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縣二股弦

二股弦,是流行於武陟境內的古老劇種,現在存留於武陟縣大司馬村。

簡介

二股弦,是流行於武陟境內的古老劇種,現在存留於武陟縣大司馬村,這裡是一個傳統文化豐厚、戲曲活動歷來興盛的地方。據大司馬村二股弦老藝人講,明代嘉靖年間,大司馬村就有了二股弦的演唱活動,有了二股弦戲班,領班是本村的苗丁,經常演出於當地廟會。開始是地攤演唱,不斷吸收當地民間小調以及其他戲曲、曲藝的藝術手段,逐漸豐富,清代進一步成熟起來。

特點

雖然流布地域不廣,但音樂唱腔十分豐富,有[清板]、[二板]、[散板]、[八板]、[捻板]、[五字篇]、[朔腔]、[寒韻]、[刷腔]、[擋板]、[啞板]、[大跌板]、[非板]、[跺板]等諸多板式。曲調舒緩悠揚,很有地域特色。自製的桑弓二股弦胡琴、銅板鼓音色獨特。

長期以來,積累了100多出傳統劇目,多是家庭倫理、兒女情長的故事,貼近百姓生活,很受當地民眾喜愛,在司馬村代代相傳,以至於今。二股弦是一個在很小地域內保留時間很久、音樂唱腔十分豐富的獨特劇種,對於研究當地文化、劇種傳承具有較高價值。當前,二股弦原來的5個劇團只剩下司馬村一個,演員年齡偏大,部分劇本和曲譜已有流失,亟待搶救和保護。

河南非遺目錄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郟縣大銅器、麒麟舞、四平調、河洛大鼓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