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龜苓膏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以甘草,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一般呈凝固的膏狀,似涼粉,也可熱飲。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濕,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基本信息

簡介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土茯苓為原料,以甘草,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

食材

龜苓膏龜苓膏

龜苓膏的材料取自:鷹嘴龜是名貴的中藥,可清熱解毒;土茯苓則可去濕。除這兩種主藥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金銀花等藥效加強。龜苓膏有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保健養顏功效。它的品性溫和,不涼不燥,男女老幼皆宜。但有的資料上說,真正的龜苓膏應以金錢龜做,只採用龜胸腹部之前腹甲板,因為那裡比較柔軟,含膠質多,容易熬成膏狀。金錢龜板以陳年舊板為最好,能滋陰潛陽、消除虛火引起的骨熱、眩暈、耳鳴等。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做法

材料配方

組方1: 龜板、土茯苓、生地黃、金銀花、綿茵陳、火麻仁、甘草等。

組方2: 龜板、土茯苓、金銀花、生地等。

組方3: 龜板、土茯苓、涼粉草、槐花、金銀花、蒲公英菊花、苦瓜等。

組方4: 龜板、茯苓、涼粉草、蜂蜜、金銀花、蒲公英等。

註: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配方。

製作材料

菜系:時尚飲品 做法:浸泡 口味:其它口味

主料:

龜苓膏粉 60克 綠豆 適量

調料:

水 少許 常用水 (開水)1 蜂蜜 適量

做法

1、取適量綠豆,倒入清水沒過綠豆,放置一夜泡發。

2、將泡好的綠豆洗淨,放入高壓鍋中,再按綠豆與水1:3的比例倒入清水,燒開後撇去浮沫,蓋上鍋蓋,放上響閥,待閥響後轉中火,6分鐘後關火。等待幾分鐘後打開鍋蓋,用漏勺盛出煮好的綠豆。蓋上保鮮膜放入冰櫃冷藏備用。

3、將龜苓膏粉倒入盆中,準備適量涼水。

4、將涼水一點點倒入盆中,邊倒邊攪,將粉攪成糊狀。

5、再倒入開水,攪勻成湯狀。

6、將空鍋置於火上,小火,一手持漏篩,另一隻手用勺子舀出攪好的湯,通過漏篩倒入空鍋。

7、中火,煮開後倒入容器中,晾至涼後即成膏狀。

8、將龜苓膏倒扣出來切成小塊。再放入保鮮盒中,倒入蜂蜜,蓋上蓋後放入冰櫃冷藏室浸泡兩小時以上。

9、食用時取出一些,把光滑的面向上,擺入杯或碗中。放上少許綠豆,再倒一勺蜂蜜在綠豆上。也可以用泡發的枸杞點綴下 。

食用

直接食用,冰凍後,加些蜜或奶食用口味更佳

營養價值

龜苓膏龜苓膏

龜苓膏滋陰補腎、潤燥護膚、能夠豐胸、消除暗瘡、調理臟腑、清熱解毒、防止膚質老化及便秘,能促進新陳代謝,提升人體免疫力,是現代人不可或缺之養生聖品。龜苓膏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龜板含有各種胺基酸,其中七種為人體不能自制但必須的胺基酸,這些必需胺基酸占總胺基酸百分比相當高,約百分之二十。特別對皮膚乾燥、老化和年青人的青春痘(粉刺)、多種口腔潰瘍、口燥咽乾、失眠多夢、習慣性便秘、急、慢性泌尿系統感染,如小便白濁、腰膝酸軟、女性生殖系統炎症,如盆腔炎、陰道炎、赤白帶下,皮膚搔癢、癤瘡紅腫等有特別顯著的改善作用。(龜板是名貴的中藥,可清熱解毒;土伏苓則可去濕。)

藥品知識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龜苓膏

成份:

龜(去內臟)、地黃、土茯苓、綿茵陳、金銀花、甘草、火麻仁。

性狀:

本品為棕色或黑色的半流體;氣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

滋陰潤燥,降火除煩,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用於虛火煩燥,口舌生瘡,津虧便秘,熱淋白濁,赤白帶下,皮膚騷癢,癤腫瘡瘍。

規格:

每瓶裝(1)150g (2)300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40g,一日1~2次。

注意事項:

服後不宜飲濃茶。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有效期:

1.5年。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Z20026500

功效

除濕

廣東地區多雨潮濕,冬暖夏熱,因此,講究清熱解毒、除濕去熱的廣東人常吃龜苓膏。北方雖然沒有南方的潮濕和炎熱,但吃煎炸或辣的東西多了,也難免上火,適當的時候吃一些,有利於消除人體內的積熱,解除因氣候變化引起的喉嚨疼痛、感冒等疾病。

清熱解毒

在吃過燒烤、火鍋等辛辣食物後,服用龜芩膏可以起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清熱解毒的功效。

治療便秘

老年人吃了,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起到健胃、開胃的作用,還可以治療便秘。

養顏排毒

年青人和女人吃了,可以養顏護膚、去除體內的毒素,起到洗腸的作用。

食用禁忌

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偏於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有的報導說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故孕婦和月經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歷史

起源

800年前,正是南宋末年,元兵侵入臨安,楊太后攜年幼的皇帝遷行都於廣東新會崖山(現廣東江門市),君臣據守,以圖中興。當時從遷軍民約20萬,多為北方人,初臨南粵,大多數將士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鬥力。

左丞相陸秀夫很焦急,急忙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言,本地氣候濕熱多瘴氣,所謂“嶺南之地,愆陽所積,暑濕所居”,本地人亦深受其害,多以當地特產的“涼粉草”熬制涼茶而稍解 其苦。於是陸秀夫和御醫商議,在涼粉草的基礎上,將原來宮廷中一種清熱去濕的養生食療秘方加以改進,在鷹嘴龜、土伏苓、生地、蒲公英、金銀花等原料中,加入新會崖山當地特有的“涼粉草”製成膏狀藥物。軍士一試,果然袪毒解熱、潤肺止咳、健胃整腸,功效如神,士氣為之一振。這種膏狀藥膳即是後來的“龜苓 膏”,“涼粉草”也被軍士們感激地稱為“神仙草”,陸秀夫並將秘方交給隨軍的大兒子陸勵賢(陸繇)保管。

發展

元朝至正年間(公元1366年), 陸繇第三代裔孫有感於民間甚為濕熱所苦,根據祖傳秘方創建“生和堂”藥棧,以龜苓膏濟世。生和堂其名,取“生為人之本,和為事之法,堂之境界”之意,提綱挈領,深厚無匹,蓋人之一生,千頭萬緒,做事不易,做人更難,惟以生為本,以和為法,方能一窺堂堂的境界。“生和堂”的用意同時也是紀念先祖陸秀夫生平殫 精竭慮頑強堅韌的信念與作風。

現狀

正宗龜苓膏取自正宗食材,考之正宗南宋800年古方秘制。生和堂選取崖山獨有神仙草,將傳統古法與現代時尚融匯,從神仙草(涼粉草)、茯苓、金銀花、蒲公英、甘草、龜等傳統食材中精心提煉,既嚴格復原古方,又結合現代工藝,更以“草本養生”為理念,傳承正宗,小小1杯18項專利認證,為全人類創造出正宗的“草本健康”食療產品。

如今,具有清熱解毒、保健養顏功效的龜苓膏,從兩廣流傳並向全國傳播,生和堂1.5億杯的信賴,更讓這傳統宮廷藥膳成為現代時尚的健康草本食品,成為萬千女性追捧的優質品牌。時移地異,龜苓膏的傳奇故事亦因種種原因而鮮為人知,今人在品嘗龜苓膏的美妙滋味時,不可不知陸秀夫丞相的壯志深情,亦不可不知“生和堂”龜苓膏的“開源正宗”。

美味點心

北方的點心歷史古,南方的歷史新,古者可能還有唐宋遺制,新的只是明朝中葉吧。點心是在中國粵菜中飲茶的主角。大多在早餐或午餐中進食。一般都是放在蒸籠的包及糕點。點心推出初期款式並不多,有大包、叉燒包、燒賣、蝦餃、腸粉等。點心是區分於北方飲茶習慣的一個重大標誌。

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葷素雪糕
娥姐粉果
豬雜粥
冰菜
豉汁蒸鳳爪
小鳳餅
韭菜餜
煎芋餅
魚翅餃
落湯糍
薯粉糕
雞頸板
燉狗
潮州腐乳餅
金箔乾蒸
佛公餅
佛山柱候醬
得心齋醞扎豬蹄
冒節子肥腸粉
蝦餃皇
甜湯
香甜馬拉糕
朴枳粿
尖米丸
魚餃
沙茶粿
甘筍蒸餅
豬骨煲
廣州石鍋魚
米果食
湯丸王
潮州錢仔米果
廣式腊味煲仔飯
面薄湯
潮州粿條
姜奶
燴番薯
延壽堂藥糕
粒粒脆
綠茵白兔餃
潮陽蛋卷
姜蔥雞
魚頭窩
炒糕粿
甜丸卵
棉城鱟粿
發財就手
杏花樓山楂奶皮卷
九記路邊雞
清水鯇圓
西樵大餅
蘸仔鴨
普寧面線
合水西瓜
蓼花
貴嶼油餅
魚生
牛腩蓮藕煲
白粥
酵粿
溪口香蕉
和味炒田螺
砸粽
汾寧白糖棉花糕
脆皮咕嚕肉
味窖板
仙城束沙
蘿蔔板
鼎湖山茶餅
簸箕炊
薯粉粿
缽仔禾蟲
冬瓜蠱
石馬番豆
鱟餜
蘿蔔燉牛腩
水晶肉
沙灣姜撞奶
糯米甜糟
糕餅
丹灶慈菇
風味龍虱
榮華麻香酥
里水霸王鴨
捶肉丸
蒸蓮藕粉
田艾板
刀切糍
羅村竹筍
象形拼盤
溜鍋板
潮州春餅
桃粿
里水金絲蝦
達埠魚丸
潮州薄餅
合水粉葛
宵米
珍珠腸粉
白雲鳳爪
樹葉餅
百侯薄餅
豆糕粿
燒鵝
金瓜芋泥
本地雞
肇慶裹蒸
薄皮鮮蝦餃
老火靚湯
裹蒸粽
番薯糖水
蜂巢芋角
菊花魚生
雷州狗肉煲
蓮藕餅
白切狗
甜薯羹
沙灣白餅
醋溜魚
潮汕朥糕
廣東粽子
白糖倫教糕
蝦米筍粿
肉粥
鼠曲粿
荷包飯
強力寶肉脯
鹹煎餅
燜狗肉
炒粿條
五果湯
佛山九層糕
草粿
無米粿
菊花糕
安鋪雞飯
荷葉飯
牛丸粉
蜜汁叉燒
粿汁
瀨粉
蟹黃灌湯餃
籠仔飯
兩英番薯粥
荷葉糯米雞
水晶蝦餃
清平雞
糯米雞
南乳肉
廣式月餅
客家釀豆腐
老媽宮粽球
普寧豆乾
魚露
桌球餜
東莞臘腸
老火湯
廣州涼粉
皮蛋瘦肉粥
蚝皇蒸鳳爪
潮汕滷水鵝掌
釀豆腐
白切雞
卷煎
芋味三絕
鴨母捻
雪蛤膏
龜苓膏
艇仔粥
和味牛雜蘿蔔
雙皮奶
乾炒牛河
倫教糕
潮汕蚝烙
春餅
鹽焗雞
白雲豬手
蠶蛹
煎堆
馬蹄糕
酥皮蓮蓉包
蘿蔔糕
芋泥
腸粉
狀元及第粥
水晶球

清熱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