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江蘇省農林廳,始建於1907年。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花卉先進單位”、“江蘇省農林廳校辦產業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校園”、“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示範基地”。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受到省教育廳、財政廳、勞動與社會保障廳、計委與經委等五個部門的表彰。

基本信息

概述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江蘇省農林廳,始建於1907年。現設園藝與園林系農業工程系食品系經貿系電子信息技術系人文科學系六大系、二十個專業。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花卉先進單位”、“江蘇省農林廳校辦產業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校園”、“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示範基地”。

高校信息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名稱: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代碼:12808
江蘇招生代碼:
所在省市:江蘇
學校地址:江蘇省蘇州市西園路11號
聯繫電話:0512-67232506
學校傳真:0512-67232506
學校網址:http://www.szai.com

學院簡介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江蘇省農林廳,始建於1907年。學院辦學歷史悠久,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國際交流活躍。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花卉先進單位”、“江蘇省農林廳校辦產業先進集體”、“江蘇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校園”、“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示範基地”。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受到省教育廳、財政廳、勞動與社會保障廳、計委與經委等五個部門的表彰。
學院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多萬平方米,總資產1.7億元。現設園藝與園林系、農業工程系、食品系、經貿系、電子信息技術系、人文科學系六大系、二十個專業。各類實驗室32個,閉路電視台與無線電台各1個,計算機400多台,實驗、實習儀器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圖書館藏書18萬冊。園藝中心建有2800平方米的大棚、溫室和700平方米用微機控制的智慧型溫室;東山校區(江蘇東山常綠果樹技術推廣中心)是學院園藝專業學生高標準實習基地;培訓中心是餐旅專業、加工專業學生實習基地。另外還有校外實習基地10多個。在校學生5200多人,教職工262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碩士、博士40餘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近70%。有9位教師獲全國和省級榮譽稱號,科研項目多次獲省市級、國家級科研成果獎。學院還是農業部的一所視窗學校,設有農業部蘇州培訓中心、中國花協盆景培訓中心、 《農業職業教育》編輯部。學院先後接待外賓500多人,接待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包括台灣)農業院校與其他職教系統的考察、參觀人員近4000人。

歷史沿革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發展歷史

院系介紹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程系創建於2002年,其前身是蘇州府農業學堂農業科實習學科,已有99年的歷史,曾為國家培養了許多農業科技界的先驅、農業科技專家以及農業科技精英。
目前本系設有作物生產、機械、機電控制三個教研室,設有作物生產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三個方向)、汽車電子技術共三個專業,共有在校生994人。培養了大批從事現代農藝生產和推廣,機電類專業技術等高等技術心刖型人才。現有專兼職教師4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8名,高級農藝師4名,工程師、講師20名,有10名教師先後赴日本、德國法國美國韓國等地研修考察,形成一支教學水平高,實踐技能強的教師隊伍,是學院的主要系部。
本系一貫堅持教育為社會服務,為學生服務的新理念,根據蘇州以及江蘇地域發展的新特點、新情況,對現有的專業適時的進行調整、延伸和擴展,為社會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技能、職業能力的套用型高級人才。圍繞“底厚、面寬、知識新、技能強”的培養目標,堅持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積極進行專業課程的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提高跨工種、跨職業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有效的人際溝通能力。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園藝與園林系於2002年建立,其前身是江蘇省蘇州農業學校園藝學科,開設園藝專業始於1912年,是中國開設該專業最早的學校之一,曾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園藝專業人才和以一代宗師章守玉為代表的幾代園藝學家,為園藝教學、科研與生產作出過歷史性的貢獻。
目前本系設有園藝、風景園林、生態環保三個專業教研室,已開設園藝技術園林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等專業。本系現有專兼職專業教師82人,包括教授3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13人,高級農藝師12人\高級工程師(建築師)8人、講師(農藝師)22人,助講21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18人,在職研究生15人)。有全國模範教師2人,省委“333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2人,學院名師8人,教壇新秀6人。有20多名教師曾被派往日本、德國、法國、荷蘭、美國、俄羅斯、泰國等地留學、研修、考察,形成了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師隊伍。本系現有在校專科和高職學生1300多人,學生畢業後大多從事園藝、園林和環保等相關專業的管理和技術工作,目前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
園藝與園林系堅持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積極倡導“圍繞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產學研結合新理念,試行企業化管理校內實習基地的新機制,努力使園藝專業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積極開拓國內市場,促進了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促進了專業教學與實習基地的結合,促進了園藝專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強化實踐教學,使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崗位能力。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系內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及現代化的園藝設施,供師生實驗操作、技能訓練、綜合實踐及教學實習。系現有生物工程實驗室、植物生長發育實驗室、組織培養實訓室、植物保護實訓室、製圖室、美術室、環境監測實驗室等。校內實習基地有江蘇省太湖常綠果樹推廣研究中心、園藝中心,校外包括蘇州維生種苗公司常熟海明蔬菜園藝場嘉漢生態苗木(蘇州)有限公司、吳江市苗圃、蘇州景原工程設計諮詢監理有限公司、蘇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等。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始終以培養“懂理論、會操作、能實幹”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加強外語和專業基礎理論的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就業有門,升學有望;同時增加相關學科、交叉學科的選修課程,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成為既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豐富全面的專業知識,又有實際操作能力、套用能力,具備現代園藝科技人才。目前本系通過國家勞動部、農業部組織的綠化工、花卉工、化學檢驗工、蔬菜工、植保工等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的學生已近3000人。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技術系是學院的一個年輕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系,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兩大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包含計算機套用與維護、計算機信息管理兩大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包含計算機網路技術方向,學生近1000人。本系目前有專兼職教師共38人,其中專任教師26人,雙肩挑教師2人,外聘教師10人,副教授16人,中級職稱9人;在讀研究生8人,平均年齡為37歲,承擔著專業課及全院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公共課;承擔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培訓和考試任務;承擔、參與並順利完成了教育部和農業部的《農業生物技術》 、 《生物技術配套光碟》等課件製作任務;參與製作的《百合組織培養》及《人個投資理財》等課件榮獲江蘇省教育廳“好課件”獎。05年以來,教師共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7篇,有兩篇被EI檢索收錄;主編教材5本;成功申報《Photoshop》 《C語言程式設計》院級精品課程。
近年來,該係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計算機套用人才500餘人,他們既有一定的計算機系統理論 知識,又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他們既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江蘇省的信息化建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系前身是省立蘇州農業學校農產製造科,1953年因全省中等農業技術學校專業調整的原因一度停辦,1985年復辦。作為學校的傳統骨幹系部,長期以來為全省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層領導和專家學者,為中國食品行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章克昌高壽清張肇范李培圩等都是他們中的傑出校友。
食品系脫胎於傳統的農產製造科,現設有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生物技術及套用三大專業,包含食品工程、食品生物工程、食品安全與檢測、食品檢驗與質量管理、農產品質量監督與檢驗、生物製藥技術等專業方向;擁有微生物、糧油食品檢驗、食品理化分析、生物技術、果蔬加工、糧油加工、發酵工藝等專業實驗(訓)室。專業建設中既保留了原農產製造科的特點,也融合了輕工系統食品加工專業的長處,結合職業技能鑑定,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適應面,近幾年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都位於同類學校前列。食品系擁有專兼職教師36名,專任教師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有19名,先後有9名教師分別赴美國、法國、日本、荷蘭、韓國、德國、泰國等國家的大學、研究所進修、研修、技術援助、考察學習;除本校教師之外,本系還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的、來自生產一線的校外兼職教師。專業教師不僅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同時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近年來,積極開展套用技術研究,發表專業研究論文,同時加強與企業在技術研究、教學共建方面的合作。在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繫於2002年建立,其前身是蘇州農業學校的外語學科。人文科學系是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升格後成立的首批系部之一,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掌握商務英語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專業實際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適應外向型企業或具有國際業務的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外貿翻譯、外貿公關員、外銷員等專業崗位和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企事業單位文秘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本系設有商務日語、商務英語、文秘三個專業教研室。已開設商務日語、商務英語、文秘、法律事務四個專業方向。本系現有專兼職專業教師63人,其中包括副教授10人,外教7人。專業教師中,有20多名教師曾被派往日本加拿大菲律賓、美國、韓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進修、考察,形成了一支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本系現有在校學生近1300人。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人文科學系堅持以“質量立系,科研興系,依法治系,特色強系”為辦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同時,注重政治思想作風建設,用制度加強管理。在學生活動方面也極具人文系特色,教師指導學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高品位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英日語技能比賽,女生節,模擬法庭,外語卡拉OK比賽,書法比賽等,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千方百計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部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是蘇州農業學校基礎學科。2007年9月,根據學院事業發展的新需求,組建成立新的基礎部,下設化學教研室、中文教研室、數理教研室和公共英語教研室。新基礎部現有專職教師23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2人,院級名師3人,教壇新秀2人。
部門主要承擔全院的高等數學、公共英語、中文、物理、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的教學任務,以占全院5%的師資完成全院12%的工作量。近5年來,部門教師主編全國統編教材兩本,其中一本入選教育部“十一五”規劃;主持或主要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6項,其中一項成果獲省級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50餘篇科研論文公開發表,核心期刊近40篇,9篇論文被SCI、Ei、CA等權威機構收錄,兩篇論文獲蘇州市優秀自然科學論文獎。成績驕人。
站在蘇農新百年的起點上,基礎部把“科學謀劃,勵志耕耘,再上新台階”作為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瞄準新高度,謀求新發展,爭取新突破,用百倍的信心和勇氣,力爭在教學、科研、改革中取得新成績,創造新輝煌。

現任領導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書記:張益彬
張益彬,男,漢族,1961年10月出生,江蘇靖江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員,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1994年4月任農林廳農業局副局長,2000年12月任農林廳農業局局長,2001年12月任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2002年1月任農林廳機關黨委委員,2003年5月任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總支書記,2005年9月任農林廳總農藝師,2007年1月任農林廳總農藝師、綜合處處長,2007年4月任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現 任: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理事、江蘇省作物協會理事、江蘇省種業協會顧問。
主要業績:長期從事全省種植業行政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主持全省種植業“九五”至“十一五”發展規劃;主持實施《江蘇省種植業結構研究》《江蘇水稻跨越計畫》《江蘇高品質棉育種、繁殖和套用》等省部級課題;撰寫《江蘇高效外向農業發展的思考》等十多篇調研報告;主編出版《無公害優質稻米生產》。2002年以來獲省部級獎勵三等獎二項、二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榮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農林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等稱號。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院長、黨委副書記:成海鍾
1954年3月出生,男,漢族,江蘇啟東人。大學普通班畢業。1977年4月至1985年7月在南通農業學校任教。1985年8月調江蘇省蘇州農業學校工作,歷任教師、實驗農場副場長、場長、實驗園藝場場長、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先後出訪過荷蘭、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曾兩次受中國花卉協會的委託,主持設計、製作並攜景點赴國(境)外參加國際花卉園藝展覽,分別獲2000年香港國際花卉展覽最高獎項——“最佳貢獻獎”,和2002年荷蘭花卉園藝博覽會銅獎。1998年被江蘇省知識分子工作辦公室確定為“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1999年被江蘇省教委等五個廳局聯合評為“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還曾獲中央農廣校“優秀主編教師”和蘇州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
現 任: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研究員、教授。兼任中國花卉協會理事、中國園藝學會球根花卉分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花木協會常務理事、農業部職業技能鑑定《國家題庫農業分庫》開發專家、全國花卉諮詢專家庫成員、蘇州市農業諮詢專家組成員等。
科研與論文:先後講授過《園林苗圃學》《觀賞植物栽培》《園藝經濟管理》等課程。曾主編《觀賞植物栽培》《切花栽培手冊》 、 《園林設計與觀賞植物》 、 《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等著作、教材多部,參與編寫《花卉園藝師國家職業標準》1部。在《中國花卉園藝》《江蘇農業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先後主持教育部、農業部、江蘇省人事廳、科技廳、教育廳、農林廳和蘇州市科技局下達的研究課題10餘項。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曾多次獲獎。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副院長:陳忠輝
1955年3月生,1982年1月畢業於江蘇省農學院,獲農業學士學位。1990年12月南京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農學碩士學位。
現 任: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教授、副院長。
科研與論文:主持並參與省部級教學,自然科學課程多次,曾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農業部九·五重點課題及省級課題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二項;省教育廳一類優秀課程獎一項;好課件獎一項;主編主審統編教材和國家規劃教材六部;參編教材四部;在國內外公開發表文章二十餘篇。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副院長:錢劍林
1962年10月出生,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本科、園藝學碩士。1982年至蘇州農業學校工作,歷任團委副書記、書記、學生科副科長、培訓中心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省太湖常綠果樹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主持)等職務。先後出訪過法國、荷蘭、德國、日本、以色列、埃及等國家。曾被評為全國農業高校科技產業優秀經理和全國農業高校科技產業工作先進個人。
現 任: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高級農藝師。
科研與論文:主持、參與的省科技廳、農林廳、教育廳、蘇州市科技局等科研項目有: 《國外花卉新品種引進》 《球根花卉種質資源保存與開發》《花卉種苗組織培養快繁技術》《綠化植物新品種引進與開發》《東方百合種球產業化生產的研究》《枇杷組織培養快繁技術及產業化》等,《觀賞百合種球產業化生產的研究與開發》、《冠玉、白玉枇杷標準化無公害栽培技術示範推廣》獲得蘇州市2004、2006年度科技進步獎。
近幾年,在《園藝學報》《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農業科技管理》等各類雜誌上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東方百合‘Sorbonne’試管成球和低溫處理的初步探討” 、“葡萄保護地栽培技術”、 “試論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產業化”、“江浙地區楊梅主要品種ISSR分析” 、“高職院校科研現狀及其發展思路的探索與研究”等。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朱偉方
朱偉方,男,1963年9月出生,江蘇吳縣人,大學本科學歷,副教授,中共黨員。蘇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江蘇省教育科技系統優秀工會工作者
現 任:中共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科研與論文:編著《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探索》 ;主編《農業法律基礎》《無悔的追求》等教材;在《社會科學戰線》 《長白學刊》 、 《中國高校學術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完成了省高職研究會,學院課題三項。

機構簡介

黨 辦 院 辦 對外交流辦
姓 名 職 務 姓 名 職 務 姓 名 職 務
郭志海 主 任 郭志海 主 任 郭志海 主 任
王 輝 科 員 孫維芝 副主任 許建生 科 員
秦捷英 科 員 王 輝 科 員 - -
- - 秦捷 科 員 - -

學生會介紹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習部簡介

學習部是學生會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是聯繫老師和同學關係的紐帶和橋樑,學習部主要圍繞廣大同學的學習情況開展工作,以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為目的,努力為同學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習部主要職能:
團情速遞
各系學習情況反饋
各系曠課情況統計
召開學習委員座談會
召開條線會議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外聯部簡介
外聯部是系與系相通的紐帶,高校與高校交流的橋樑,若把院比做國家,那么外聯部也就相當於肩負著外交部的重任了。外聯部為學院尋求勤工助學的崗位、拉贊助。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有了外聯部,一切皆有可能。
外聯部的職能如下:
為學院活動尋求贊助資金;
為學院尋求勤工助學的崗位;
加強與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與聯合;
協調個系,營造統一和協調的校園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部簡介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聯合會體育部是校園運動文化的先鋒,引領著體育部走向校園運動的時尚前沿,它按照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集知識性、專業性、娛樂性於一體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
本部職能:
協助各系開展各項活動;
組織大型體育活動;
定期召開條線會議;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生活部簡介
生活部是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的一個常設機構,與宿管中心、後勤基建處,人保處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學工處,團委老師的指導下,發揮著重要作用,生活部定期對全院宿舍進行抽查,對各系學生會辦公室進行抽查,對各系學生會辦公室的檢查。同時還承負著一項艱巨的任務,那就是對食堂的監督,生活部的所有成員本著對同學服務的宗旨,默默的工作著,為學校的清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文藝部簡介

文藝部是校園文化生活的先鋒,引領著文藝部走在校園文化生活的時尚前端。它按照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集知識性、藝術性、民眾性為一體的文藝活動,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推動校園文化藝術的發展。文藝部的成員來自校內各不同的系別,大家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這一工作中來,懷著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夠為莘莘學子們開創一片豐富多彩的文藝生活天地。
本部工作職能如下:
做好各大型文藝活動的策劃、協辦籌備工作。
協助各系部開展好各類文藝活動。
定期召開交流會,保持與各系文藝部、文藝類社團的聯繫。
做好演出服裝、樂器的整理分類與統計工作。
領導與指導學院各學生分會文藝部的工作。
做好院文藝活動的節目選拔工作,確保晚會質量。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宣傳部簡介

宣傳部作為學院對內外的一個重要的職能部門,以藝術的眼光,正確的理念,創新的意識策劃宣傳部的形象,以及設計各種海報,展板等宣傳手段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水平,展示蓬勃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為使本宣傳部工作思路明晰,特擬職能如下:
各類活動的海報及展板的策劃與製作。
黑板報,櫥窗的策劃與製作。
協調各部門宣傳工作的督導,布置以及統籌。
定期召開各分會宣傳部長的討論會。
配合學院各部門活動的宣傳。
為豐富同學們的業餘活動開展一些書法,繪畫等大賽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網路部簡介

隨著通訊手段的迅速發展,為了方便與各高校、團省和市委的交流,蘇農院網路部應運而生了,網路部擔任著不可或缺的重擔,只要職能:
團委、學生聯合會網頁更新;
檢查各系網頁的更新情況;
各類活動圖片的採集;
團市委上傳檔案素材收集

辦學理念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教育三面向”,以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為動力,以“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依法治校”為理念,乘勢而上,加快發展,不斷增強學院綜合實力,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及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有了新的發展,教育個性化、信息化、國際化、產學研一體化有了新的突破。學院堅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辦學,堅持“校內與校外結合,成人教育與高職教育結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結合,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結合”,形成了以高職為主體,培訓和成教為兩翼的辦學格局。努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源,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與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聯辦大專、本科函授班,開辦大專層次專業證書班,積極參加農村實驗區自學考試組織與考試工作,為農村、農業培養了大批套用型人才。校內培訓依託農業部蘇州培訓中心,受農業部、財政部、團中央、省政府廳、局及中國農學會等委託,共開辦了包括全國中等農校管理幹部培訓班、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班、出國人員培訓班、農業入世對策培訓班、“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管理幹部培訓班在內的教育管理類、外語培訓類、業務培訓類、單項技術培訓類4大類72種培訓班,受訓人數達10981人,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業教育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高度重視創業教育,採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群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提高教師創業意識與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相結合”、“創業教育與學校全局工作相結合”的方法和原則,較全面而系統地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確定課堂教學為進行創業教育的主渠道,把第二課堂作為創業教育的重要陣地,把本校優秀畢業生作為創業教育的主榜樣,把校內外實習基地作為實施創業教育的主戰場,間接、直接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創業之中去。學院加強與勞動人事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聯繫,參與研究崗位資格標準的制訂,成立勞動部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培養高、中級考評員,已開展省級技能鑑定。學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2000年被評為“全國百佳服務隊”,多次被《人民日報》 、蘇州電視台等新聞單位採訪、報導;學院加強就業教育與指導工作,每年舉辦院內人才市場,通過多方面途徑與渠道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近幾年畢業就業率達95%。

辦學成果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產學研結合工作上了新台階,2000年在香港國際花展中獲最高獎項(特別貢獻獎);去年學院通過競標,承擔了“中國園”景點的設計、施工、布展工作,並代表中國赴荷蘭參加國際花卉博覽會,工程質量和參展作品均獲好評和較高榮譽。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近幾年創收均超千萬元。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派管理幹部、教師、學生105人次赴日本、美國、法國等五大洲十八個國家和地區考察、研修、實習,受中國農學會委託舉辦外語培訓班,學員赴日研修1000多人,赴美國研修100多人。並邀請外國專家近200人來校講學、授課,還與日本、法國、荷蘭、美國、韓國七所學校結成了友好學校,每年互派師生訪問、交流;學院依託資源與人才優勢,正在與國內外大學商定聯辦本科班。
新世紀裡,學院將繼續乘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黨的十六大東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級套用型人才,為服務“三農”與繁榮地方經濟作出新的貢獻!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江蘇省農林廳。

學院始建於1907年,辦學歷史悠久,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國際交流活躍。校園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學院總資產1.7億元。學院現設園藝與園林系、農業工程系、食品系、經貿系、電子信息技術系、人文科學系,設定農學、園藝、加工、農經、農業外語計算機套用法律事務生物技術機電技術套用等20個專業。現有在校生5200多人,教職工262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碩士、博士40餘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占70%。有70多名師生(其中11名學生)分赴美國、法國、日本等五大洲十八個國家進行研修、考察和實習。先後與日本、荷蘭、法國、美國、韓國等國的七所農業院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係。

榮譽稱號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是農業部的示範視窗學校之一,農業部蘇州培訓中心、 《農業職業教育》編輯部、全國農業特有工種技能鑑定站均設在學院。先後榮獲“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文明校園”、“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示範基地”、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等稱號。

相關條目

南京財經大學 金陵旅館管理幹部學院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 矽湖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 河海大學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大學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職業大學 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常熟理工學院 宿遷學院 江蘇職工醫科大學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泰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金陵科技學院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三江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常州工學院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沙洲職業工學院
南京林業大學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港大思培科技職業學院
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輕工大學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淮海工學院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審計學院 淮陰工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 淮陰師範學院 曉莊學院 紫琅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市廣播電視大學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工程 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南京體育學院 江南大學 徐州廣播電視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教育學院 江蘇教育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師範大學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江蘇警官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 金山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醫學院 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職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崑山登雲科技職業學院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培爾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大學 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鹽城工學院 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 鹽城師範學院 揚州教育學院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 民辦明達職業技術學院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揚州職業大學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大學 揚州大學 揚州環境資源管理學院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