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禪師寶塔

普照禪師寶塔

普照禪師寶塔,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萬松寺中,清康熙年間建造,由基座、塔身、五層密檐和塔剎組成,須彌座和出檐均以磚枋木斗拱承托,塔身轉角均有浮雕幢塔,門窗磚雕十分精美。明代萬曆四年,普照禪師來此庵住持,念四字佛經,導人為善。明神宗朱翊鈞,曾為此庵寫了“清心”二字。清康熙皇帝賜額“萬松寺”。並於康熙十四年,為正殿書“樂天真”匾。乾隆皇帝為殿檐題“慈育萬物”額。為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景點之一。

基本信息

住宿與交通

普照禪師寶塔 普照禪師寶塔
沐野垂釣園位於天津著名景區 九山頂風景區內,距北京(東四環四元橋)110公里(實際開車測量)是一家集餐飲、 住宿垂釣娛樂為一體的農家院。 九山頂是一個爬野山、摘野果、吃野味、休閒 娛樂的好地方,山里人純樸好客的性格定能讓您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沐野垂釣園共有各種客房6間,可同時居住24人(鄰近的親戚家還可住20人)。房間內乾淨衛生,床單、被罩一客一換,標準間設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供應熱水,使您居住生活更加方便。住宿價格採取包吃包住的方式,一日三餐:50元/人。作為 中國的直轄市之一和北方商貿中心, 天津的賓館高、中、低檔種類齊全,你既可以選擇價格昂貴,環境一流的星級賓館下榻,這些地方往往交通便利,到機場、車站都很方便;也可以到價格相對較低廉、又清潔衛生的一些小型旅館往宿。自駕車路線: 四元橋>> 枯柳樹環島右轉彎>> 平谷城區>> 金海湖>>津圍公路>>九山頂,進入九山頂景區直行,路右側有路標.火車:北京--薊縣天津--薊縣可安排接站,計程車(面的)50元/次(可乘5-7人)公共汽車:乘918車到平谷,轉乘去興隆方向的車到九山頂路口。從天津火車每天有兩趟車到薊縣,分別為早7點30分和晚19點,大約三小時可到。到 薊縣後,有中巴車到景區。

景區環境

普照禪師寶塔 萬松寺千佛殿
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舊稱“ 李靖庵”,唐初名將 李靖曾在此居住,故名。清初詩人宋犖認為前賢不宜直呼其名,改稱“ 衛公庵”。清康熙年間又改稱“萬松寺”,沿用至今。明萬曆、崇禎和清康熙時擴建重修,抗日戰爭時期,冀東軍分區十三團團部駐此,1942年被 日軍梵毀,但所有佛殿石基和 《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1985年修復,大殿、耳房等煥然一新。萬松寺是 盤山寺廟群中最大的廟宇。“青山綠水,夢月松風,廟貌之威赫,佛像之莊嚴,居然畿東一梵剎也”( 《重立宗派碑記》)。

“龍山環匝,風水縈紆,有龍游鳳覽之勢。緣崖攀登上,雲氣嵐光,青紫萬狀”(《重修李靖庵記》)。萬松寺山門前,矗立著一峰駱駝形的巨石,前面鐫“名山古寺”,後百鐫乾隆御製詩八首,其中《萬松寺》一詩尚清晰可辨:“田盤到處佳,萬松我心寫。寺樓坐空翠,天籟披瀟灑。”山門旁牆壁上,嵌有五塊方石,各二尺見方,上刻“京東第一山”五個大字。山門以外,有幾座小殿自成一組,最大的是彌勒殿,供奉彌勒菩薩,旁塑四大天王,後立面北韋馱像一座。由山門拾級而上便是一座樓房,樓為五楹兩層,北向,與正殿相對。故樓的陽面只開幾個小窗,別無他飾。

普照禪師寶塔 萬松寺千佛殿
樓陰為正,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檐下懸有“ 盤阿精舍”小匾一塊。再上是 毗盧殿。廊下懸掛“萬松寺”巨匾一塊,廊前明柱掛有“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目照禪心”楹聯一幅,筆力遒勁,結構俊秀。殿東有一鍾亭,內懸一大鐘,口徑三尺,鐘聲渾厚低沉,山谷共鳴,數里之外可聞。

再上為千佛殿,有釋迦銅像一座,高六尺餘,後有倒座觀音,四圍泥塑十八羅漢,形態各異。台桌上共有大小銅佛無數,大者尺餘,小者幾寸,製作精美。殿中是有一座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造型優美。千佛殿由此得名。此外,還有祖師殿呂祖殿。祖師殿西北山巔有一平台,即李靖舞劍台。“石最堅,有唐將‘李從簡游李靖舞劍台’,數字刻焉,字徑五寸”( 《帝京景物略》 )。萬松寺東有望海樓遺址,從寬廣的樓基和巨大的石礎,可窺見昔日的規模。樓高三層,登樓縱目遠眺,可見海氣重重。望海樓東崖上,有一松從崖邊凌空橫生,如鳳凰展翅,名“鳳翹松”。望海樓北有普照禪師墓及普照禪師塔,塔前有石碑二通,一通是康熙23年中秋智朴所撰《普照大師行實碑》 ,一通為道光16年所立《承先啟後碑》 ,記載著萬松寺的環境和歷史。寺前有太平禪師寶塔,磚體,六角三層。前後有假門,其它四面為十八格假窗。一層六轉角各嵌一五層小塔。塔座嵌動物花卉浮雕十一塊,浮雕上有雕花護欄。塔頂上長一顆松樹,饒有奇趣。

美食與購物

普照禪師寶塔 景點美食

各種燒烤篝火晚會:烤全羊、烤羊腿、烤魚等各種燒烤,篝火晚會。各式農家飯菜:水煮魚、酸菜魚、山野菜、花椒芽、小河魚、小河蝦、柴雞蛋、貼餅子燉小魚、菜糰子、小米粥等全部是取自大自然的無污染食品,應有盡有,豐儉由人。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還可以嘗到中國各地的風味菜餚。而天津的風味小吃,就更有名頭了,除聞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發祥麻花這三樣外,還有張記果仁、曹記驢肉、大福來鍋巴菜、石頭門坎素包子、芝蘭齋糕乾以及貼餑餑熬小魚等特色小吃。衛青蘿蔔呈長筒形,一般長20厘米,直徑大約厘米,每個約重斤,全身呈綠色,皮薄、肉多、清脆、甘甜、水多,既可生吃,又能作熟菜,湯料和醃製。特別是生吃,別有風味,嚼起來又脆又甜,水多無渣,味道鮮美,清淡可口,可以解熱止渴,化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普照禪師寶塔 景點美食
四大扒不是可單獨成席的菜餚,而是為成桌酒席的其他主要菜起襯托作用的配菜。四大扒並不是只有四種,而是由於其相對“ 八大碗”而言只是配菜,所以稱為“四大扒”。主要包括: 扒整雞扒整鴨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參扒麵筋扒魚等。 五加皮酒是天津名酒。它用天津特產的上等高粱,配以十多種中藥材加工而成。其味微甜,有祛風濕、舒筋活血之功效,加上採用 傳統陶瓷瓶裝,古色古香,深受 東南亞南洋群島等地的喜愛,為天津市傳統的出口商品之一。比較大的商場和旅遊定點商店設有外幣兌換處並可以使用信用卡,在街頭市場購物最好事先兌換好貨幣。商店的營業時間一般從早9:00到晚20:30,有時會延遲到21:00。特色商業街有:濱江道商業街、服裝街、和平路商業街、 估衣街、小白樓商業街、 瀋陽道古物市場。特色商場:天津勸業場、天津百貨大樓、天津商場、和平商業大廈等。

貼士

普照禪師寶塔 普照禪師寶塔
單弦,清 乾隆年間起源於北京,因演唱時用 八角鼓擊節,又名八角鼓。流行 北京天津東北各地。單弦為聯曲體,早期常在岔曲頭和岔曲尾之間夾以數唱和若干曲牌,現通常結構為岔曲頭和若干曲牌。早期單弦演員來自北京。建國前,三大流派的創始人 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常年活躍在天津的曲藝舞台上。40年代,天津單弦演員 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獨特風格的演唱藝術。西城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曲種,其吐自發音完全是天津話,不論說與唱都極富鄉土氣息。 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壯激昂,唱法和曲調接近語言,內容較鮮明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 沽民眾喜愛。當年在 茶樓演出時,常座無虛席。民國初年,天津 城北門臉有 寶和軒茶社海銳茶社,是專演西城板的地方。現在這個曲種已基本無人會唱,近於失傳,殊為可惜。

旅遊景區

普照禪師寶塔 普照禪師寶塔
天津是中國四大 中央直轄城市之一,是中國沿海開放的國際口岸城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天津是中國 北方最大的經濟商貿中心。她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文化薈萃,同時具有濃厚的天津地方民風民俗,豐富生動的近代歷史遺蹟,是座頗富旅遊價值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座充滿 現代活力的 國際港口都市。今天的太平寨依然是濃蔭蔽日,古木參天。歷史上構築的 石寨石屋石堡仍歷歷可見。山下還保存有較為完好的清 同治年間的房屋建築。山上的泉水資源也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有 老龍泉九龍杯泉,均位於太平寨的深山狹谷中,特別是老龍泉,一年四季一茶杯粗的泉水從石縫中流出,水質純淨甘冽,冰甜爽口,泌人心肺。興建於山腳下的 龍王寺水庫,則似一天然湖泊,給 山寨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今日的太平寨,是人們回歸自然,尋幽探勝的好去處。 薊縣在抗日戰爭時期,是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在部分,盤山地區是根據地的核心,在此地曾發生過1938年的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和白草窪伏擊戰等28個聞名的重要戰事。湧現出了包森, 田野,血濺 蓮花峰七壯士等眾多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人物,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紅公旅遊 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附近景點

普照禪師寶塔 太平寨
太平寨:位於安陸城 西北40公里的孛畈鎮柳林村境內,海拔517米,是安陸的最高點。它與白兆山屬同一山脈,即大洪山系,是新編 《安陸縣誌》記載的安陸四大名勝之一。原名太平山,因兩山對峙,又名“ 石門山”。 《安陸縣誌》云:“太平山,距縣城九十里,由石門入澗,緣 馬鬃嶺而南,險峻不可方軌”。太平寨築於太平山頂,僅一線蟻旋而上,地勢險要,為 西晉張昌舉兵的地方。公元302年,即西晉 太安二年, 朝廷徵發 荊楚人入蜀鎮壓 益州農民起義,該年五月, 義陽張昌不堪苦役,率 江夏流民數千人舉行武裝起義,在太平山安營紮寨,與朝廷對抗,因紮寨太平山,築寨太平山,故名太平寨。後來張昌又以太平寨為根據地建立了國家,設立了百官,立 山都縣丘沈為天子,國號神風, 張昌為相國。占領了 五個州的廣大地區,一年半後,政府軍圍剿, 張昌戰死在 湖南零陵縣境內。起義雖然後來失敗了,但 張昌起義的故事卻留在了民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比 白兆山的歷史文化早400多年。據考,自古以來太平山為兵家扼險用兵之地,遊人唱詠之所。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入安陸,城關淪陷。1942年8月,原國民黨安陸縣政府遷至太平寨山下的龍王寺,並在麻羊窪創建了最早的 安陸縣第一初級中學(簡稱安一中)。老一輩回憶:當年在這裡舉行考試時,縣老爺還親率達官貴人騎馬巡視考場,其場面極為壯觀。 國民黨安陸縣政府在 龍王寺歷時三年之久。後來日本人投降後又於1945年9月搬回安陸城關。
普照禪師寶塔 黃崖關

黃崖關:

津門十景之一,景名“薊北雄關”。黃崖關長城位於薊縣北部燕山的崇山峻岭中,北齊時建,明代重修。東達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峪長城,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長城。全長42公里,其中古牆21.5公里,磚牆2公里,敵樓52座,烽火台14座,利用山崖作天然屏障來築城牆16.5公里。西側的長城邊牆,因地制宜築有磚牆、石牆以及險山牆、劈山牆等多種形式城牆。沿線敵樓、煙墩有方形、圓形、磚築、石砌諸多類型,總計20座。其中雄踞關北1公里孤峰上的鳳凰樓,磚砌圓形,底徑16.1米,高18.3米,上、下兩層,頂建磚構樓櫓鋪房,為外地罕見。黃崖關亦稱小雁門關。建於明代,是薊縣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海拔高度300米,關城東西兩側崖壁如削,山勢陡峭雄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著名的雄關險隘。由於山崖在夕陽西照時,反射出萬道金光,故名黃崖關。關城由正關、水關、東西稍城和烽火台組成。黃崖正關,又名八卦城,因城內有“八卦街”而得名。它是長城衙署、倉儲所在地。東臨枸河,西倚帽頂山。隨山形地勢修建,呈不規則刀把形,從東至西由瓮城、外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城牆東、西、南三面設通衢城門和城樓,北城牆因防禦需要不設城門,而在城台上建了俗稱關帝廟的北極閣。內、外城地面高度相差4米,南、北兩端各設陣眼門一座,以通內外。城內城內有一村,街道不作棋盤式布局,由數十條死巷、活巷、丁頭錯位構成,稱“八卦街”,現有268戶人家。漫步其間,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極富神秘色彩。南門上方嵌楷書“黃崖關”漢白玉額匾一方。其南有一結構片樓,匾文陽面為“薊北雄關”,陰面為“金湯鞏固”。北場面牆往東延伸即水關。水關是一座呈五孔橋式建築,是萬里長城中唯一水關。明永樂年(1403~1424)始建。全長75.5米,通高12.15米。控扼枸河谷地,東連太平寨,西接黃崖關城。上有垛口、射孔,下有鐵柵欄,水能流而人馬不能越。戰時迎戰敵兵,平時駐關收稅。1996年殘存關城再次遭到破壞,只剩北城牆卵石。1984~198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集資修復,修築盤山公路,闢建長城博物館、長城碑林和度假村。在其中1986年10月~1987年9月進行黃崖關第三期修復工程,將關城以乾、艮、震、巽、離、坤、兌的圖形和方位分布。城中心的“黃崖口提調公署”闢為長城博物館。乾卦區創建《百將墨跡碑林》、《百家墨跡碑林》和《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瓮城內修建竹刻名聯堂,其餘房舍闢作黃崖山莊賓館,是國內旅遊設施完備的長城風景遊覽勝地。黃崖關長城為中國修復長城工程中最長的一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