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莊公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藉口魯國曾幫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攻魯。時齊強魯弱,居於不利之地。本文述曹劌向魯公獻策,於長勺之戰中,以弱勝強,反映了曹劌卓越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基本信息

出處

《曹劌論戰》《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題目是後加的。
《曹劌論戰》是魯國人左丘明編寫的《左傳》中描述戰爭的名篇之一,文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和齊國之間的一次著名戰役(長勺之戰)。

《左傳》簡介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史記》和《漢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學者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根據各諸侯國史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優美,尤善於描寫戰爭及複雜事件,又善於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左傳》分年記事,沒有篇名。晉杜預把它按年代順序分附在《春秋》後面,認為它是用史實來闡述《春秋》經義的。《春秋》記事非常簡單,近乎大事表,例如這篇課文所記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話:“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左傳》節文的標題,都是後人加的。

背景介紹

《曹劌論戰》《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一文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和齊國之間的一次戰爭,即著名的“長勺之戰”。戰事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在這之前的一兩年,魯國和齊國的關係急劇地緊張起來,兩國還曾經發生過軍事戰鬥。原因是因為在早些年齊國內發生內亂的時候,齊國的兩個公子(公子小白、公子糾)出奔,離開了齊國。鮑叔扶助公子小白出奔莒國(今山東莒縣一帶),另一方面管夷吾(即管仲)和召忽扶助公子糾出奔魯國。到莊公九年,齊國人殺了公孫無知。國內出現了“無君”的狀態,這時魯莊公便乘機伐齊,打算把公子糾送回齊國去做國君,可這時公子小白(即後來成為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從莒國搶先回到了齊國,做了齊國的國君,並截殺了公子糾,殺死了召忽,俘獲了管仲。然後齊桓公發兵與魯莊公在乾時(齊國地名)打了一仗,結果魯軍大敗,魯莊公狼狽而歸。四個月以後,即魯莊公十年,齊師來伐,可想而知當時魯國將會是處於如何的緊張氣氛之中。結果這次戰中成就了一個著名的軍事指揮家—曹劌。

《曹劌論戰》原文

《曹劌論戰》《曹劌論戰》
(1)十年春,齊師伐我(2)。公(3)將戰。曹劌(讀音guì)請見(4)。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讀音jiàn)(5)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6)入見。問:“何以戰(7)?”公曰:“衣食所安(8),弗敢專也(9),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11),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讀音bó),弗敢加也,必以信(12)。”對曰:“小信未孚(讀音fú)(13),神弗福也(14)。”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5)。”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16)。公將鼓之(17)。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18)。劌曰:“未可。”下視其轍(19);登軾(讀音shì,車前扶手的橫木,全車最高處)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21),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2),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讀音zhé)亂,望其旗靡(讀音mǐ)(23),故逐之。”

──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課文注釋

《曹劌論戰》《曹劌論戰》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
(4)曹劌(guì):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這裡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
(6)間(jiàn):參與。
(7)鄙:鄙陋,指目光短淺
(8)乃:於是,就。
(9)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麼作戰。以:憑.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
(11)專:個人專有。
(12)徧:同“遍”,遍及,普遍。
(13)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指豬、牛、羊等。玉帛,玉石、絲織品。
(14)孚(fú):為人所信服
(15)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16)獄:案件。
(17)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8)鼓:作動詞,擊鼓進軍。
(19)馳:驅車(追趕)。
(20)轍(zhé):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
(21)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22)既克:已經打了勝仗。
(23)盈:充滿。這裡指士氣正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8)加:虛誇。這裡是說以少報多。
(29)察:弄清楚。
(30)情:實情。
(31)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

譯文

《曹劌論戰》現代譯文
(魯莊公十年春)齊國軍隊攻打我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見魯莊公。他的同鄉人說:“當權的人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有權位的人目光短淺,不能做到深謀遠慮。”於是進入朝中求見。
(曹劌)問:“憑什麼作戰?”莊公說:“所擁有的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一定用來給大家分享。”回答說:“小的恩惠不可能普及大眾,民眾不會隨從效力的。”莊公說:“祭祀的牲畜玉石錦帛,不敢多報,必定誠實有信用。”回答說:“小誠實不是信用,神不會保佑你的。”莊公說:“(不管)大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事情,可以憑藉這(招集民眾)打一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一起去。”
莊公讓他坐同一輛戰車,在長勺迎戰。莊公準備擂鼓,曹劌說:“不可以。”齊國人擂了三次鼓(後),曹劌說:“可以擂鼓了。”齊國戰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齊國軍隊,曹劌說:“還不行。”下車看敵軍的車印,登上車前的橫木觀望敵軍(後),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國軍隊。
戰勝(敵軍)之後,莊公問他原因。回答說:“戰鬥,靠的是勇氣。擂第一次鼓時鼓舞起士兵的勇氣,(等)再次擂鼓士兵的勇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時士兵的勇氣已耗盡了。敵方士兵勇氣耗盡我方士兵勇氣充盈,所以能戰勝他們。齊國是大國,難以預測,我怕有埋伏。我看他們的車印雜亂,望見他們的戰旗倒拖,這樣才追擊他們。”

“長勺之戰”現址

《曹劌論戰》古遺址
山東省中部山區的萊蕪市境內的北部,有一段依山而建彎延曲回的石長城,這就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齊魯兩國交界線。這就是《左傳》中描述的《曹劌論戰》的古戰場遺址。也就是發生在萊蕪市東北角的“長勺之戰”古遺址。
萊蕪市與濟南地區交界處的齊國古長城,由於當時齊國工商業發達,所以能投入巨資和人力修建長城,以次向以農耕為主業的魯國炫耀實力。此處城樓為今人所修建。古老的城牆為石片乾壘而成,雖經千年依然挺立。

人物簡介

魯莊公
魯莊公的不足之處是,性格急躁,不懂軍事,缺乏政治才能,遇事慌張魯莽,總將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不能夠冷靜的思考與分析問題,抓不住事情本質,但絕對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他能夠敬天保民、善待臣工、忠於職守、從諫如流,知人善用,是一個少有能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的明君。
曹劌
政治上遠見卓識,敢於進諫,善於進諫,以民為本來決策戰爭,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有強烈的責任心與愛國熱情;在軍事上,指揮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面對不利局面,冷靜與睿智,善於把握戰機,詳查敵情,計謀出眾,做事謹慎,對戰場形勢的判斷洞若觀火,是一個極為不凡的指揮家形象。

賞析

戰爭題材在《左傳》中寫得最好,詳略得當,而且都有聲有色,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劌論戰以“肉食者鄙”即當官的見識淺薄,不能考慮周全為理論基礎,而他的深謀遠慮開始的出發點是魯莊公能否以百姓利益為重,所以他並不看重魯莊公對侍從施捨小恩惠和祭神的誠實,而非常注重魯莊公以民情審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認為這屬於對百姓忠心,可以一戰。
面對實力強大的齊國軍隊,曹劌沒有貿然行事,當齊軍三次擊鼓進軍,才建議擊鼓,一鼓作氣,戰勝齊軍於長勺成為以弱勝強的典範。《左傳》對這場戰爭沒有細緻的描繪,簡單地用曹劌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戰爭的經過,以便使戰前戰後的論戰更加凸出。如果說戰前論戰體現了曹劌的以民為戰爭之本的基本戰略思想,那么,戰後論戰則體現了他的戰術思想,“一鼓作氣”成為作戰打仗的經典理論。不過他不是只憑藉勇力,“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則體現了他謹慎的態度。
本文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於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後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劌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劌善於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全文敘事清楚,詳略得當,人物對話準確生動,要言不煩,是《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長勺之戰的評價:“春秋時期,魯與齊戰。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魯莊公起初不待齊軍疲憊就要出戰,後來被曹劌制止了,採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創造了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

背景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許多史料,比較詳細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列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況。《左傳》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它的文學價值很高,極善於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特別善於描寫戰爭,也善於刻畫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心理活動,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曹劌論戰》記載了發生在公元前684年魯國與齊國的一場戰爭。當時,齊魯兩國都在現在的山東境內(齊都臨淄,魯都曲阜),齊國是大國,魯國是小國。公元前682年,魯桓公出訪齊國,被齊襄公暗殺。魯桓公死,他的兒子莊公繼位。由於齊襄公無道,他的弟弟小白預知齊國將有叛亂,便和鮑叔牙跑往莒國(現山東莒縣)寄身。魯莊公八年,公孫無知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君。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逃往魯國。魯莊公九年,齊國大夫雍廩殺死公孫無知。這時,齊國無君,魯莊公欲送公子糾回國為齊君,但齊襄公的弟弟小白先人齊即了君位,是為桓公。桓公因為魯國欲納公子糾的事,懷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軍攻打魯國,進行報復。這就是《曹劌論戰》所記載的齊魯長勺之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歷史意義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曾經評論這場戰役時都不約而同的讚嘆曹劌獨特的戰略和戰術眼光,其中西漢名將衛青稱曹劌為“千古良將”,近代毛澤東主席評價曹劌為“其才甚於諸葛”!同時這場戰役也成為了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過度的一個分水嶺。

本篇名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