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殿

祖師殿

祖師殿位於大雲山中部峰頂,始建於唐,宋代岳州通判石光,退隱大雲山,劈谷學道而成仙,是為大雲山赤腳祖師,與真武祖師並列。祖師殿系全石結構、古樸精良,有靈宮殿、祖師殿、玉皇殿、望江亭等建築。

基本信息

岳陽祖師殿

地理位置

祖師殿祖師殿
岳陽大雲山祖師殿位於湖南嶽陽大雲山中部峰頂,始建於唐,宋代岳州通判石光,退隱大雲山,劈谷學道而成仙,是為大雲山赤腳祖師,與真武祖師並列。祖師殿系全石結構、古樸精良,有靈宮殿、祖師殿、玉皇殿、望江亭等建築。

歷史

祖師殿祖師殿
現存祖師殿建築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建,整個建築似小巧玲瓏的四合院,殿內供奉著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像。張三豐是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道士。《異林》稱宋時人,《明史》稱金時人,《張三豐全集》又定為元初人。史書中稱他不修邊幅,號張邋遢。讀書過目成誦,寒暑只一袖一蓑,一餐能食升頭,或數日不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明朝初年入山修行,被明朝皇帝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後人奉為武當派祖師,建觀塑像供奉祖師殿內。岳陽祖師殿還有一通馮玉祥將軍所立的石碑。1945年8月,馮玉祥在祖師殿得到了日本投降的喜訊,在觀測建聞勝亭紀念,碑文寫道:“三十四年八月初,予來青城山,下榻真武宮。十一日晨,日本接洽投降訊息傳來,同志鼓掌歡呼。時予方在灶間取火,聞番不禁喜極淚流。八載艱苦,竟獲全勝;積年大恥,終免盡雪,予能不為吾民族國家慶乎!乃築亭以為紀念,名曰聞勝亭雲。馮玉祥敬志。”祖師殿還有浴丹井、讀書台等古蹟。浴丹井是唐天寶七年(748年),道教薛昌居煉丹留下的遺蹟。讀書台為唐代道學家杜光庭的讀書處。出祖師殿山門,經浴丹井、雲松塔,沿小道行半華里,可達軒皇台絕頂。相傳這裡是黃帝授道處。登臨頂峰,孤峰聳立,獨秀霞表,松濤盈耳,天風浩浩,俯覽江水如帶,群山相擁,風光無限。下軒皇台,經三險,可到金鞭岩。岩石呈黃色赭色,一凹處有三石校排列,相傳為趙公明藏金鞭處。這一路奇峰峭壁,千岩競秀,萬睿爭艷,十分壯觀。

青城山祖師殿

(四川省都江堰市)祖師殿,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倉峰,背靠軒轅峰,面對白雲溪。古名「清都觀」、「洞天觀」、「真武宮」。始建於晉代。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殿內供奉真武大帝、東嶽大帝、呂洞賓及張三豐塑像。據載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張愈、費元規等道士曾在此地隱居。現有相傳為杜光庭讀書處的讀書台。南宋陸游《游杜光庭讀書台》詩云:「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祖師殿附近有聞勝亭、問道亭。聞勝亭為馮玉祥所建。抗日戰爭期間,馮玉祥寓居於此,聞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為紀念。問道亭相傳是黃帝拜見仙人寧封子問道處。祖師殿後有薛昌浴丹池、雲松塔、軒轅台等古蹟。浴丹池現還有遺蹟尚存,雲松塔、軒轅台皆毀。

湖南祖師殿

位於湖南永順縣老司城東南1公里的山腰間。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重建於明朝。殿堂坐東朝西,前面臨溪,整個殿堂均按土家族風格所建,主要殿堂有正殿、後殿、玉皇閣。此殿為土家族現存最早的道教古代建築,是研究土家族宗教文化的現實寶貴資料。

江西祖師殿

位於鷹潭龍虎山正一觀,背靠龍虎山主峰,殿內供奉張天師塑像。此殿為正一觀主體,後有玉皇殿,旁有財神殿及丹井,傳說,此井便是當年天師用來煉丹的。

相臨景點

洞庭湖絕頂五井杜甫墓玉笥山華容烈士陵園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靈缺口五尖山森林公園岳陽樂園四牌樓岳陽樓三戰三捷石刻屈原墓招魂堂張谷英村八仙殿藥菇山文廟任弼時同志故居君山風景區祖師殿慈氏塔湖心島獨醒亭魯肅墓慈恩塔老龍潭平江起義紀念館汨羅江屈原碑林禹山遊覽區寶慈觀屈原祠四座石塔金鄂山公園三眼橋福壽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