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之戰

澶州之戰

發生於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戰,是遼宋兩國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遼宋關係從長期對抗走向和平相處的轉折點。此戰雙方參戰軍隊多達數十萬,結果以訂立“澶淵之盟”而結束,從純軍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說是一次成功的戰役。

簡介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宋遼 戰爭中,宋與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進行的最後一戰。

背景

澶州之戰澶州之戰

宋太宗趙光義,為爭奪燕雲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區),兩次攻幽州(今北京)失敗後,被迫轉攻為守。真宗趙恆繼位初,宋遼戰爭仍在繼續;為防禦遼攻掠河朔(泛指今黃河下游南北一帶),集重兵於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天雄軍(今河北大名東)等縱深要地。,依託黃河天險,禁止都城東京(今開封),並在邊地廣開方田、河道為阻障;繕完城堡,募壯勇扼守,以抗拒遼戎騎攻掠。遼為贏得有利結局,決計大舉攻宋。

求和行為

根據宋朝史料記載,“初,殿前都虞候、雲州觀察王繼忠戰敗,為敵所獲,即授以官,稍親信之,繼忠乘間言和好之利。時契丹母老,有厭兵意,雖大舉深入,然亦納繼忠說,於是遣小校李興等四人持信箭以繼忠書詣莫州石普,且緻密奏一封,願速達闕下,詞甚懇激。只等言契丹主與母召至車帳前面授此書,戒令速至莫州送石帥,獲報簡即馳以還。”也就是說,與傳統“遼方講和之意始於蕭撻覽澶州陣亡”的看法相反,遼朝早在進攻重鎮瀛州、甚至可能在定州戰鬥之前就已經作出了和平的試探。而在此之後,“先是,王繼忠得上手詔,即具奏俯石普以聞,言契丹已領兵攻圍瀛州,蓋關南乃其舊疆,恐難固守,乞早遣使議和好。丙午,上覽其奏,謂輔臣曰:‘瀛州素有備,非所憂也。欲先遣使,固亦無損。’乃復賜繼忠手詔,許焉。……乃授(曹)利用合門祗候,假崇儀副使,奉契丹主書以往,又賜繼忠手詔。”尤其是曹利用途中經過王欽若鎮守的天雄的時候,“孫全照疑契丹不誠,勸王欽若留之。契丹既數失利,復令王繼忠具奏求和好,且言北朝頓兵,不敢劫掠,以待王人。繼忠又與葛霸等書,令速達所奏。……繼忠尋亦聞利用留天雄不行,復具奏,乞自澶州別遣使者至北朝,免致緩誤。”遼朝講和心情之急迫可見一斑,也說明遼方的和平請求是出自真心的,並非為了麻痹北宋。

在戰爭中主動進攻的一方在剛剛進入敵境時即發出和談請求,且一再催促,這是很奇怪的事情。但為什麼遼朝卻作出如此反常的舉動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換一種方式來進行思考:是否遼朝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沒有靠這場戰役打敗北宋、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念頭,而僅僅是希望藉此壓迫宋朝講和呢?對於這一點,從遼軍在南下過程中採取的作戰方式上可以更明顯地發現其證據。

經過

景德元年八月,先以游騎深入祁(治蒲陰,今 河北安國)、深(治靜安,今河北深縣南)二州境,探察宋軍防禦部署。繼而,聖宗耶律隆緒偕其母承天太后蕭綽親至南京(即 幽州,今北京)謀劃。宋察覺遼企圖後,命 河北、河東諸路部署,各謹邊備。閏九月十二日,遼軍會集固安(今屬 河北)。十五日,南京統軍使蕭撻凜率先鋒軍南進,分兵攻威虜軍(治今 河北徐水西北)、順安軍(今河北高陽東)、北平寨(今河北完縣東北)、 保州(今河北保定),皆被宋軍擊敗。

鏇與聖宗、 蕭太后軍會合,攻定州,被宋鎮、定、高陽關三路 都部署王超率軍阻於 唐河。蕭太后初戰受挫,遂移師陽城淀(今 河北望都東南)休整,並試圖利用宋降將王繼忠致書宋帝媾和。遼軍的大舉進攻,引起宋廷上下恐慌,參知政事王欽若、簽書樞密院事陳堯叟等勸說 真宗暫避金陵(今南京)或成都。宰相 寇準據理相爭,力請 真宗親征禦敵。 真宗納 寇準議,遣將加強邢(治龍岡,今 河北 邢台)、洺(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冀、貝(今河北冀縣、清河西)兩路的防禦。

十月初,蕭撻凜南下祁、深;蕭太后率主力圍攻 瀛州(今 河北河間),遭宋知州李延渥頑強抗擊,10餘日未克,反喪師3萬餘眾。後撤圍南下,會 蕭撻凜攻冀、貝、天雄軍。宋遂將防禦重點南移,分定州兵一部赴澶州,並命各路增援天雄軍。十一月初,遼軍自 瀛州南趨天雄軍,沿途遭宋軍抗擊;同時,宋以 李繼隆、 石保吉分任駕前東。西兩面排陣使,加強澶州及黃河沿岸的防禦指揮。

二十日, 真宗離京師赴澶州督戰。時遼軍進抵天雄軍,攻城不克,轉破德清軍(今河南清奉西北)。繼逼近澶州,襲取通利軍(今河南濬縣東北)。二十二日, 蕭撻凜在澶州察看地形時,中宋軍伏弩身死,軍中為之氣沮。二十六日,宋 真宗抵澶州,軍心大振。遼軍雖攻占宋一些地方,

但傷亡慘重,又失大將蕭撻凜,戰況急轉直下,處境不利,亟願罷戰言和,遂加速和談步伐,並利用宋廷怯戰弱點,脅迫宋歸還後周從遼手中收復的關南(今 河北雄縣南瓦橋關、霸縣益津關、淤口等三關以南)l0縣地。宋廷雖拒割地,但又恐遼乘黃河封凍過河,危及東京,乃答應歲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達成撤軍協定。十二月初七,互換誓書,史稱“ 澶淵之盟”。

評價

澶州之戰結束了宋遼25年余的戰爭歷史。澶淵之盟對宋雖是屈辱的協定,但客觀上促成了此後的百年和平,為雙方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提供了條件。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