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

《一得集》

清·心禪僧撰。刊於1890年。卷一有醫論十七條,歷數庸醫誤人之過,立論明確而言之有據,文筆犀利而少誇誕。

基本信息

概述

醫論醫案著作。三卷。·心禪僧撰。刊於1890年。卷一有醫論十七條,歷數庸醫誤人之過,立論明確而言之有據,文筆犀利而少誇誕。主張治病當先熟悉正常生理狀態,知常達變才能正確診斷。強調病各不同,治法方藥亦應隨之而變;後二卷大多為內科雜病醫案,治法靈活,常常是內外合治,針藥並施。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等。

作者

心禪僧,心禪大師從傷寒、金匱吸取精華,醫案精確,論語珠璣,可與王孟英醫案媲美。

內容簡介

《一得集》《一得集》
客有疑徐靈胎庸醫殺人無過之說.予應之曰.先生何庸醫之問也.即當代名醫.亦惟有過無功而已.夫人偶感一疾.敦請醫師.舉室惶惶.如旱望雨.神明奉之.師保事之.偶效見功.金帛以酬謝之.萬一蹉跌.性命攸關.過將誰諉.庸醫種種作孽.其罪可擢髮數哉.客請詳論之.余曰.有庸而詐者.迎合主意.百計阿順.宜補宜瀉.宜溫宜涼.每乘其機而利導之.全罔顧病症何因.或生或死也.有庸而妄者.自作聰明.診畢即索視前醫所批之方.無論其是與不是.必與之冰炭懸殊.炫己之長.形人之短.病或不測.則曰誤服某某之藥也.有庸而迂者.固執鮮通.一成不易.詎知病變百出.朝宜溫補.暮宜涼解.或素性本寒.病宜仍用芩連.素性本熱.病宜仍用桂附.倘必膠定成見.藥有一是.病無兩歧.遇此等朝暮變症.並病與平大相反者.其禍可立而待也.有庸而陋者.和同無主.人云亦云.脈理既不精審.藥性又未熟諳.一味隨聲附和.不敢別參意見.病者深喜其容順易言.處方平淡.到處推薦.婦孺知名.自謂平生不任咎責.其立心尚可問耶.或有怪僻之輩.所用之藥.輒偽托吳門葉天士一派.既不講求神農本草.而李時珍綱目.又略不一觀.惟於日用無關得失之物.隨手撮取.自詡靈妙.究竟不對藥症.貽害非淺.此蓋庸而托於高也.或有淺近之徒.習慣方藥.僅僅只十餘品.人有非笑之者.彼輒藉口薛立齋一代醫宗.其奏效每不出補中益氣.逍遙散.歸脾湯三方.蓋立齋神明於此.後人尚嫌其冒昧寡識.況與立齋相去倍蓰者乎.不幾為東施之效顰乎.此蓋庸而失於偏也,或有近地文士.性頗聰明.略看方書.本無志於醫道.世人不察.以其文理素優.議論鋒起.家延醫者.務必邀伊芳商酌.伊芳遂於背地改換藥味.成則居功.敗則委咎.醫者將何所施其技耶.此蓋庸而取巧者也.或有遠方邪人.詭稱針灸外科.件件精能.畢竟一無所長.針灸則以人之皮肉試手.外科又必先用爛藥.使其瘡孔漸大.難以收功.令人心寒膽怯.而後可任己治之.且又不能權操必勝.因是以致斃命者.十有七八焉.此蓋庸而行險者也.甚且輕症用重藥.重症用輕藥.是非顛倒.誇張伎倆.不知醫之為道.利在治症.有是症即有是藥.安可棄症不論.而故反其藥以治之.倒行逆施.其症不增劇者幾何.顧病家每每墮其術中.以為立論既與尋常不同.其必九折肱可知矣.此真庸而大謬者也.甚且易病為難治.難病為易治.試思以難為易.勢必以平易之藥治難病.以易為難.勢必以奇難之藥治易病.病者如略無主意.似此藥病毫不相當.不誠難者益難.易者不易.即其錯誤.何能挽救也.此蓋庸而極壞者也.甚且貪得無厭.或遇富濃之家.明知其症已危.必不使另請高明.設法圖救.蓋遷延日久.將為己多啖銀錢地步.直至奄奄待斃.束手無策.合家詬詈.走避不遑.此蓋庸而喪心者也.甚見攀援當路.而大官顯宦.往往成竹在胸.即遇傷寒暑濕.亦必喜用人參附子乾薑熟地等峻補之品.以為培養元氣斷不敢使苦寒發散之藥.以剋剝之.醫者恐投其忌.一誤再誤.變症百出.噫嘻.彼雖王候將相.因己無所主持.商治於我.我仍不能主持.重其意旨.輕其性命.何不量之甚也.此蓋庸而無志者也.客聞余言.遂躍然而起曰.君為庸醫.窮形盡相.又將何所逃罪於天地間耶.顧靈胎本朝名醫.何議論竟刺謬若是.予曰.此殆非靈胎先生之言也.靈胎著書六種.語皆精卓可傳.詞氣之間.從未稍為庸醫寬假.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