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機槍如何改寫戰爭格局?看看日軍多害怕它你就知道了

縱觀歷史,武器常常伴隨著人類技術的演變而發展。從古代的諸葛連弩,到近代的步槍;亦或從古代的投石機,再到現在的坦克、大炮,各類武器層出不窮。而每一種新型武器的出現,也都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馬克沁機槍如何改寫戰爭格局?看看日軍多害怕它你就知道了

但是,如果要在這之中找出一種既可怕卻震撼、讓人佩服的,估計很多人會想到機槍。每當它在戰場上開始發威,其強大的火力總會讓戰友們振奮不已,但這對於敵人來說卻仿佛死神到來一般。

而當馬克沁機槍問世之後,人們才真正感受到了機槍的可怕。作為馬克沁機槍問世的首批見證者,晚清重臣就曾感嘆:“它實在太快了!但它不能使用。”這是因為,馬克沁機槍的耗彈量實在太大了,末歲的清朝已經撥不出再多的錢來購買這種武器了。

李鴻章訪問歐洲照片李鴻章訪問歐洲照片

可李鴻章卻沒有想到,在馬克沁重機槍進入中國之後,它在那場轟轟烈烈的抗日衛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了日本侵華陸軍永遠的噩夢!

儘管在李鴻章的時代,馬克沁機槍沒有在中國發揮它強大的威力。但在同時期的非洲,馬克沁機槍橫掃殖民地,以一敵百甚至以一敵千的戰例時常發生在它的身上。

馬克沁機槍馬克沁機槍

比如在1893年,一支人數僅有數十人的英軍就憑藉著4挺馬克沁機槍橫掃5千非洲土著軍隊。戰鬥打響沒多久,倒在馬克沁機槍“火蛇”下的非洲士兵就將近4千人,場面猶如屠殺,讓人不禁感嘆。

而在20年後,當歐洲軍隊整體列裝馬克沁重機槍時,士兵們都只是簡單地認為他們獲得了一種強大的武器。可誰曾想,伴隨著一戰的到來,歐洲軍隊的噩夢也來臨了。

網路配圖

但其實,早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馬克沁機槍就已經顯現出了其驚人的威力。當時的日俄兩軍還算是軍備相當,但只要在馬克沁機槍出現的地方,日軍除了被一排排掃倒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的選擇了。

據計算,在日俄戰場,日軍單天死於馬克沁槍下的士兵最高時達到了4千人。而在長達239天的戰爭中,日軍平均下來只不過每天陣亡210人。當這個數據傳入歐洲之後,歐洲軍官無不震驚。人們議論紛紛:相較當時還是以線列步兵為主的作者模式來看,這把武器的出現絕對會徹底改變未來戰爭的格局!

網路配圖

確實,當一戰來到了最高潮的階段時,布下馬克沁機槍的陣地猶如一道道火牆,吞噬著無數士兵的生命。在索姆河戰役,英軍士兵接連倒在了馬克沁重機槍面前,一天最高時有整整6萬人因它而陳屍荒野。即使後來英軍投入了世界上第一代坦克,但直到戰役結束時,英軍也僅僅向前推進了12公里。

網路配圖

而在凡爾登戰役中,也有無數士兵倒在了衝鋒路上的馬克沁機槍前,猶如被“絞肉”一般。再算上幾乎在同時發生的索姆河戰役的傷亡,整整上百萬歐洲士兵在機槍和火炮的打擊下陣亡,其中馬克沁機槍就吞噬了不少生命。

網路配圖

當然,當噩夢般的武器用在正義的戰爭上,那它就是一把剷除邪惡的利器。在抗日戰爭前夕,中德之間的軍事合作讓馬克沁機槍真正列傳中國軍隊,並在後來的抗日衛國戰爭中大顯神通。當時的日本陸軍但凡遇到中國軍隊,第一件必須做的事就是先用火炮打擊中國的馬克沁機槍手。

因為,早在上海四行倉庫的戰鬥中,馬克沁機槍就曾讓日軍望聲止步。自那之後,馬克沁的名字就如同噩夢般,在日軍士兵間蔓延了開來。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