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鰻魚

八目鰻魚

八目鰻魚是七鰓鰻科動物,近圓筒形,尾部側扁。體長可達60厘米以上。頭的兩側各有7個分離的鰓孔,與眼排成一直行,形成8個象眼的點,故通稱八目鰻。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圖)八目鰻魚八目鰻魚

八目鰻魚學名叫做七鰓鰻,也叫八目鰻、七星子。七鰓鰻在北美被視為有害的魚類,但是在葡萄牙以及亞洲的一些地區,卻是吸引老饕們口水的美食。每年的3月初,正是葡萄牙人捕撈七鰓鰻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為此在首都里斯本舉辦了美食節,大塊朵頤這些讓人望而卻步的美味。

八目鰻魚是一種能分泌滑膩黏液的海鰻,通常能長到40~80厘米。它們生活在1300米深的海底淤泥里,只露出自己的頭。這種鰻魚的嘴裡只有一個牙齒,而舌頭上卻長著一些像牙齒一樣的圓盤。它有一種令人噁心的飲食習慣——只吃死掉的和垂死的海洋動物,而且進食方式十分獨特:先用那顆獨牙在動物屍體上鑽一個洞,然後探入動物的內部開始吃,先吃掉齷齪的腸肚,再吃下不太新鮮的肉,最後吃得只留下一具白森森的屍骸。八目鰻魚生活在沒有什麼光線的海底,所以視力極差,無法靠之覓食,但它的嗅覺很好,只要一有“死亡”的氣味,它能立即察覺到。

八目鰻魚八目鰻魚

七鰓鰻外形與黃鱔相似,頭前腹面有陷入呈漏斗狀的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圍邊緣的皺皮上有許多細軟的乳狀突起。口在漏斗的底部,口的兩側有許多黃色角質齒,口內有肉質呈活塞形的舌,舌上有角質齒。

七鰓鰻為肉食性魚類,它的覓食方式與別的魚類不同。它用吸盤狀的口吸附在其它魚體上,用吸盤內口兩側的角質齒和舌上的角質齒銼破魚體,吸食其血和肉,有時被吸食之魚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

七鰓鰻的成魚個體大者可達60厘米以上,重約0.25公斤左右,可供食用。它含脂量高,為名貴食用魚類。魚體還含莙薘鹼(befaine)、肌氨酸(creafine)等,此外,蛋白質維生素A、D的含量都較高。七鰓鰻魚體可入藥。藥性味甘溫,有滋補強身的功效;多用以治療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乾燥等症。

生活習性

八目鰻魚用黏液悶死天敵八目鰻魚用黏液悶死天敵

八目鰻魚隸於七鰓鰻科(Petromyzonidae)。除非洲外分布於全球所有溫帶淡水水域和沿海。體形似鰻,無鱗,長約15∼100公分(6∼40吋)。有眼,背鰭1∼2,尾鰭存在;單鼻孔,位於頭頂;體兩側各具7個鰓孔。無真骨及齶,亦無偶鰭。骨骼均為軟骨。口圓,呈吸盤狀,有角質齒。七鰓鰻幼體稱為沙棲鰻或沙隱蟲,生活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無牙,眼不發達,以微生物為食。數年後變為成體,游入海中,開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於魚體,吮食宿主血液及組織。到生殖期復返淡水,築巢,產卵而死亡。

並非所有七鰓鰻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陸封種類終生留於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鰓鰻陸封型(Petromyzon marinus dorsatus)。此型進入北美洲五大湖,營寄生生活,在沒有辦法控制之前,給湖鱒及其他經濟魚類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普氏七鰓鰻(Lampetra planeri)亦終生棲於淡水,然而不營寄生生活,達到成年後即不進食,隨即繁殖而後死亡。七鰓鰻經濟價值不大。

在秋天裡,與鮭魚一起從海洋溯上河川的還有一種七鰓鰻魚,它因兩隻眼睛後面各排列著七個鰓穴而得名。雄性七鰓鰻挑選一米以下且石子多的地方停下來,誘引雌性。

八目鰻魚八目鰻魚

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沒有其它的鰭存在。背鰭2個,口漏斗發達,無口須。七鰓鰻只有一個鼻孔,位於頭頂兩眼之間。眼發達,具松果眼,具感光作用。內耳有兩個半規管。鼻垂體囊的末端是盲囊。雌雄異體,發育要經過較長的幼體期,經變態為成體。成體行半寄生生活,有害於漁業。

七鰓鰻是一種圓口綱的魚類。沒有頜,裡面長滿了鋒利的牙齒,這是古代魚祖先所具有的特徵之一。在裡面呈袋形的原始狀態,腮穴左右各七個,排列在眼睛後面。口呈漏斗狀,內分布著一圈一圈的牙齒,為圓形的吸盤,能吸住大魚。舌也附有牙齒。口吸住獵物時,咬進去刮肉並吸血。身體沒有鱗片,包著一層粘粘的液體。海七鰓鰻體長70厘米;溪七鰓鰻體長15~19厘米。

雄性見有雌性經過,一下吸住其鰓穴,並勒緊雌體。雌性則吸住旁邊的岩石。產卵後,雌性和雄性都會死去。其幼體被稱為“沙隱蟲”,生活方式和身體結構與文昌魚高度相似。

七鰓鰻只在河川繁殖。已知的七鰓鰻有30多種,分別在初夏到秋天產卵,水溫約25攝氏度,12天左右孵化。這時的幼體沒有眼睛也沒有吸盤,平時都潛進河底泥土中,順流伸出口,以吃浮游生物或泥土中的有機物為生。這即所謂沙腔鰻的幼生時期。3~5年後長出眼睛和吸盤。到海洋中生活的即所謂降海型七鰓鰻以吸刮鮭、等的血肉為生,過數年後再回到河川上來,產卵後生命即告結束。至於一生都在河川生活的陸地型,在變態後的次年春天產卵後也會死亡。

生存狀況

(圖)八目鰻魚八目鰻魚

七鰓鰻和盲鰻同屬脊椎動物亞門無頜總綱,為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無頜總綱其名稱來源就是沒有頜骨的意思。現存種只有有七鰓鰻目盲鰻目;化石種包括古生代泥盆紀(約4.5~3.45億年前)滅絕的骨甲類(頭盔魚類)。有時為了簡化只把七鰓鰻和盲鰻單門列出來,歸於圓口類。圓口類是地球上某種最早期的脊椎動物——無頜類的一種極度特化了的孑遺,它們的特化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它們沒有骨質的骨骼或骨甲,這顯然是由於為適應寄生生活使骨骼退化的結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圓口類那十分原始的一般特徵上對最早期的無頜類脊椎動物的狀態豹窺一斑。圓口綱在地球上至少已生存了三億年以上。現生的七鰓鰻,廣泛分布於寒、溫帶的淡水和近海水域。

從圓口類個體發育上來看,它在形態上和習性上都與頭索動物文昌魚相近。如咽壁上都密生著鰓裂,咽內有內柱,脊索終生存在,不分節,口腔之間具緣膜等。它們同樣過著埋棲生活,將身體埋沒于海灘或河底泥沙中,以借著水流帶來的微小生物為餌料。這些事實使人相信,圓口類與頭索動物之間有一定的類緣關係。骨化石比較研究還表明七鰓鰻起源於海洋,但至少在一億多年前,其中一部分就脫離了海洋。這一新種類在形態上已十分接近現生類群,說明在過去長達一億多年的演化史上,其演化速率異常緩慢,幾乎可稱為演化停滯(evolutionary stasis)。

八目鰻魚生活在沒有什麼光線的海底八目鰻魚生活在沒有什麼光線的海底

七鰓鰻由於品種的不同成年時能長到13至100厘米(5至40英寸)長,其外表和鰻魚相似,體表沒有鱗片,沒有成對的鰭,頭部的上方長有一對鼻孔,兩側則是大眼睛和七個鰓孔。七鰓鰻的顯著特徵是長有一個吸盤一樣的嘴,嘴裡密布無數鋒利的牙齒。在捕食時七鰓鰻會死死咬住其它魚類的身體,甚至鑽入其它魚類的腮中吸吮血液,同時七鰓鰻還會分泌出一種抗凝血劑以方便吸血。更可怕的是這種吸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寄生式吸血。七鰓鰻有40種,分屬九屬三亞科,它們大多生活在沿海和淡水水域,多分布於溫帶地區,甚至在澳洲和南極洲之間也有分布,但由於其幼蟲的高水溫低耐受性,因此在熱帶地區(如非洲)沒有分布。七鰓鰻在淡水幼蟲階段是無牙的,只靠微生物為生,成年後生成吸盤利齒移至海上,大約生活18個月後返回到淡水,建巢產卵,然後死去。七鰓鰻很早就被當作人類的食物,早在中世紀,它就被整個歐洲的上層階級廣泛食用,亨利一世就曾對它的美味讚不絕口。1953年3月4日,英國女王的加冕禮餅就是使用七鰓鰻做成的。尤其是在歐洲西南部(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較大的七鰓鰻如今仍然是非常珍貴的美食。在瑞典、芬蘭、波羅的海國家和韓國,人們也都食用七鰓鰻。在英國七鰓鰻還被普遍當作釣魚的誘餌,它是釣鱸魚和白鮭的好材料。七鰓鰻還可以用來作為生物醫學研究的試驗對象。但七鰓鰻已成為一大公害,20世紀初對北美五大湖流域來說,七鰓鰻是一種沒有天敵的外來物種,它們破壞湖區裡的經濟魚類(如“湖鱒”),同時由於大多數北美消費者拒絕接受七鰓鰻做成的食品,所以大湖漁業已受到七鰓鰻入侵泛濫的不利影響,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也正在聯手治理七鰓鰻的危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