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鬃嶺

馬鬃嶺

馬鬃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地處金寨縣南部,境內總面積72650畝,其中核心區23050畝,活立木蓄積50萬立方米。因古木參天,森林原始,盛產靈芝、天麻、貝母、三七、竹節參等百餘種野生名貴中藥材,故而得名百寶山。 相傳明末李自成起義威震大別山,崇禎八年滎陽大戰後,李自成率部東進,路過於此,因山高陡峻,影響部隊前進,闖王快馬加鞭,一縱而過,遂更名馬縱嶺,後取諧音“馬鬃嶺”。

基本簡介

氣象萬千馬鬃嶺氣象萬千馬鬃嶺

馬鬃嶺位於金寨縣南部,是天馬國家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境內總面積72650畝,其中核心區23050畝,活立木蓄積50萬立方米。因古木參天,森林原始,盛產靈芝、天麻、貝母、三七、竹節參等百餘種野生名貴中藥材,故而得名百寶山。相傳明末李自成起義威震大別山,崇禎八年滎陽大戰後,李自成率部東進,路過於此,因山高陡峻,影響部隊前進,闖王快馬加鞭,一縱而過,遂更名馬縱嶺,後取諧音“馬鬃嶺”。

馬鬃嶺,因其雲多、霧重、山高、樹密、水碧,形成了風光旖旎、無與倫比的自然景觀,被譽為生態名山、資源名山、藥材寶山、文化名山。森林復蓋率高達94%,最高峰月亮岩海拔1671米,是大別山主峰之一。馬鬃嶺主要景區有:和尚坪、鋸兒齒、聖卦尖和鯽魚背。

佇立在雍熙象鼻嶺鼻頭,往西南遙望,一座連綿數十里的大山橫亘在前方,好一匹駿馬啊,橫空出世,揚鬃奮蹄,白雲紛紛從馬背上墜落,這就是瑰麗雄奇的馬鬃嶺。它高踞在納雍縣城西郊17公里的納水公路上,海拔2331.8米。雄、奇、險是它誘人的特點,四季分明,絕好的避暑去處,令人流連忘返,鮮為人知。

歷史革沿

馬鬃嶺歷史遺蹟馬鬃嶺歷史遺蹟

《大定縣誌•輿地誌》記載:“又東南二十裏白馬鬃嶺(城西南百一十里),山勢雄傑,如天馬振鬣行空,雄峻險隘,橫控水西”,故而得名。

民間傳說,這是天馬運煤的地方。每到明月當空,嶺南側的月亮岩晶瑩透亮,遙相輝映,處處皆堪入畫。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九軍團羅炳輝部,從梯子岩方向突圍,擊退了國民黨劉鶴鳴部隊的襲擊,取道從麥地、英底、大兔場經馬鬃嶺以至水城,馬鬃嶺乃必經的險要。

1936年,紅軍二、六軍團某團政治部主任歐陽崇庭到達納雍,曾對綠林頭子宋老跛做思想政治工作。當年紅軍主要活動就在馬鬃嶺及陽長以角一帶,為納雍人民的解放事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60年代,省煤炭廳曾在此大力興辦煤廠。現在,大礦小礦數十個。沿著微波站周圍的芳草地和灌木叢走,可見馬鬃嶺下工廠林立,有電廠、硫酸鋇廠、碳素廠等。一派山鄉建設的新氣象。

景點

吊水岩瀑布

吊水岩瀑布吊水岩瀑布

登上馬鬃嶺,吊水岩是必經之地。要選上一個好天氣,不

然,即使在吊水岩下,也是濃霧瀰漫,五步之內,不辨路徑。 每當晴天,上午10時,山下還是濃霧籠罩,可山頂早已煙消雲散。立在公路上,便可看見吊水岩瀑布從兩山之間懸空而下,猶如一條銀練切入到濃霧之中,順陡峭的岩石分為三疊。瀑布從兩山之間的石隙中流出,陵空下瀉。這是一疊,高約130米;二疊高約30米,瀑水由於光的折射,透明晶瑩,富麗多姿;三疊高約60米,萬練倒懸,傾入峽谷中,濺起飛沫瀰漫,涼爽宜人。進到峽谷,瀑布自天而降,晶瑩的水簾,陽光直射,彩虹隨波濤飛舞,景色奇麗。

引人入勝的是瀑布的傳說。傳說最感人的是祈雨:古時候,這山下的幾個寨子幾百戶人家耕耘著萬畝良田,可連年乾旱,顆粒無收,殺豬宰羊祭祀蒼天和山神都無濟於事。人們垂頭喪氣,望著炎炎烈日,無計可施。這時,一個叫龍隱秀才的人對大家說:要老天下雨,就要有絕對的誠心,只有一種辦法,讓幾個寨子的女人由岩上倒懸而掛,以頭髮和腳連線,形成人梯,這樣,岩上就會暴出泉水,像人梯一樣源源不斷地流淌,灌溉萬畝良田。於是所有的女人集中起來,搭成人梯,男人們則大擊鑼鼓,唱著祈雨的歌,直到黃昏,突見岩石被戳了兩個洞,兩股泉水便從中傾瀉下來。就是吊水岩瀑布,千年萬年地流淌著。

雲中小天池

由吊水岩峽谷底,有兩條路可上馬鬃嶺小天池。一條是從左邊的半山上繞盤山公路,道路險阻陡峻,轉十多圈就到達天池。坐在車裡,抬頭望去,眼前就是萬丈峽谷。絕美的風景就在絕險處。另一條路就是攀登天梯。

天梯是電站工人們在粗大的虹吸管道旁架設的鐵欄扶手,水泥板踏步,一級一級,傾斜度達70度左右,攀登天梯,令人驚心動魄,每上一級都不容易。仰視,只見紅日流輝,重巒疊翠,迎面向你張開懷抱,讓人激動不已。如果回頭望,你會看到遠處電站一帶的房舍。山上瀉下的瀑布,浪花層層翻動,簇擁在腳下。

攀上天梯,就是小天池。到了小天池,真感覺上了天堂一般。小天池是一個人工湖泊。一湖碧玉,十里波光,高踞于海拔2000多米的馬鬃嶺山之上,仿佛一面天賜的鏡子,專為群山秀色及蒼天白雲而設。

馬鬃嶺馬鬃嶺

水面上飄動著幾葉漁舟,人是看不見的,只看見漁竿和半笠。幽靜的水面上,野鴨子和水鳥星星點點。天池水面平靜。水中有紅鯉魚、鰱魚等。

在天池泛舟,美不勝收。既可飽覽天池風光,又能品出人生真味。

杜鵑林

十里杜鵑林帶是馬鬃嶺上又一景點。每到四五月間,杜鵑花漫山遍野。最隆重的要數五月端午節。十里杜鵑林,花香滿天池。在天池和大梁子之間,有一段數千平方米的平壩。這裡一直是民族的跳花場。十幾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們,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趕來,唱山歌、跳蘆笙,色彩繽紛,與十里杜鵑融為一體,遠遠望去,分不清哪兒是花海哪兒是人海。廣闊的跳花場上,設有專門的舞台,四周商賈成群,百貨流通,點點炊煙從人群中裊裊升騰。待到11時許,跳花開始了。人們忙碌著,把飯吃好,戀人們則隨手採摘滿山紅杜鵑插在心愛人兒的頭上或胸前,表示祝賀;還可以買到自己喜愛的口琴、口弦、蘆笙或金銀首飾饋贈對方,作為定情之物。在這兒,既可以看到鬥牛、摔跤、角力、賽馬等節目,又可以飽覽納雍獨有的苗族舞蹈“滾山珠”和彝族舞蹈“搓子舞”。

微波塔

穿過十里杜鵑花叢,沿馬鬃嶺的“馬背”,行走四五里,可登上馬鬃嶺最高峰――微波塔。雄踞在2300多米高度,身高近60米的微波塔,如一把倚天寶劍。如果天氣晴朗,可極目遠眺到大方縣城,納雍境內方圓百里的大小鄉鎮則盡收眼底。來到這裡,便仿佛來到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處,不由使人思緒萬千,前可見古人,後可見來者,滄海桑田,星移斗轉,歷史已發生了多少天翻地復的變化。

旅遊看點

馬鬃嶺宛若一匹賓士在群山峻岭間的神駒之頭頸,那高低錯落的參天林木就是飛揚的鬃毛,便得其名。這裡海拔高3500米,有眾多景觀,可為遊人一飽眼福。

嶺上觀日出

拂曉時分,站在嶺上眺望東方,天邊雲海逐漸光亮,先玫瑰色,繼而淡紫,又是橘紅,剎時萬道霞光有如煙花穿透雲海,把天空染得通紅,一輪紅日隨之冉冉升起,層林盡染,峰巒披金。雲分七色,霞勝錦緞,天地萬物皆染在鮮亮的彩色世界。

百變雲海流

馬鬃嶺雲海浩翰遼闊,因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而變幻無窮。時而水紋悠蕩,波光鱗絢,象一地微風吹皺的春水。時而驚濤乍起.駭浪翻滾,萬傾波瀾奔騰而來,漫過山脊。又如銀河缺口,飛瀉而下,形成道道雲瀑。時而層巒疊峰,雲峰巍峙。時而……

神奇佛光飄

山高陡峻山高陡峻

世人僅知峨眉佛光。而此地佛光卻遠勝峨眉。在馬鬃嶺,

凡是晴天無論在上下午,無論何處都可觀賞到。不僅人至環生,環色明麗,而且環隨人動,環變人態,或端坐蓮台、或卓立雲端、或安臥石上,形在咫尺,似可觸摸。巧時光環中還能呈現罕見的雙影。生這裡人人都可做一回菩薩、觀音。

奇峰怪石多

因馬鬃嶺山高林密,積雪深厚,所以水體豐富,對地表侵蝕切割強烈,使這裡奇峰聳然,怪石林立,美不勝收。有的如破土竹筍,生機盎然,有的似各具形態的動物。如“萬年金龜”、“玉兔覓食”、“金雞報曉”、“老熊爬坡”等,栩栩如生。更令人撫掌稱絕的是“時珍採藥”和“盼夫歸”神形兼備,維妙維肖。

雙龍歸碧潭

馬鬃嶺河道的下游,海拔1480米的地段之懸崖峭壁上,兀立一巨石,將河水一分為二形成雙瀑直瀉百米深潭。猶如兩條銀甲玉龍從天而降,回歸水府。雙瀑百米下的水潭俗稱“海心”,面積約有百來平方米,水色墨綠,深不可測。飛流直瀉的雙瀑,濺起瀰漫水霧,陽光下幻出的彩虹隨水蕩漾,景色迷人,令人神往。

馬鬃嶺在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城北,峰巒綿延數十里,狀如馬鬃,形如九屏玉機。海拔1681米,為紫雲最高點。嶺諺云:“九十九個坡,九十九個窩,九十九個頂,九十九個井”。

項目概況:馬鬃嶺位於紫雲縣城北面,隸屬松山鎮青河村,距縣城8.5公里,景區平均高度在1500米左右,地勢平闊,為典型的高山草原地貌。主峰馬鬃嶺是紫雲自治縣的最高峰,海拔1681米,嶺上有2000多畝草地,屬高原上的草原。可依託豐富的草地資源發展特色畜牧業養殖及綜合開發以觀光、露營、燒烤等休閒旅遊為主的高山草原旅遊項目。

擬建設騎馬、馬車觀光游、草地徒步行、野營遊樂、天象景觀攬勝、高空觀景歷險遊樂等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場所,獨具特色的集高山、森林、草場、方竹林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喀斯特高原風景區,各地的遊客可在這裡體驗原生態的民族文化,並結合豐富草地資源特點建設畜牧業養殖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