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曹王寺

大曹王寺

大曹王寺大曹王廟原是歷史上一座有名的廟宇,地處南郊余新鎮,是為紀念北宋初期大將曹彬而建。2001年當地重建並改名為大曹王寺。曹王村村民製作泥貓很有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曹王寺 坐落在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古蹟眾多的江南水鄉,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蔣薰詩曰:“望得江南十里春,曹王寺外踏青頻”。相傳大將軍曹彬在平定浙江時,為了保全浙江百姓生命而無法完成使命,最後毅然以自刎作為復旨,江南老百姓為了紀念他而建此寺,因稱為大曹王寺。寺院規模宏大,占地四十餘畝,早在宋、元時期即已是嘉興著名的旅遊聖地。在明代有清明“游曹王”之說,香客不遠數百里而來,趕廟會三天。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每歲三月,鄉人市女燒香者萬計。”每年的清明節和八月初二廟會仍是人山人海、接踵而至,不僅四周鄉鄰的善男信女集於此,還有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常熟的香客和護法信眾也紛紛踏至而來,商賈環寺成市,到清代更是成為集鎮。如今是南湖區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歷史由來

大曹王寺 大曹王寺

北宋初年,朝廷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派大將曹彬率兵江南鎮壓亂民.官兵所經之地生靈塗炭,百姓紛紛逃難,飽經戰亂之苦.難民中曹將軍見一位滿臉污垢,衣衫襤褸的村婦背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孩,手中攜著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孩,曹將軍感到十分疑惑,便下馬問村婦,村婦噙著眼淚對將軍說:背著的是鄰居家的,他的父母都死於戰火,臨終前他們囑咐我照管孩子,長大後接他家的香火,手中拖著的是我自己的孩子,讓他吃點苦不要緊.曹將軍聽後大為感動,於是悄悄地告訴村婦清明節上午,我要在你們居住一帶奉旨屠城,你在自己家中帶孩子不要出門,只要在門前房檐上插些楊柳桃花作記號就可以保平安。婦人聽後感激地謝過將軍。

到了清明節前一天上午,村婦因心地善良就把前兩天將軍對她說的告訴了村民,於是家家戶戶都忙著折桃柳枝效仿以保平安.到了清明節上午,曹將軍出征前命令將尉士兵,如見達到農家門前房檐上插有柳桃枝記號的不能妄殺,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插上了柳桃枝,曹將軍眼看無法復旨,為了保全百姓生命,他毅然下馬拔劍自刎。直到下一個皇帝登基後,為曹將軍昭雪並封他為曹武惠王。

為了永遠那懷念這個保護百姓生命的將軍,當地村民自發籌建曹王寺.千年以來,每到清明和八月初二,前來祭供的百姓人如潮湧,真是萬民敬仰。

泥貓

大曹王廟的泥貓、泥孩、泥美人、泥虎等十分有名,特別是泥貓更為著稱。泥貓稱為蠶貓,一般農民購後置於蠶室,可以驅鼠祛邪,一時在周邊成風。泥孩取“宜男”之意,泥塑製品均在當地采泥手捏彩繪而成,形象拙樸可愛,是膾炙人口的民間工藝品。明末清初海鹽詩人彭孫貽《舟過馬涇謁曹武惠王廟》詩中有“原蠶爭卜繭,屠豕競迎貓”之句。清初嘉興譚吉璁《和鴛鴦湖棹歌》中說:“泥孩縱說鄜延好,不及曹王廟上好。”其產泥塑不僅在廟會上銷售,還運到市區小曹王廟(現南湖大橋旁)出售,現在曹王村還有村民能製作泥貓等。

主持簡介

大曹王寺 大曹王寺

維華法師 自幼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里,接受佛法薰陶。一九九五年之前完成義務教育,下半年因緣殊勝,在浙江溫州永福講寺禮上智下明為師剃度出家。一九九七年到普陀山參學。深入佛學,潛心研究。一九九九年年底在杭州上天竺依止上木下魚大和尚受具足戒。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二年在福嚴寺、鳳嗚寺、柏林禪寺、包山寺等寺院參學。零三年在蘇州聖堂寺任知客、僧值。二零零五年在鳳嗚禪寺常住,零五年十月聘請為大曹王寺住持。

地理位置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大曹王寺

(火車站乘101路公車到余新鎮下)

公交時間:早上6:00--晚上6:00(火車站到余新下)

交通工具: 火車、汽車、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杭州簫山機場。(上海在上海火車南站,杭州在杭州東或城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