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鰭原飛魚

短鰭原飛魚

短鰭原飛魚(學名:Shortfin flyingfish,Shortfinned flyingfish),為飛魚科、飛魚屬 魚類。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近腹緣,在胸部有向胸鰭基部延伸之分枝,具鱗38-40;背前鱗16-20;側線上鱗5-6。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具軟條9-11,鰭膜一致呈黑色,或下緣淡色;臀鰭起點在背鰭第2軟條基底之前,具軟條10-12;胸鰭較一般飛魚為短,末端到背鰭之前部,第1鰭條不分歧,除邊緣淡色外,一致呈暗色;腹鰭位於體之中央,其末端僅達肛門與臀鰭起點之中央;尾鰭發達,深開叉,下葉較長。脊椎骨數36。生鮮時,雌雄之體側均呈淡黃色。幼魚無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近腹緣,在胸部有向胸鰭基部延伸之分枝,具鱗38-40;背前鱗16-20;側線上鱗5-6。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具軟條9-11,鰭膜一致呈黑色,或下緣淡色;臀鰭起點在背鰭第2軟條基底之前,具軟條10-12;胸鰭較一般飛魚為短,末端到背鰭之前部,第1鰭條不分歧,除邊緣淡色外,一致呈暗色;腹鰭位於體之中央,其末端僅達肛門與臀鰭起點之中央;尾鰭發達,深開叉,下葉較長。脊椎骨數36。生鮮時,雌雄之體側均呈淡黃色。幼魚無須。

生長環境

大洋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偶而遊動於開放水域。受驚嚇時會利用其特化的胸鰭躍出水面作長距離的滑翔。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日本,以及帛琉及斐濟等水域。中國台灣分布於東南部水域。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四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