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羽烏骨雞

絲羽烏骨雞

絲羽烏骨雞又名泰和烏雞 ,是江西省泰和縣特產,原產於泰和縣武山北麓,根據產地又稱武山雞,因具有叢冠、纓頭、綠耳、鬍鬚、絲毛、毛腳、五爪、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徵以及極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而聞名世界。公雞半淨膛屠宰率為88.35%,全淨膛屠宰率為75.86%;母雞分別為84.18%和69.50%。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寫到:“泰和老雞產於江西泰和吉水諸縣”,又說“烏骨雞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有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火藥更良。

基本信息

簡介

絲羽烏骨雞絲羽烏骨雞

絲羽烏骨雞

別名:泰和雞、武山雞、白絨雞、竹絲雞

產地(或分布):產於江西泰和縣。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和閩南沿海有分布。

體型外貌:絲羽烏骨雞在國際標準中被列為觀嘗型雞種。其體型為頭小、頸短、腳矮、結構細緻緊湊、體態小巧輕盈。其外貌具十大特徵,也稱“十全”:桑棋冠冠屬草梅類型,在性成熟前為暗紫色似桑椹,成年以後色減退略帶紅色似荔枝。纓頭頭頂有一叢纓狀冠羽,母雞比公雞發達,狀如絨球,稱之為“鳳頭”。綠耳耳葉聖暗紫色,在性成熟前明顯呈藍綠色彩,成年後逐漸成為暗紫色。趾,也有個別的從第一趾再多生一趾成為六趾的。腳毛腹部和第四趾著生有脛羽和趾羽。烏皮全身皮膚以及眼、臉、喙、脛、趾均呈烏色。烏肉全身肌肉略帶烏色,內臟及腹脂膜均呈烏色。烏骨骨質暗烏,骨膜深黑色。

生產性能體重:不同產區在不同飼養條件下其體重也存在較大差異。成年公雞為1.3-1.8公斤,母雞相應為0.97-1.66公斤。產肉性能:絲毛烏骨雞的生長速度、蛋重和飼料營養水平密切相關,如5月齡時公雞體重達成年公雞體重的70.23-80.62%,母雞相應為82.53-87.73%。公雞半淨膛屠宰率為88.35%,全淨膛屠宰率為75.86%;母雞分別為84.18%和69.50%。產蛋性能:開產日齡一般為170-205天,年產蛋為75-150枚,蛋重為37.56-46.85克。繁殖性能:公母配種比例為1:15-17,種蛋受精率為87-89%,受精蛋孵化率為75-86%。60日齡育雛率為78-94%。

形態特徵

主要種質特性:絲羽烏骨雞屬藥用型雞種,以其具有潔白如雪的絲狀羽,皮膚、肌肉、骨膜皆烏和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而聞名國內外。還具有性情溫馴、不善飛躍、適應性強、外形美觀、肉質鮮嫩等特性。

形成簡史

烏骨雞烏骨雞

絲羽烏骨雞

是我國古老的雞種之一。據查考有關資料,13世紀末,元代初期的《馬可波羅行記》第154章“福州國”中記載“……有一異事足供敘錄,其地母雞無羽而有毛,與貓皮同。雞色黑,產卵,與吾國之卵無異,宜於食”。此種雞各處幾盡有之,其名曰絲毛雞,或烏骨雞。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寫到:“泰和老雞產於江西泰和吉水諸縣”,又說“烏骨雞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有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火藥更良。”以上資料說明,該雞在七百多年前即已存在。產區特別是在過去交通不便,缺醫少藥的年代,養此雞作為補品治病,並視此雞為珍貴的貢品。因此使這一獨特雞種經過數百年的歷史至今仍得以保存。

利用方向

絲毛烏骨雞是我國珍貴的藥用型地方雞種,是中醫治婦科病藥“烏雞白鳳丸”的主要原料,其經濟效益高。但生產性能低,亟需提高。今後應在純系繁育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品系的定向培育,並開展品系雜交配套試驗。杜絕純合基因的外流。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屬: 原雞屬 Gallus
種: 原雞 G. gallus
亞種: 家雞 G. g. domesticus

雞品種

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鳥禽類。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