戲院
禮聘“振南天男女劇團”。
演員:楊影霞(花旦)、梁玉初(醜生)、馮鏡華(武生)、銀海棠(花旦
)、白麗娟(花旦)、顧天吾(武生)。
劇目:《天師印》、《月怕娥眉》、《姜子牙大封相》、《白浪紅鸞》、《
魏宮春色》、《蝴蝶大王》、《龍虎渡姜公》。
“振南天男女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6年12月31日起演至193
7年1月15日結束。
1937年5月 廣東大戲院
禮聘“振南天劇團”。
演員:衛少芳(花衫)、楊影霞(花旦)、黎明鍾(醜生)、梁玉初(醜生
)、華麗思(花旦)、花弄影(花旦)、馮鏡華(武生)、顧天吾(小武)、靚
榮(武生)。
劇目:《蔡中興修整洛陽橋》、《孝子亂經堂》、《關張戰古城》、《碧雲
義盜》、《怒目斬仇衣》、《岳武穆班師》、《風流大老爺》、《六月飛霜》、
《鄒衍下獄》、《風流陳後主》、《六次大結婚》。
“振南天劇團”在廣東大戲院自1937年5月演至7月。因抗戰爆發,戲
院關閉近兩年之久。直至1939年初才開演。
1939年1月7日 更新舞台
禮聘“泰山粵劇團” 戰後第一次見面
1939年的序幕粵劇伶人戰後見面禮
演員:桂名揚(文武生)、羅家權(醜生)、梁蔭棠(小武)、新珠(小武
)、譚玉蘭(青衣)、唐雪倩(青衣)、文華妹(花旦)、紫蘭女(花旦)、華
麗思(坤旦)。
劇目:《冷麵皇姑》、《甘違軍令慰阿嬌》、《莽將軍》、《皇姑嫁何人》
、《古今一美人》、《趙子龍》、《溫柔鄉》、《情劫玉觀音》、《碧玉氣將軍
》、《三撞景陽鍾》、《龍虎渡姜公》、《桃花女鬥法》、《七虎渡金灘》、《
大鬧梅知府》、《金絲蝴蝶》。
“泰山粵劇團”在更新舞台自從1939年1月7日起演至2月底結束後,
移至皇后劇院繼續演出,自3月1日起演至4月15日結束。重又回到更新舞台
繼續公演,自1939年4月16日起一直演至6月15日結束。
1939年5月8日黃金大戲院
“永安公司”總經理郭琳爽登台與鍾鳳華合演《五湖情侶》。為廣東同鄉會
救濟兩廣難民賑演。
1940年2月大中華劇場
禮聘“大羅天粵劇團”。
演員:伍元熹、顧天吾、飛彩玉、白龍珠、金翠蓮、劉少文。
劇目:《可憐女》、《狸貓換太子》、《海角沉香》、《陳世美不認妻》。
“大羅天粵劇團”在大中華劇場自1940年2月起演至4月底結束。
1941年10月,國聯戲院演出馬師曾、譚蘭卿合演《贏得青樓薄倖名》
劇目。
1942年11月到1943年1月,“光藝粵劇社”(改良鑼鼓)在綠寶
戲院演出《梁紅玉》、《若蘭怨》等劇目(高貫衡主演)。
1946年8月 卡爾登戲院
禮聘“鳳凰劇團”。
主演:新馬師曾、唐雪卿、呂玉郎。
劇目:《胡不歸》、《冤枉相思》、《皇姑嫁乞兒》。
1947年4月到6月 虹光戲院
禮聘“大興粵劇團”。
主演:譚少鳳、關德興、高飛鳳、梁小燕。
劇目:《血染魔王頭》、《三誤佳期》、《胡不歸》、《鍾無艷》、《海底
霸王》、《飛將軍》、《神鞭俠》、《華容道》。

八北派滲入與粵劇改良
粵劇與平劇異流而同源,其始也若離若即,其後遂向不相侔,理固然也。粵
劇中興以降,凡百銳意整頓,因地理歷史的關係逐漸變化形質,脫離皮黃劇而成
為獨立的偉大的社會藝術。以富於革新性,凡足以增加觀感視聽之娛者,靡不善
善從長吸收而融會之。平劇之舞姿與武術本非粵劇可及,粵人之宦遊京師者,歸
輒稱道之;粵伶遊藝平津者,亦每自嘆不如,然北劇南扇之風猶未彰也。到民元
北伶碧雲霞周鳳霞等來粵奏技,聲藝俱佳,備受歡迎。(北伶來粵奏技,不自碧
雲霞始,然前此者均屬藝劣而名晦,組織筒陋,不為粵人所賞)雖言語隔膜,粵
人未必盡能領會其腔調,唱工;然關目造手之佳,舞姿神態之妙,則為有目共賞
;而武藝之精巧,尤為眾論所歸。其後粵伶名旦貴妃文北游京滬,得與梅蘭芳尚
小雲趙君玉諸名伶晉接。蘭芳方排演嫦娥奔月,轟動一時。貴妃文師其長技,歸
粵效之;劇本編排及服裝配景,均以平劇為藍本,而詞曲腔調仍本粵樂,觀眾眼
簾一新,大為激賞;是為粵伶仿演北劇之先河,亦即粵班演古裝戲之先例。(粵
劇服飾本為明制)未幾,小武福成武生新珠靚金玉等先後回粵編演水淹七軍,華
容道,困土山諸“關戲”,鹹以京伶三麻子真傳為標榜,身形台步,扎架姿態,
頗具北劇規模,武生靚榮踵演夜困曹府,馬師曾陳非儂演佳偶兵戎仿虹霓關。亦
均饒有北劇風味,博得觀者讚美。
名武生曾三多以擅演開面北派戲獲盛譽,自雲演技多受京伶毛伶韻林樹森影
響,(據曾氏自撰文:我之二十五年舞台經驗——載伶星雜誌二周年紀念專刊)
小武小昆〓未拜黃種美為師時,曾從北伶麒麟童習藝,其把子武戲,均麟所傳。
有萬能老倌號之薛覺先,初為醜生,聲譽鵲起,後改小武;同業多疑其體質瘦弱
,不宜於棄文習武,及八和大集會,薛串北戲鐵公雞三本,大演北派武技,敏捷
巧妙,險而彌佳,四座觀者無不騖異。北派武戲,從此風靡一時。
其後新馬師曾陳錦棠馮俠魂黃鶴聲薛覺明麥炳榮黃超武盧海天等後群英,莫
不以北派武技獲譽。昨年薛覺先演關公月下釋貂蟬及古城會,亦師林樹森為圭臬
;北派在粵蓋已大行期道矣。
粵劇之改進,時會使然也;然名伶輩出,作家雲涌則為策動改進之主力。試
就其可得而記者論之:
一、樂器 粵劇所用樂器初期只二弦,提琴,月琴,簫笛,三弦,鑼鈸鼓板
而己,聲調簡單與北劇同病。千里駒始以喉管合樂,陳非儂始以梵啞鈴和曲;薛
覺先馬師曾白玉堂相繼以西樂業樂合奏。今則古今雜陳,中西合璧。視平劇之固
守繩墨者相去不可以道 理計。昔魏良輔以南腔北調各守一隅,樂器簡陋各不相
通,特創崑腔以融匯之,倡笙笛琵琶合奏,一洗孤弦寡索之冷,天下翕然風從。
時代之輪日轉不已,崑曲二三百年,竟無進步。遂為花部亂彈易幟。(乾隆年間
定樂府為“花”“雅”二部,崑曲正始之音為雅部,皮黃亂彈諸派為花部。亂彈
者當時守舊派嘲笑皮黃梆子之共同諢號也,與粵故名伶新華創作之戀檀不同。)
花部亂彈百年無改進,粵劇又將起而代之。下表所列,則示其樂器繁簡之差也。
┏━━┯━━━━┯━━━━━━━━━┯━━━━━━━━━━━━━━━━━━┓
┃│崑曲樂器│亂彈平劇樂器│粵劇樂器┃
┠──┼────┼─────────┼──────────────────┨
┃1│笙││┃
┠──┼────┼─────────┼──────────────────┨
┃2│笛│笛(大鎖吶小瑣吶)│笛(大笛、小笛)┃
┠──┼────┼─────────┼──────────────────┨
┃3│琵琶││琵琶┃
┠──┼────┼─────────┼──────────────────┨
┃4│鼓│鼓(班鼓、大鼓)│鼓(群鼓、沙鼓、大鼓、戰鼓)┃
┠──┼────┼─────────┼──────────────────┨
┃5│綽板│綽板│檀板(梆子板、綽板)┃
┠──┼────┼─────────┼──────────────────┨
┃6│洞簫│笛子(簫)│簫(洞簫、橫簫、短簫)┃
┠──┼────┼─────────┼──────────────────┨
┃7│鑼│鑼(大鑼、小鑼)│鑼(文鑼、小鑼、雲鑼、高邊鑼、京鑼)┃
┠──┼────┼─────────┼──────────────────┨
┃8│鈸│鈸(大鈸、小鈸)│鈸(小鈸、大鈸、京鈸)┃
┠──┼────┼─────────┼──────────────────┨
┃9│錚│小鐺鑼│錚(單打)┃
┠──┼────┼─────────┼──────────────────┨
┃10│三弦│三弦│三弦┃
┠──┼────┼─────────┼──────────────────┨
┃11│月琴│月琴│月琴┃
┠──┼────┼─────────┼──────────────────┨
┃12││胡琴(二胡、胡琴)│胡琴(二胡、京胡)┃
┠──┼────┼─────────┼──────────────────┨
┃13│││秦琴┃
┠──┼────┼─────────┼──────────────────┨
┃14│││二弦┃
┠──┼────┼─────────┼──────────────────┨
┃15│提琴││提琴┃
┠──┼────┼─────────┼──────────────────┨
┃16│││椰胡┃
┠──┼────┼─────────┼──────────────────┨
┃17│││喉管(短喉管、沉筒喉管)┃
┠──┼────┼─────────┼──────────────────┨
┃18│││木琴┃
┠──┼────┼─────────┼──────────────────┨
┃19│││揚琴┃
┠──┼────┼─────────┼──────────────────┨
┃20│││色士風┃
┠──┼────┼─────────┼──────────────────┨
┃21│││梵啞鈴┃
┠──┼────┼─────────┼──────────────────┨
┃22│││吉他┃
┠──┼────┼─────────┼──────────────────┨
┃23│││文德玲┃
┠──┼────┼─────────┼──────────────────┨
┃24│││班祖┃
┠──┼────┼─────────┼──────────────────┨
┃25│││銅鼓(大鼓、小鼓)┃
┠──┼────┼─────────┼──────────────────┨
┃26│││螺┃
┠──┼────┼─────────┼──────────────────┨
┃總計│12種│15種│41種┃
┗━━┷━━━━┷━━━━━━━━━┷━━━━━━━━━━━━━━━━━━┛
崑曲用樂凡十二種。平劇(花部亂彈)較繁計十五種,粵劇合古今中外樂器
一爐共冶達四十一種,洋洋大觀矣。或譏粵劇滲入西洋伴奏為華夷不辨,不知彼
所視為國粹古樂若琵琶板檀簫笛之類均胡樂也(龜茲人蘇〓婆始以胡琵琶傳入中
國——(見隋書音樂志)。拍板,胡部以為樂節——(見文獻通考)蕭為橫吹,
古為之篆,龜茲樂也。(見唐書)請參看拙著廣東音樂史略)或謂粵劇採用梵樂
喉管發悲涼之音為務新好奇之過,詎知唐宋燕樂均以喉管為主要樂器也(唐玄宗
時,李龜年張野狐均善吹篳篥,篳篥即喉管也,唐文宗亦擅之。)(見王灼碧雞
漫志,樂史太真外傳。及陳陽樂書)
又有矯枉過正者。動以色士風鋼琴伴奏中樂,雖遇悲曲,不肯稍讓;噪雜喧
呶,無復。情意蓋不明樂性,但詡摩登。惟迂與濫,均屬偏激。無助於國樂之改
進也。藝術無國界,而音樂尚調和,得失之機,優劣之辨,第存平寸心,斯則可
與知音道,難與俗人言。
粵劇初期表演,無固定戲台,但於鄉村曠野搭竹鋪葵為戲棚,風高地迥,非
有強烈之樂音不能及遠,故鑼鈸特大,弦線特粗,轟轟烈烈,響遏行雲。今則隨
處多有戲院,戲院多有播音機,不必以強大聲樂,震撼觀眾,於是粗豪之二弦,
巨大之鑼鈸,雄壯之大笛,漸已投閒置散。而喉管亦多改用沉筒、吉他以代三弦
,高亢噪雜之聲調漸化為流麗融和之節奏矣。
二、腔調 明清之間,崑腔所以能君臨劇界者,端賴水磨妙曼之音,一洗當
時簡拙平直之病耳。亂彈繼興,花腔益尚,始則踵事增華,繼而變本加厲,繁音
促節,遂奪崑曲之席。又以崑曲腔緩而閒雅,世風日急迫,漸相違異,皮黃緊湊
急激,抗墜變化,轉為世俗歡迎。今則世事日益由簡趨繁,粵調遂日益由疏趨密
 小曲新聲,柔靡泛艷,達於極點,加以乙反應徵之聲,歐美爵士之調。繽紛極
致,變化益奇,轉視皮黃為陳陋,是則勢所必然,理所不易,不可執古以非今,
亦不可執今以疑古也。
粵劇初期腔調,只有“牌子”“小曲”“梆子”“二黃”“西皮”五種,牌
子為崑曲緒餘,梆子乃漢劇遺響,二黃徽調所紹,西皮即四平之訛。而小曲則點
綴其間,亦諸宮調與小詞之遺也。粵曲本以二〓為主樂,提琴月琴三〓笛和之,
節以鼓板。較〓標準,分“合尺”線,“士工”線,兩種,後增反線作幽怨之聲
,則有“上六”線。究其本質,實與京曲靡殊。試此較之如下表。
┏━━┯━━┯━━━━━┯━━┯━━━━━┯━━┯━━┓
┃調性│定弦│調名││調名│定弦│調性┃
┠──┼──┼─────┤├─────┼──┼──┨
┃悲│合│二黃首板││二黃倒板││悲┃
┃涼│尺│二黃慢板││二黃慢板│尺│涼┃
┃沉│線│二黃快慢板││二黃快三眼│合│沉┃
┃郁││二黃滾花││二黃搖板│線│郁┃
┃││二黃嘆板││二六││┃
┃││二流││││┃
┠──┼──┼─────┤├─────┼──┼──┨
┃哀│上││││六│哀┃
┃│六│二黃反線││反線二黃│上│┃
┃怨│線││││線│怨┃
┠──┼──┼─────┤├─────┼──┼──┨
┃瀟│合││││尺│瀟┃
┃灑│尺││││合│灑┃
┃風│線│西板││四平調│線│風┃
┃流││││││流┃
┠──┼──┼─────┤├─────┼──┼──┨
┃││梆子首板││皮倒板││┃
┃││梆子慢板││西皮慢板││┃
┃中│士│梆子快慢板│││工│中┃
┃正│工│梆子慢中板││西皮中板│士│正┃
┃和│線│梆子中板││西皮原板│線│和┃
┃平││梆子滾花││西皮搖板││平┃
┃││梆子嘆板││西皮散板││┃
┃││梆子快中板││西皮快板││┃
┃││反線中板││反線西皮││┃
┗━━┷━━┷━━━━━┷━━┷━━━━━┷━━┷━━┛
由是觀之,粵劇“二黃”無殊於平劇“二黃”,粵劇“梆子”即為平劇“西
皮”,而粵劇之“西皮”則平劇之“四平”也。上述諸端不特調性相同,而定弦
名稱亦無二致,“尺合,合尺”“士工,工士”“上六,六上”第先後倒呼耳。
“粵劇梆黃”與“平劇皮黃”始相近,習相遠,今則迭經轉變幾如涇渭。惟四平
(即粵西皮)仍舊保存原始腔調,不特粵劇平劇如此,即全國各省歌劇亦莫不如
此,信奇蹟也。
粵劇腔調之演進,內容可分為三項:
一、本質之演變
二、外調之融合
三、新聲之創作
急者舒之,緩者振之,冗者簡之,疏者密之,本質之演變也。東塗西抹,鑄
古熔今,水調山歌,廣搜采,外調之融合也。推陳出新,藝心獨運,聲情兼至,
靈感偶抒,新聲之創作也。三者各有成就,進化無悖天演。
欲考其本質演變之跡,必先明其進退消長之機。從來研究中國戲曲之著述,
無一書論及粵曲本質演變之遞嬗程式者,吾人生於千數百年後之現代,而欲剖明
千數百年來無人注意而又無可考證之啞謎,誠戛戛其難矣。顧斯難題,實為研究
廣東戲曲之一重要關鍵,治斯學者,不當以其蒙昧難考而遂棄置之;嘯霞不敏謹
就進化原則,參以理悟,舉例如次:
廣東戲曲本質演進舉例
(節拍之演進)流水板——一叮一板——三叮一板——七叮一板
(宮調之演進)正線——反線——乙反——借宮
(句法之演進)長短句——整句——偶句——上下句
(節奏之演進)長序——短序——連序——唱序
(唱例之演進)獨唱——對唱——截唱——合唱
(聲韻之演進)中州韻——粵語韻——通韻——嚴韻
(體裁之演進)長調——短調——原調——集曲
(唱腔之演進)簡腔——繁腔——重聲——重字
(歌詞之演進)國語——粵語——文詞——本色
(律調之演進)高五律——高三律——高一律——平律
粵劇腔調雖繁,變化雖多,要不外乎伸縮叮板,增減工尺而已。譬之慢板,
快板,慢中板,快慢板,諸調、其實均由流水中板蛻變而成,但將叮板工尺加以
延展或減縮,變其面目。繁腔慢聲一叮一板不足,則擴一倍而為三叮一板,仍不
足則又再擴一倍而為七叮一板,(粵謳解心七叮一板)節拍至七叮一板,柔靡極
矣(過於柔靡故不甚通行),板慢則不能以花腔填塞空隙,工尺遂因而繁密,表
面雖音響繽紛,實質固無大變也。
粵曲初期,以二弦為主要樂器,宮調定律,只有“合尺”“士工”兩種正線
為標準,後加反線為“上六”。清末政乖,民不聊生,蒼涼悽怨之聲盛乃變徵而
有“乙凡”,(宮調者所以限定樂器營色之高低也,宮調文學荒渺於隋唐,管色
之名糾葛子宋元,意義混淆非片言可晰釋,茲但以“工尺”為定弦標準,從俗也
。)今則借宮移商,偷聲減字極變化能事。而句分上下,聲別陰陽,調乃益繁,
律乃益細。(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云:“陰陽字平聲有之,上去俱無。”莫九煙論
曲要訣云:“三仄必須分上去,兩平還要辨陰陽。”研究尚欠精澈,故當時曲多
粗疏。清范善溱作中州金韻將去聲亦分陰陽、其後王俊音韻輯要,沈乘麟韻學驪
珠二書,始將上去二聲俱分陰陽,而入聲始終未有厘分也。粵曲重露字,故對於
入聲陰陽分至嚴。詞隱自詡,謂入可代平為獨泄造化之秘,若以施諸粵曲,則鮮
不為歌者所笑也,粵曲分上下句亦甚嚴,不能偶誤)晚近世情日福,人事日繁,
非簡煉精要無以入時。於是化長為短,曲調及遇序俱愈變愈短。(例如二黃慢板
原為十字句,每句分三小節,現已改為八字句不分節,首板則由十字句化為七字
句,甚或以三字一句代之,往昔梆子二黃西皮每段俱十聯八聯,今則多者三四聯
少者一二聯,倡和或一人一句,甚且半句,短小精悍,變化頻數;力避沉悶,愈
見精密)而變調集曲之風日盛,行腔竟臻奇巧,幾乎面目全非。曩昔粵樂律調甚
高,定弦甚緊,高於唐宋俗樂五律有奇。(唐俗樂與宋教坊樂高下相仿佛,宋外
方樂之七羽調與清梆子腔相近,梆子腔合字為笛第四孔,即今所謂四指合。高於
唐宋俗樂五律有奇一說見聲律通考,據此可知唐宋管色定律當為頂指合。(即六
指合)今禪門醮師所吹梵曲喉管,率以頂指合為標準。梵曲,唐之遺聲也。以驗
前說當無疑誤)當時無固定戲院,曠野風急,非唱高調不能及遠,無怪其然也。
(其時不特調律高樂聲巨,而武生小武二花面之左撇霸腔,小生花旦之窄喉尖腔
,均屬多用生乙五六諸高音,力求響亮致遠)其後名小生金山炳演季札掛劍曾試
唱平腔是為現代平喉之先聲。民國十年朱次伯隸環球樂班,乃以平喉獲盛譽。(
朱次伯當時位居周瑜林下,為環球樂第二小武,因正印小生鄭錦濤不能上演,班
主請朱庖代之,朱以聲線低沉,要求棚面(樂師,班語謂之棚面)較低〓索為八
厘線,(即頂指合)登場奏藝,以平喉唱曲,明暢流美,別饒韻味,演技復佳,
觀者大悅,由是聲譽鵲起。)白駒榮繼之,而粵語平腔遂風靡嶺嶠,朱次伯遇殂
擊死,薛覺先白玉堂靚少鳳靚少華諸名伶相繼勃興,均擅平喉聲藝。名旦千里駒
以平腔白話入子喉(旦喉班語曰子喉又曰〓喉)馬師曾自南洋歸,益以滑稽俗語
入調。戲棚官話日益淘汰,二十年間字腔聲韻,完全變易,由縛束進於自由,由
質實進於活潑,明白通俗,平易近人,無疑地已達到“漸近自然”的境界。然而
噪腔混合,無復小生小武武生未腳之分,斯則曲性之畸形發展,於本質之另一方
面,卻已轉形退化。(左撇霸腔之淘汰,牌子古調失傳,為粵劇界不可諱言之損
失。若嘆板之為時尚,則曲性沉悶,與現代輕快之風相左使然。)斯則時會所致
,風氣所趨,與歐美之盛行爵士音樂(JAZZ)有慨同焉。
粵劇之優點在善變,而其危機亦在多變。(多變漸濫,則流弊難免。本質易
漓,則基礎易搖。)蓋粵劇自有史以來,無日無時不在轉變中;除自身不斷的蛻
化外,同時儘量吸收外來腔調,試就吾人所知者舉例如次:
首板內唱仿自秦腔之起板
收掘仿自秦腔之提板
禾蟲滾花仿自秦腔之滾板
花鼓調仿自鳳陽花鼓歌
南音導源於變文
反經二黃(如舉獅觀圖之小英雄一段)仿自漢劇三上吊 導源於山西梆子班
王祥哭靈(金蓮戲叔) 導源於羅羅腔
罪子腔(六郎罪子慢板長腔)導源於漢劇白虎堂
五郎救弟連唱帶扎十七度羅漢架 仿自川劇醉打山門
武松殺嫂西門慶買醉酒樓(陳錦棠派)仿自秦劇通天犀
舞劍用夜深沉曲和奏 仿自崑曲擊鼓罵曹
連環西皮 脫胎於四平梅龍鎮
海南曲及了緣曲仿自海南戲
粵曲旁搜博採,幾於不勝縷舉。大抵初期以昆弋高腔為本,中期以漢,秦,
徽,川為用。後期則羅羅腔(羅羅腔用大笛嗩吶吹奏,為數板曲一類,每唱完一
句,始響樂以間之,如武松殺嫂劇中王祥哭靈者是也,今靜楊滾花及芙蓉腔俱受
其影響而成。李斗揚州畫舫錄云:“湖南用羅羅腔”其源蓋出於南梆子故又名南
羅腔)海南腔(海南腔戲流行於瓊州及南洋群島,近年流行之海南曲及了緣曲等
均是也(梵曲)光緒廿三年小生鎮編演“羅什吞針”始用梵音入曲,其後白駒榮
演“情天血淚”用“戒定真音”文,而“爐香贊”“鬼哭真言”“六天母”“三
皈依”“皈依雄”“金蓮花”等梵音相繼被采入粵曲,流行至今不衰。)上海時
曲(毛毛雨桃花江之類)山歌水調(珠江鹹本歌兩粵山歌等)甚至歐美舞曲電影
名曲,俱被採用,今則愈變愈奇,月異日新,幾於脫離粵劇舊典型而成一新派歌
劇矣。
新聲之創作,亦不乏天才,最著名者若名武生新華(鄺達卿)演蘇武牧羊之
“戀檀”(與花部亂彈不同)花旦白蛇森演雷峰塔之“反線二黃”。仙花發之“
金線吊芙蓉”腔,小武周瑜利演周瑜歸天之“變徵腔”,花旦白蛇滿演“金蓮戲
叔”之撲燈蛾等,俱為劇場名制,而招子庸之粵謳解心,纏綿悱惻,感慨蒼涼,
尤為閭港兒女所愛好,旗亭傳唱,深入民間,前輩風流,殊堪迥溯也。
三、服裝景物之統一,粵劇承崑曲漢劇之遺規,服裝概為明制,初期與秦皖
京班無二致,後以粵尚顧繡,大率金線為貴,於是金碧輝煌,勝於京滬所制。自
歐美膠片輸入,光耀如鏡,照眼生花,梨園名角,競相採用。奇裝異服,侈言
登,鬥麗爭妍漸流詭雜。而對於布景道具,亦多不求甚解。(粵劇初期,本無配
景。清光緒廿四年名伶小生聰與其妻晴雯金合演水浸金山於輟門清平戲院,始以
真水配景,轟動舞合。(其時男女同班)後以裝置遷徒俱感困難中輟。民國元年
,樂同春班演紅蝴蝶(余秋耀主演)祝華年班演海盜名流,(靚元亨金山炳揚州
安蛇仔利賽子龍主演)先後設定配景。而蛇王蘇在周豐年班排演血戰榴花塔於香
港普慶戲院,且以小型真火車登舞台,一時傳為佳話。民國七年,貴妃文游滬返
粵,仿北劇嫦娥奔月而配景益奮。其後樂千秋班之銀河會,劣國稱臣記,樂同春
班之牛女會,頌太平班之香閨奇俠,競相效尤。至女優李雪芳(群芳幻影台柱)
蘇州妹(鏡花影台柱)爭霸舞台。利用電燈裝置,布景道具,益臻華美,於是風
靡一時,)往往集中外歷代服裝布景於一堂,竟成中西合璧今古奇觀,遂為識者
咎病。邇年電影日益發,話劇日益進展,粵劇從業員凜於優勝劣敗公理,於是努
力整頓,大事革新;服裝景物,均聘專家考訂,布光音響,亦經科學整理,以真
為美,漸歸統一。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道具衣飾,一劇本有一劇本之布景裝置,眾
美漸具,蔚成大觀。進步之速,直追歐美,以視平劇之因循墨守者,頗有雲泥之
感也。
四、劇本編排之進步 我國戲劇,具全型而臻成熟者當自元雜劇始。(元以
前戲劇未有對白,故不能稱為成熟的戲劇)雜劇之體例:除楔子外,大率一本四
折。(間有少至一折,多至六折八折者,是為變例)每劇中只限一個主要角色歌
唱。逮至明傳奇,則體漸寬。出數(出即每場,相當雜劇之折)多至三四十,人
物也增加了許多,每個角色都可歌唱,有時且進至合唱或互接的和唱。劇場倍覺
熱鬧,編排顯見進化,由簡單質樸進為複雜細膩。傳奇至清,雖未能脫離巢臼,
而針線緊密,情理周到。李漁曲話云:“吾觀今日之傳奇,事事皆遜元人。獨於
埋伏照應處勝彼一籌,非今人之太工,以元人之所長不在此也”。粵劇承昆弋之
軌範兼漢徽秦川之精粹,劇本多由昆弋皮黃脫胎潤飾而定。歲月既久,因襲成風
。好處雖保留不少。而陳腐老套已多;排場結構,有類依樣葫蘆,角色造型,大
屬刻板可笑。例如:
凡書生必落難凡和尚必淫
凡小姐必多情凡盜首必俠
凡師爺必扭計凡仆必忠義
凡公子必花花凡官必貪贓
凡君主必昏庸好色凡太師必奸
凡貴妃必奸險弄權凡後母必毒
幾如刻板文章,千篇一律。自同治七年,粵劇復興,鄺新華等創立八和會館
,首即注意新劇之編排,仿宋遼金雜劇院本“艷段”之例,制“封相”,“送子
”,“賀壽”諸劇。(宋遼金三朝的院本雜劇概可分為六種:(一)正雜劇(二
)串(三)衝撞引首(四)拴搐艷段(五)打略拴搐(六)諸雜砌。——據武林
舊事及輟耕錄。按成都紀勝云:雜劇先作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艷段,次作正雜劇。
)是為粵劇創作之權輿,後者新制漸多,作家輩出,最近三十年來,突飛猛晉,
標新立異,制勝出奇,漸能擺脫前人羈絆,而另闢蹊徑。場數由三四十縮為十一
二,甚或縮至七八場,綿密緊湊,迭見精彩(雖然表演方式,如台步身形造工姿
態。漸軼前人矩范,而表情真摯,科白緊醒,切合現實,則已顯見進步。)自文
人加入編撰,詞華本色兼資。韻律益趨工細,而情理交孚,華實並茂。蓬蓬勃勃
,收穫孔多;不特遠邁於平劇,浸且超越於歷朝。此中訊息,請於下章詳之。
九 劇本及作家考
吾粵劇作家,從來不多,歷代可考而知者,明朝只邱浚,清朝只梁廷冉,二
人而已(據盧前明清戲曲史,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及王氏曲錄)遜清末葉,
乃有梁啓超,曼殊室主諸人,然亦均屬案頭劇本,未嘗以之上演舞台也。同治粵
劇復興,新劇始萌芽,其時作者多屬老伶官,鄺新華公腳貫蛇王蘇其著者也。文
人涉獵劇作,即以劉華東為始,黃魯逸繼之,後此作家輩出,風起雲湧。頗極
勃之盛。年前不慧嘗錄其聲譽卓著華實並茂者編為粵劇作家列傳,考其籍貫履歷
系以述作概況,將付刊印以紀其盛,而廣州淪陷,遂毀於火,客中票六,未及重
作,則就所省憶者,記其姓氏如次,考詳訂正。請更俟之異日。
粵戲劇作家考略
(明)邱浚
字仲深,瓊州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莊公,著有瓊台集,以
理學名儒有喜劇曲,作有:“五倫全備”,“忠考記”,“投筆記”,“舉鼎記
”,“羅囊記”。其中以投筆記流傳最廣。
(清)梁廷冉
道光時順德人,著有曲話。
梁啓超
新會人。光緒戊戌政攣,亡命日本,創辦新民叢報及新小說,刊載傳奇三種
:“劫灰夢”,“新羅馬”,“俠情記”。
曼殊室主人
不著姓氏,以粵語撰劇“班定遠平西域”刊行於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
)劇中引用英文及日文。
新廣東武生
姓氏不詳,作“黃蕭養回頭”純依粵劇體裁,光緒二十八年刊行。
劉華東
 南海人道光廿六年舉孝廉,因冒犯權貴被革,遂以“奉革舉人”標榜自豪。
依據金印記編六國封相。
鄺達卿
即已故名武生新華。編“蘇武牧羊”創戀檀曲名作有“太白和番”“李密陳
情”等劇。
陳公貫
即名優公腳貫,編“燕山外史”“李仙刺目”“湖中美”等劇。
梁垣三
即名旦蛇王蘇,組民鏡社,編“海盜名流”“偷影摹形”“赤幘客”“半月
良心”等劇。
雷殛異
即名旦肖麗康,編“萬古佳人”(即李覺出身傳)“奪嫡奇冤”(林琴南譯
本小說改編)等。
姜魂俠
清末名醜,編“盲公問米”“戰死丹陽河”等劇。
黃魯逸
字復生,筆名魯一,又號冬郎,南海九江人,為清末革命志士兼報界記者,
善撰粵謳,編劇甚多,而以“虐婢報”“賊現官身”“火燒大沙頭”“關雲長大
戰尉遲恭“為最膾炙人口,思想新穎,諷刺深刻,大得當時輿論讚許。
以上均初期作家,除雷殛異氏尚生存外,其他多已物故,雷亦棄冠歸隱,絕
跡梨園久矣(曩曾任八和會館執行委員)現代作家凡九十餘人,概列入民國年度
,略如下表:
現代粵劇作家(異以成名先後為序)
龐一鳳張始明葵了緣歐漢抉羅劍虹王心帆勞緯孟黎鳳緣
鄧 英黃不廢馮顯洲(故)謝唯一陳鐵軍駱錦卿李公健陳天縱
盧有容麥嘯霞梁金堂李鑒潮鮑少莊朱晦隱聞譽可繆劍神
劉髯公陳劍仇梁 夢馮志芬陳文彬張飄飄沃腴劉震秋
方 森江十三宋華曼林仙根吳一笑譚師曼任護花黎露初
莫致詳方 鑫陳甘棠袁 準徐若呆雷 公李仙農 歐陽叔亮
李少雲程鐵郎郭文泰馮公綽舒仲芙姜少俠呂衛衡葉次孫
馬騰蛟陶志聰李文申 區公偉黎少偉
女作家則有:唐雪卿謝君鯨 容易
戲人而兼編劇者則有:曾三多盧墊峰馬師曾靚少佳靚次伯
薛覺先李海泉陳醒漢〓俠懷新靚就白玉堂
數十年來,新劇上演者,已逾於數,產量之豐,直邁前代。雖瑕瑜互見,而
披沙往往得金。
拙著“粵劇考”既與“粵劇作家列傳”同淪劫灰,作者固難盡考,而傑作名
目,亡佚亦多;輯所記並附主角姓氏,以存其跡而已。
(共開列八百七十個劇目和作者名字,略——編者)
粵劇在藝術領域中既具有相當價值,於是傳播亦遠;劇本譯為英文,流行歐
美者,計有下列幾種:
1、THECOLDEN—LEAFEDCHRYSANTHEMUM(
金葉菊)史擔登(WILLIAMSTAYTON)撰著的中國戲劇THE 
CHNESE DRAMA,1889香港別發書店出版
2、THESACRIFICE FORTHE SOULOFHeM
ANSAN(附薦何文秀)作者及書名同上
3、THE WILLOWLUTE(琵琶行)作者及書名同上
4、(打金枝)原譯英文題忘記CHARLES BUDD譯 1913年上海
同文館譯學局本
關於1,2,3項A、E、ZUCKER:THE CHINESE TH
EA TRES(1925)亦曾加以引述。
十角色及各優考
中國戲劇角色之命名,肇於六朝,而備於宋元。(參軍之戲雖萌芽於漢,而
參軍之名不自漢始,按樂府雜錄載弄參軍始自漢館陶令石耽,而太平御覽引趙書
亦載其事,似是一事兩說而異其朝代,王國維氏云:“後漢之世,尚無參軍之官
,趙說之書殆說。”)唐時只有“參軍”“蒼鶻”。宋則除參軍易名副淨,蒼鶻
易名副末外,增有“末泥”“引戲”“裝旦”而成五色:
夢梁錄載武林舊事載輟耕錄
1末泥戲頭 與夢梁錄
2引戲引戲所載略同
3副淨次淨
4副末副末
裝孤 裝旦
其後柯丹丘論曲列雜劇九色,則有“正末”“副末”“〓”“狐”“靚”“
鴇”“捷譏”“引戲”,名目雖繁,實亦不外“末”“旦”“外”“淨”四種角
色換裝飾演而已。粵劇源於漢劇,歷史較皮黃為久,組織較皮黃為備,而角色類
別亦較皮黃繁密。角分十色,謂之十行頭;(即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
八貼九夫十雜已見前篇)一本成規,至今無大變易;較之平劇分類,亦相仿佛。
厥角色得名之由來,則言人人殊,大概可別為二類,一關於演劇者之職務而得
名,例如:未,淨,醜,雜是也。一基於劇中人之身份而得名,例如生,旦,外
,小,夫,貼,是也。試考其源而詳其義如次:
①末
末未古稱末泥,“夢梁錄”云:“雜劇中末泥為長”又曰“末泥色主張”。歷來
考釋者有下列諸說:
(一)王國維古劇角式考據東京夢華錄:“獨後舞者終其曲,謂之舞末”,
斷定“末尼之名當自舞末出。”
(二)祝允明猥談“末尼,孤乃官人”。
 (三)胡應麟莊岳委談“傳奇戲文,其名欲顛倒而無實也……開場始事而命
以“末”
(四)焦循劇說引懷鉛錄雲“周禮四夷之樂有〓。漢班固東都賦雲“〓〓兜
離,罔不俱集”,蓋優人作外國裝束者也。周禮春官“〓師教〓奉祭祀則帥其屬
而舞之,大饗亦如之”,原注曰“奉以東夷人之舞”,原疏曰“東夷之樂曰〓”
由周而漢而唐而宋。(唐劉公輿觀太常四裔樂賦雲〓〓兜離風鏇鳥翅。宋夏英公
辭奉使表雲,難聞〓〓之音)猶有是種名稱,惟字型或假借或省文,作昧,作〓
,浸且作末矣。
 (五)王船山龍舟會雜劇音釋:“末泥,孤,番語。”
(六)梵劇的主要角色名“拿耶伽”NAYAKA字源從“泥”NI而來,
解作引領,與宋代的戲頭引戲,或末尼同一意義,末尼的尼字在中國語義未得確
解,許地山教授疑其與梵語“NI”有關係。排比以上六說,自當以(五)(六
)兩說較為可信。
按宋金元之院本雜劇,凡生俱稱末,又謂末尼,有正本副末,沖末,小末(
見周密武林舊事及吳自牧夢梁錄)南戲中家奴多用末扮亦古參軍蒼鶻之意(見徐
渭南詞敘錄)故粵劇老僕角色,亦多由末腳飾演也。
②淨
淨,蓋古參軍促軍,(見陶宗儀輟耕錄,于慎行谷山筆塵,皇甫庸迎峰聞略
,徐渭南詞敘錄,王國維古劇角色考。)粵班又謂之二花面。按花面之號由來已
久,李笠翁閒情偶寄云:“極粗極俗之語未嘗不入填詞,但宜從腳色起見,如在
花面口中則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間便宜斟酌其詞”。花面之勾臉開面,肇
源甚古,歷朝紀載可考者如:
(一)周
 論語鄉人儺,朱熹注云:周禮方相掌儺,古禮近於戲,考之周禮云:“方相
氏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可畏怖。”
 (二)隋
 隋書音樂志:“太尉庚亮卒後,其伎追思亮,因假為其面,執翳以舞,象其
容,取其謚,謂之文康樂。”
(三)北齊,代面出於北齊,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嘗著假面以對敵
,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揮,擊刺之容——舊
唐書音樂志。
(四)宋 宋時儺儀,諸班直戴假面,又駕登寶津樓,有面塗青綠,戴面具
;金睛,又有以粉塗身,金睛四目,又有以黃白粉塗面,謂之抹蹌(孟元老東京
夢華錄)按元曲已有開面的先例而明朝臉譜尤見盛行,試檢當時戲曲可以征之。
(一)元散曲 杜善夫的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有云:“頂門上插一管筆
,滿臉石灰,更著些黑道兒抹。”
(二)明沈采千金記第十齣投困:“(淨)原來還是那黑臉老官兒說得明白”又
“虧了那黑臉的爺爺”,(醜)“面花,略微須”(生)“身中,面赤微須”按
黑臉指項羽,丑角開花臉紅淨開紅臉也。
(三)屠隆彩毫記第二十三出海青死節(淨扮安祿山嘲醜扮其妻云:“你看花斑
斑的面孔象什麼模樣。”)
(四)屠隆曇花記第十四出奸相造謀:“淨扮盧杞藍面上,”二十四出,“淨扮
小魔王云:赤臉獠牙。”
(五)蕉帕記第十八出赴任:(淨黑臉雙鞭,末紅臉大刀,)(淨)小將呼延灼
是也(末)小將關勝是也。
(元明曲中,不勝舉例,詳見拙著臉譜考。)
按淨之釋義亦有諸端,排比如次:
(一)孝經鉤命決:“北夷之樂曰禁(亦作〓)持盾,助時藏”天柱外史皖優譜
以為凡塗面不現本色,象徵時藏也,而淨即禁字別體。
(二)太和正音譜“粉白黛綠,古稱靚妝,故妝靚色,今訛為淨”。
(三)莊岳委談,“塗污不潔而命以淨也”。
(二)(三)兩說附會尤甚
③生
戲曲角色之有“生”之名目,當自南曲高則誠琵琶記始,宋、金、元、之院
本雜劇,凡生俱稱末。元人雜劇所謂正末副末沖末小末,即後之正生老生小生也
。北曲王實甫西廂記,獨不標旦末,曰生,曰鶯,曰紅,曰惠,曰本,皆直書劇
中人,生指張生而非指角色言也。角色之生為士人之通稱如先生,學生,書生,
小生,儒生,老生等(史有董生魯生,樂府有劉生,漢書張禹傳:“新學小生
三國志管輅傳:“此老生常談”)而生員為秀才別稱已成通例,祝允明猥談云:
“生即男子,末尼、孤,乃官人”天柱外史著皖優譜駁之曰:“然則淨醜非男子
耶?”余謂淨醜固男子,然類皆粗魯之夫,非儒雅之士也,是當更正猥談“生即
男子”之說為“生即文士”,焦循劇說曰:“今人名刺稱或晚生”(晉書東海王
沖傳)或稱晚末,或稱眷生(朱存理鐵網珊瑚錄)或稱眷末,然則生與末通,尚
有元人遺意歟。歷來釋“生”者多牽強附會,最可笑者。例如:
(一)周祈名義考取樂記註:“牲也,猩猩也,”
(二)胡應麟莊岳委談:“曲欲熟而曰生。”
(三)天柱外史氏皖優譜據孝經鉤命決“〓持予助時生”以為即依此時生而演變
以得名。
④旦
旦之導源甚古,魏志裴松之注載司馬景王(師)廢帝(魏齊王芳)奏內有雲
:“使小優郭懷,袁信,於廣望樓下,作遼東妖婦,嬉褻過度,路人掩目”觀此
句可知漢三國時已有男飾女裝之優人,後世男伶扮演旦角、當即作俑於斯時。
漢書郊杞志載匡衡張譚奏議云:“紫檀偽設女樂”明楊用修(丹鉛錄)李日
華(紫桃軒雜綴)皆認為戲曲中裝妲之始。鹽鐵論散不是第二十九:“繡衣戲弄
,蒲人雜婦,百獸馬戲唐綈追人,奇蟲胡妲”方以智通雅,以為胡妲。蓋漢時女
優即今旦角也。按妲省文作旦,廣韻得案切,音旦,義同,字始見於周密武林舊
事。揚州畫舫錄載江湖十二腳色,旦有老旦,正旦,小旦,貼旦謂之女腳色,與
粵劇舊例大致無殊。粵班呼旦曰包頭,亦梨園慣例(按夢華瑣簿雲俗呼旦曰包頭
)蓋昔年戴網子故曰包頭,今俱梳水頭與婦人無異,故老言梳水踹高〓皆蜀伶魏
三(即魏長生秦腔名旦)作俑,前此無之。自近年男女同演禁解,深受話劇電影
及西洋歌劇影響,旦角胥女性任之,男旦漸歸淘汰矣。
歷來對於旦角釋名較他角色尤多牽強,例如:
(一)“當場之妓曰〓,狷之雌者也,性淫”——明寧獻王太和正音譜。
(二)“旦者偏〓也,莊子:猿,偏〓以為雌”——周祈名義考。
(三)“婦宜夜而命以旦也。”——胡應麟莊岳委談。
(四)“扮婦人者謂之,又與獺通。”——王棠知新錄。
(五)“遼史樂志,大樂有七聲,謂之七旦°又有四旦二十八調。所謂旦者,司
樂之總名,金元相沿,遂命歌伎領之,後改為雜劇,不以倡伎充旦則以優之少者
為女,漸失其真。”清楊思燾詞餘叢錄。
(六)“青樓集謂張奔兒為風流旦,李嬌兒為溫柔旦,則旦疑為宋元倡伎或婦女
之稱”——王國維宋元戲曲史。
(七)宋伎上場,皆以樂器之類置籃中,擔之以出,號曰花擔。後省文為旦——
柯丹丘論曲。
(八)“旦得名之始,必系姐字之誤,緣青衫所扮為小姐或大姐,詞中略置為且
,後更異而為旦,亦猶今之呼貼(貼旦)為占,書副(副淨)為付之例”——王
芥輿戲劇腳色得名之研究。
按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原刊婆娘之娘作外,鴇兒之鴇作卜,舊作舊,能作
能,減筆俗字,不一而足,第(八)說推測論理自有可能,其餘若(一)(二)
(三)(四)諸說:不特茫如捕風,且近污衊,不足征也。明祝枝山猥談云:“
生旦淨末等名,有謂反其事而稱,又或托之唐莊宗,皆謬也。此本金元彎匱談吐
,所謂鶻伶聲嗽,今所謂市語也。生即男子,旦曰妝旦色,淨曰淨兒,末曰末泥
,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義理之有,太和諧略言之。詞曲中用土語者何限,亦
有聚為書者一覽可知。”
⑤醜
元以前戲曲中角色,無醜之名,醜即副淨也。至元曲乃有醜,後世沿之。蓋
即古代滑稽侏儒之儔,侏儒二字促讀之即為醜,亦猶〓屢之為鄒,不幸之為筆也
。王國維氏疑“醜”之名色為明人羼入,以為串國朝貢滑稽侏儒優伶之串字省成
,殊未詳考耳;按元曲陳州糴米醜扮揚金衙,又二醜扮二斗子,是同場有三醜蓋
已與副淨分行矣。粵劇十數年來醜之外別創醜生一格,女丑之外更辟頑笑旦一門
。冶文野於一爐,融妍〓為一體,亦猶文武生集剛柔文武之大成;時會所趨,名
優輩出,薛覺先,馬師曾,俱發軔於醜生,而子喉七朱聘蘭則蜚聲於頑笑旦,各
樹一幟,均擅勝場。
考歷來醜之釋名亦有下列諸說。
(一)“醜,狃也,廣韻:犬性驕”——名義考。
(二)“醜以粉墨塗面,其形甚〓,今省文作醜”——南詞敘錄。
(三)“都城紀勝:雜扮或雲雜旺,又名鈕元子,……今之醜,蓋鈕元子之省文
”——焦循劇說。
(四)“醜皆街猾雞鳴不起故反言醜”。
排比論之則(二)(三)兩說言之成理而(一)(四)兩說,全屬附會。
⑥外
外所扮角色多為員外,因而得名。或謂生之外又一生也,或曰外充院子,日
長在內,故反言外。元劇有外旦外末而又有外,外則或扮男或扮女當為外末外旦
之省為外,猶貼旦之省為貼也。此色在粵班向不重要。文獻無可稽。
⑦小
小,小生,小武也,元劇角色無小生之名稱,漢劇始別闢一色,所扮為少年
主角,所以別於正生總生或鬚生老生也。皮黃劇因之,其生也晚,史不足征焉。
⑧貼
元曲角色有貼旦之名,旦之外貼一旦也。或曰因所飾多為貼身侍婢而得名,
故概屬旦之年稚者,平劇謂之占行,蓋貼之省文也。職非重要,備員而已,粵劇
貼旦,正復無殊。
⑨夫
“夫”為“夫旦”省稱,即老旦也,以多扮夫人而得名。或訛為姑,意指翁
姑之姑也。粵班凡遇老旦擔綱之戲,多以頑笑旦或女丑任之,因夫旦角色薪值甚
微,而佳材又甚缺乏故也。
夫旦之名稱始見之於明刻富春堂本目蓮救母行孝戲文。(鄭之珍編)戲文中
角色除生末外淨醜占旦(貼旦)二旦小旦之外,有稱為“夫”者,乃是始終飾扮
母親的劉氏。日本倉石武四郎斷定“夫”乃“夫人”的省稱,他還引述萬曆十四
年(即公曆一五八六年)世德堂刊斐淑英斷髮記(神田氏藏)同樣用“夫”代表
“夫人”的稱謂,並舉出富春堂刊蘇英皇后鸚鵡記中“稱周王為周,稱太子為太
”作證,可知“夫”即“夫人”無疑也。(據倉石武四郎著目蓮救母行孝戲文研
究)
⑩雜
雜,雜腳也,即古之副淨,與“二淨”雖同為花面,但風格迥不相侔;淨屬
二花面多飾鹵莽粗豪之輩,如張飛李逵等;雜則為大花面,飾老奸巨滑之夫,如
董卓曹操等。粵劇規模,多以漢劇為本,惟花面嗓音相反,蓋粵劇無論大花面二
花面率用闊嗓發音,以形容其氣概雄偉,漢劇則不特不用寬嗓,即本嗓(如鬚生
嗓音)亦置不用,而偏用尖銳刺耳類似旦喉或舊式武生喉之假嗓,怪異悖理,誠
莫名其妙。粵劇知其不當,故易其轍,迨青出於藍歟。
粵劇腳色夙分十項已如上述。考“腳色”二字雖習見前人筆記小說中,(如
揚州畫航錄載江湖十二腳式等)惟鮮知所本,而粵俗盡迎神賽會,必有“扮色”
之舉,則當是受了天竺風俗的影響。蓋天竺自古就有此風氣,名為“訝咀利迦”
(YATRIKA)意為出遊(現在通名之為訝咀羅YATRA據許地山教授談

今印度幾乎每個神誕或節日都有訝咀羅。粵俗之“扮色”的“色”也可斷定
是從梵語盧婆迦RUPAKA而來。腳色或角色的“色”字也與此同源(盧婆迦
梵意為戲劇,劇子,腳色,角色,本訓作“色”)。色之取義有二:一為色相之
色。一為角色之色。步行者曰地色騎馬者曰馬色,跨亭者謂飄色。
演戲而立優名,始於後唐莊宗。(晉之優旃,楚之優孟,秦之優施,其姓氏
本名,皆非另立名號)五代史本紀載莊宗好俳優,能度曲,自傅粉墨別為優名以
自名李天下。後之伶官遂多有優名。吾粵戲人,昔亦未能免俗,藝成登台必掛優
名以為標榜,而所命名亦必象徵其人其藝以資號召。試舉例如下:
花旦多征古代美人例如:
西施炳,貴妃文,小晴雯,嫦娥英等。
小武多象徵古代英雄例如:
平貴昭,周瑜利 趙雲蘇,周倉錦,白玉堂,黃飛虎等
老生多象徵古代名臣,如:
子牙鎮,東坡安等。
大花面多象徵古代奸雄如:
曹操南
丑角則多冠以滑稽名號如:
生鬼容,鬼馬元,貔貅蘇,機器南,神經六,生蛇仔,蛇公禮,水蛇容等。
花旦亦多寇以美麗名號如:
肖麗湘,丁香耀,牡丹蘇,仙花法,桂花勤,蘭花米等。
亦有以所專長之藝術為名號者如:
 紮腳勝,子喉七等。
或有以地名為印象者如:
蘇州妹,揚州安,上海妹,金山炳(蘇州揚州上海皆產佳麗之地也)。
至有以面貌特點為標誌者如:
豆皮梅,大口維,崩牙成,大眼順等。
其後“新”與“靚”字大行其道,新靚風盛一時,蓋亦揣摩世情好新好靚,
而迎合其所好,〓近戲人漸能自覺,多棄優號,還我本色,此亦可喜之佳象也。
吾粵名優輩出,借因變亂相沿,鹹同以前已不可考。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
,姑就所知撮記如下,以為後日考證之實。
角色名優
 蛇公榮 新 華 公爺創 東坡安
武生 公爺忠 靚 耀 新 標 外江來
新白菜 金山貞 聲架羅 三 元
小武反骨友 崩牙啟 崩牙成 崩牙昭
 大 和 東 生 周瑜利 擎天柱
金山七 周瑜林 靚少華 金山茂
朱次伯
花旦德 仔 新芫茜 仙花發 白蛇森
紮腳文 大家丙 蛇王蘇 蘭花米
西施炳 紮腳勝 桂花芹 丁香耀
肖麗湘 肖麗康 仙花王 鄭君可
揚州安 千里駒 貴妃文
張淑勤(女)蘇州妹(女)
 李雪芳(女)黃小鳳(女)
小生師爺倫 金山恩 阿 能 阿 聰
阿 壯 阿 作 阿 鐸 金山炳
風情杞 阿 沾 新 沾
醜生鬼毛 鬼馬元 豆皮梅 鬼馬三
姜魂俠 蛇仔秋 蛇仔利 水蛇容
蛇公禮 蛇仔生 黃種美 李少帆
廣東戲劇,具有悠久歷史,內容玄奧而複雜,不易闡明;茲篇之作,但敘論
其梗概,以為異日“廣東戲劇史”之準備而已。關於廣東鄉士劇如潮州戲等同文
另篇敘述,而音樂歌曲及話劇電影劇又可獨立成篇,故不復論列。此書草創勿促
,舛誤知必難免,鄉邦宏達,賜以指正,幸甚幸甚。
霞志二九、十一、十二。
嘯霞志二九、十一、十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