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

正月[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

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一般稱為正月。正月,又稱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釋義為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農曆正月初一,即漢族傳統節日春節。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

基本信息

簡介

農曆一月,也稱為正月(zhēngyuè/ㄓㄥ ㄩㄝˋ),避嬴政諱改稱端月,是農曆一年的開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正月處於北方的農閒季節,也是慶祝新年到來的一個月,在習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稱為春節。
在中國古代,正月還稱為建寅、孟春、楊月、太簇、泰月、春王。

來歷

正月正月
據香港商務書局解放前的老本繪圖重增《幼學故事瓊林》卷一歲時篇:“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征。”意思是之所以把十二月叫臘月,是因為古時候這個月是用臘肉祭拜祖先的日子;之所以把正月叫征月,是為了避諱秦始皇的名字嬴政的“正”音。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中國古代,每年以哪一個月當第一個月,有時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在漢朝以前,每換一個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據說,商朝把夏朝規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直到漢朝的漢武帝,才恢復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現在。這幾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後的第一個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們看來,既然他們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跟著他們“正”過來。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應該讀作“改正”的“正”字音,為什麼人們卻把它讀作“長征”的“征”字音呢?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覺得“正”字的讀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說是犯了忌諱,就下令把“正月”讀作“正(征)月”。後來人們習慣了,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引證解釋

1.正陽之月(正音政),指夏曆四月(周之六月也),純陽用事,陰氣未動。參見《左傳.魯昭公十七年》:“大史曰:在此月也。”《詩•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毛傳:“正月,夏之四月。”朱熹集傳:“謂之正月者,以純陽用事,為正陽之月也。”參見“正陽”。
2.原指中國古歷(夏曆、殷歷、周曆)一年的第一個月,即通常意義上的歲首。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殷歷以建醜之月為正月,周曆以建子之月為正月。自漢武帝以來僅指夏曆一年的第一個月。《春秋•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杜預註:“隱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唐韓愈《梨花下贈劉師命》詩:“今日相逢瘴海頭,共驚爛漫開正月。”《紅樓夢》第二十回:“彼時正月內,學房中放年學。”老舍《離婚》第十一:“從正月到二月初,勝利完全是李太太的。” 

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三燒鬥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接神日

正月初五,破五節,迎玄壇爺(迎財神)

正月初七,漢族人日(七元節)、傈僳族刀竿節

正月初八穀日、順星

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聖誕(天公生)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七,苗族芒哥節

傳統習俗

逛廟會、鬧市

老北京的傳統——正月的鬧市,遍布四九城、東西南北中,總能顯示出紅火、熱鬧的氣氛。廟市明清時關帝廟有100多座,還有840多座大小寺廟,1960年統計,京城廟宇依然有250多座。那些廟宇,大多有廟會,廟市、廟會的熱鬧,也由此而來。老北京曾有四大廟會,宣武的土地廟、東城的隆福寺、西城的護國寺和白塔寺,就是著名的“四大廟會”。那時隆福寺稱“東廟”,護國寺稱“西廟”,那些廟會吸引東西南北的市民逛廟會。

隆福廟會
隆福寺廟會,在老北京廟市名列第一。《日下舊聞考》記載:“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為廟市之冠。”《燕京歲時記》則記載:“九十開廟,開廟之日,百貨雲

鬧元宵鬧元宵
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蟲魚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內一大市會也。”據說當年皇帝也到隆福寺逛廟會。1930年以後,隆福寺廟會又增加兩天,但是廟會依舊人山人海,還有外國人加入到熱鬧的廟會中,隆福寺街等地名也因此名聲遠播。後來,隆福寺廟會勢微,地壇、白雲觀、龍潭湖等處,仍有廟會,仍然熱鬧,一片繁華的景象。這些地方的廟會,也是各有特色,《舊都文物略》記載:“白塔寺之木碗、花草;土地廟之木器、藤器……白雲觀之小漆佛;財神廟之紙元寶;太陽宮之太陽糕;北頂之草帽、花籃”,都很出名。當年,大鐘寺、東嶽廟、雍和宮、財神廟、白雲觀、蟠桃宮、隆福寺、護國寺、城隍廟等處,香火旺,人如潮,成為老北京一景兒。
花市天地
花市崇文門外花市大街、斜街、頭條到四條,花市上頭條至四條、花市中頭條至四條,花市下頭條至四條等,都以“花市”命名胡同,成為“花市天地”。花市,“凡系住戶多以造花為業”,賣鮮花、紙花、絹花等。當年,鮮花主要集中在火神廟西南的黃家店胡同:臘月賣碧桃、乾枝梅、海棠、迎春早花,同時有水仙花;正月里春石榴、通草花、絨花、綾絹花、緞花、挑補花、鐵花、玻璃花(假花)、珠寶花、玉器花、翡翠花等,擺滿大街、胡同、小巷、花店,一片段預告海,花花世界,香氣襲人。在宣武區和崇文區兩大集市,有“逢三兒土地廟,逢四兒花市集”,與隆福寺、護國寺的花市、廟會呼應,成為京城繁華熱鬧的地方。
燈市
燈市老北京東四牌樓十字路口往南,一條丁字路口,便是燈市口大街,從明朝開始,一條街以燈市聞名。舊京時,這裡白天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入夜一片燈火輝煌,從東到西,大街兩旁,地攤與店鋪,都是燈火通明,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時,燈市紅紅火火,十分壯觀。同時,市場貨物齊全,日用雜品、服裝百貨、文物古董、奇花異草、鮮花假花、盆景等等,都能找到。當然,還有各種燈,花燈、燈籠,地上、樓上、街巷、胡同、四合院的各種燈,紗燈、球燈、方燈、圓狀,花花綠綠,猶如天上星光燦爛。另外,奇特的冰燈,“細剪百彩,澆水成之”,燈體透明,燈火閃亮,成為奇觀壯景,吸引人遊逛。那時,燈市口大街上,放煙火、舞龍燈、扭秧歌、擊太平鼓、打花棍、跑竹馬等等,十分精彩。但是,現在的燈市早已無影無蹤,只是留下“燈市口”的地名,已經被街旁、四周的樓房包圍。
樂市
樂市宣武區天橋一帶,也曾經是市場,並留下不少有說頭的街名、巷名、胡同名、四合院等。鋪陳市胡同、公平胡同,其中東、西胡同,它是天橋市場的遺址。元明時,那裡曾頗有些江南水鄉的地區特色,於是酒樓、茶館、飯店,飲食攤點、百貨地攤,說書、賣藝、打拳、唱曲娛樂的場地,集中於此。康熙年間,燈市口的燈市,也遷到前門外、天壇,與燈市、元宵節融合。宣統年間,廠甸廟會也移到天橋香廠一帶,使它更興旺起來。燈市、廟會融入天橋,天壇1917年前後建成了“新世界”、“城南遊藝園”、“大世界”,戲劇、曲藝、雜耍、遊藝、酒樓、茶館、小吃俱全,而且百貨攤、舊貨攤、估衣攤紛紛加入。那時京戲、河北梆子、評戲、木偶戲、皮影戲,評書、相聲、鼓書、竹板書、單弦、數來寶,雜耍的中幡、雜技、硬氣功、火圈、吞寶劍、鐵球,武術、馬戲、魔術等,這種玩意兒都聚集於此,天橋“八大怪”也在這地方出了名。舊時的天橋,各種小吃就有110多種,各種百貨豐富多彩,成為老北京的縮影。

打鬼

說起雍和宮的“打鬼”,老北京人幾乎無人不曉。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底,雍和宮內人頭攢動,爭睹這一“打鬼”的場面。其實,“打鬼”乃京城百姓的俗稱,藏語稱“羌姆”,蒙古語稱“布扎克”,學名叫“金剛驅魔神舞”。它是在西藏土風舞的基礎上,吸取了本教儀軌和印度瑜伽宗面具舞的某種形式而成,為藏傳佛教的一種密乘儀式舞蹈。
風俗歷史
“打鬼”的歷史悠久,公元八世紀初,印度高僧蓮花生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的邀請,入藏弘法,倡建桑耶寺,教授藏族弟子學習翻譯之學。從那時起,此儀式即在雪域弘傳。關於其來歷,還有一段趣聞:話說唐代開成三年(838年),吐蕃朗達瑪殺了其兄賢王,後自立為贊普(即國王),並一反其兄所為,大興滅佛之事,毀寺院、殺僧侶、焚經典,強迫僧眾還俗。後來,吐蕃有一名叫拉隆巴勒道爾吉的僧人,決心要除掉朗達瑪。此僧先將一匹白馬用木炭塗成黑色,身著白里黑面的舞衣,暗藏袖箭,前往拉薩。在朗達瑪觀賞舞蹈時接近其身,將其射死,然後乘馬出逃。當馬涉水過河時,身上的炭色脫落現出白色,拉隆巴勒道爾吉又將舞衣反穿,白里朝外,黑人黑馬頓時消失,追趕的武士被迷,只好作罷。由於此僧人當時跳舞身著黑衣,故稱黑衣舞。為紀念他刺殺朗達瑪以振興佛教,西藏、青海等地的寺院都要舉行“善願日”,並跳黑衣舞以示慶祝。至公元十五世紀,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為弘揚佛法,在拉薩法會上將原黑衣舞改編完善後成為祈願法會的一大儀式,並延續下來。明朝末年傳到北京。至清代,皇宮中正殿和許多藏傳佛教寺院每年均要舉行這一儀式,旨在驅除邪惡,祈願天下太平。
清代打鬼
在清代,雍和宮“打鬼”的扮飾者不全是本寺的僧人,還有京城各藏傳佛教寺院中挑選出來的僧人。至大願祈禱法會前,由雍和宮扎薩克喇嘛行文“喇嘛印務處”,再通知各寺院派僧人到雍和宮練習。那時,此舞共跳三日。第一日為“排練”。第二日是正日子,第三日為“繞寺”。因為“排練”和“繞寺”的時間太早,故很少有人觀看,只有第二日,雍和宮內外人山人海。正如清《燕京歲時記》載:“打鬼本西域佛法,並非怪異,即古者九門觀儺之遺風,亦所以根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諸天神將以驅逐邪魔,都人觀者甚眾,有萬家空巷之風。”那時,官署的藍布帳幕,搭滿了昭泰門內外,雍和宮牌樓前賣大糖葫蘆、風車和京味小吃的比比皆是,叫賣聲此起彼伏。“打鬼”的壇場即設在雍和門庭院,石階之上搭有紅欄桿看台,上置金漆桌椅。即時,眾高僧及身著禮服、項掛朝珠的官員人等依序入座,兩側有樂隊侍立。清代“打鬼”的服裝均由皇宮專門定製。現今雍和宮珍藏有數套這類服裝,其上滿飾龍紋、八寶紋、雲海紋,做工精美。
現代打鬼
時至1957年,雍和宮“打鬼”的規模甚大。那日,一萬多人冒著大雪前來觀看,其中還有眾多外賓。後一度中斷。1987年,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重現雍和宮。如今,每至此日,紅牆黃瓦的雍和宮門前;懸掛著“永保護法”、“吉祥天母”、“地獄主”三幅大唐卡畫,院內還搭起了舞台,上鋪紅色地毯。台下中外遊客熙熙攘攘,等著一睹“打鬼”的風采。舞台前方,置一用大紅紙和高粱秸糊制的三角架。此架稱“巴凌”,藏語稱“朵瑪”,待舞蹈結束後,向邪祟拋擲朵瑪咒時用。即時,隨著鏗鏘有力的鼓樂聲,身著金色盔甲的四大天王出場,立於舞台四隅。布袋僧和六名小童至台前坐定,形成六子戲彌勒造型,給觀者以喜慶祥和的氣氛。如此,“打鬼”開始,其意是要為驅魔除障(主要指人世間的煩惱)而盡興狂舞。具體每幕為:

一、綠度母獻神飲:又稱黑帽度母舞。此舞不帶面具。舞者眉清目秀,頭戴遮沿帽,右手持小銅碗,左手持鮮花,不斷作敬獻狀,動作和緩,柔中有剛。意為以甘露供養、祈願佛、菩薩度化一切有情眾生,使之驅除妄念。

二、阿雜日:系古代西域的遊方僧和印度瑜伽咒師,或稱來藏弘法的譯師和高僧。他們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唐卡中有《財神牽象圖》,即一西域僧人牽著載滿珍寶的大象,象徵招財進寶。其意為外來使者帶來了猶如珍寶般的佛法。但見舞者頭戴螺鏇形面具,身著紅襟衣,下著彩條紋筒裙,腰系彩帶,右手執彩棒。動作輕鬆而有節律,誇張詼諧。意為要以佛法度化眾生,啟迪眾生戰勝邪惡,還有感恩外來使者傳法之意。

三、好邁:系蒙古語。舞者頭戴骷髏面具,身著白色短衣和緞褲,腰系紅帶,足著白色繡花鞋,手執黑白相間的木棒。他們象徵閻王的使者,手中的木棒稱為“拘牌”,黑色表示罪惡,白色表示善德。他們有節奏地舞蹈,要將魔障辨認出來,驅滅降服。此舞體現了因果論這一法則。

四、地獄主:又名“降閻魔尊”,為文殊菩薩的化現。舞者戴牛首面具,手執絹索和棒。舞蹈動作鏗鏘有力,那勇猛精進、懲惡揚善的氣勢盡現於舞台之上。

五、屍陀林主:又名墓葬主,還說是勝樂金剛之神變。舞者面具兩側飾有五彩冠翅。身著白緞緊身襖,上繡紅色紋飾,紅兜肚,繡花紅裙,褲、鞋、手套紅白相間,胸前佩戴瓔珞。他們做飛舞狀,動作輕盈、快活。其意為在眾護法、菩薩的協助下,終將魔障捉到。舞至最後,他們將象徵魔障的模型“靈噶”團團圍住,做驅魔除障之動作,表示將其靈魂從肉體中分離出來。

六、牛、鹿面神:舞者頭戴牛首和鹿首面具,分別身著藍、黃二色繡花緞袍。寓意他們是地獄主的侍從,為驅除一切魔障和人世間的煩惱而盡興狂舞。舞者邊持刀砍那象徵邪惡的骷髏面人,邊跪下來做拋揚之勢。其意是已經將魔障的靈魂引度後脫離了肉體而超生。這是法舞的關鍵一幕,舞姿勇武剛健,具有較強的雕塑感。

關於法舞的動作,有嚴格的要求,《金剛驅魔神舞緣起》一文載:“上身猶如獅子,腰部如盤繞,關節像幻輪、肌肉當放鬆,血脈似沸騰,舉止應尊嚴,作舞亦緩慢,膝蓋要彎曲,骨骼現安樂,皆勇顯威猛。”舞畢,拋擲除祟朵瑪咒儀式開始,俗稱送祟。鼓樂聲中,眾僧經長長的甬道至牌樓院。此院內備置了以乾高粱秸搭起的柴堆。但見住持帶領眾僧誦經,隨後,將巴凌尖端對外,猛地投入點燃的熊熊烈火中,意為將“我執”投入火中燃燒,使之達到圓融無礙的大自在境地,或者說惡魔被徹底殲滅,從此天下太平。之後,僧人陸續歸來,在盛滿甘果的銅盤前誦經。這些甘果可稱為勝利果。誦經畢,眾僧將甘果分發給遊人信眾,得到甘果被認為是一種福分。二月初一晨,當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雍和宮繞寺活動開始了。又稱彌勒轉寺日,意為接未來佛彌勒到人間清邪除祟,使人間的每片土地、每個角落都平安潔淨。

禁忌

中國人在過春節時有諸多禁忌,主要為了保平安,在來年事事順心,萬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雞辟邪祈福(雞諧音吉ji)。初二:出外拜年或祭祖。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初四:豬日,祭財神。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店開始復業。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啟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初八: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叫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