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醋蔥姜蒜療法

【主治】中蠱毒。 【主治】中蠱毒。 【主治】中毒。

中毒 醋蔥姜蒜療法

正文

中毒,指某種物質進入人體後,侵害機體的組織和器官,引起機能性和
器質性病變,包括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煤氣中毒及其他。
方1
【組成】濃茶水、醋各1 碗。
【用法】混合,分3 次灌服。
【主治】煤氣中毒。
方2
【組成】濃茶、好醋各1 碗。
【用法】分3 次服下,每30 分鐘1 次。
【主治】煤氣中毒。
方3
【組成】濃茶。
【用法】灌服
【主治】煤氣中毒。
方4
【組成】濃茶葉、石富蒲各適量。
【用法】大量飲服。
【主治】煤氣中毒病人甦醒後恢復時用。
方5
【組成】食醋50 毫升左右。
【用法】取食醋加入等量開水,緩緩服之。
【主治】煤氣中毒。
方6
【組成】豬、牛、羊骨骼(任選一種)、自酒適量。
【用法】燒灰,酒調服。
【主治】用於食果類中毒。
方7
【組成】楊梅、酒。
【用法】浸泡後食用,每次2~3 個。
【主治】食物中毒脘腹痛。
方8
【組成】綠茶3 克、綠豆粉50 克、甘草15 克。
【用法】後兩味加水500 毫升,煮沸3~5 分鐘加入綠茶即可,分3 次溫
眼。急需時用連皮生綠豆粉,開水泡服。
【主治】藥物和食物中毒,鉛中毒。
方9
【組成】茶葉。
【用法】濃煎,日服3~4 次,每次5~10 毫升,輔以一般處理。
【主治】中毒性消化不良。
方10
【組成】酒適量。
【用法】熱飲之。
【主治】誤食桐油,吐不止。
方11
【組成】米醋。
【用法】飲服即解。
【主治】食花椒中毒。
方12
【組成】大蒜適量。
【用法】每次食3~5 瓣,每日3 次。
【主治】誤食川椒中毒閉口者。
方13
【組成】蒜。
【用法】煮食。
【主治】閉口椒毒。
【說明】誤食花椒閉口者有毒,舵殺人。即使開口者,藥中食中用之太
過,中其毒亦可殺人,性熱故也。
方14
【組成】生薑適量。
【用法】將生薑搗爛取汁,頓服。
【主治】食鳩中毒、食竹雞毒、食鵬鴿毒、中諸藥毒、狂犬傷人。
方15
【組成】甘草15 克、薑汁15 毫升。
【用法】水煎濃汁服。
【主治】百部中毒。
方16
【組成】乾薑30g 。
【用法】水煎服。
【主治】南星中毒。
方17
【組成】生薑汁10 毫升。
【用法】開水沖服。
【主治】南星中毒。
方18
【組成】大蒜適量。
【用法】煮汁飲之。
【主治】食蟹中毒。
方19
【組成】生薑30g 、丁香2g 。
【用法】將丁香研為細末,生薑湯送服。
【主治】食蟹中毒。
方20
【組成】地漿、生薑汁各適量。
【用法】頓服。
【主治】食芋中毒。
方21
【組成】薑汁適量。
【用法】溫開水沖服。
【主治】食雉子中毒。
方22
【組成】生薑汁適量。
【用法】頓服。
【主治】萵苣中毒。
方23
【組成】乾薑30g 。
【用法】水煎服。
【主治】萵苣中毒。
方24
【組成】好醋2 杯。
【用法】飲服。
【主治】飲酒中毒。
方25
【組成】大蒜頭1 個、雄黃1 克。
【用法】共搗爛,溫開水沖服。
【主治】八目鰻魚中毒,證見嚴重出血性腹瀉
方26
【組成】大蒜頭1 個(去粗皮)、食鹽適量。
【用法】共搗爛,溫水沖服。
【主治】霉米麵中毒,證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乏力,面目潮紅,
狂躁不安,昏迷抽搐,嗜睡或休克。
方27
【組成】生薑9 克、食醋15 克、蒜頭6 克、白糖少許。
【用法】姜、蒜、糖共搗爛,與醋拌勻絞汁服。
【主治】松花蛋中毒,證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吞咽困難,復視,呼
吸麻痹。
方28
【組成】紫蘇葉100g 、生薑15g 。
【用法】共搗爛,溫開水調勻,取汁服。
【主治】魚、蟹中毒,證見噁心嘔吐,心胸煩悶,面腫,腹痛腹瀉,心
煩意亂,嚴重時可因脫水過多而休克。
方29
【組成】大蒜頭1 只(去粗皮)、馬齒莧250g 。
【用法】共搗爛、開水沖,連渣服。
【主治】腐肉中毒。證見噁心嘔吐,胸隔飽滿,煩悶,腹痛腹瀉,發熱,
震顫休克,嚴重時可由於脫水引起肌肉痙攣,循環衰竭。
方30
【組成】大蒜。
【用法】煮汁飲。
【主治】蟹毒瞀亂發狂,吐血或便血、溺血不治可殺人。
方31
【組成】大蒜。
【用法】搗生蒜入,臭氣即為所掩,且不傷人。
【主治】飲食腥膻蟲魚毒,魚、肉腐敗的中毒。
方32
【組成】大蒜。
【用法】食蒜或每日搗蒜數瓣浸水缸中。
【主治】水毒。
【說明】存夏大雨暑漲,山中腐草、百蟲諸毒,流入溪湖或井中,飲之
令人腹脹作泄。
方33
【組成】大蒜、食鹽、醋。
【用法】搗如泥,加鹽、醋調和。
【主治】面毒。
方34
【組成】濃茶1 杯、白糖適量。
【用法】攪勻服。
【主治】香菸中毒。證見頭暈頭痛,胸悶,疲倦多汗,噁心嘔吐、失眠。
方35
【組成】白蜂蜜、芝麻各適量。
【用法】嚼爛慢慢咽下,宜大量服。
【主治】密陀僧中毒,證見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腸出血、
煩躁、頭昏、乏力,出血性休克、肋痛、貧血、肝大、黃疸。
方36
【組成】食醋一大碗。
【用法】灌服。
【主治】七葉一技花中毒,噁心嘔吐,頭痛痙攣。
方37
【組成】糖、濃茶。
【用法】調勻後大量飲服。
【主治】蘆套中毒。證見噁心嘔吐,嚴重腹痛,腹瀉,便血。可致胃炎、
腎炎,孕婦流產。
方38
【組成】生薑15g 、紅糖適量。
【用法】共搗爛,沸水沖泡溫服。
【主治】商陸中毒。證見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發熱。孕婦可見流產、
早產。嚴重時四肢抽搐,躁動,昏迷,瞳孔散大。因心臟呼吸麻痹而死亡。
方39
【組成】生薑10 克(搗爛)、白礬9 克(研末)。
【用法】共調勻服。
【主治】獨角蓮中毒。證見咽喉的痛,言語不清,吞咽困難,舌動不靈,
臉色蒼白,呼吸不規則,嚴重時痙攣。
方40
【組成】生薑25g 、食醋250 毫升。
【用法】共調勻服。口麻者可含漱後服下,皮膚中毒者,同時用食醋外
塗。
【主治】尖尾芋中毒。見有皮膚瘍癢,失明,舌喉麻痹,腫脹、噁心嘔
吐,嚴重時窒息或心臟麻痹而死亡。
方41
【組成】生薑500g 。
【用法】搗爛絞汁,每半小時服10 毫升(約1 湯匙)。
【主治】白附子中毒。見有咽喉疼痛,口舌發麻,胃部的痛,腹劇痛、
劇吐、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嚴重時呼吸麻痹而亡。
方42
【組成】蜂蜜50g 、芝麻油50g 。
【用法】兌溫開水服。
【主治】草烏中毒。有流涎,口唇麻木,噁心嘔吐,嚴重時視物模糊,
吞咽、呼吸困難,肌肉麻痹,血壓下降,休克表現。
方43
【組成】生薑3g 、金銀花50g 、甘革60g 。
【用法】共煎服。
【主治】草烏中毒。
方44
【組成】生薑30g 、白礬9g 。
【用法】生薑搗爛絞汁,白礬研末,共調勻服。
【主治】半夏中毒,見有口舌、咽喉的痛腫大,聲嘶,語音不清,吞咽
困難,舌動不靈。面色蒼白。嚴重者中樞麻痹而亡。
方45
【組成】生薑50g 、蜂蜜少許。
【用法】生薑搗爛絞汁,調蜜含服。
【主治】半夏中毒。
方46
【組成】防風15g 、綠豆15g 、甘草3g 、生薑9g 。
【用法】共水煎服。
【主治】天南星中毒,口腔黏膜、咽喉部可見白色米粒大之糜爛,咽喉
腫大,的痛、聲嘶、語言不清,吞咽困難,舌動不靈,味覺喪失,面色蒼白。
嚴重者咽喉痙攣,呼吸中樞完全麻痹而亡。
方47
【組成】食醋50~100 毫升。
【用法】含漱並飲服。
【主治】天南星中毒。
方48
【組成】生薑。
【用法】水煎冷服。
【主治】半夏中毒。
方49
【組成】生薑9 克、紅糖適量。
【用法】共水煎服。
【主治】曼陀羅中毒,有煩躁、興奮,瞳孔散大,心動過速,譫語,抽
搐,昏迷表現。
方50
【組成】濃茶水1 碗、白糖適量。
【用法】攪勻服。
【主治】蒼耳子中毒。輕者乏力、精神萎靡,頭昏,頭痛,食欲不振,
噁心嘔吐,嚴重者於發病後1~3 天出現煩躁、嗜睡、昏迷,驚厥、心率快、
心律不齊、黃疽、肝腫大,可見肝、腎功能衰竭或呼吸中樞麻痹而亡。
方51
【組成】生薑30 克、金銀花50 克、甘草30 克。
【用法】共水煎服。
【主治】石蒜,大一枝箭中毒。見有噁心嘔吐,腹瀉流涎、舌硬直,嚴
重者驚厥,四肢發冷,休克或因呼吸中樞麻痹而亡。
方52
【組成】濃茶或稀醋酸、溫水、淡鹽水。
【用法】大量飲服。
【主治】石蒜,大一枝箭中毒。見有噁心嘔吐,腹瀉,流涎,舌硬直,
嚴重者驚厥,四肢發冷,休克或因呼吸中樞麻痹而亡。
方53
【組成】茶葉50g 。
【用法】水煎,送服食豆腐3 塊。
【主治】曼陀蘿花中毒。
方54
【組成】黃連、乾薑等份。
【用法】為末,每服3 克。
【主治】巴豆中毒
方55
【組成】茶葉30g 、牛奶500 毫升。
【用法】茶葉泡成濃茶,與牛奶一起交替連續服用。
【主治】急性汞中毒(水銀中毒)。
方56
【組成】牛奶1 杯、濃茶半杯。
【用法】兌服。
【主治】汞中毒。
方57
【組成】大蒜10g 。
【用法】將大蒜搗爛沖水服。
【主治】鉛中毒,見有臉色蒼白,四肢無力。
方58
【組成】蔥白適量。
【用法】將蔥白切碎,煎取濃汁飲之。
【主治】金銀中毒。
方59
【組成】芝麻油30 毫升,蜂蜜30 毫升。
【用法】將上述二味拌勻,1 次服完,可連續服之。
【主治】鉛中毒。
方60
【組成】濃茶。
【用法】飲服。
【主治】誤食有毒金屬和鹼類植物患者應及時用,預防從事金屬工作者
微量金屬對身體的損害。
方61
【組成】大蒜、黃酒各適量。
【用法】將大蒜搗爛取汁。以黃酒送服。
【主治】中蠱毒。
方62
【組成】獨頭蒜10 枚、燕屎適量。
【用法】共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 粒,溫開水送服。
【主治】中蠱毒。
方63
【組成】生薑、兒童小便各適量。
【用法】同調溫眼。
【主治】中毒。
方64
【組成】冷米醋。
【用法】飲服。
【主治】砒霜侵入皮膚引起的中毒。
方65
【組成】綠茶。
【用法】泡茶長飲。
【主治】吸菸致慢性尼古丁中毒者。
外科疾病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