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勝抗金起義

魏勝抗金起義

魏勝抗金起義,南宋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宋忠義軍將領魏勝率部據海州(治朐山,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抗擊金軍進攻的作戰。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城邑防禦戰的典型戰例。

基本信息

簡介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宋忠義軍將領魏勝率部據海州(治朐山,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抗擊金軍進攻的作戰。

經過

魏勝抗金起義魏勝抗金起義

紹興二十九年,金海陵王完顏亮恃累世強盛,決意興師攻宋,施行虐政,激起各地軍民反抗。三十一年七月,魏勝探知金軍大舉進攻,遂乘機聚宿遷(治今江蘇宿遷西南古城)忠義軍起義。八月初一,北渡淮河,攻克漣水軍(今江蘇漣水),乘勢進抵海州。金將高文富閉城自守,魏勝乃施疑兵計,令軍多張旗幟,大舉煙火,以詐攻取州城,殺抗拒者千餘人。

繼收復州轄懷仁、朐山、東海、沭陽諸縣,聲勢大震。魏勝自稱制置司前軍都統制,招募義勇,整編隊伍,分忠義兵為5軍,據險設防,嚴陣以待。金同知海州事蒙括鎮國率兵萬餘奪海州,魏勝聞知,預設伏州北新橋。及金軍至,伏擊大敗金軍。十月,聞沂州(治今山東臨沂)蒼山義軍遭金軍圍困,乃提兵往救,陷伏被圍。魏勝冒刃突圍後,料金軍必復攻海州,乃佯弱退兵,誘金軍追擊,以解蒼山之圍。金軍果撤圍尾追,至海州連攻7日不克。魏勝督軍突起反擊,再敗金軍。鏇完顏亮舉兵渡淮,又慮魏勝威脅側後,再次分兵數萬攻海州。

時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率舟師於東海登入,與魏勝軍內外夾擊,先後於新橋、關子門、砂堰連敗金軍。次年,金復遣五斤太師發諸路兵20餘萬往攻海州,魏勝選勇士3000餘騎,拒守石闥堰,憑險阻擊,屢挫金軍攻勢。及金軍盛集,魏勝再施疑兵,偃旗息鼓,寂若無人。金軍驚疑,數日不敢進兵。後金軍植雲梯,置砲石,負土填壕,四面合圍;俟金軍逼近,城中突然鳴鼓張旗,矢石齊發,投火牛,曬鎔液,反擊3晝夜。金軍死傷甚眾,乃罷攻,修城壘,阻河道,欲長圍久困。

魏勝則示形用兵,晝遣奇兵襲擾,夜出精兵掩擊金營,焚其攻城具械。鏇又得李寶遣軍救圍,合擊大敗金軍於北砂巷。隆興元年(1163年),為遏制金軍,魏勝創製如意戰車數百輛,砲車數十輛,與金軍對戰,行則載運輜重,止則環為營壘,配以弓弩箭,堅守海州地域。金軍屢戰失利後,每見“山東魏勝”旗號,即避戰而遁(參見海州之戰)。

二年,宋廷以議和撤海州戍兵,命魏勝徙知楚州。十一月,金南征都統徒單克寧乘和議未決,宋軍防禦懈怠之機,率軍突襲清河口(今江蘇淮陰西)。魏勝率諸軍阻擊,鎮江都統劉寶藉口與金議和,拒不出兵相助,致魏勝孤軍懸進,苦戰竟日,矢盡援絕,英勇戰死,楚州(今江蘇淮安)失陷。

評價

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城邑防禦戰的典型戰例,魏勝知兵善戰,能攻善守,率領忠義軍攻占並堅守海州數年,巧施疑兵,屢敗金軍。所制如意戰車、砲車,為金軍所懼,打擊並牽制了金軍南下進攻的計畫

相關人物

魏勝抗金起義魏勝抗金起義

魏勝(1120—1164),字彥威,淮陽軍宿遷(今屬江蘇)人。

少應募為弓箭手,移居山陽(今江蘇淮安)。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31)七月,金軍即將南犯,魏勝率義軍300人,渡過淮河占領漣水。八月初,又“率其徒數百人至海州,自稱制置司前軍,大兵且繼至”,金守將高文富(多)閉城門拒守,魏勝在城外多樹旗幟、舉煙火,魏勝率部眾攻上城頭,民眾又開城門,魏勝遂占領海州,附近各縣也紛紛歸降(參見魏勝抗金起義)。南宋隨後任命魏勝為統制忠義軍馬。魏勝又一度出兵攻入沂州。同年十月,金軍圍攻海州,浙西副總管李寶率水師登入擊退金兵(參見陳家島海戰),魏勝被任為海州知州。紹興三十二年五月,魏勝升任山東忠義軍都統制,仍兼海州知州,金軍又圍攻海州,金帝完顏亮被殺於揚州後,金軍撤圍退兵。

隆興元年(1163),樞密使兼都督張俊派賈和仲任山東、河北路招撫使,置司海州。魏勝被誣告,因而改任京東路副總管、都督府統制,駐紮建康府。不久,張浚得知魏勝被賈和仲誣陷,恢復魏勝舊職重回海州。隆興二年,因宋金議和,改命魏勝為楚州知州,專守楚州西南的清河口,淮東安撫使劉寶守楚州。金將徒單克寧進攻魏勝於淮陰東十八里口,“魏勝取敝舟鑿其底,貫以大木列植水中,別以船載巨石貫以鐵鎖,沉之水底,以塞十八里口及淮渡舟路”。魏勝抗擊金軍,“自卯至申,勝負未決”,金軍又增派援軍,魏勝全力抗戰,並向李寶求援,李“寶在楚州,相距四十里,堅謂方講和,決無戰事,迄不發一兵”,魏勝援絕箭盡,仍依土崗列陣,堅苦抗擊,以步兵列前,騎兵殿後,魏勝中箭落馬而死,終年45歲(參見海州之戰)。贈保寧軍節度使,謚忠壯。

魏勝生前只是中級武官,戰功亦僅是攻占海州,血戰淮陰,完全不能和獨當一面、戰功顯赫的許多大將相比,甚至不及眾多的中級武將。史學家章穎將他列入“南渡四將”,這不僅因為魏勝忠心報國、戰死疆場,更因為他是“山東忠義之冠”,代表著抗金陣營中的忠義軍這支重要抗金力量。

宋朝戰爭列表

北宋統一戰爭 | 荊湖之戰 | 宋滅後蜀之戰 | 劍門之戰 | 夔州之戰 | 宋滅南漢之戰 | 韶州之戰 | 宋滅南唐之戰 | 采石之戰 | 秦淮河之戰 | 皖口之戰 | 宋滅北漢之戰 | 宋遼戰爭 | 高梁河之戰 | 滿城之戰 | 雁門之戰 | 瓦橋關之戰 | 宋夏戰爭 | 岐溝關之戰 | 君子館之戰 | 代州之戰 | 徐河之戰 | 王小波、李順起義 | 河北之戰 | 澶州之戰 | 鄯州之戰 | 延州之戰 | 好水川之戰 | 定川寨之戰 | 河南、涼州之戰 | 崑崙關之戰 | 斷塢道之戰 | 宋收復河、岷等州之戰 | 定羌城之戰 | 宋越熙寧戰爭 | 靈州之戰 | 永樂城之戰 |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 金遼戰爭 | 寧江州之戰 | 出河店之戰 | 達魯古城之戰 | 護步達岡之戰 | 晏州之戰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幫源洞之戰 | 宋金戰爭 | 太原之戰[宋朝] | 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 邵興抗金起義 | 八字軍抗金起義 | 紅巾軍抗金起義 | 東京之戰 | 宋平丁進之戰 | 宋攻李成之戰 | 川陝之戰 | 鐘相、楊麼起義 | 黃天盪之戰 | 建州之戰 | 下沚江之戰 | 富平之戰 | 縮頭湖之戰 | 和尚原之戰 | 德安之戰 | 饒鳳關之戰 | 固石洞之戰 | 陽武口之戰 | 仙人關之戰 | 社木寨之戰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 | 大儀之戰 | 洞庭湖之戰 | 順昌之戰 | 郾城之戰 | 柘皋之戰 | 剡家灣之戰 | 魏勝抗金起義 | 皂角林之戰 | 德順軍之戰 | 陳家島海戰 | 海州之戰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 | 十三翼之戰 | 闊亦田之戰 |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韓侂胄攻金之戰 | 仆散揆攻宋之戰 |六合之戰 | 秦州之戰| 蒙金戰爭 | 邊堡寨之戰 | 野狐嶺會戰 | 紅襖巾抗金起義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 中都之戰 | 北京之戰 | 潼關、南京之戰 | 蒙古攻西遼之戰 | 襄陽之戰 | 棗陽之戰 | 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 蒙古第一次西征 | 河中之戰 | 春不花剌之戰 | 撒麻爾乾之戰 | 春玉龍赤傑之戰 | 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 你沙不兒之戰 | 范延堡之戰 | 申河之戰 | 塔里寒之戰 | 迦勒迦河之戰 | 三峰山之戰 | 蔡州之戰 |宋元戰爭 | 窩闊台攻宋之戰 | 沔州之戰 | 蒙古第二次西征 | 真州之戰 | 陽平關之戰 | 江陵之戰 | 黃州之戰 | 廬州之戰 | 京襄之戰 | 大埡寨之戰 | 乞瓦之戰 | 賽約河之戰 | 余玠防蜀之戰| 壽春之戰 | 蒙古第三次西征 | 蒙古滅大理之戰 | 蒙哥攻宋之戰 | 押赤城之戰 | 蒙古攻四川之戰 | 麥門底斯之戰| 蒙古攻安南之戰 | 底格里斯河之戰 | 巴格達之戰 | 鄂州之戰 | 釣魚城之戰 | 額弗拉特河之戰 | 阿勒頗城之戰 | 大馬士革之戰 | 蒙古平李璮之戰 |虎嘯山之戰 | 襄樊之戰 | 淮西之戰 | 郢州之戰 | 沙陽、新城之戰 | 嘉定之戰 | 丁家洲之戰 | 岳州之戰 | 焦山之戰 | 臨安之戰 | 常州之戰 | 重慶之戰 | 揚州之戰 | 潭州之戰 | 瀘州之戰 | 靜江之戰 |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戰 | 元平吉里之戰 | 芒市河之戰 | 厓山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