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雞

白山雞

白山雞,又稱白羽山雞、白野雞,屬鳥綱、雉科,是世界久負盛名的珍禽。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和中國西部,在人很難接近、多山的地區繁衍。世界各地飼養的白山雞是由山野生白山雞經60餘年的飼養馴化、選育而成。古代迷信以白雉為祥瑞,周成王時,越裳獻白雉。王者德流四表,則白雉見。野雞多為赤銅或深綠色,白色野雞非常罕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山雞白山雞
白山雞全身羽毛純白色,體形較大,體態緊湊,風韻多姿,面部皮膚和兩邊的垂肉呈鮮紅色,耳羽兩側後面的兩簇白色羽毛向後延伸。母雞面部無鮮紅色。白山雞成年公雞體長65~75厘米,體重1.3~1.6公斤,9~10月齡性成熟。母雞體長45~55匝米,體重1.1~1.4公斤,10~11月齡開產,年產蛋80~120枚,蛋呈橢圓形,蛋殼呈橄欖黃色或棕綠色,蛋重30克左右,公母配比為1:4,種蛋受精率為80%-86%,孵化期為24-25天。
白山雞肉質結實、潔白、光滑、風味獨特、口感好,備受消費者青睞。白山雞肉還具有抑喘補氣、止痰化淤、清肺止咳之功效。雞腦治凍瘡,嘴治蚊瘺等。日前,在全國各市場上偶有所見,開發和發展白山雞養殖具有強大的市場。

飼養特點

適應性強

白山雞白山雞
白山雞抗逆性強,無論是濕度較大的熱低地區和寒冷的高山地區及乾燥熱的平原丘陵地帶都能生長繁衍,凡農村雞舍、城鎮空閒房舍,只要能避風遮雨均可飼養。但白山雞膽子小,具有突然起飛的習性,當捕捉時會“炸營”,飼養時儘量滿足它們需要適合生活的隱蔽場所。

食植為主

白山雞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大部分時間生活於地面上,常用爪和喙抓、刨地面尋食。吃食時往往吃—點走一圈,回來再吃。食物主要是植物嫩芽、葉、種子、果實等,及豆類、穀類,兼吃昆蟲。也可飼餵混合顆粒飼料和適量的青綠飼料。完全用穀物餵飼時,則長得很肥,不產蛋。其飼料消耗比家雞少1/4。

集群性強

白山雞性情活潑,有很強的集群性,常是多隻或一群聚集在一起,覓食、棲息,即使把一群白山雞驅散,不一會兒,它們又會重新成群。利用白山雞集群性特點,可進行規模集約化商品生產。

生長快效益高

白山雞抗病力強,一般只要做好雛雞免疫程式,極少患病。其生長速度很快,10日齡體重可達初生體重的2倍,30日齡體重可達300克左右,90~100日齡時體重達到1公斤左右,即可上市。一般飼養100隻白山雞一年最少可繁殖商品雞3500隻,除去飼料、種苗、人工、折舊等費用,仍可獲利2萬元以上,比家雞的經濟效益高出3~4倍。可見、飼養白山雞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市場前景看好的致富項目。

雞品種

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鳥禽類。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