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戰[宋朝]

太原之戰[宋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朝太原之戰,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在宋金戰爭中,金軍在太原擊敗宋軍的一次戰鬥。

概述

太原之戰[宋朝]李綱指揮士兵加強東京的防禦工作

宣和七年二月,金滅遼後,洞知宋軍政腐敗,內部空虛,遂決計大舉攻宋,奪取中原。十月,金太宗完顏晟發兵l0餘萬,分兩路攻宋。東路軍以完顏宗望為都統,完顏闍母為副,由平州(今河北盧龍)出發,攻河北諸地;西路軍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領,自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攻河東(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南晉源鎮)等地,企圖分進合擊,會攻東京(今河南開封)滅亡北宋。十二月,完顏宗翰率軍連克朔(今屬山西)、武(今山西神池)、代(今山西代縣)、忻(今屬山西)等州,進逼太原

十二月中旬,擊敗宋折可求、劉光世所率4萬援軍,進圍太原,因攻城月余未下,遂長圍久困。靖康元年正月,金東路軍長驅直入,直抵東京(今河南開封)。二月,完顏宗翰命部將完顏銀術可率一部兵力繼續圍困太原,自率主力南下。宋廷震動,急命姚古為制置使,統兵增援太原。三月,金東路軍迫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後,撤軍北還。完顏宗翰以知太原府張孝純不受割讓太原詔書為由,留銀術可率部繼續圍攻,自還雲中府。五月,為解太原之圍,宋詔种師中率軍與姚古軍犄角進援。种師中至平定軍(今山西平定),相繼收復壽陽、榆次(今均屬山西)後,軍至壽陽石坑(今山西壽陽東南),遭金軍襲擊,五戰三勝,屯駐殺熊嶺(今山西壽陽西南)。姚古率軍至威勝軍(今山西沁縣),聞完顏宗翰軍將至,畏敵不前。种師中軍孤軍奮戰,陷入重圍,負傷力戰而死。金軍乘勢再敗姚古軍於盤陀(今山西祁縣東南),姚古退守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八月,金以宋未能踐約割地為由,再次分兵兩路大舉攻宋。宋廷急遣使求金緩師,同時,命李綱河北、河東路宣撫使率軍援太原。

李綱遣解潛屯威勝軍,劉屯遼州(今山西左權),折可求等屯汾州(今山西汾陽),范瓊屯南北關(今山西靈石境內),相約三道並進。因諸軍不為李綱所轄,互不協調,被金軍各個擊破,喪師數萬。九月初,金軍集兵攻太原城,張孝純、副都總管王稟率軍堅守,多次擊退金軍的進攻,因外無救兵,內無糧草被金軍攻破。王稟投河而死,張孝純被俘。太原終為金軍攻破。

戰爭人物

太原之戰[宋朝]李綱五言長詩

李綱: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紀,福建邵武人,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官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五天即遭罷免。

建炎四年,李綱回到邵武居住。此後,於紹興二年(1132)二月至紹興三年,任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後改湖南安撫使),又於紹興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雖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關心國事,一再上疏陳述政見,繼續反對屈辱投降,支持岳飛抗金鬥爭。紹興十年正月卒。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於世。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