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6年

公元536年

公元536年是農曆丙辰年,中國農曆龍年;南朝梁大同二年;高昌章和六年;東魏天平三年;西魏大統二年。

大事記

包山寺始建於南朝宋永初年間(公元420年),至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正式建寺。

(圖)初祖達摩初祖達摩

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達摩傳於慧可後,離少林寺而去,死於禹門,葬於熊耳山,造塔定林寺。

崇安寺原名為清元宮,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始建於無錫東鄉膠山,後因年久失修而廢。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改賜今額名“洞虛觀”,重建於崇安寺。

賀拔勝等得梁武帝許可,北還,到長安。東魏侯景侵梁楚州,進軍淮上,被梁陳慶之所敗。是年歲末,東魏高歡出兵攻西魏,時西魏關中大飢,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逝世

慧光大師,中國佛教領袖。

陶弘景( 公元456-536 年) ,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人,中國醫學家。

初祖達摩,全稱初祖菩提達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

文化紀事

梁陶弘景卒
大同二年(五三六),梁陶弘景卒,年約八十五。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博學多藝,好養生之術。齊高帝作丞相時,引弘景為諸王侍讀,拜為奉朝清,棄官,隱居茅山(今江蘇句容縣)。武帝早年與弘景交遊,及即位,恩禮有加,屢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國家每有吉凶徵討大事,無不諮於弘景,時人謂之“山中宰相”。著有《真靈位業圖》、《真誥》等道教經籍,晚年受佛教五大戒,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曾遍歷名山,尋找藥草,著《本草經集注》、《肘後百一方》等。謚貞白先生。

阮孝緒卒
阮孝緒(四七九—五三六)字士宗,陳留尉氏人,幼至孝,年十三遍通五經,既冠,讀書未嘗出戶,外兄王晏貴顯,屢至門,孝緒輒穿籬逃匿,及晏誅,亦獲免。任昉嘗嘆曰:“其室則邇,其人則遠。”姊為鄱陽王妃,王嘗訪之,亦鑿垣逃,母嘗病,不待召,心驚自返。學者私諡文貞居士。一生未仕,但好讀書,嘗仿《七略》《七志》,撰《七錄》。以經典、記傳,子兵。文集、技術五錄為內篇,以佛、道二錄為外篇,又分為五十五部、四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卷(削繁為一百八十一卷),收書六千二百八十八種,為中國古目錄學名著。

雜譚逸事

東魏襲西魏夏州
天平三年(五三六)春正月,東魏丞相高歡自率萬騎襲西魏夏州,皆不引火作炊,行四日而至,縛槊為梯,夜攻入城,擒刺史斛拔俄彌突,釋而復用之。留都督張瓊率兵鎮守,遷其部落五千戶而返。

曹泥與其婿劉豐復叛降東魏
大統二年(五三六)正月,西魏靈州刺史曹泥與其婿涼州刺史劉豐復叛降東魏,西魏圍靈州,以水灌城,深三尺有餘。東魏丞相高歡遣阿至羅三萬騎越靈州,繞出西魏師之後,西魏軍退。歡率部眾迎泥及豐,徙其遺戶五千戶而歸,以豐為南汾州刺史。

高歡寵信陳元康趙彥深
天平三年(五三六)二月,東魏司馬子如、高季式召孫搴宴飲,搴大醉而卒,高歡親臨弔祭。子如叩頭請罪,歡道;“卿折我右臂,須為我求可代之者!”子如薦中書郎魏收,歡以收為主簿。一日,歡謂季式道:“卿等使我孫主簿醉死,魏收為主簿辦理文案不如我意;敖曹嘗稱有一人治文書以謹密著稱者,誰也?”季式對道:“是司徒記室陳元康,彼能於夜中暗書快吏也。”歡召見,即授大丞相功曹,掌管機密,遷升大行台都官郎。當時軍國之事繁多,問元康無所不知。歡外出,留元康在後,馬上有所號令九十餘條,元康屈指數之,皆能記憶。與功曹趙彥深同掌管機密,時人並稱“陳、趙”,歡甚器重之。

西魏秦州刺史万俟普等投東魏
大統二年(五三六)二月,東魏丞相高歡令阿至羅進逼西魏秦州刺史万俟普,歡率眾接應。万俟普與其子洛、豳州刺史叱乾寶樂、右衛將軍破六韓常及督將三百人投東魏,丞相宇文泰輕騎追之,追至河北乾余里,不及而還。

賀拔勝等返西魏
梁大同二年(五三六)秋七月,魏降將賀拔勝等思歸,然武帝待之甚厚,不敢請。前荊州大都督史寧對勝道:“朱異之言,皇上無不聽從,請厚結朱異。”勝從寧言,帝竟許勝、寧及盧柔等皆北歸,帝且親餞於南苑。勝感念帝恩,從此見禽獸向南者皆不射。八月,行至襄城(今河南襄城縣),高歡遣侯景以輕騎邀截,勝等棄舟自山路逃,從者凍餒不堪,途中死者過半。既至長安,詣宮闕謝罪,西魏帝執勝手抽泣道:“朝廷傾覆,天也,非卿之過。”丞相泰令柔為從事中郎,與蘇綽同掌機密。

梁陳慶之大破侯景
大同二年(五三六)九月初四日,東魏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書右僕射、南道行台、督諸將侵梁。冬十月初八日,梁亦下詔大舉伐東魏。侯景將兵七萬侵梁楚州(今安徽鳳陽),俘刺史桓和;進軍淮上,南、北司二州刺史陳慶之擊破景軍,景棄輜重逃歸。十一月初二日,梁罷北伐之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