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烏骨雞

興文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四川省興文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興文山地烏骨雞是烏骨雞品系中獨特的品種,比起其它一般的烏雞,體型較偏大,體質更加結實,健壯。羽色以黑羽居多,麻黃羽次之,白羽甚少。興文山地烏骨雞除具有一般烏骨雞的“烏膚、烏肉、烏骨、烏內臟”等基本特徵外,還具有冠、臉、髯、喙、趾、舌、皮膚、內臟、肌肉和骨膜均呈烏黑色的特點,俗稱“十全烏”。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純天然放養方式,興文山地烏骨雞體質結實健壯,口感鮮美,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興文縣獨特的地理特徵和氣候環境造就了興文山地烏骨雞口感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天然富硒的獨特品質,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喜愛。 2013年11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興文山地烏骨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屬四川省優良地方品種,有著悠久的養殖和膳食歷史,具有冠、臉、髯、喙、趾、舌、皮膚、內臟、肌肉和骨膜均呈烏黑色的特徵(俗稱“十全烏”),是標準的黑色食品,民間視為滋補珍品。由於產地獨特的地形、地貌、土壤、氣候以及純天然放養方式,使山地烏骨雞具有彪悍的體型、鮮美的口感和極高的食用、藥用價值。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品,具有營養、滋補、美食、保健、美容等功效。

營養價值

興文山地烏骨雞肌纖維細密、口感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天然富硒,雞肉富含必須胺基酸和必須脂肪酸、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粗蛋白含量、鮮味胺基酸含量等都比普通雞高出許多,特別是風味胺基酸、黑色素、硒和維生素E等含量明顯高於普通雞,而脂肪含量、膽固醇含量卻比普通雞低。此外,由於興文縣土壤硒含量較高,興文山地烏骨雞經天然放養採食土地農作物、沙礫、山泉水等轉化吸收,其肉質天然富硒。經四川省農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測定,其雞肉中微量元素硒含量達到0.17毫克/千克,恰好符合人體的健康要求。

產地環境

興文縣地處在川、滇、黔三省結合部,屬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海拔較高。縣境內地形複雜,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有高山、河流作為天然隔離屏障,對興文山地烏骨雞自然閉鎖繁育和特色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興文縣特有的畜禽品種,因產自興文、山地放養、身體烏黑等特點,逐漸被當地民間和官方稱為“興文山地烏骨雞”,沿用至今。

歷史淵源

據《興文縣誌》和宜賓出土文物陶雞等資料記載,興文山地烏骨雞在興文縣已有1300多年僰人馴化養殖歷史。古代僰人將之稱為“僰國烏雛”,後稱“烏雞”、“藥雞”、“九絲烏雞”、“興文烏骨雞”等。

經過興文當地古僰人及苗漢民眾的長期馴化養殖,其中全身烏黑、體大肉多、形體彪悍、外貌清秀的優質個體逐漸被選留,使得烏骨雞養殖群體數量越來越大,烏色純度越來越高,性能越來越優良,外貌特徵更加明顯一致,遺傳更加趨於穩定,其它雞種和基因性狀逐漸減少、雜合、退化,甚至消亡,最終形成了興文縣特有的“興文山地烏骨雞”。

2015年,興文縣引進烏骨雞綜合開發項目,投資總額達5.5億元,啟動山地烏骨雞原種場、孵化場、擴繁場等基礎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出欄、加工山地烏骨雞2000萬羽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36億元以上。

2017年12月23日,四川·興文第二屆紫彩鳳烏雞美食文化節舉辦,吸引廣大遊客到僰王山鎮永壽村品嘗烏雞美食、參與趣味活動、體驗鄉村旅遊樂趣。本次烏雞美食文化節從啟幕起,持續到2018年3月份。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

生產情況

2013年,興文山地烏骨雞養殖360萬羽。

2015年,興文縣有4家龍頭企業十多家專業合作社,每年有二十多萬隻雞苗銷往全國,四百多萬隻雞出欄,產值2.6個億。

2016年,興文山地烏骨雞養殖540萬羽,年均增長14.8%。烏骨雞產值已達3.1億元,同比增長34.7%。建設雛雞共育室38個,其中省級品種資源場1個,提供雞苗350萬羽/年,有效解決了山地烏骨雞種源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建成山地烏骨雞養殖基地村50個,培育農業龍頭企業4個,成立專合經濟組織65個,培育養殖大戶1385戶(其中年出欄1萬羽以上的23戶)。

產品榮譽

興文山地烏骨雞系列產品先後獲得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國際食品精品博覽會暨第二屆巴蜀食品節金獎。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

2013年11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興文山地烏骨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興文山地烏骨雞產地範圍為四川省興文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四川山地烏骨雞。

二、產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275米至1795米的林地、山地或丘陵。土壤呈弱酸性,富硒。

三、飼料

育雛期採用全價配合飼料,育成期自由覓食蟲草野果,搭配使用玉米、小麥、穀物等天然能量飼料,適當補以全價配合飼料。

興文山地烏骨雞 興文山地烏骨雞

四、飼養管理

1.育雛期:籠養或網上平養,0至3周齡,每平方米30隻至50隻;4至6周齡,每平方米15隻至25隻。

2.育成期:舍飼與室外分片輪牧放養相結合,舍區域網路上平養每平方米10隻至12隻,地面平養每平方米8隻至10隻。每年4月至10月放養。群體規模以每群300隻至600隻。

3.出欄:16周齡以上,公雞體重≥1.8千克,母雞體重≥1.5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五、屠宰要求

1.雞源標準: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品種、周齡和體重要求的健康雞隻。

2.屠宰:屠宰前禁食6至8小時,保障自由飲水,減少應激。

3.從活雞屠宰至入冷庫時間≤2小時。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雞:全身羽色以純黑羽為主,允許純白羽、麻黃羽等多種羽色,帶光澤,無脛羽;體型中等偏大,略呈船形;冠形呈鋸齒狀烏色,公雞單冠直立,冠齒多為7個,母雞冠齒較少,有時冠齒不清。髯為兩翼,公雞略大。冠及肉髯母雞烏黑,公雞烏紅。耳葉為烏黑色或翠綠色。喙烏黑色,形狀平略帶鉤。

(2)白條雞:皮膚呈烏黑色,表面乾燥,色澤鮮艷,紋理較細;肌肉、內臟、骨呈烏黑色;肌肉豐滿緊密、有堅實感、光澤潤滑,用手觸摸濕潤不粘手,肌纖維韌性強、富有彈性。皮薄、骨細、皮下脂肪少,肉質細嫩,肉味香濃,湯汁清甜爽口,風味獨特。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粗脂肪(%)≤ 5.0
粗蛋白(%)≥ 21.0
膽固醇(毫克/100克)≤ 95.0
甘氨酸(%)≥ 0.9
谷氨酸(%)≥ 3.0
天門冬氨酸(%)≥ 2.0
硒(毫克/千克)≥ 0.1
鐵(毫克/千克)≥ 13.0
鋅(毫克/千克)≥ 10.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興文山地烏骨雞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興文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興文山地烏骨雞的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