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絲城鎮

九絲城鎮

九絲城鎮位於興文縣城以西64公里,東接大壩苗族鄉,南界雲南省,西連珙縣石碑、曹營鄉,北抵仙峰、毓秀苗族鄉。

基本信息

九絲城鎮九絲城鎮
九絲城鎮位於興文縣城以西64公里,東接大壩苗族鄉,南界雲南省,西連珙縣石碑、曹營鄉,北抵仙峰、毓秀苗族鄉。幅員面積約140平方公里,海拔580——1369米,以山地為主,屬典型的西南盆地。境內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產杉木、松木、楠竹等,有近萬隻白鶴長年雲集,白鶴林景色頗為壯觀。旅遊以僰人文化為底蘊,集歷史文物、革命教育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作為興文西南部邊陲的一個旅遊——邊貿型小城鎮,九絲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秀麗的風景,勤勞質樸的九絲人民將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緊緊圍繞“科教興鎮、種養大鎮、工業富鎮、旅遊重鎮、依法治鎮”的發展目標,建設小康生活。

概況

九絲城鎮九絲城鎮地理位置
絲城鎮位於縣城以西64公里,幅員面積約140平方公里,海拔580——1369米,以山地為主,屬典型的西南盆地。全鎮轄16個村,一個社區,103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9萬人。境內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產杉木、松木、楠竹等,有近萬隻白鶴長年雲集,白鶴林景色頗為壯觀。旅遊以僰人文化為底蘊,集歷史文物、革命教育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土豆、紅薯等,其中九絲貢米在川南享有盛譽。經濟作物以烤菸、蠶桑為主,油菜、竹林、生漆、梨、板栗等也極為豐富,養殖業以烏骨雞、生豬、黃牛為主。其中九絲烏骨雞、雞蛋、豬肉均為無公害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九絲城鎮教育、衛生、通訊、交通設施完善,境內有國中一所、中心完小4所、幼稚園5所、村小11所。有中心醫院一個,村級衛生醫療站16個,農村初級衛生保障網路健全。有鎮廣播站一個,村廣播室16個,電視實現了光纖網路傳輸,有5個手機網站,電視、電話、手機,普及率達80%。鎮內交通便利,17公里道路硬化了3公里,14公里全部建成了稀漿封塵,村道公路近70公里舖上了碎石,部分村已建成標準化村公路,實現村道組道戶道三通。

風光文化

九絲城鎮民風民俗
九絲城鎮是僰族人消亡的地方,因境內有座九絲山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四百多年前僰人在這裡生活,建武城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稱夜郎市,九絲城山是僰人的軍事根據地。僰人的首領為阿大王、阿二王、阿三妹,人稱“阿氏三雄”,僰族是當時西南地區勢力較強的一支少數民族,由於不服朝庭統治,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被消滅於九絲山上,從此僰人銷聲匿跡,只有千仞絕壁上懸棺古墓留下不解之謎。雖然僰人已經消亡,但其民族文化依然被傳承至今,如今的九絲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內涵,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匯集交融了僰、苗、漢族文化特徵,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民間習俗。

九絲城鎮有德勝、建武、簸峽、文印4個較大的集市。常駐人口1800人,面積3平方公里。德勝為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德勝街依山傍水,,印把山和九絲山雄距南北,九絲河橫跨東西,房屋沿河而建,人口集中,商業繁榮。建武是一個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城,原名“內官寨”,是僰人曾經居住的地方,明萬曆二年九絲戰事平息之後,改稱建武城,是興文古縣城所在地,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典型的古建築特色。簸峽位於德勝以北4公里,因危岩滑坡於2000年整體搬遷到現址,政府耗資100萬元,將其改建成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建築美觀的“美好新村”,是一個新興的集貿市場。文印離政府所在地約10公里,是2006年鄉鎮合併到九絲城鎮,是一個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宜人居住的地方。

風景名勝有:西關口石刻、九絲山石刻、建武平蠻碑、欞心門石坊、劉公祠石碑、建武石刻造像、九絲僰人懸棺、九絲王城遺址、建武五穀倉、公公背媳婦、轎頂寨、印把山、清涼寺、玉屏墩、白鶴林、元懷門、東漢古墓群、印把山、轎頂寨等。

旅遊線路:從興文縣城以西,沿宴羅路,經石林——銅鑼壩——德勝——珙縣——宜賓。

特色產業

九絲城鎮九絲風貌
主要企業有宜賓九絲電站、鐵索橋電站、九絲建築隊、頁岩廠、頁岩磚廠等,名優產品有九絲貢米、九絲烏骨雞、雞蛋、豬肉、九絲海椒等。

特色餐飲有僰道飯莊、新月酒樓、怡味居酒家,小吃有豬兒粑,土特產品有竹筍、海椒、茶葉、泡菜等。

古建築有建武區公所(原阿大王宮殿)、城皇廟等,建武街大部分民居為明清時期建築,具有較強的僰文化特色。

發展規劃

九絲城鎮九絲風貌

九絲城鎮黨委政府按照興文縣委提出的“十八字”發展思路,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科教興鎮、種養大鎮、工業富鎮、旅遊重鎮、依法治鎮”的發展目標,以科學技術推廣套用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來促進勞動者的素質和農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大力促進種養殖業的發展,力爭在三年內建成萬畝桑園和萬擔蠶繭基地,實現生豬年出欄10萬頭,烏骨雞年出欄50萬隻。力爭用三年時間對九絲所有水力資源開發利用,使電力工業裝機容量達3300個千瓦以上,以此帶動建材、竹木加工和農村副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抓住發展旅遊大縣的契機,圍繞旅遊興城鎮,加快和促進小城鎮建設。以依法治鎮為保障,改善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九絲建設成更加繁榮富強的旅遊——邊貿型現代化小城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