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

幽門

幽門:①人體部位名。七沖門之一。出《難經·四十四難》。即胃下口。胃下口通往小腸,如曲徑通幽,故稱。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上門。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腹正中線臍上6寸,旁開半寸處。

基本信息

釋義

幽門幽門
KI21 幽門 Youmen
[別名] 上門。
[釋名] 幽,幽隱;門,門戶。穴近胃之下口幽門而與之相關,故名。
[出處] 《針灸甲乙經》
[位置] 上腹部臍上六寸(巨闕)旁開五分處。
《針灸甲乙經》:“在巨闕兩傍各五分陷者中”。

相關

[局部解剖
肌肉:腹直肌內緣。(深層為肝臟
神經:第七肋間神經
血管:腹壁上、下動、靜脈分支。

[類別] 沖脈、足少陰之會。
[功效] 降逆、利咽、和胃。
[主治]
古代記述:胸脅背相引痛、噁心、嘔吐、多唾、飲食不下、善噦、支滿、少腹堅、心痛、逆氣、煩心。
近人報導:胃痙攣胃下垂、肋間神經痛。
[方例]
煩心嘔吐:玉堂、幽門。
嘔吐噁心:灸胃俞、幽門、商丘、中府、石門、膈俞、陽關。
[刺灸法] 直刺0.5~1寸,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氣血特徵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寒濕水氣。
〖運行規律〗
大部分寒濕水氣散熱冷降,小部分則吸熱循經上行。
〖功能作用〗
升清降濁。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點刺出血或灸,熱則補針。
〖幽門與嘔血黑便的關係〗
幽門以上出血表現為嘔血,幽門以下出血表現為黑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