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僧

大覺禪師初住育王,開堂,僧倔然出問話,人莫不竊笑。 ”大覺默然,眾皆驚愕。 頌曰:“咄咄,平生顛蹶。

原文

明州妙音僧法淵,為人佯狂,日飲酒市肆,歌笑自如,丐錢於人,得一錢,即欣然以為足,得之多復與道路廢疾窮者;能言人禍福,無不驗,人疑其精於術數,故號“淵三命”。發言無常,及問之,掉頭不顧,惟雲“去,去。”有喪之家,必往哭之,葬則送之,無貧富皆往,莫測其意,人以為狂,又號曰“顛僧”。大覺禪師初住育王,開堂,僧倔然出問話,人莫不竊笑。大覺問:“顛僧是顛了僧,僧了顛?”答云:“大覺是大了覺,覺了大?”大覺默然,眾皆驚愕。一日,忽於市相別,攜酒一壺,至郡守宅前,據地而飲,觀者千餘人。酒盡,懷中出頌一首,欲化去,眾皆引聲大呼云:“不可於此。”遂歸妙音,趺坐而化。頌曰:“咄咄,平生顛蹶。欲問臨行,爐中大雪”。真相至今存焉。

注釋

①明州:寧波古稱.
②妙音:寺名
③佯狂:假裝痴癲
④日:每天
⑤乞錢於人:向別人要錢 乞,討要,乞討
⑥育王:廟名
⑦趺(fú)坐而化:盤腿打坐,靈魂升天而死。
⑧足:滿足
⑨遂:於是
⑩惟:只有

譯文

明州妙音寺僧人有個叫法淵的,為人假裝瘋狂,每天在酒店中飲酒,唱歌發笑自如,向別人乞討錢財,得到一文錢就高興滿足了,討到錢多了,就在路上給那些殘疾與窮苦人.能說中他人的禍福,沒有不靈驗,他人懷疑他精通奇門異術,所以叫他外號“淵三命”,說話不按常規,等到別人問他,他就轉頭不回頭看,只說“去,去。”遇到別人家有喪事,他一定到主人家哭喪,下葬時他也一定送葬,不論人家貧窮還是富有都前往送葬,沒有人能知道他的意思。別人認為他瘋狂,又叫他“顛僧”。大覺禪師當初住育王,開堂,顛僧倔然出來問話。人沒有不暗自發笑。大覺問,“顛僧是顛了成僧,還是成僧後顛了?”回答說:“大覺是大了以後覺道,還是覺道以後了大?”大覺沉默不語,眾弟子也都驚愕。一天,顛僧忽然在市上與世相別,攜帶一壺酒,到郡守府前,坐在地上飲酒,觀看的人有一千多人。顛僧喝完了酒,從心中唱出一首偈語,想坐化而去,眾人都扯著嗓子大聲呼喊:“不可在這裡升天而死。”於是回到妙音寺,雙腿盤坐坐化,唱道:“咄,咄,平生顛蹶。想要問臨走時說了什麼話,爐中大雪。”他的畫像到今天還保存著。

作者簡介

胡舜陟(1083--1143) 字汝明,晚自號三山老人。績溪人。北宋大觀三年(1109)進士,調山陰縣簿。歷任會州、秀州教諭。改宣教朗,遷監察御史宋高宗即位後,轉任朝清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廬州。任內修城池、備戰具,安定地方,使廬州成為淮西儲備州中唯一安定的州。 擢徽猷閣待制,充淮西制置使臨安知府,徽猷閣待制,京數路宣撫使,廬、壽鎮撫使, 淮西安撫使。紹興六年(1136)為廣西經略,知靜江府。七年以政績封績溪開國男,進封子爵 。八年上疏彈劾秦檜十大罪狀,被秦檜指使御史中丞常同上奏罷免。十年,復任,進封新安伯,加封金紫光綠大夫、明國公。十一年十月,秦檜陷害岳飛,舜陟上疏為岳飛辯誣。十三年,轉運使呂源與胡舜陟有舊仇,呂向朝廷誣告胡舜陟“受金盜馬”,“訕笑朝廷”,秦檜乘機挾權報復,奏派大理寺官袁楠 、燕仰之等前往逼供。紹興十三年(1143年)六月,胡舜陟死於獄中。妻江氏向朝廷訴冤,皇帝找洪文英查問究竟,洪文英說“胡舜陟很得人心,比之古代的良臣循吏無以為過”。後詔雪平反。詔贈少師。著作有《奏議文集》、《三山老人語錄》、《胡少師總集》6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