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隸屬於江蘇省交通廳。學院的前身江蘇省南京交通學校,創建於1964年,多年來為江蘇省交通系統培養了兩萬多名管理和技術人才。學院坐落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江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並在南京江寧大學城建設新校區,總占地1000多畝。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在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和要求上堅持兩個“確保”,即“確保畢業生充分就業,確保畢業生就好業”,無論是畢業生就業率還是畢業生就業層次歷年來都保持在較高水平。學院畢業生以“專業紮實、素質高、肯吃苦、動手能力強”等優點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創業創新能力、工作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受到行業和用人單位的普遍讚揚與認可。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隸屬於江蘇省交通廳。學院的前身江蘇省南京交通學校,創建於1964年,多年來為江蘇省交通系統培養了兩萬多名管理和技術人才。學院坐落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江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並在南京江寧大學城建設新校區,總占地1000多畝。學院在校生近7000人。設有公路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汽車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基礎學部等七系一部,共33個專業。學院有種類齊全、設備先進的實習訓練中心和實驗室。圖書館藏書達30萬冊。2001年獨立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具有獨立的專科夜大函授辦學資格。

簡要介紹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設有江寧和浦口兩個校區,分別位於南京江寧大學城和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總占地面積近100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學院現有在校生9700多人,教職工517人,其中專任教師338人,高級職稱114人。現設有汽車工程系、公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人文社科系等7個教學系,專業數達40個,其中“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和“物流管理”兩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學院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和“建築專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學院教學設施較為齊全、實訓實驗設備先進,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5000萬元;建有5個校內實訓基地、100個校外實訓基地。圖書館館藏文獻達9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35萬冊。學院實行畢業生“雙證書”制,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為“江蘇省職業技能鑑定基地”,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優秀鑑定所;培訓及考核鑑定範圍覆蓋各專業,工科畢業生實踐技能考證率達100%。目前學院已與加拿大聖克萊爾學院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北京青鳥信息技術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民太安公估公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事業單位,以及江蘇汽車技師學院等10餘所職業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辦學關係。多年來學院為交通行業及其相關產業培養了兩萬多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2005年,學院以優秀等次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連續十年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學校”、“2003-2004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再度評為榮獲2005—2006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文明學校。“十一五”期間,學院將在江蘇省交通廳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努力把學院建設成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辦學理念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理論學習
學院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學質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堅持服務行業、面向社會,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抓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本位,不斷強化專業辦學特色,不斷改善專業辦學條件,不斷提高專業辦學質量,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汽車運用技術”、“公路與橋樑施工技術”專業被確定為江蘇省高職示範性專業。2004年學院被國家教育部交通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確定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成功地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展T-TEP項目培訓合作教育,被認定為豐田T-TEP學校,邁出了高職教育發展的新步伐。由於辦學質量高,學院畢業生很受社會歡迎,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積極實施開放型辦學,努力開展教育培訓服務工作。學院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具有獨立的專科夜大函授辦學資格,大力發展成人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積極拓展與高校合作辦學的渠道,努力提高合作辦學水平,與同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教育關係。學院利用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的品牌,以技能鑑定帶動技能培訓,面向行業,面向社會,擴大技能培訓規模,每年培訓在4000人次以上。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加強國際合作和校企合作辦學,取得了較好成果,目前與日本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知名企業和高校有了良好的合作聯繫,在省內外與40多家企業建立了校外教學實習基地,進一步最佳化了學院教學資源,調動了師生教學和實踐的積極性,提升了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始終堅持“在辦學水平上調高,在辦學規模上調大,在辦學質量上調優,在辦學機制上調活”的辦學思路不動搖,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各項事業取得了可喜成績。不斷深化內部管理改革,創建充滿活力的高效運行機制。建立公平競爭、最佳化組合、合理流動的人事機制。積極推進分配製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深化後勤社會化改革,建立了按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的後勤服務中心,並積極探索後勤集團化服務實體。堅持產學研結合辦學,走“以專業帶產業,以技術帶經營”校辦產業發展之路,依託專業優勢,建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江蘇育通交通工程諮詢監理公司、高等級公路檢測中心、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南京交苑道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鍛鍊了專業教師,拓展了實習空間,壯大了辦學實力。學院在連續十年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的基礎上,又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的殊榮。
面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新形勢、新要求,與時俱進、奮鬥不息的交院人,在江蘇省交通廳的正確領導下正向著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努力把學院建成一流的示範性高職院。

現任領導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孟祥林

黨委書記
職稱:研究員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賈俐俐

院長、黨委副書記
職稱:教授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許正林

黨委副書記
職稱:政工師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進軍

黨委委員、副院長
職稱:副教授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王曉農

黨委委員、副院長
職稱:副教授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陳玉龍

副院級調研員
職稱:講師

歷任領導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歷任黨政負責人名單
歷任黨的負責人名單 歷任行政負責人名單
姓名 職務名稱 任職年月 姓名 職務名稱 任職年月
李光帆 黨支部書記 1965-1969 於德才 副校長 1964-1965
耿文達 黨支部書記 1966-1969 李光帆 副校長 1965-1969
於秀娥 黨支部書記 1973-1974 秦退之 副校長 1964-1965
陳展 黨支部書記 1974-1976 周旭 副校長 1964-1968
劉其義 黨支部書記 1976-1978 施志球 副校長 1965-1969
秦退之 黨支部書記 1976-1978 蔡致中 副校長 1965-1969
姜浩 黨總支書記 1979-1980 蔡致中 副校長 1973-1976
姜浩 黨總支書記 1981-1984 於德才 副校長 1973-1976
姜浩 黨委書記 1985-1986.7 秦退之 副校長 1974-1979
王家勛 黨委書記 1989.7-1992 許怡善 副校長 1978-1984
陳玉龍 黨委副書記 1985-2002.6 姜浩 副校長 1979-1980
史國君 黨委書記 2002.6至今 陳彤鍪 副校長 1979-1980
孟祥林 黨委副書記 2002.6至今 陳彤鍪 校長 1981-1984
黃榮枝 副校長 1981-1984
黃榮枝 校長 1985-1997.8
孟祥林 副校長 1985-1997.8
孟祥林 校長 1997.9-2002.6
張道明 副校長 1985-
魏明 副校長 1985-
王曉農 副校長 1997.9-2002.6
高進軍 副校長 1997.9-2002.6
孟祥林 院長 2002.6至今
高進軍 副院長 2002.6至今
王曉農 副院長 2002.6至今

汽車工程系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開辦於1964年,1997年開辦五年制“現代汽車運用工程”專業高職教育,1999年與南京工業大學聯合開辦了三年制“現代汽車運用工程”專業和“汽車行銷與售後服務”專業高職班。
課程建設
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平台,大力推進課程建設,建成院級精品課程三門: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其中“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和“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獲得省級優秀課程二等獎。

師資汽車專業現有專任教師37人,全部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及碩士以上學位10名,在讀研究生11名;教授級高工1名,中級職稱教師13名,高級職稱12人。學院汽車專業教師具有很強的實踐技能,全部都有高級工以上技能證書,其中6人具有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3人具有工程師資格證書,8人具有汽車維修技師證書,6人具有汽車維修高級技師證書,雙師型教師為26人。擁有交通部學科帶頭人二名,院學科帶頭人3名、教學骨幹10名。此外,汽車工程系通過走訪企業和行業專家,聘請專家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近幾年來,本系有18名教師主編和參編國家規劃教材的編寫。《汽車文化》《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成為江蘇省精品教材,獨立主持或參與了多項廳級以上課題研究,取得了較好成績,如:“汽車無級變速器實驗台的研製”、“汽車新裝置的結構·診斷與維修”、“電控發動機故障分析仿真系統開發設計”、“危險品車防側傾側翻及報警系統”。結合教學實際,自製了多項教學設備。專業教師近三年在各類刊物發表專業論文31篇。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是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原三大系群“管理信息工程系”之一。二00四年二月兩系正式分離運行。信息工程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學術思想活躍、綜合素質好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師總人數47人,其中專任教師36名,具有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職稱1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及資格的18人,具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中高級考評員資格證書7人。另外,系部每年都舉辦學術交流會,聘請企業專家到學院講學,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的校外兼職教師、專家隊伍。

系部下設計五個教研室和兩個中心,分別為計算機圖形圖象教研室計算機網路技術教研室、計算機軟體教研室、電子信息技術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以及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實訓中心,在校生1000人(含五年制高職學生)左右。系實訓中心擁有520餘台高性能計算機和13個功能完善、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和4個模擬職業環境的專業實驗實習室,擁有新華海產業集團、上海同濟聯合建設集團、宏圖三胞南京分公司、上海百姓裝潢總公司等七個校外實訓基地,有力地保障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和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技術中心負責學院的校園網路中心管理和電化教學等,具有較先進的數位化攝像、編輯、製作設備,能根據教學需要及時製作教學課件,滿足多媒體教學的要求。

建築工程系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系正式成立於04年初,現開設有: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築裝飾物業管理與房產行銷工程監理等五個專業,並與信息工程系聯合開辦了“建築工程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雙專業。擁有三年制和五年制各專業在校學生近千名。

本系建設有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合理,以雙師型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並從建築行業中聘請了多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為各專業的外聘教授。

為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本系建有設備先進、配套齊全的建築類專業基礎實訓中心、專業技能實訓中心和綜合實訓中心。並於05年成立了以本系教師為骨幹力量的南京舜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具有國家建築裝飾設計與施工二級資質。同時,與省內外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本系具有由省建設廳統一頒發的裝飾、土建、水電暖專業的預算員、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等中級崗位證書培訓考核資格,省建築裝飾協會暨省勞動廳頒發的室內裝飾設計員培訓考核資格及江蘇省及全國項目經理的培訓考核資格。並被國家教委和建設部確定為建築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人文社科系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參加交響音樂會
人文社科系現設法律事務、文秘(商務方向)和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三個專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掛靠在本系。系下設英語教研室、法律教研室、文秘教研室和藝術教研室。全系共有教師45名,其中專任教師38名,中、高級職稱27人,碩士研究生15人,雙師型教師14人,具備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系實訓中心建有模擬法庭、速錄實訓室現代辦公實訓室商務禮儀實訓室和素質拓展實訓室。在安徽西遞村(國家一級古建築保護區)建立了寫生實訓基地,在上海東馳環境藝術工程公司北京三浦靈狐動漫產業集團(中國動漫產業十大影響力品牌)、南京力諾玻璃工藝製造有限公司和南京宇宙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南京彩悅印務有限責任公司、江寧檔案館、南京金大律師事務所、漣水法院、句容縣交通局等單位建有校外實訓基地。

榮譽稱號

獲國家、部、主管部門、省、市授予的重要榮譽稱號一覽表

授予時間

榮譽稱號名稱

批准單位

2002.3

南京市教育系統2001年度“先進職工之家”

南京市教育工會

2002.1

2000-2001年度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省海員交通工會

2002.1

全省交通行業巾幗建功先進協調單位

省交通廳

2001.12

文明單位標兵

省文明委

2001.11

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

省交通廳

2001.7

張永春、趙家華、武可俊、畢朝暉、陸春其被交通廳評為優秀黨員

省交通廳黨組

2001.7

孟祥林被評為全省交通系統勤政廉政好乾部

省交通廳

2001.7

孟祥林被省級機關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省級機關工委

2001.7

陳玉龍被交通廳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省交通廳黨組

2001.7

陳玉龍受交通廳嘉獎

省交通廳

2001.7

萬人大合唱優秀組織獎

省交通廳

2001.7

文藝匯演集體二等獎、詩歌創作獎

省機關工會

2001.7

教輔黨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省交通廳

2001.7

機關黨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省交通廳

2001.3

綠化工作先進單位

浦口區綠化委

2001.1

南京市保衛系統先進集體

南京市公安局

2000.12

南京保衛系統先進個人

南京市公安局

2000.5

全省交通系統教育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

2000.5

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排名第四)

國家教育部

2000.4

“九五”江蘇省交通系統教育工作1996-2000年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

2000.4

浦口區計畫與人口工作先進集體

浦口區政府

2000.4

99年度浦口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浦口區委

2000.4

1998-1999年度南京市模範職工之家

南京市總工會

2000.2

1996--1999年為交通事業建功立業有功單位

省交通廳、省總工會

1999

1999-2000年被市公安局評為保衛先進單位

市公安局

1999

學校通過國家級重點中專複評、通過省交通系統文明學校驗收

1999

孟祥林同志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部

1999.9

江蘇省1997-1998年度“省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1999.7

第二黨支部獲廳“戰鬥堡壘”

廳級

1999.5

江蘇省交通系統“十優團組織”

省交通廳、團省委

1998.12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

省教委

1998.6

先進黨支部(第一黨支部)

廳黨組

1998.5

組織獎(創建文明行業文藝調演)

省交通廳

1998.5

三等獎(創建文明行業文藝調演)

省交通廳

1998.5

南京市教衛系統職工80分撲克牌比賽(職工組)第一名

市教育、醫務工會

1998.3

電中示範性分校(5年有效期)

部級

1998.3

南京市花園式單位

南京市綠化委員會

1998.2

國土綠化先進單位

南京市綠化委員會

1998.2

一九九七年“百分考核”競賽中被評為先進工會

省海員工會、省公路運輸工會

1997.12

96-97年度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

浦口區人民政府

1997.11

江蘇省1995-1996年度“省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1997.10

板報展評三等獎

浦口區計生委

1997.7

江蘇省交通系統教育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

1997.5

江蘇省交通系統“學習青島港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

1997.3

先進團支部(9432班)

廳團委

1996.6

江蘇省中等專業學校“文明校園”

江蘇省教委

1996.5

“路橋專業”交通部重點專業學校

交通部教育司

1996.4

“汽車專業”交通部重點專業學校

交通部教育司

1996.3

江蘇省交通系統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

1996.1

貫徹省教委執行“學生管理規範”、“後勤管理規範”先進單位

南京市教衛部

1995.12

江蘇省交通系統“優秀職工之家”

省海員、運輸工會

1995.9

江蘇省1993-1994年度“省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1995.7

全省交通系統建功立業有功單位

省交通廳

1995.3

南京市先進職工之家

市委教衛部等

1995.3

南京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1994年度)

市委教衛部等

1995.1

全省交通系統先進基層工會(1994年度)

省海員、運輸工會

1994.10

南京市模範職工之家

市總工會

1994.7

教(二)支部獲“先進黨支部”

省交通廳

1993

交通系統成人教育先進集體

省交通廳

1993.12

省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活動先進集體

省競賽領導小組

1993.10

江蘇省(部)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省政府

1993.10

中專教育研究會先進單位

交通中專教研會

1993.10

暑期社會實踐“最佳小分隊”

市教委、中專協會

1993.8

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國家教委

1993.7

江蘇省1991-1992年度“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1993.7

全國交通系統規範化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國家教育部

1993.6

全國交通系統規範化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交通部

1993.5

團委被評為“省92-93年度先進集體”

省教委、團省委

1993.4

江蘇省交通系統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省交通廳、海員工會

1993.3

南京市計畫生育工作實現“三為主、三無”達標單位

市計生委

1992.9

南京大中專校軍訓成果匯報檢閱式三等獎

市委教衛部、市軍分區

1992.7

高舉團旗跟黨走,艱苦奮鬥建功業”-紀念建團70周年知識競賽“黨政支持獎”

團中央、國家計經委等

1992.6

交通系統職工演講比賽優秀組織獎

省交通廳

1991.12

“四項常規管理”評比校園管理第一名

省交通廳

1991.12

江蘇省綠化達標單位

省綠化委

1991.12

南京市綠化達標單位

南京市綠委

1991.11

交通中專(技工)學校《體育達標》先進單位

交通中專體委

1991.11

江蘇省職工生活工作先進集體

省總工會、省計經委

1991.7

紀念建黨70周年“黨的知識”競賽一等獎

省交通廳

1991.3

全國首屆珠算大賽優勝獎

省交通廳

1990.3

南京市軍民共建先進集體

南京市政府

1988.3

江蘇省交通系統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省交通局

校園文化

學院校徽
(1)校徽主體:以藍色為主色,象徵知識海洋無窮無盡,是科技性、創造性色彩;銀灰色為輔色,是工具性、套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漢語拼音首字母“N”“J”“T”為主要設計元素進行變形或組合,形成“環繞地球的、不斷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線條”、“一本展開的書籍的抽象圖形”、“一個大寫的‘人’字昂然屹立於廣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線條或圖形。寓意學院積極勾畫宏偉藍圖、大膽創新;寓意學院立足交通、服務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寓意通過發展教育來支撐交通的發展,教育依託交通得以發展。
(2)校徽外框:圓形外框為車輪,寓意工程與交通之意。
(3)校徽整體:整幅校徽沉穩、和諧而又靈動、跳躍,象徵著學院及學子必將孜孜以求,寧靜致遠,從而走出蔚然、深遠之境界。
校訓校風
學院的校訓:知行合一明德致遠
“知行合一,明德致遠”是一個既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底蘊,又體現現代交通職教理念與我院辦學特色的命題。
知行合一:源於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意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論和實踐有機統一起來。“知行合一”也是“手腦並用、注重實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等現代職教理念的最佳體現。
明德致遠:“明德”,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致遠”,出自諸葛亮《戒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寓意學院重視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彰顯良好的道德修養;交通運輸行業鋪路架橋,積善行德,彰顯交通事業之德性。也寓意學院凝神致志,事業通達致遠,彰顯矢志不渝、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校園精神風貌。
學院的校風:勤奮求實團結創新
勤奮:《尚書》有“天道酬勤”,意在激勵廣大師生員工勤奮、勤勉,鍥而不捨,奮發有為。
求實:《漢書》有“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說話、辦事、做學問。意在激勵廣大師生員工始終堅持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務真求實。
團結:《周易》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蘭。”指人際和睦,聯合起來完成共同目標。意在激勵廣大師生員工緊密團結、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勇奪佳績。
創新:原意為更新、改變,創造新的東西。意在激勵廣大師生員工要勇於探索,敢於改變,善於創新。
教風學風
學院的教風:尚德善教
尚德: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為君子尊崇高尚品德。寓意廣大教職員工要品德高尚,胸襟開闊,包容萬物,承載教書育人之重任。
善教:出自《禮記·學記》:“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寓意廣大教職員工既要態度和善,孜孜不倦,又要善於講究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學院的學風:礪志敏學
礪志:就是磨礪意志,注重堅強意志的鍛鍊和養成。《荀子·勸學》中有“金就礪則利”名言。寄寓廣大青年學生要有剛毅果敢的品格,志存高遠的志向,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敏學:出自《論語·公孫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寓意廣大青年學生勤奮好學,敏於思考,善於行動。

交通路線

汽車站,開學和放假時有直達車。
火車站坐一號線南延線(開往中國藥科大學方向)到南京交院站下達本院。
區19路、區6路、區3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