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鱵

斑鱵

斑鱵(學名:Hemiramphus far)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鱵科的一種。吻細長且上頜短於下頷,眼大,體背部青黑色,腹部銀白,鱗片大但易脫落。側線上具5-6個明顯黑斑,下頷尖端為紅色。屬高級食用魚,適合油煎食用。

基本信息

斑鱵(學名:Hemiramphusfar)為輻鰭魚綱鶴鱵目鱵科的一種。

分布

斑鱵斑鱵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留尼旺、塞席爾群島、阿曼、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模里西斯、中國、日本、台灣、印尼、澳洲、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帛琉、萬那杜、菲律賓、東加、薩摩亞群島等海域。其主要棲息於水的中上層。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紅海。

深度

水深0-30米。

特徵

本魚體略呈長槍狀,稍側扁。吻細長且上頜短於下頷,眼大,體背部青黑色,腹部銀白,鱗片大但易脫落。側線上具5-6個明顯黑斑,下頷尖端為紅色。尾鰭深叉,體長可達45厘米。
體呈長柱狀,或側扁。上頜甚短於下頜,上頜短且為三角形,下頜一般皆延長,呈長針狀;上下頜相對部份具細齒。眼大。口小,平直。鼻孔具圓形或扇形嗅瓣。體被大圓鱗而易脫落;側線下位,近腹緣。背鰭和臀鰭相對,位於體後部;胸鰭近體上方且較延長;尾鰭分叉、截平或鈍圓形,一般下葉較長;各鰭均無硬棘。全世界共2亞科12屬,約109種(Nelson,2006),紀錄5屬13種(Shenetal.,1993;魚類資料庫,2006)。

生態

本魚棲息於亞熱帶海域的水錶層,常棲息在水流平靜的內灣,受驚時會越出水面。屬雜食性,以藻類及浮游生物為主。繁殖期至河口產卵。

鱵科屬水錶層洄游魚類。常棲於平靜的內灣,但有不少魚種棲息於河口域及淡水區。群游性,有些魚種和飛魚一樣可借著伸展的胸鰭於空中滑行。受驚時亦會躍出水面。食性多樣化,有肉食性或雜食性,大多數以漂浮的藻類及海草浮遊動物與小魚等為食。

經濟利用

屬高級食用魚,適合油煎食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四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