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齊梁間道士、道教思想家、醫學家,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卒謚貞白先生。入齊,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征左衛殿中將軍。梁武帝永明十年(492年)辭官赴句曲山(茅山)隱居,從孫岳遊學,並受符圖經法,遍歷名山,尋訪仙藥。梁武帝禮聘不至,卻每每就諮朝廷大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其思想源於老莊,並受葛洪道教影響,亦雜有儒佛觀點。主張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將儒家封建等級觀念引入道教理論。善書法,尤精行書,長於醫藥、歷算、地理。在整理古籍《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吸收魏晉間藥物學的新成就,撰有《本草經集注》七卷,所載藥物凡七百三十種,對後世本草學之發展有很大影響。另又著有《真誥》,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陶弘景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他經歷了宋、齊、梁三個朝代,南朝南齊南梁時期道士、醫學家、煉丹家。是道教茅山宗的開創者。

人物概述

陶弘景出身於南朝士族家庭。堯帝陶唐的後代,七世祖陶浚,三國時吳國的鎮南將軍,後降晉為尚書。祖父陶隆,好武功,解藥性。父陶貞寶,字國重,文武全才。自幼聰明異常,十歲時獲得葛洪《神仙傳》,日夜研讀,萌發養生之志。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30歲左右時拜陸修靜弟子孫游岳為師,成為上清派傳人。

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禮聘不出,但朝遷大事輒就諮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弘景為人,《梁書·處士傳》稱陶弘景:“圓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又作渾天象,高三尺,刻有二十八宿度數,七曜行道,用於天文曆法。大同二年去世,時年八十一歲(一說八十五歲),顏色不變,屈申自如,香氣滿山,數日不散。謚“貞白先生”。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見《陶弘景叢考》齊魯書社2003年出版)。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山東大學王家葵博士通過考證認為,陶弘景此舉,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王博士認為這是陶弘景被迫受戒後,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據宋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載,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現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誥》、《真靈位業圖》、《登真隱訣》、《本草集注》、《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曆》、《華陽陶隱居集》等。如此看來,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生平

陶弘景陶弘景

當初他母親夢見一條青龍從自己懷中飛出,又看見兩個天人手裡拿著香爐來到她家裡,隨後就懷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但她看到的青龍卻是沒有尾巴的,自己獨自飛上天去了。據說這預兆了後來陶弘景終身不娶、沒有子嗣

史稱陶弘景幼有異操,年四五歲乃好書,“恆以荻為筆,書灰中學字”。從童年時候起,陶弘景就有與眾不同的品行和志向。他在六歲時就能理解自己讀的書,並能撰寫文章。七歲時讀了《孝經》、《毛詩》(即《詩經》)、《論語》等幾萬字的書籍。九歲開始讀《禮記》《尚書》 《周易》《春秋》《孝經》《毛詩》《論語》等儒家經典,頗以屬文為意。 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及長,“神儀明秀,朗眉疏目”,“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後來,在他十歲的時候,有一位,同鄉得到一本晉代人葛洪寫的《神仙傳》。

他看到裡面關於淮南八公等神仙的故事後,便感嘆地說:“讀了這本書,便使人產生壯志凌雲的胸懷,有修仙學道的志氣。”於是他不分晝夜地研究、探尋這本書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學道、長生久視的志向。他曾經對人說:“仰望青天白雲和太陽,就不覺得象原來那樣遙遠不可及了。” 十五歲作《尋山志》,傾慕隱逸生活。十七歲以才學聞名,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

長大成人後,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情精明、儀容秀美,眼睛明亮、眉宇開闊,耳朵長而形體精緻。他讀了一萬多卷書,善於彈琴和下棋,精於草書和隸書的書法。

宋順帝升明三年(公元479)三月,齊高帝作相國。他當時才二十多歲,便被薦舉為“諸王侍讀”,後來又授予他“奉朝請”的官職(可定期參加朝會)。他雖然身居權貴之門,卻始終藏形匿跡,不與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閱讀。朝廷中有關禮儀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決定

陶弘景本來是個不求榮華富貴的人,一直想辭官歸隱。他曾經在給親友的信中說:“疇昔之意,不願處人間,年登四十,志畢山藪。今三十六矣,時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請求辭官歸隱。皇帝下詔準許了他的請求,並賜送他成束的絹帛作為禮物。到他離開的時候,朝中公卿士大夫之流都到征虜亭來為他餞行,張設了許多帷帳,為他舉行盛大的告別宴會。去那裡的車馬太多,互相擁擠,堵塞了道路。人們說這是自宋、齊兩朝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朝野上下的人都覺得他非常榮耀。

他便隱居在句容縣的句曲山上(今江蘇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壇等縣境)。他常說:“這座山下是第八洞宮,名叫金壇華陽之天,周圍有一百五十裡邊界。漢代的時候有鹹陽三茅君(茅盈和他的兩個弟弟),他們得道後來掌管此山,所以又叫茅山。”於是他在山的中部建立了一處住宅,自號“華陽隱居”。開始的時候他跟東陽郡的孫游岳學習符錄和圖讖等經文和道術。後來他游遍了各個名山,尋求仙藥。每當經過山澗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裡或坐或臥,吟詠詩文,久久徘徊,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他特別喜愛松間風濤之聲。一聽到松濤響,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樂。有時他一個人獨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遊覽,遠遠看到他的人都以為是神仙。

當時,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同時也是中國音韻學鼻祖沈約,正在東陽郡作郡守。由於尊崇他的志向和節操,沈約多次寫信邀請他出來作官,但他始終沒有接受。

梁武帝(一說齊高帝)曾經下詔問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說山中什麼也沒有,還不如出來作官,也就什麼都有了。陶弘景寫了“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有什麼呢?山嶺上有許多白雲。可惜白雲只能供我自己賞心悅目,卻不好用手捧來寄送給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願出山作官,不屑與時人為伍的高雅志向。此詩順口道來,語言平淡卻內蘊深厚。從此,後世的詩詞文章中便把白雲和隱者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白雲行蹤飄忽,來去無跡,自由自在,無所掛礙,正象飄逸不群的隱士一樣。

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來作官時,他乾脆畫了兩頭,一頭無拘無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間,另一頭戴著金籠頭,被人用繩子牽著,還用棒子驅趕著。梁武帝看了也笑起來,知道他絕不會出來作官了,也就打消了他出仕的念頭。

永元初年(公元499-500),陶弘景修築了一棟三層樓的房子。他自己住在上層,他的弟子們住在中層,來訪的賓客住在下層。從此他便斷絕了和世人的交往,只準許一個家僮在他身邊侍候他。齋天監四年(公元505),他又搬到積金東澗居住。

梁武帝蕭衍原來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後,對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斷地有書信往來,多至一個月中就有幾封信,還經常派特使或仕宦前去探望他,經常給他送禮物去。國家每當遇到吉凶、征討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裡諮詢,因此當時的人們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陶弘景之為人,謙虛謹慎,通達事理而不拘泥,無論在官在隱都自然地符合禮儀。他的心明白如鏡,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瞭然於心。他說起話來沒有繁冗錯亂,萬一有也能立即覺察到。他生性喜好著書立說,崇尚奇異超常的事物,愛惜自然的風光,年齡越大,其愛越深。

他特別精於陰陽五行,風角(以五音占四方之風而定吉凶)星算(占星術),山川地理,四方產物,中醫的中藥學。他撰寫了《帝代年曆》,曾經製造過渾天象,說是“為了修道所須,不只是史官可以用”。

他善長道家的辟穀不食和導引輕身的修煉方法,已經過了八十歲時還顯得很健壯。他非常仰慕漢代張良的為人,說他“古賢莫比”。

建武年間(公元494),齊國的宜都王蕭鏗被明帝蕭鸞害死了,年僅十八歲。那天晚上,陶弘景夢見蕭鏗來向他告別,讓他知道了蕭鏗去幽冥地府以後的事情,獲得許多幽秘異聞。後來,他便把這些秘聞寫成了《夢記》一書。

後來成為簡文帝的蕭綱,當時(公元520-523)在南徐州作刺史,由於欽佩他的風采和素養,便召他到後堂,整整談論了幾天才離去。蕭綱對他甚為敬重,認為他是個奇異超常之人。

隱居茅山達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謚貞白先生。據記載,陶弘景於永明(483~493)初,曾師事孫游岳。

個人思想

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另著有《真誥》、《真靈位業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藥總訣》等。

主要著作

陶弘景陶弘景

陶弘景十分重視道教養生學的研究,主張道士的修煉應從養神、鍊形入手。為總結道教在養神、鍊形方面的修煉經驗,撰寫了《養性延命錄》一書。強調養神當“少思寡慾”,“游心虛靜,息慮無為”,調節喜怒哀樂情緒,防止勞神傷心;鍊形則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度”,避免過度辛勞和放縱淫樂,輔以導引、行氣之術,方能延年益壽,長生久視。

醫藥學是與道教養生學密切相關的學科。陶弘景精通醫藥學,主張治病應因人之虛實、男女老幼、苦樂榮瘁而異。撰有《本草集注》《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藥總訣》等著作,尤以《本草集注》最為著名。陶弘景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等分類方法。書中並對各種藥物的名稱、產地、性狀、主治疾病、配製保存方法等等皆一一註明,內容豐富,條理分明,對隋唐以後本草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服餌煉丹是道教的重要修煉方術。陶弘景對此非常重視,積極從事煉丹活動。史載,他從梁天監四年(505)至普通六年(525),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煉丹實踐,在梁天監(502~519)中曾獻丹於武帝。在獲得豐富煉丹經驗的基礎上,他撰寫了《太清諸丹集要》《合丹藥諸法式節度》《服餌方》《服雲母諸石藥消化三十六水法》《煉化雜術》《集金丹黃白方》等煉丹服餌著作。其煉丹成就,為充實和豐富中國後世本草學,推動原始化學的進展具有積極作用,是繼魏伯陽、葛洪之後又一著名煉丹家。

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正式歸隱茅山後,便著手整理弘揚上清經法,撰寫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並對天文歷算、地理方物、醫藥養生、金丹冶煉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據統計,全部作品達七八十種。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誥》 《真靈位業圖》 《登真隱訣》 《肘後百一方》《本草集注》 《陶隱居本草》 《藥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 《合丹藥諸法節度》 《集金丹黃白方》 《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曆》 《華陽陶隱居集》等

陶弘景詩文長於描繪山水。他的《答謝中書書》一文,卻不用典、清新純樸不雕琢,自然地抒發對江南風景的讚美之情,是南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之一。《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題所居壁》、《寒夜怨》等詩堪稱佳作。可惜,陶弘景多數文學作品沒有流傳下來,詩文只傳《陶隱居集》輯本一卷。

個人貢獻

醫學貢獻

陶弘景採藥圖陶弘景採藥圖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長生成仙,而追求長生則首先須祛除疾病,因為疾病可以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導致人的死亡;人要生存,而且還要追求永生,當然要能夠卻病強身才能延年益壽,卻病是益壽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因而重視養生的道教必然要同醫藥學發生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道教養生之道有賴醫藥學;而醫藥學的發展,在歷史上確有不少道教士做出過卓越的貢獻。此外,道教還有著同其他宗教一樣的慈悲胸懷,以廣行善事、積功累德、濟世利人為務,甚至以之作為得道成仙的條件之一,這也促使道士們不僅關心自身的病痛,而且去拯救他人的疾苦。故學道者往往兼習醫術,以致有所謂“十道九醫”的說法。陶弘景即是其中之一。陶弘景祖上十分重視醫術,有祖傳秘方《范汪》。這部方書是范汪(公元309~373年)編寫的,又稱為《范東陽方》,共105卷。陶家幾代人都利用此書衛生保健或給人治病,這對陶弘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陶弘景十分重視道教醫學養生學的研究,主張道士的修煉應從養神、鍊形入手。為總結道教在養神、鍊形方面的修煉經驗,撰寫了《養性延命錄》一書。強調養神當“少思寡慾”,“游心虛靜,息慮無為”,調節喜怒哀樂情緒,防止勞神傷心;鍊形則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度”,避免過度辛勞和放縱淫樂,輔以導引、行氣之術,方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陶弘景讀過葛洪的《肘後方》後,十分推崇葛洪的學術觀點,對葛洪評價甚高:“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於海內,因而濟者,其效實多……”。又說:“抱撲此制,實為深益……”。然因年代久遠,傳到陶弘景時代已有缺漏,脫簡不全。於是,他就“輒更採集補缺,凡一百一首,以朱書甄別,為《肘後百一方》,於雜病單治,略為周遍矣,昔應璩為百一詩,為箴規心行”。他將《肘後備急方》的內容進行整理合併,在歸納為七十九方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二十二方,共一百零一首,取書名為《補缺肘後百一方》,是一部治療內外諸疾及論述藥物學的專著。全書共三卷,上卷三十五首,主要講內科疾患,中卷三十五首,主要講外發病,下卷三十一首,講“治為所物所苦疾”。他在補缺葛洪《肘後方》時,為了避免後人將其所添補的內容誤認為葛氏原著,而把自己所加入的注,以紅筆寫出來,以示區別,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是可貴的。另外,他在補缺《肘後方》時,並不是盲目繼承葛洪之學,而是對其缺點錯誤進行了刪改,提高了原書的科學價值。由此看來,他於“補缺”之餘,也作了大量考證修改工作。因此,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葛洪學術成就,在很多地方融合有陶氏的學術思想。

曾在浙江永寧福泉山結草為廬,讀書採藥,為民治病。民眾感其恩,將其所居之地稱“陶山”,種藥之處稱“藥齊”,練功之地稱“白雲鄉”。

陶弘景一生著書很多,約二百二十三篇。其中關於醫學,除《補缺肘後百一方》三卷外,還有《夢書》一卷,《效驗施用藥方》五卷,《服食草木雜藥法》一卷,《斷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氣導引》一卷,《養性延命錄》二卷,《人間卻災患法》一卷,《集藥訣》一卷等。其中絕大多數均已散失。

藥學貢獻

道教的修煉方法有很多,如行氣、導引、內觀、存想、服食、辟穀、外丹術、內丹術等等,其中服食又名服餌,即服用一些有益於健康的藥物以求養生成仙。因此為了更好的服食,就必須深入地研究藥物。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序錄中說:“道經仙方,服食斷谷,延年卻老,乃至飛丹轉石之奇,雲騰羽化之妙,莫不以藥道為先。”仙道與醫道的異同在於“用藥之理,又一同《本草》;但制御之途,小異世法。”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古代藥物學的經典之作,到梁代時手抄的版本較多,所載藥物的品種和數量各不相同,“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卅一,或三百一十九”,且錯誤很多,“或三品混糅,草石不分,蟲獸不辨,且所主治,互有多少,醫家不能備見”。陶弘景將其進行了歸納整理、增補修訂,著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共七卷。在內容上經過“苞綜諸經,研括煩省”,兼顧“仙家道術所需”,“精粗皆取,無復遺落”;在體例上“分別科條,區畛物類,兼注名世用,土地所出”。首創按藥物性質分類,改《神農本草經》的上、中、下三品分類,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類;

在藥物的數量上,是在上述載藥數量不等的《神農本草經》中選取了365種藥物,再加上漢、晉兩代名醫所用的藥物365種,計730種。365是一年的天數,陶氏云:“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倍其數合七百卅名”。該書充分體現了道家“天人相應”的思想,是陶氏在醫藥學著作中的代表作,是我國繼《神農本草經》之後,又一部按照當時較先進的科學方法分類的,有條理,有系統,並有豐富內容的中藥學名著。該書對藥物名稱、來源、產地、形狀、藥性、鑑別、功用、炮製、保管等均加記述,為我國藥物學留下了珍貴的資料。書中明確指出藥物的產地、採制方法和藥物的療效有密切的關係,同時,還考訂了古今藥物的度量衡,為我國藥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對隋唐以後本草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藥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化學貢獻

服餌煉丹是道教重要的修煉方術,陶弘景對此非常重視,積極從事煉丹活動。史載,他從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開始,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煉丹實踐,在梁天監(公元502~519年)中曾獻丹於武帝。在獲得豐富煉丹經驗的基礎上,他撰寫了《太清諸丹集要》、《合丹藥諸法式節度》、《服餌方》、《服雲母諸石藥消化三十六水法》、《煉化雜術》、《集金丹黃白方》等煉丹服餌著作。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道教另外的一個修煉方法是外丹術,外丹術就是用爐鼎燒煉礦物類藥物,企圖煉製出令人長生不死之仙丹的一種實驗活動,屬早期道教中影響最大的、用以追求成仙的方法。較早的煉丹活動是企圖得到黃金之類的性質穩定、不易朽壞之物,並希望通過服食之而達長生不朽。後來道教認為,“道”生萬物有著特定的程式(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們只要能夠在丹爐中濃縮地再現這個過程,依“道”之造化規律來運用“火候”燒煉藥物,令這些藥物逆宇宙生成之程式而返回它們從“道”生來時的狀態,然後服食之,便可令人長生不死,是即所謂“奪天地造化之功,盜四時生成之物”。

道教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性質不穩而比較容易發生變化的物質(如水銀和鉛粉等),卻不能真正認識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所呈現的化學反應,而是以為一種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變化為另一種物質,象徵著它從宇宙生化程式的一個階段返回了另一個階段,並以為其經過多次“還煉”之後即可回復至“道”的狀態,而人若服用了這種經過還煉的丹藥(如“九轉還丹”)之後,即可隨之回復至“道”的境界,永存不滅。六朝時期,道教多以為服食外丹乃是成仙的唯一途徑,如晉代葛洪說:“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藥及修小術者,可以延年遲死耳,不得仙也”。唐末五代以後,外丹術由於所成丹藥多具有毒性而常常令服用者中毒身亡,故開始逐漸衰落而終被內丹術取代。

陶弘景做為道教上清派的實際創始人,對服餌煉丹必然非常重視。他在長達二十年的煉丹實踐,獲得豐富煉丹經驗的基礎上,撰寫了前述如《太清諸丹集要》等多種煉丹服餌著作。其煉丹成就,為充實和豐富我國後世本草學,推動原始化學的進展具有積極作用,是繼魏伯陽、葛洪之後又一著名煉丹家。雖然他在追求長生成仙上遭到了失敗,但發現了許多化學反應現象,對古代化學的貢獻卻很大,對近代化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古代的煉丹術,依方法的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過加熱使固態物質發生反應,稱為火法;另一類是通過溶解固態物質再發生反應,稱為水法。這兩種方法,也是現代化學反應最基本的形態。

古時所說的“消石”實際是硝酸鉀(KNO3),“朴消”實際是硫酸鈉(Na2SO4),由於兩者都是白色晶體,且均易溶於水,當時人們難以識別,陶弘景云:“消石治病亦與朴消相似,《仙經》多用此消化諸石,今無真識別此者”,他提出用火焰法來鑑別硝石(硝酸鉀)“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消石也”,這種將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能使火焰呈現特殊的顏色,化學上稱之為“焰色反應”。由此可見,遠在1400多年以前,陶弘景就已經發現了“焰色反應”,並套用於實際,利用它來鑑別硝石和朴。據西方化學史記載,德國的化學家馬格拉夫(1709~1782年)發現“焰色反應”,馬格拉夫1758年在一次實驗中,將兩種“鹼”(蘇打和鍋灰鹼)的粉末分別撤在酒精燈火焰上,結果他發現蘇打(碳酸鈉)把火焰染成黃色,而鍋灰鹼(碳酸鉀)卻把火焰染成紫色。陶弘景發現硝石(硝酸鉀)存在“焰色反應”,比德國的馬格拉夫要早1200多年。

陶弘景在煉丹過程中對化學方面有許多開創性的見解。他提到,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也”,講的是水銀在鍍金、鍍銀中的獨特作用。他還說,黃丹為“熬鉛而作”,胡粉為“化鉛所作”。黃丹即四氧化三鉛,胡粉為鹼式碳酸鉛,這裡指出鉛及其化合物能相互轉換。陶弘景還認為,醋酸能加快鐵對銅鹽的置換反應:“雞屎礬……投苦酒中塗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質不變。”雞尾礬可能是鹼式碳酸銅,苦酒是酒作酸後變成的醋酸。總之,陶弘景知識淵博,在道教、藥學、醫學、化學以及天文、地理、氣象、文學等諸多方面為我國的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現代對於陶弘景及其成就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但願這位曾經造福於中華民族的先賢的科學成就和科學精神,能為更多的世人所知,造福於人類,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代表作品

《神農本草經》

陶弘景《神農本草經》

古代中藥學的發展,繼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者著《神農本草經》之後的另一部重要文獻,是《本草經集注》。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他堪稱得上是我國醫藥學史上對本草學進行系統整理,並加以創造性地發揮的第一人。

陶弘景十分喜愛醫藥學,他讀了很多書,也不拘於書中的言論,親自走到自然中去尋找藥物,並以實際的觀察來印證書中的內容。在醫學方面,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寫了繼《神農本草經》之後的第一部藥學專書《本草經集注》。該書在描述的內容、所載藥物的數量以及分類方法等方面,都比《本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本草經集注》在《本經》365種藥物的基礎上又加入了365種藥物,合計730種,大大擴展了可供使用的藥物種類。首先,陶弘景開創了一種新的藥物分類法。《本草經集注》當中,藥物的記載是按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等七類進行劃分的。這樣,比起《本經》的“三品”分類法,既便於使用者的查詢,又便於對藥物的總結。並且,在其後的一千多年中,這種方法被一直延用著。其次,書中對於藥物的性味、產地、採集、形態和鑑別等方面的論述水平,也較以前的論述有了顯著的提高。另外,經過系統的歸納和總結,陶弘景還第一次提出了“諸病通用藥”的概念。這是將藥物的功用主治和疾病特點兩個方面相結合進行的一種十分切合臨床使用的歸納方法。比如:書中提到“治風”的通用藥有防風、防己、秦艽、芎藭等;“治黃疸”的通用藥有茵陳、梔子、紫草、白薇等。這種方法的創立為臨床醫學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草經集注》問世以後,對後世醫家的影響很大。甚至到了唐代,我國第一部藥典——《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補充後完成的。

陶弘景對《神農本草經》原有的三百六十五種藥,所作的訂正、補充和說明,是有調查研究作為基礎的。他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藥物的採集和臨床用藥的經驗,並經常深入藥材產地,了解藥物的形態、採制方法。在對各種藥味進行研究時,他發現許多藥物,雖被指為藥用,其實有名無實,毫無價值。如石下、長卿、屈草、滿陰實、扁青等等。他把這類藥列為“有名無用”類。這種創見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獲得的。遇到疑難就去調查研究,這是陶弘景在幾十年治學的過程中養成的習慣。這裡有個很生動的故事。

一天,他讀到《詩經·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蠃負(抱)之,教誨爾子,式谷似之”幾句,就很不以為然。《詩經》的舊注說,蜾蠃(一種細腰蜂)有雄無雌。繁殖後代,是由雄的把螟蛉(青蜘蛛)的幼蟲銜回窩裡,叫那幼蟲變成自己的樣子,而成為後代。恰好一個朋友也來問這是怎么回事。他就先去查書本,書本說的跟《詩經》舊注的一模一樣。他想:這些書儘是我抄你,你抄我的,查書是查不出什麼名堂了。我何不親自到現場看個究竟呢?於是,陶弘景來到庭院裡找到一窩蜾蠃。經過幾次細心的觀察,他終於發現,那螟蛉幼蟲並非用來變蜾蠃的。而是蜾羸銜來放在巢里,等自己產下的卵孵出幼蟲時,作為它們的“糧食”。蜾蠃不但有雌的,而且有自己的後代。蜾蠃銜螟蛉幼蟲作子之謎,終於被陶弘景用調查研究的辦法揭穿了。從這件事,他就得出一個結論:治學要重視調查研究,不能因為別人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由此可見他治學的嚴謹性。

記錄詩

題名:答謝中書書
作者:陶弘景
所屬文學時期:魏晉南北朝文學
所屬 朝代:魏晉南北朝時代
作 品 體 裁: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陽欲頹,沉鱗競曜。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謝中書:

名征(一作“微”),字玄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好學能文。中書,官名。謝征曾任豫章王中書舍人,故稱。

養生軼事

"山中宰相"陶弘景在此隱居

——辭官歸隱

弘景博學多識,讀書逾萬卷,於六經諸子史傳無所不通。17歲時便與江學文、褚炫、劉俊等為宋朝外明四友。齊高祖作相時,引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朝儀大事多取決於他。然他雖身在朱門,卻獨居一室,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讀書)為務,晝夜研讀繕寫符圖經集,於養生服食諸道,漸至通幽探微。如此積年累月,漸覺徹悟,遂萌隱居修行之志。於齊永明十年壬申決意出行歸隱。起初他並未上表齊武帝辭行,不告而別,掛朝服於神武門鹿市,徑出東亭而行。而後告訴隨行左右“勿令人知”,乃去和好友王晏話別。王晏深知其志,對他說:“皇上治事甚嚴,不準許臣屬作離奇之事,你這樣不辭而別,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來,反而達不到你的目的。”

弘景默思良久,答曰:“我本意欲遂夙願而已,非為名利,你所說的確有道理,應向皇上直言為是。”於是弘景上表陳誠,以表自己解官歸隱之意。表中大意是,我聽說無論堯帝之時,還是漢朝都有養生的風氣。我為官已久,哪能留戀榮華富貴,所學也不是為了利祿。因此常想回歸大自然,過田園生活,領略自然之美。我這就要離開宮庭了,臨行之際,不勝眷戀,只好上表以明我心。齊武帝看了弘景的解官表,深為感動,不但下詔批准了弘景的要求,而且給予賞賜,賜帛十疋,燭二十梃。又別勑:朕月給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餌。對他的養生修道之事給予大力支持。

於是弘景出行入山,臨行公卿相送於徵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克道,人們都說是宋齊以來所未有之盛事,朝野均榮。弘景一行來到勾容的勾曲山停了下來,便於山中建館。弘景說此山是金壇洞容,周圍百五十里,名華陽之天,漢時三茅司命之府,故名茅山。弘景於此山建館隱居,自號華陽隱居。故人稱他為陶隱居。自此,弘景開始了他的長達四十餘年的隱居修行生活。弘景歸隱之後,有沈約為當時的東陽郡守,因為敬佩他的志向與節操,多次寫信請他出來做官,他都婉言謝絕。

梁武帝蕭衍早年與弘景交往甚密。及武帝即位,其初國號未定,弘景引諸讖記,皆成“梁”字,上書武帝,告之“梁”是運符。武帝遂立國號為梁。後來武帝欲聘弘景入朝為官,親手寫詔召之,並賜以鹿皮巾,後屢加禮聘,弘景終是不應,並畫雙牛圖與武帝,其圖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絡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武帝見圖笑曰:“此人無所求,欲效曳尾龜,豈有可致之理耶!”遂不復提聘官之事。然國家遇有大事,無不前往諮詢,帝與弘景之間,書信不絕,月常數信。帝每得其書,燒香虔受,恭敬之狀,無以復加。故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與溫州

陶弘景被稱為“山中宰相”的南朝陶弘景,曾隱居永嘉楠溪和瑞安陶山多年,留下不少遺蹟和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屬南京市)人。一生經歷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醫家。他出生於書香家庭。祖父陶隆,為王府參軍,父親陶貞,曾任孝昌縣令。弘景小時即表現奇特,四五歲就用荻乾作筆在灰中學字,十歲開始研讀葛洪的《神仙傳》。他父親是被妾害死的,因此他終身不娶妻。讀書破萬卷,善琴棋,工草隸,通曉歷代典章制度,不到20歲,召為南朝宋末諸王侍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脫朝服掛神武門,辭官歸隱茅山(今鎮江市句容縣)徘徊于山水之間,以聽松濤、吟詠為樂,自號華陽陶隱居。沈約為東陽郡太守時,慕名多次寄信相邀,都不赴約。

蕭衍平建康(今南京),兵至新林,正是齊梁禪代之際,陶弘景派弟子取小道上表迎候,引用圖讖,認為天下必歸梁。梁武帝蕭衍即位後,對他恩寵有加,每逢吉凶未卜或軍國大事都要先問陶弘景,書信來往不絕,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篤信老莊哲學和葛洪神仙理論體系,遍游名山大川,到處尋求靈異。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後東行浙越,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類慧明;到余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產;又到始寧(上虞)*山,謁法師鍾義山;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及諸宿舊道士,並得真人遺蹟十餘卷。對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楊義的《上清》經篆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總結和改革,開創了有深遠影響的道教茅山宗。他主張佛道雙修,儒釋道三教調和兼容並包,曾說“萬物森羅,不離兩儀,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茅山長沙館碑》)。在養生問題上主張形神雙修,養性與鍊形並重。一生勤於著述,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無不通曉,他也從事金丹燒煉。著作甚多。纂《真浩》、《隱訣》,注《老子》等書二百餘卷。

康熙《溫州府志》載:“陶弘景棲茅山,一日夢人告曰,欲求還丹,三永之間。知是永嘉,永寧、永康、遂人摘溪青嶂山修道”。乾隆《溫州府志》、光緒《永嘉縣誌》均有述及陶弘景在天下第十二福地大若岩,將廣泛蒐集到的楊、許三君(楊義、許謐、許*)的遺蹟,進行整理,編撰成道教最著名的經典《真詰》7篇20卷,故大若岩又名真誥岩。 陶弘景在《答謝中書(謝征)書》所描繪的“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聳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過去人們以為這是陶氏寫茅山的景色。現經查考,謝靈運的遊蹤並未涉及茅山,而他在永嘉卻寫過《登永嘉綠蟑山》、《石室山》、 《過白岸亭》等多首詩篇。可見陶氏所云“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實指楠溪江。

傳說陶弘景嘗在安固(今瑞安)福泉山結草為廬,採藥種藥種甘蔗(藥用),為窮人治病,不取分文。民眾感其思德,將他住過的地方稱“陶山”,種藥的地方稱“藥齊”,山稱“藥齊項”,甘蔗稱“陶蔗”。他練功的地方常有白雲繚繞,陶詩有雲“山中無所有,嶺上多白雲”。故這一帶舊稱“白雲鄉”。如今,陶山寺尚留有清人撰寫的楹聯:“六朝霸業成誓水,千古名山猶姓陶”。怪不得會有山川之美這一篇詩啊。

個人影響

陶弘景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經歷也和葛洪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草經集注》在中國醫藥學發展過程中寫下了重要的一頁,諸多創新與發展是勤勞聰敏、博學廣識的先賢在中醫藥學方面的重大貢獻,也成了我們學習、借鑑和研究的珍貴資料。陶弘景整理醫籍,十分尊重原作,決不亂塗亂改,也不信口雌黃,即使有補充,也把自己的說法和原書的說法區分開來。如把蒐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種藥加入《神農本草經》,他就用“黑”字寫,有的就用“紅”字寫。所以,後人有“本草赤字”,

“本草黑字”之稱。赤字是本經正文,黑字是後來加入的。他開創的這種做法,後來的注釋家就爭相學習。陶弘景整理醫籍,細心、嚴謹、周密、實用,是我們今天整理中醫古籍的一面鏡子,不愧為一代名醫,流傳千古

陶弘景一生愛松,尤其喜歡聽松濤。他聞松濤聲如聞仙樂,有時僅一人進深山,專去山野谷壑聽松濤,人們因而稱他為“仙人”。陶弘景繼承老莊哲理和葛洪的仙學思想,揉合進佛教觀念,主張道、儒、釋三教合流,並進一步整理道教經書,對道教頗有貢獻

陶弘景一生執迷道教的“神仙之術”,固不足取,然而陶弘景知識淵博,精通天文曆法、山川地理、醫術藥物、棋琴書畫乃至陰陽五行,在藥物、治煉、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等古代科技多個方面都有一定貢獻。

陶弘景為尋仙訪藥,常漫遊於名山大川中。行至山幽水靜的美景之處,陶弘景便坐臥其間,吟詩作賦,作有許多優美詩文。南朝時,散文有了長足的發展,內容上出現了敘事、言情或寄情山水的文章,形式上則出現追求對偶、排比、用典,講究辭藻華麗和聲律求工的駢文

人物評價

陶氏為世醫出身,祖父及父親皆習醫術,且有武功。他自幼聰慧,約十歲時即讀葛洪《神仙傳》,深受影響,三十六歲辭官隱居句容茅山,並遍歷諸有名大山,訪求仙藥。當時,他深受梁武帝蕭衍的信任,雖則他時梁武帝多次贈官不受,但梁武帝有關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諮詢,所以時人對他有“山中宰相”的稱號。

陶氏思想是釋、道、儒三家融於一體的代表人物。

就醫學而言,是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貢獻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餘家之多,但無統一標準,特別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遠,內容散亂,草石不分,蟲獸無辨,臨床運用頗為不便,他擔負起“苞綜諸經,研括煩省”的重任,將當時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並進而把兩者合而為一,加上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著成《本草經集注》,共收藥物730種。成為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該書的主要特點是開創了使我國本草學成為一門包羅萬象博物學。他還創立了一些具有獨創性的發明,例如創立按藥物治療性質分類的“諸病通用藥”分類法,在體例上,又開創本草著作分總論、分論敘述的先河,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他又套用朱書、墨書的方法來區別《本經》和《別錄》的原文的方法等等。他在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陶弘景具有科學的探索精神。在當時的條件下,他敢於提出新的本草分類法,而不囿於原來那種三品分類法。他本人原來是個道教徒,但他卻能從實際出發,打破三品分類法,足以證明他在科學道路上實事求是的態度。他有著“一事不知,深以為恥”的探索精神,這又是他在科學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動力。如他多次親驗細腰蜂(即嬴)的蜂窠,終於得出正確的結論,認為《詩經》的說法“斯為謬矣,選詩者未審,而夫子何為因其僻也?聖人有缺,多皆類此。”直率地批評古聖人的謬誤

相關書籍


陶弘景評傳

簡介

陶弘景生當中國古代數百年大亂綿綿不止的魏晉南北朝後期,畢生在假、惡、醜的大環境在中閃轉騰挪,一心追求真、善、美,陸續在廣泛的領域取得了多種多樣的突出成就,名重當時,並給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如今《中國大百科全書》有七個學科分卷,即《宗教》卷、《中國歷史》卷、《中國文學》卷、《哲學》卷、《美術》卷、《中國傳統醫學》卷、《化學》卷,都設有"陶弘景"條目,雖然這七個"陶弘景"條目都寫得比較單薄,仍足見其歷史地位不容忽視。

目錄

正編上 時代與生平

第一章時代氛圍

第二章傷宋:蹉跎紅塵

第三章蔑齊:逍遙山林

第四章隨梁:奈何浮名

第五章身後是非

正編下思想與學術

第六章哲學思想:天人關係

第七章道教教義之一:基本教義與體制

第八章道教教義之二:神靈與有關方術

第九章科學技術:方術與實證精神

附錄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鍾國發

鍾國發,1945年生,歷史學碩士。曾任新疆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理事。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傳統中國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宗教學會榮譽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史、中國宗教史、道教學。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已出版《茅山道教上清宗》、《神聖的突破——從世界文明視野看儒佛道三元一體的由來》、《陶弘景評傳(附寇謙之、陸仩靜評傳)》等著作。

野史逸聞

丹陽陶弘景幼而惠,博通經史。覩葛洪《神仙傳》,便有志於養生。每言仰視青雲白日,不以為遠。初為宜都王侍讀,後遷奉朝請。永明(永明原作水平,按梁書五-陶弘景傳謂永明十年上表辭祿,據改)中,謝職隱茅山。山是金陵洞穴,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華陽洞天。有三茅司命之府,故時號茅山。由是自稱華陽隱居,人間書疏,皆以此代名。亦士安之玄晏,稚川之抱朴也。惟愛林泉,尤好著述。縉紳士庶稟道伏膺,承流向風,千里而至。先生嘗曰:"我讀外書未滿萬卷,以內書兼之,乃當小出耳。"齊高祖問之曰:"山中何所有?"弘景賦詩以答之,詞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高祖賞之。(出《談藪》)
【譯文】
丹陽陶弘景幼年聰慧,博覽群書。自從他閱讀了葛洪的《神仙傳》後,便產生了隱居山林、修仙養道的想法。他常常對人說:"仰觀青雲白日所顯現的天象,離我歸隱山林修仙養道的時日不遠了。”陶弘景起初官拜宜都王侍讀,後來改遷奉朝請,這是一個閒職,定期參加一些朝會了事。齊武帝永明年間,陶弘景辭去官職歸隱茅山。茅山有個金陵洞,洞長環回一百五十餘里,又叫華陽洞天,內有三茅司命的府廟,因此當時人叫它茅山。由這個洞名,陶弘景自號為華陽居士。此後,凡有記載他的書文,都用華陽居士這個稱謂。陶弘景隱居茅山,就像士大夫以能參加古代聖賢的禮教玄晏為榮、葛洪懷抱木皮守持本真一樣。陶弘景不但有林樂之好,而且尤為喜愛著書立說。晉紳庶士中仰敬他的人很多,有的不遠千里來拜謁他求道。陶先生曾說:"我讀修煉以外的雜書不到萬卷,同時也讀有關修仙成道的書,權當小小的研究吧。"齊高祖問詢陶弘景:"卿歸隱泉林,山中有什麼東西那么吸引著你啊?"陶弘景賦詩作答。詩中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齊高祖讀詩後,非常讚賞陶弘景。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隋·唐
五代十國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宋·元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明·清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民國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中國道教人物

中國道教在一千八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傑出道士和道教學者。他們有的是道派的創立者;有的從事道教方術(包括醫藥、養生、煉丹及其他)的研究;有的則致力於道教教理的闡述;有的還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們名著道教史冊,成為道教史上的中堅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