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之戰

臨安之戰

至元十年(1273年)元軍攻陷襄樊後,右丞相伯顏率水陸大軍沿長江順流東下,勢如破竹。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軍攻打建康,宋朝建康留守趙潽棄城而逃,都統司都統制徐王榮等開城請降,元軍兵不血刃,占領建康。元軍進占建康後,伯顏派兵進攻建康周圍的重要城鎮,隨即攻陷鎮江,控制了江東地區,建立起穩固的南進基地。

簡介

與此同 時,為防止兩淮宋軍南下救援,忽必烈命阿術率軍渡江,進圍揚州。阿術在揚州東南的 瓜洲修造樓櫓,繕治戰具,又在揚州城外圍樹柵,修築堅固的堡壘長圍,截斷了宋軍增 援部隊,又派水師堵截江面,控制了長江天險,斷絕了宋軍渡江南救臨安的通道。南宋 朝廷立國,是以長江為防線,兩淮為藩籬,“重兵皆住揚州,臨安倚之為重”。元軍占 領建康,進圍揚州,攻占兩淮,南宋都城臨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軍在建康休整後,兵 精糧足,戰鬥力更加強盛,隨時準備攻取臨安,處在進攻的有利地位。

歷史

在元軍大兵壓境的形勢下,南宋朝廷內部矛盾重重,主戰主和舉棋不定。雖然朝廷 屢次詔令各地宋軍入衛臨安,終因元軍全面進攻,荊湖、川陝戰場宋軍自顧不暇,兩淮 宋軍被元軍阻隔無法渡江赴援,只有郢州(今湖北鍾祥縣)張世傑、江西文天祥等將帥 和兩浙、福建部分廂禁兵到達臨安守衛。但這些小規模增援根本無法扭轉整個戰爭局面。

1275年5月,宋廷命主戰派張世傑率軍出擊元軍外圍防線,沒能打通。6月,淮東制置使 李庭芝命姜才等打通援救揚州的通道,兩軍在揚子橋激戰,宋軍死傷萬餘人,姜才只帶 數騎逃回揚州。為確保臨安,宋廷組織焦山之戰。張世傑約殿前都指揮使張彥率兵出鎮 江,以圖控制長江南岸,揚州李庭芝出兵瓜洲,從江北配合,自己率水師陳兵鎮江以東 的焦山江面,約定三路俱進,與元軍決戰。但揚州宋軍沒有按時趕到,鎮江張彥拒不發 兵,使張世傑孤軍深入。

元將阿術、阿塔海、張弘范等在石公山居高臨下指揮戰鬥,命 萬戶劉深沿長江北岸繞至宋軍背後,董文炳、劉國傑從焦山左右兩邊進擊,萬戶忽剌直 沖宋軍大陣。元軍乘風放火箭,宋船紛紛起火,陣勢頓時大亂,宋師全軍覆沒,損失戰 艦700餘艘。焦山之敗,宋朝軍隊損失殆盡,朝廷或主議和,或主南逃,分崩離析,一 籌莫展,南宋滅亡指日可待了。 至元十二年(1275年)七月,忽必烈最後下定滅宋決心,命伯顏率領元軍直逼臨安。

伯顏受命後,召集攻宋將帥布署方略,確定了“分諸軍為三道,會於臨安”的作戰布署。 這年十一月,伯顏分兵三路會攻臨安,西路由參政阿剌罕,四萬戶總管奧魯赤率領蒙古 騎兵出建康,向溧陽、獨松關(今浙江安吉縣東南)進軍;東路由參政董文炳、萬戶張 弘范、都統范文虎率水師沿江入海,向海鹽、澉浦(今浙江海鹽縣南)進軍;中路伯顏 帶領諸軍,率水陸兩軍出鎮江,向常州、平江(今江蘇蘇州市)進軍。

西路軍主帥阿剌罕率軍南下,直趨溧陽,遭到南宋守軍的抵抗,結果宋軍損兵折將, 殘部南撤。元軍乘勝追擊,在溧陽西南銀林東壩再次打敗宋軍。元軍在追擊途中受到南 宋援軍的阻擊,雙方展開激戰,後來元軍派蒙古騎兵衝殺,宋軍抵擋不住,突圍南逃。

溧陽之戰,宋軍損失將校70餘人,士卒近2萬人,傷亡慘重。西路軍於十一月下旬逼進 建康通往臨安的要隘獨松關(今浙江安吉縣東南),南宋守將張濡率兵北上阻擊元軍, 與元軍騎兵交戰。宋軍雖是精兵強將,但只有數千人,而且都是步兵,雖然奮勇衝殺, 但卻難以阻擋強大的蒙古騎兵,終於被擊潰,主將張濡被殺,士兵死傷2000餘人,元軍 控制了臨安的北大門。

中路軍伯顏率兵進攻常州,常州是拱衛臨安的前陣,是元軍整個攻取臨安計畫的關 鍵,伯顏派兵擊潰宋增援部隊後,親自指揮攻城。元軍在城南筑高台,把炮放在台上向 城內猛轟,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內一片火海。伯顏命元軍架雲梯、繩橋攻城,元 軍攻入城內。常州守將姚岩率將士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沒有外援而失敗。姚岩、 王安節等陣亡,僧人萬安、莫謙之長老率僧兵赴援,500名僧兵全部戰死。

伯顏下令屠城,只有7人幸免於難。常州之戰是宋元戰爭中最悲壯的一役,影響很 大。 至元十二年(1275年)冬,正當常州軍民艱苦抗敵之際,宋廷派張全率2000餘人由 淮入援常州,文天祥也派部將尹玉率兵偕同赴援。伯顏得報後,命懷都、王良臣領兵在 五牧(今江蘇常州東南)阻擊宋軍。戰爭開始後,文天祥部將麻士龍與元軍交戰,由於 張全按兵不救,麻士龍戰死。在元軍攻擊下,張全退到五牧,文天祥部將朱華奮起抗擊, 擋住了元軍。尹玉指揮宋軍與元軍決戰,元軍損失慘重。元將王良臣配合懷都水陸夾擊 宋軍,宋將張全始終按兵不動,尹玉失敗,潰軍南逃,尹玉力戰被俘,為元軍所殺,所 部將士大部分戰死。張全見大勢已去,率軍逃離五牧,致使救援失敗,沒能解常州之圍。

伯顏攻破常州後,派都元帥闍里帖木兒,萬戶懷都率兵攻無錫、平江,在元軍大兵 壓境下,兩地宋軍投降元軍。 東路水軍以范文虎為先鋒,順江東進,由於長江兩岸已無宋軍把守,元軍進軍順利。

當時長江口活躍著一支由貧苦漁民組成的水軍,由朱清、張瑄率領,不受宋朝管轄。元 軍主帥董文炳認為可以利用這支力量,便招降了這支海上武裝,朱、張二人帶領人馬和 海船隨元軍南下攻取臨安,增強了元軍海戰能力。東路軍出長江口後沿海商下,十二月 逼近錢塘江口,從海道包圍了臨安。 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元朝三路大軍近逼臨安,隨時準備攻占臨安。至元 十三年(1276年)正月,東路軍董文炳一部登入,抵達鹽官縣(今浙江海寧市),宋守 軍投降。

董文炳率東路軍與中路伯顏大軍會師,西路軍阿剌罕也率部與中路軍會師。在大軍 壓境形勢下,南宋朝廷一片混亂,丞相陳宜中請太皇太后出海避敵,張世傑、文天祥主 張決死一戰。宋廷既沒有兵力抵抗,求和又被元軍拒絕,於是奉璽書向伯顏請降。伯顏 遣董文炳、呂文煥、范文虎入城安撫百姓,禁止殺掠,封閉倉庫,收繳宋廷袞冕、圭璧、 儀仗、圖籍以及大批財寶、器物,運往大都(今北京市)。伯顏親自入臨安城安置宋廷 人員,把宋帝趙顯皇太后全氏以及其他朝官、宮廷人員監護起程,浩浩蕩蕩北上。至此, 臨安被元軍攻取,南宋朝廷滅亡。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