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尾鶴鱵

圓尾鶴鱵

圓尾鶴鱵(學名:Strongylura strongylura)又稱斑尾柱頜針魚,俗名:青旗、學仔、白天青旗,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鶴鱵亞目鶴鱵科柱頜針魚屬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東起非洲東部、波斯灣,西至紐幾內亞,北至南中國海及中國台灣,南至澳洲。中國台灣沿岸均可見。大洋性魚類,通常巡遊於島嶼四周之水錶層,亦常出現於河口或紅樹林區,甚至淡水域。性兇猛,以小魚為主食,尤其是鯡類。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圓尾鶴鱵圓尾鶴鱵

中文名:圓尾鶴鱵斑尾柱頜針魚

俗名:青旗 學仔 白天青旗 

學名:Strongylurastrongylura
英文名:Spottailneedlefish,Light-coloredgarfish

科名:Belonidae
科中文名:鶴鱵科
同種異名:Belonecaudimacula,Beloneoculata,Belonesaigonensis,Belonestrongylura,Belonestrongylurus,Strongyluracaudimaculata,Tylosurusstrongilurus,Tylosurusstrongylorus,Tylosurusstrongyl

模式種產地:Indi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大洋、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0-13米
最大體長:4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圓尾鶴鱵圓尾鶴鱵

體略側扁,截面呈圓柱形,體高為體寬之1.4-1.7倍;頭部甚側扁,背側之中央溝發育良好;頭長大於鰓蓋後緣至腹鰭基底之間距;尾柄側扁,無側隆起棱。兩頜突出如喙,下頜長於上頜;具細齒,呈帶狀;無鋤骨齒;主上頜骨之下緣在嘴角處突出於眼前骨之下方。鰓耙缺如。鱗中等,鰓蓋具鱗,背鰭基底及臀鰭基底具鱗;背前鱗數130-180;側線低位,近腹緣,至尾柄處向上升,而止於尾柄中部。背鰭與臀鰭對在,前者基底較短,背鰭起點在臀鰭第7-10軟條基底之上方,具軟條17-21,臀鰭軟條23-25;腹鰭基底位於眼前緣與尾鰭基底間距中央之略後方;尾鰭略凹入,下葉略較長。體背藍綠色,體側銀白色。尾鰭基底無黑班;胸鰭末端呈黃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類,通常巡遊於島嶼四周之水錶層,亦常出現於河口或紅樹林區,甚至淡水域。性兇猛,以小魚為主食,尤其是鯡類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東起非洲東部、波斯灣,西至紐幾內亞,北至南中國海及中國台灣,南至澳洲。中國台灣沿岸均可見。

經濟利用

食用魚,但產量不多,較不具經濟價值,一般以煎食利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四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