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

嵊州市

嵊(shèng)州市地處浙江東部,北靠杭州,東鄰寧波,系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杭州灣產業帶,是全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市總面積1784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11個鎮、6個鄉,總人口73.4萬。

基本信息

城市簡介

嵊州市嵊州市

早在秦漢時就建縣稱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至今已有2150多年歷史。1995年8月,撤嵊縣設嵊州市。嵊州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美譽,"書聖"王羲之愛慕剡中山水而晚年隱居終老金庭,謝靈運、李白、杜甫朱熹陸游戴逵等歷代文人墨客,多次來嵊遊歷,留下了不少詠剡佳句和訪剡遺蹟,書聖園、南山湖、百丈飛瀑、崇仁古鎮等四大風景旅遊區,吸引了遊客前來觀光休閒。嵊州還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理論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黃土畫派創始人劉文西,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家名人的故鄉,是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的發源地,也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國越劇之鄉和著名的中國圍棋之鄉、領帶之鄉、竹編之鄉、茶葉之鄉、建築之鄉,並被列入全國文化先進縣。
嵊州市(市)和全國科技先進縣(市)。五大支柱產業,一是領帶產業;二是電機產業;三是廚房用具產業;四是針織服裝產業;五是茶葉產業。嵊州茶業源於秦漢,名起盛唐,宋系進貢之佳品,清末被譽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年產精製茶6.2萬噸,珠茶年產量居全國縣(市)之首,是全國最大的精製珠茶加工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國的60%,名茶"越鄉龍井"榮獲99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另外,是中國三大鏈輪出口基地之一、亞洲最大的電聲配件生產基地。硅藻土、花崗岩、黃沙、麥飯石、礦泉水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硅藻土儲量占全國的65%。嵊州區位條件優越,處於杭州寧波溫州、金華四城市的交通對角線交點上。104國道、上三高速公路、37省道嵊義線和甬金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縣鄉公路四通八達。

嵊州市是全國產茶大縣(市)之一,從2000年以來,嵊州市每年出台扶持政策,僅扶持茶葉生產發展的資金年均就達500萬元,主要用於良種茶發展、無公害茶培育、有機茶基地建設、品牌建設、展示展銷、對外宣傳以及對龍頭企業和購銷大戶的獎勵等。2005年,嵊州茶葉企業在福建、四川、貴州、湖北等地收購、承包粗製茶廠12家,承包茶園8萬畝,全市130多家茶廠加工出口量達到120萬擔。國家級龍頭企業華發出口茶廠被評為全國百家優秀農業龍頭企業,大鵬茶業以2596萬元成功收購百年名牌"祁門紅茶",實現了農產品品牌經營的突破。2005年,全市茶葉自營出口額達到3994萬美元,其中珠茶出口額已占全國的65%以上。經中國茶葉學會、農民日報社評選,嵊州市政府成為全國20箇中國茶葉發展政府貢獻獎"之一。

悠久歷史

嵊州市中心嵊州市中心

嵊州市古名剡,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已置縣。王莽時改名盡忠,東漢初復稱剡縣。唐武德四年(621)升置嵊州,並分置剡城縣。八年,廢嵊州及剡城縣,重置剡縣。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改剡縣為贍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仍以剡為名。宣和三年(1121)始,更名為嵊,至今已有2150多年歷史。此後一直以嵊為縣名。1990年全縣轄11區、14鎮、52鄉、1154行政村、23居民委員會。1995年8月,撤嵊縣設嵊州市。

1990年以嵊為縣名,全縣轄11區、14鎮、52鄉、1154行政村、23居民委員會。
1995年8月,撤嵊縣設嵊州市。2002年轄4個街道、11個鎮、6個鄉,47個居民區、1147個行政村。

5次改名

改縣名是樁大事。封建時代有“天下重器,王之大統”的說法,改縣名似屬“大統”之列,須由皇帝頒發詔書才行。嵊州初時名剡,先後改名四次,最後才以“嵊”為名,至目前的嵊州市,共經歷了五次改名。其前三次似因不符這個大統,時間很短,所以還得把過程說得稍細一點。

第一次改名 剡縣——盡忠縣——剡縣
公元9年,實際是公元8年,因其時王莽稱帝建立新朝,把曆法改了,定十二月初一為元旦。當時剡縣被改名為“盡忠縣”。王莽非常迷信符命。所謂符命(又稱讖緯),是一種詭秘的隱語、預言,王莽利用符命想說明包括他篡權稱帝在內的一切改變皆是順應天命的。所以他一登基,就颳起了一股改名風,不僅曆法改了,錢幣改了(廢除了五銖錢),所有的官位名也改了,朝中官職均一一改名,郡太守改名為大尹,縣令、縣長改名為宰。許多地名也改了,長安改名常安後,又改名為新安。漢時今屬浙江的20縣,改名的有13縣。有的還三番四次地改。剡縣就是那時候被改名為封建意識極濃的“盡忠縣”。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他當然認為王莽的濫改不成體統,於是將“盡忠縣”恢復西漢時的原名“剡縣”。
第二次改名 剡縣——嵊州及剡城縣——剡縣
《剡錄·縣紀年》載,“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剡縣立嵊州及剡城縣。八年廢嵊州及剡城。”武德是唐高祖李淵的年號,這位皇帝怎么會對立州設縣這等大事隨心所欲、時立時廢呢?原來這立州之事非他所為。隋末唐初,江南一帶群雄爭霸,開始剡縣為隋末吳興太守沈法興自稱“江南大總管”(梁王)的轄地,不久李子通趕走了沈法興,自稱吳帝,剡縣又為其屬地。唐武德四年(621),占據江淮,自稱吳王的杜伏威歸順唐朝,被封為東南道行台尚書令、兼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仍封吳王。杜伏威立即派義子王雄誕討伐李子通。這李子通早先曾投靠過杜伏威,後兩人有隙,他就帶兵襲擊杜伏威,幾乎要了他的命,後移師江都,搶占了沈法興的地盤稱帝。在王雄誕的攻擊下,李子通兵敗投降,被杜伏威解送朝廷。次年(622)杜伏威去長安入朝稱賀,被封為太子太保,留在京師。他臨行前將軍權交給了王雄誕。然而與他有“刎頸之交”、共同舉事的輔公礻石 卻心生異心,乘王雄誕生病時,偽造杜伏威來信,讓他交出軍權並殺了他,自己稱帝,國號大宋,公開反唐。輔公礻石 稱帝後,任命幫他謀劃稱帝的道人左遊仙為兵部尚書,兼越州總管,處理軍務。所以設越州總管府是這個時候這些人的決定。其時越州總管府下新立了三個州:鄞州(今寧波)、姚州(今餘姚)、嵊州,嵊州下設剡城縣。因此嵊州設立的確切時間應在622年甚至稍後,存在時間恐怕不會到四年。因為武德七年(624),唐高祖命李孝恭領兵南征,輔公礻石 戰敗被擒殺。至此,中國大勢,已歸統一,唐高祖開始整頓內治,正官制、定學制、修刑法,對割據勢力自設的州縣,當然視為不成體統,予以廢除,嵊州與剡城縣又復原名剡縣,時在武德八年(625)大約是不錯的。
第三次改名 剡縣——贍縣——剡縣
在五代十國時,剡縣一度改名贍縣(一作瞻縣)。那時剡縣為吳越王錢 的屬地。錢 雖不稱帝,但“行天子之制”,出於避諱忌諱、避凶趨吉、榮耀鄉里等原因,他和他的繼承人大量地、頻繁地進行縣名更改。當時其屬地中在今浙江境內的62縣,經改名命名的近三分之一。梁開平二年(908),錢 以剡城“人物稍繁”,分剡東13鄉置新昌縣,餘下27鄉,改為贍縣。近據錢 研究者考證,改名系錢 的第一任繼承人、文穆王錢元 所為,時間在後晉天福五年(940)。《十國春秋·文穆王世家》有“改剡縣為贍縣,惡剡有二火一刀為不祥也”的記載。贍與剡同音,是個吉祥字,充裕、安定的意思。但“一作瞻縣”卻有些費解。太平興國三年(978),其時的吳越國王錢俶將其所屬的軍、州、縣、戶、籍、倉、庫,盡獻於朝,史稱“納土歸宋”。宋太宗對吳越國時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認可,卻將贍縣復名為先朝留下的舊名剡縣。
第四次改名 剡縣——嵊縣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剡縣被改名嵊縣。起因是剡縣有個仇道人(裘日新)於宣和二年率眾回響方臘起義,攻克縣城,殺死知縣,聲震朝廷。朝廷急命太監童貫率軍南下鎮壓。第二年4月,方臘兵敗,5月仇道人被殺,戰事息。參與鎮壓仇道人的越州統帥劉韋合(《剡錄》稱知越州劉述古,似為一人)認為剡城多事與“剡字兩火一刀,有兵火象”有關,奏請朝廷改剡為嵊,詔從之。另說此名為童貫所改,亦有可能。因宋徽宗幾乎不理朝事,行政大權均操童貫之手,既然是“詔從之”,也算是皇命了。
第五次改名 嵊縣——嵊州市
嵊縣存縣時間874年,至1995年,經批准,撤縣設市,改名嵊州市。從此,一座鐘靈毓秀的城市升起在世人面前……

歷史人物

劉文西

1933年生於長樂水竹村,1953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受大師潘天壽先生等的直接指導。曾任延安市副市長,現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副主席,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教授等職,為“黃土畫派”代表性畫家。數十年來,他在國內外發表作品千幅以上,出版畫冊十餘,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5件,獲國家級獎9件。

馬寅初

馬寅初(1882-1982),嵊州市浦口人,我國著名愛國人士、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畢生追求真理,剛正不阿,不畏權勢。

馬寅初自幼聰穎,刻苦攻讀,曾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學成回國後,拒絕軍閥、政客拉攏,毅然到北大任經濟學教授,致力於教學與科研,著書立說,抨擊時弊,成為“五四”運動前夕就享譽很高的教授。抗戰時期,馬寅初積極發表演說,奮筆著文,嚴厲抨擊“四大家族”大發國難財的罪惡行徑。以解救國家危亡為己任,馬老積極參加民主愛國運動,面對國民黨當局的利利誘和迫害,馬老正氣凜然,毫不動搖。
馬寅初在經濟、教育等方面均頗有建樹,著述等身。解放以後,他雖歷任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等許多要職,但仍潛心考察研究,發表高質量論文四十多篇,其中《新人口論》是一篇卓有見地的不朽之作。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馬寅初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堅持科學與真理,始終不屈。其鐵骨錚錚,令人敬仰。

馬曉春

馬曉春,1964年8月26日出生於嵊州城關一個教師家庭。9歲在父親啟蒙下開始學圍棋,1974年春獲紹興地區兒童組圍棋冠軍,緊接著獲省兒童組圍棋第三名,同年11月入選浙江省圍棋隊,後入選國家圍棋集訓隊,1979年獲全國少年冠軍,1982年連獲全國個人賽、國手戰和避暑山莊杯三大桂冠。1983年獲第五屆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冠軍並晉升九段,成為當時我國最年輕的九段棋手,1995年連奪第六屆東洋證券杯和第八屆富士通杯兩項世界冠軍,這一年成為國際圍棋界的馬曉春年。自1982年以來,馬曉春已實現名人12霸,5獲全國冠軍,4獲天元桂冠,兩獲新體育杯冠軍,兩次國手戰奪魁,棋王4連霸,大國手4連冠,兩奪十強之首。迄今其累計已奪國內外冠軍數十個。

人口總量

1986至2002年,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長率下降,流動人口大幅度增加,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率提高,年齡結構變化顯著,老齡化進程加快,少兒撫養係數下降,老年撫養係數上升,預期壽命延長,文化素質快速提高,少數民族人口明顯增加,城鎮化水平提高,家庭戶規模縮小,男女性別比下降。

1986年,全縣210593戶、711905人,戶均3.38人,非農業人口57400人,占總人口的8.06%。1990年234705戶、729149人,戶均3.31人,非農業人口60677人,占8.32%。2000年259623戶、739872人,戶均2.85人,非農業人口86724人,占11.72%。2002年265453戶、737327人,戶均2.78人,非農業人口101649人,占13.79%。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四普”),全縣有家庭戶223530戶、集體戶1187戶,總人口703204人(普查數據為常住人口,下同),其中男371895人、女331309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五普”),全市有家庭戶240772戶、集體戶3404戶,總人口671221人,其中男345614人、女325607人。家庭戶、集體戶增加是由於外來人口增多,總人口減少,是因外出人口比外來人口多。“五普”戶籍登記人口為737813人,比1990年的戶籍人口729149人增加8664人,年均遞增1.19。
“五普”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7003人,出生率10.43‰,死亡人口5361人,死亡率7.99‰,自然增長率2.44‰,比“四普”的6.71‰下降4.27個千分點。

自然地理

嵊州市自然風光嵊州市自然風光

嵊州市位於浙江省中部偏東,曹娥江上游,北緯29°35′,東經120°49′。東鄰奉化、餘姚,南毗新昌、東陽,西連諸暨,北接上虞、紹興。全市境域東西長64.1千米,南北寬55.4千米,總面積1789.62平方千米。總人口73萬人(2004年)。
嵊州市東接奉化、餘姚,南鄰新昌、東陽,西連諸暨,北與上虞、紹興交界。1990年,全縣面積1784平方公里。嵊州市境四面環山,中為盆地,剡溪橫貫其中,地貌構成大體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嵊州市四面環山,西北地勢較高,中部到東南地勢較低,丘陵山地面積占全市的77%,剡溪以東有四明山脈,主峰海拔1096米,以西為會稽山脈,主峰山脈西白山,海拔1017米。

嵊州市位於曹娥江流域上游,境內有澄潭江、長樂江、新昌江三大水系在城關以南匯合於剡溪,還有黃澤江在城關以下六公里處匯入剡溪,四大水系呈向心狀分布,剡溪至三界以下匯入曹娥江。

嵊州市年平均氣溫16.4℃,1月平均氣溫4.2℃,7月平均氣溫28.6℃。年平均降水量1446.8毫米,日照1988小時,無霜期235天。

嵊州市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硅藻土儲量約2億噸,螢石(砩石)儲量200萬噸,黃沙、麥飯石儲量各1億噸左右,有中型高品位銀礦1處。水力資源總蘊藏量6萬千瓦,已開發3.06萬千瓦,為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之一。

農業發展

嵊州市風光嵊州市風光

1986年起,貫徹 “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方針,從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縣逐步走向以市場為導向、經濟效益為主的農業強市(縣)。1998年始,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高效益、高科技農業,逐步實現現代化,並構築多元化農業投入、數位化農業信息、高新化農業技術推廣、綠色化農產品安全、社會化農業防災減災等為農服務體系。20世紀90年代末,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中國竹編之鄉、中國木蘭之鄉、中國果蔬之鄉。
全市種植業原以糧、油、茶、桑為主,1997年起花卉、苗木、竹筍業逐漸發展。1986年種植業產值35940萬元,2002年122226萬元,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3.8%和63.99%。
養殖業以生豬、長毛兔為重點,逐步形成家禽、水產養殖協調發展的生產格局。1986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4.3%。1994年,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1.9% 。2002年,養殖業產值2.7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46%。
嵊州市自古稱“七山一水二分田”,林業用地面積過半。林業生產歷史悠久,森林資源物種豐富,林業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齊頭並進。20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出資補助農民建杉木基地;80年代末期,縣政府提出“二年準備,四年消滅荒山,八年綠化嵊縣”的林業建設新目標,號召農民消滅宜林荒山,建經濟林基地,林業資源回升較快。1997年與1984年相比較:林業用地從10.7萬公頃上升到11.6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從146.64萬立方米上升到226.7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55.58%上升到62.38%。森林面貌逐年好轉,林業的發展步伐加快。
1986年初,全縣擁有農機總動力12.66萬千瓦。縣政府重視農業機械化建設,實施購置農機補助政策,至2002年補助農機化資金達503.01萬元。2002年底,各類農機具21萬台(件),比1986年初19.03萬台(架)增加2萬台(架);農業機械原值15469萬元,比1986年初3058萬元增加4倍;農業機械總動力24.69萬千瓦,比1986年初增加1倍。每667平方米(畝)耕地擁有動力0.56千瓦。
農業綜合開發始於1986年,以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改造中低產田為主,由縣財政投入。1994年始,起動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後,投資規模大,規範化建設,市場化操作,產業化經營,實施高新技術,為全市實現農業現代化打下基礎。1996年11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姜春視察嵊州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第三期96項目。
農業產業經營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從單一的糧食生產中脫離出來,搞多種經營。一村一品的專業村和一產一業的專業戶的出現,促進農村商品生產和分工分業,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奠定基礎。1986年起,在專業戶、專業村發展基礎上,通過生產要素組合,開始出現生產、加工、運輸、儲存、購銷等各個環節上的聯合,全市創建以縣、區、鄉(鎮)農工商聯合企業公司為首300多家各種形式的農村經濟聯合體和農業龍頭企業。1988年,嵊州市一大批專業批發、零售市場迅速創建,有一定規模的大中型市場崛起,加上各鄉、村大大小小各類農產品、農資市場、資金市場(農村合作基金會)和農村勞動力市場的出現,逐步形成較完整的市場體系,進入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階段。1995年始,市政府實施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加強軟體建設,強化服務。

工業建築

剡溪漂流旅遊區剡溪漂流旅遊區

1986年,有工業企業2780家,工業總產值63797萬元。2002年,有工業企業13084家,其中獲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118家,歐洲CE認證9家,國家外貿自營出口權261家,市重點骨幹企業和成長性企業20家,工業總產值2166638萬元(個私工業占85%)。形成技術密集型、經濟外向型、科工貿一體化,工業門類較為齊全,重工業有相當基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輕型結構工業體系。有領帶服飾、紡織服裝、機械五金、電氣機械及器材、廚具、製藥化工、礦產建材、造紙印刷、食品加工、工藝美術等十大門類、幾萬種產品。
1986至2002年,累計審批技術改造項目3111項,投入資金1433065萬元,引進科技含量高的國際先進設備,培育國家級重點“雙高一優”(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最佳化重點產品和技術結構)新技術企業4家,省高新技術企業8家。通過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523個,申請國家專利268項,授權163項。其中國家級新產品32個,省優新產品49個。
1986年,縣政府派設嵊縣駐深圳辦事處,招商引資,聯絡協調三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傳遞信息。至1993年,全縣在深圳特區辦三資企業36家,去深圳創業、打工者達萬餘人,企業管理觀念更新,鍛鍊了一批人才,拉動了經濟成長。1994年起,陸續轉為私有,資金外流,給工業經濟建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至2002年,全市辦三資企業354家,實際引進外資8323萬美元,其中2002年新批三資企業70家,註冊資本1403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28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7.9%。

1994年建立省級嵊州經濟開發區。2001年起,又相繼建立領帶、長樂、甘霖、黃澤、崇仁、三界、三江、浦口工業園區。2002年工業園區成了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平台,完成工業性投資16.8億元,占全市工業性投資93.5%,入園企業397家,其中投產企業152家。
1986年,全縣建築業產值不足億元。1993年12月,成立縣建築總公司。1996年,建築業產值15.29億元,上繳稅金3637萬元,利潤1868萬元;從業人員3.2多萬人,各類專業人員323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445人;創省級優質工程1項,市(地)級優質工程2項,各項指標名列全省前列。1997年5月,嵊州市被省政府命名為建築之鄉。2002年,全市有建築企業43家,其中一級2家,二級7家,施工設備總功率9.46萬千瓦,完成建築業產值29.20億元,增加值6.97億元,利稅1.81億元。

經濟發展

南山風景區南山風景區

1986至2002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綜合實力明顯提高,經濟結構調整進展加快,經濟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下降,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逐年上升。固定資產投資由1986年的11368萬元,增加到2002年的35095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由1986年的57169萬元,增加到2002年的901528萬元。通過計畫、統計、審計、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物價管理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經濟管理走上了依法、規範的軌道。
農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推行兩田制和適度規模經營。2000年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隨著農業體制改革的深入,服務體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場化轉變。工業在一輪承包和二輪承包改革企業生產經營權的基礎上,從1997年開始,工業企業實施產權制度改革,特別是經過2001年開始的以企業產權、職工身份雙置換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隨著工業體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結構發生深刻的變化,打破全民、集體和少量個體經濟成分的傳統格局,個體經濟大量湧現,外資經濟成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出現國有、集體、私營、外資等多種經濟共存的新格局。其中,個私工業產值占2002年全市工業產值的85%。流通領域也進行內部改制和經營機制轉換,推進產權改革和承包租賃。

2015年3月,嵊州政府部門為廚具品牌造勢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了2015中國集成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嵊州集成灶品牌推介會 。

國內貿易

馬寅初故居馬寅初故居

1986至1992年,國有集體商業逐步放開搞活,先後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和以風險抵押承包為主要形式的“四放開”(經營、價格、用工、分配放開)改革,加速形成各業經商,全民經商局面。1993年和1994年,縣天華購物中心、國商大廈和牡丹商廈相繼開業,國有集體商貿業營業場所發生巨大變化。剡溪賓館嵊州賓館、國商賓館、浙東超級大酒店、國際大酒店等一批規格較高的餐旅企業建成,從根本上改變商貿形象。江濱市場、中國領帶城、浙東農貿市場等大型市場營業,反映了市場的發展。1997至2002年,個私商貿蓬勃發展,國有、集體商貿企業體制改革活力增強,商貿業進入持續發展階段。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個體企業、連鎖企業的出現和增加是這個階段的一個特點。1996年4月起,糧食系統實施“兩線運行”(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經營分開運行)方針,1998年進行以“四分開一完善”(政企分開、中央與地方責任分開、儲備與經營分開、新老財務賬目分開,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為基本原則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2001年,實施企業產權改革和職工勞動關係轉換的企業改制。2002年,全市商業系統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15家,從業人員1923人。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達49.06億元,為1986年3.01億的16.3倍。

城鄉建設

1986年後,城鄉建設按照城市、鄉鎮和村莊規劃,由點到面,分步實施。以市區為中心,甘霖、長樂、崇仁、三界、黃澤鎮為重心,使產業和人口加快向城鎮集聚,工業化和城市化協調發展。市區房地產快速發展,公共運輸、公用事業、環境保護逐步發展與完善;村鎮建設初具規模,基本適應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區位特色

領帶之鄉

清溪漂流清溪漂流

蓬勃發展的嵊州領帶行業,起源於改革開放之初,內地“西服熱”的興起。1985年,嵊州籍港商盧陸看準時機,在嵊州創辦了首家領帶企業——浙江省佳友領帶有限公司,成為嵊州領帶的第一粒“火種”,也成了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從此星星之火逐漸在嵊州蔓延成燎原之勢,嵊州出現了一家又一家領帶企業。而中國領帶城也隨之崛起,並三次變遷與發展,為拓展領帶的銷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嵊州的領帶“系”住了大半箇中國。按嵊州領帶年產量來推算,每5箇中國男人的脖子上,就有4個繫著嵊州領帶;每3個穿西服的“老外”中,則有一個靠嵊州領帶打扮。

茶葉之鄉
嵊州茶葉源於漢晉,名起唐時,宋起嵊州茶葉成為進貢之佳品,"泉崗火軍白"茶在清末時被譽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全市現有茶園12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面積2萬畝。1998年產茶18.3萬擔,產值達2.1億元,產量居全國縣(市)之首,茶葉成為全市農業主導產業。1996年3月,嵊州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國茶葉之鄉"稱號。
長毛兔之鄉

嵊州是全國長毛兔生產示範市,飼養著具有世界最大的優質高產長毛兔良種群體,生產的兔毛以長、白、松、淨聞名於世。近年來,嵊州已成為全國長毛兔良種繁育供應中心,優質兔毛和兔絨的生產出口基地。
竹編之鄉

嵊州擁有竹山面積22.5萬畝。早在兩千年前,聰明的嵊州人就利用盛產的各種竹子,巧妙地編織出各種簡樸實用的竹籮、竹籃,後來逐漸形成一項重要的民間工藝。

1950年,藝人們組織辦廠,使嵊州竹編別開生面,編織技術日益精湛。在長期的藝術生涯中,嵊州竹編已首創並形成了“動物”、“漂白”、“花筋”、“藍胎漆”和“防蛀防霉”五大工藝特色。竹編藝人們用竹絲篾片,能編織各種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動物,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喜愛。其中動物編《白尾海雕》“飛”進了美國白宮,得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和去白宮訪問的鄧小平同志的高度讚揚;《奔馬》在中國林業特產博覽會上受到江澤民同志的高度評價。為提高實用價值,藝人們把動物與籃、盤、罐結合起來,創作了《鵝籃》、《鴨盤》、《雞罐》等數百個品種的動物型器皿,其產值開創了廣交會竹編一次性成交的最高紀錄。
電聲配件

嵊州電聲產業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目前全市已有揚聲器及配件生產企業100多家,年產各類揚聲器7000多萬隻,揚聲器振動系統配件8億多套,產品國內市場覆蓋率在80%以上,並遠銷德、日、美、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嵊州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揚聲器配件生產和出口基地。 嵊州市
廚具業

廚房用具,家家要用。正是順應了這一市場需求,這些年來,嵊州的廚具業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崛起,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已蜚聲全國。如其中的吸油煙機生產企業從無到有,發展到了目前的近50家,年產量達180萬台,占全國總量的20%,已成為國內聞名的吸油煙機生產基地,普田、迪貝、美多等也已成為國內較著名的品牌。廚具業的迅猛發展,不僅提供了上萬個就業機會,創造了較大的社會效益,也為嵊州整個家用電器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促進了嵊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絹絲針織

嵊州市絹絲針織業起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絹絲針織衫是嵊州市一大地方特色產品,以開發早、款式新、檔次高、質量好、吞吐量大而著稱,並以絹絲針織衫之發源地而聞名全國,產品95%以上出口國際市場。

文物簡介

黃山遺址

百丈飛瀑風景旅遊區百丈飛瀑風景旅遊區

小黃山遺址坐落於相對高度10米左右的古台地上,遺址周圍是曹娥江上游長樂江寬闊的河谷平原。小黃山遺址原有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並可區分為大體同時的兩個聚落。遺址堆積厚1—2米,依據文化堆積內涵和地層疊壓的相互關係,小黃山遺址文化內涵分成四個階段,第四階段堆積遺物顯示為良渚文化晚期遺存,前三階段遺存為小黃山遺址堆積的主體,文化內涵豐富,自身特徵鮮明突出。

嵊州天章塔

天章塔在嵊州城關謝慕山巔,俗稱花田塔,為嵊州風水塔,距城2公里。“天章”取天彰之意,以為能振一縣之文風,關係一邑科舉興衰。這裡舊有天章亭,明代知縣文典章建。歲久亭廢,乾隆三十八年(1773),教諭李增倡捐建塔其上,仍名“天章”,“邑人周光煒等董其事。塔凡七級。”

天章塔為磚砌樓閣式,現存六層,高19米,平面正六角形,底層西邊開門,以上各層設窗。塔內尚存清同治十三年(1874)“正堂林示”石碑,上刻禁約:“天章塔山周轉十里內永禁開設窯廠,塔前後左右永禁開掘。”現塔為嵊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名勝

城隍廟

城隍廟城隍廟

嵊州城隍廟位於城內鹿胎山南麓,是一座江南一帶很有名氣的建築。該廟初建於1345年,由於年代久遠,建築遭受多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尤其是白蟻的蛀蝕,歷史上曾十一次修建。近幾年又經大規模重修,現已修竣對外開放。南宋朱熹游嵊州時曾到鹿胎山登城隍廟,題“溪山第一”四字,故嵊州城隍廟又有“溪山第一樓”的稱號。城隍廟建築規模宏大,選材講究,雕刻精湛,裝飾協調,整體和諧,稱譽江南,堪稱一絕。始建年代較早,宋《嘉泰會稽志》中已有文字記載。現存建築系清嘉慶九年重修。
清溪漂流

十八都江風景旅遊區在嵊州市東北部下王鎮境內,位於浙東四明山主峰北側,東臨餘姚市,北接上虞市,距嵊州市區30公里。

旅遊區主體地形呈“兩山夾一江”之勢,總體布局為一帶:十八都江休閒體驗遊憩帶;三區:三五支隊紅色遊覽區、石舍火山節理旅遊區、覆卮山高山古村遊覽區。

首期開發的清溪漂流,是十八都江休閒體驗遊憩的主體景點,處於沙弄至上店河段,漂程3200米,需時1小時。沿途水流時而激湍,時而舒緩。兩岸視野開闊,山體優美,植被繁茂;田園景觀豐富多變,充滿鄉野情趣。漂流其間,遊客可充分感受回歸自然、親近山水、爽心悅目的一路勝景,更可體驗跌宕起伏、動感刺激、釋放自我的獨特魅力。

崇仁古鎮

位於嵊州西面的崇仁是一座美麗而幽靜的江南千年古鎮,至今仍保留著龐大的古建築群。古鎮不但保持了宋代遺風,明清特色,而且鎮內既有廟宇、祠堂、古戲台、牌坊、藥鋪、店房、橋樑、池塘、水井等自然鄉鎮的共用傳統建築,而且有大片的江南傳統民居,共同構成了崇仁鎮的古典特色。村內以玉山公祠為中心,完整地保留下來的台門建築就有一百多座,各台門既各自獨立,又以跨街樓廊相連線,體現了先輩“分戶合族”的傳統觀念,2006年6月,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東西方向有上、下直街,南北方向有後軍家路、石馬路、橫街官路、下橫路,分別與直街相連,形成一豎四橫的棋盤格局。許多台門用跨街樓鉤連,即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外觀莊重典雅,清一色的青磚灰瓦,白牆硬山頂,二層樓,樸實素雅,較多設定防火牆;屋架構築均採用穿斗式,徹上露明造,柱下用石質柱礎,防潮防霉;柱桁為圓形,擱棚有方、圓兩種,二層鋪設樓板;出檐深遠,用挑檐枋,施挑檐梁和牛腿,屋蓋坡度一般,用木椽,蓋小青瓦。建造用料精良,蟲蛀較少;台門大多數用石檻、石門框,經久耐用,石質柱礎均作雕飾;隔扇、門窗有精細的雕刻。已經開放的有玉山公祠、大夫第台門、敬承書房等。整體格局和歲月基本保持原樣,上街和橫街沿線兩旁房屋和卵石路面保存完整,照牆、馬頭牆、屋檐、隔斷的磚雕,門框、樓窗、牌坊、柱礎、井欄的石雕,梁、枋、斗拱、隔扇、雀替、窗欞、藻井的木雕,工藝精湛,雕刻有花鳥蟲魚、吉祥動物、人物山水、傳奇故事、神話仙跡等,雕刻手法細膩感人,賞心悅目。

崇仁是嵊州紫砂工藝品的主要產地,到了崇仁別忘品嘗很有名氣的陳氏燉鴨,還可以買點溪灘榨面、西青豆腐皮、桂岩霧尖茶葉等當地土特產品。

民間藝術

竹編簡介

嵊州竹編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素以造型優美、編織精巧、實用與欣賞兼備而馳名中外,有"中外竹編第一家"之譽;嵊州市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竹編之鄉"。

嵊州竹編首創並形成了動物、漂白、花筋、藍胎漆等四大工藝特色,編織方法組細並茂,千資百態,產品有籃、瓶、罐、盤、盒、動物、人物、建築、家具、燈具、玩具和屏風十二大類,六千多個花色品種;所有產品經過無毒防蛀防霉處理,經久耐用,獲得國家多種獎勵,在世界同行業中屬於第一流。

竹編《奔馬》受到江總書記的讚譽: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總書記在參觀林業部舉辦的建國四十周年全國林產品博覽會浙江館時,捧著嵊州工藝竹編廠生產的《奔馬》,贊"有中國民族特色",並高興地說:"這匹馬很有氣勢,很象徐悲鴻畫的《奔馬》。
山鷹》飛進美國白宮:竹編"山鷹"都是用竹絲、竹片製作起來的,竹編藝人們匠心獨運,別開生面,用編織、插片、彈蔑等竹編技藝使"山鷹"神形酷肖,栩栩如生。1977年初,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期間,到白宮拜會了當時總統卡特,在總統辦公室里,兩位國家領導人饒有興趣地欣賞過這隻山鷹,一時傳為中美友好的佳話。
大型立屏《昭陵六駿》轟動英倫三島:"昭陵六駿"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竹編工藝品。1984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世界理想家庭博覽會上引起轟動,王妃黛安娜親自為這座作品剪彩,在近百萬觀眾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竹編立屏"昭陵六駿"長8.22米,高2.35米,厚0.68米,創作歷時一年,投工一萬餘,藝人們把菊花串絲、龜背、彈花等一百五十餘種傳統工藝編制技法,經過創新後,溶匯在這件大型作品中,整座立屏集古今中外竹編工藝的全部技法精華,被專家們稱為稀世珍寶。

人物精品《岳飛》立馬東歐北飛:竹編精品"岳飛",造型生動,編工精巧,氣勢磅礴,作品長110厘米,高116厘米, 編制這種產品中,創製者充分發揮了竹編工藝的特長,以精緻細密的手法,交錯變化運用經蔑和緯蔑,人物編得嚴密完整、渾然一體。該人物精品是近年來一件出類拔萃的竹編佳作。在香港展出時,被港澳各界人事譽為大陸珍品。曾多次參加在東歐、北美等地舉行的國際博覽會、展銷會。

為滿足國內外客戶在賓館、家庭房間裝飾的需要,嵊州竹編藝人們創製了大量的竹編裝飾品,計有竹廳、屏風、壁掛、家具、燈具、箱等品種;這些竹編品有的電壓富麗,有的質樸別致,不僅能使房間產生一種饒有風味的優雅氣氛,而且能讓人們在使用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地方戲曲

越劇

女子越劇女子越劇

越劇始於清代鹹豐同治年間,是由嵊縣農村(以馬塘村為主,浙江名村)初以田頭說唱的“落地唱書”,繼則沿本賣唱,再而進入茶館酒肆的說唱技藝衍變而來。光緒三十二年(1906)藝人首次登台演出,因只用篤鼓、檀板按拍擊節,的篤之聲不斷,故稱“的篤班”或小歌班,發展成為一種地方戲曲,於紹興、寧波一帶農村演出。民國初年,誕生了男女小歌班,20年代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之名與紹興亂彈的紹興大班相區別,並在音樂唱腔上進行改革,把原來的徒歌清唱改為絲弦伴奏,稱為[絲弦正調l。民國十二年(1923)又出現了紹興文戲女子科班,簡稱女子文戲,為適應女子演唱,又改[絲弦正調]為[四工調]而享譽紹興、寧波、杭州和上海。
後來,紹興女子文戲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唱調流暢,遂逐漸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1938年,女子紹興文戲隊伍不斷擴大,影響不斷加深,紹興、寧波、上海各地戲劇專刊和小報遂稱“紹興文戲”為“越劇”。1942年,女子紹興文戲進一步倡導改革,正式改稱“越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越劇得到迅速發展,演劇團體之多,流動面之廣,列全國之首,成為除京戲以外的全國第二個大劇種。越劇在長期演出實踐中不斷改革,形成了一種具有慢慢梳理、娓娓道來、詩情畫意般的獨特風格和審美方式。劇目大多取材於傳統故事,具有廣泛的民眾性的小歌班和紹興文戲階段,有《養媳婦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記》、《梁山伯》等;女子文戲時期,有《九美圖》、《三笑姻緣》、《大鬧嘉興府》和《十八相送樓台會》等大量折子戲;女子越劇時期,有《花木蘭》、《雷雨》、《祥林嫂》等。建國後,新創作越劇劇,目400部以上,其中被攝製成電影片的就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祥林嫂》、《碧玉簪》、《孟麗君》、《西廂記》等30多部)它的觀眾主要是中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其中又以婦女觀眾為多。由於大多數越劇演員重視唱腔功夫,逐步形成了眾多流派,使觀眾從不同的唱腔中獲得美的享受。
越劇音樂淵源於唱書時期的[四工調],其基本唱調,由落地唱書的[吟喔調]發展而來,小歌班時期以[吟喔調]派生出的[吟喔北調]和[吟喔南調]為基本調。用篤鼓和檀板擊節,人聲幫腔。20年代配以絲弦鑼鼓伴奏,並以[絲弦正調]為基本調。改稱紹興文戲。30年代女子紹興戲改用[四工調]為主調。40年代初改為[尺調]為主調,以反調[弦下調]為輔。確立了女子越劇的音樂唱腔格局。越劇唱調常用詞格有二:一為七字齊言對偶,一為十字齊言對偶,上句可韻可不韻,下句必須押韻,平仄
通押。唱調樂體結構,以上下兩句為基礎,往往以不同落音的四句構成一個單位。
越劇腳色行當分為小生、旦、老生、花臉4堂;小生堂有窮生、儒巾生、武小生;旦堂有小旦、老旦,小旦又分閨門旦、悲旦、花旦、正旦、潑旦;老生堂分為老生、老外;花臉堂分為小花臉、大花臉。但也不受此限。其表演以唱為重,唱做結合,武戲文做。常以大段演唱敘事抒情和刻劃人,幾乎每部大戲均有幾場以唱為主的重場戲。越劇的做功,融話劇的寫實性與戲曲的寫意性手法於一體,既有程式,又不受程式制約,善於從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出發去駕馭傳統程式,開拓新的表現程式。
越劇從落地唱書、小歌班、女子文戲到女子越劇,湧現了眾多著名的藝術家,如小歌班時期的衛梅朵、王永春、白玉梅、馬潮水等,女子文戲時期的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馬樟花和姚水娟等,更有稱為“越劇十姐妹”的徐天紅、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吳小樓、張桂鳳、筱丹桂、徐玉蘭、尹桂芳和戚雅仙、王文娟等。建國以後,又湧現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如吳鳳花、錢惠麗、錢愛玉、何英等。

特色美食

榨面

嵊州榨面,又稱米線,而今的榨面為"溪灘榨面"最好。吃法可煮可炒,是嵊州特有的一種風味小吃,名聲遠播紹興、杭州、寧波、上海一帶。嵊州人愛吃榨面,在民間已形成了風情獨特的榨面文化。

嵊州的榨面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明清時期,農村的榨面作坊已十分盛行,後來逐漸形成了一些以生產榨面為主的特色村,如蒼岩鎮殿前村、崇仁鎮溪灘村石璜鎮白竹村等。榨面的主要原料是燦米,經浸泡後磨成米粉,蒸成粉團再上榨榨成一條條長長的米線,最後攤曬成直徑25公分左右的一張張圓圓的榨面。古時的烹飪書《食次》載:"粲一名亂積:用秫稻米絹羅之,蜜和水,水密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勺中下瀝篩竹孔,膏脂煮之?quot;這就是早期的米線。嵊州榨面初創的歷史已很難查考,據了解,傳統的作坊式的工藝製作一般分細版、粗版兩種,風味各有千秋。

榨面因口味好,儲存和食用方便,故本地人家大都備有榨面。榨面有多種多樣的烹飪方法,榨面在沸湯中煮即刻就熟,配上佐料,白紅黃綠交映,顏色十分好看,吃起來鮮美無比,品格高雅,在各類小吃中可謂獨領風騷。

如"筍煮菜燒榨面"、"雞子放榨面"、"開洋放榨面"、"肉絲炒榨面"……丈母娘第一次見到新郎倌,總會磕上兩隻雞蛋,燒出一碗透鮮的雞子榨面招待一番。我市農村中還流傳著送"肚痛羹"的習俗,女兒做產,娘家人送去榨面、雞蛋、豆腐皮……平時到農村去做客,主人定會燒出一碗雞子榨面招待客人;賓客告辭時,主人又會拿出一竹簍榨面當作禮品贈送,嵊州人外出探親訪友,少不了帶上一簍家鄉的土特產--榨面,禮雖輕,但凝結著濃濃的越鄉情。1962年,馬寅初先生回鄉時曾慕名購買了幾簍榨面帶回北京。在1992年12月舉行的省農副產品展覽會上,"溪灘榨面"被爭購一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榨面成了尋常百姓家裡和賓館、酒家、風味小吃店餐桌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幾年,農村大力發展榨面生產,許多農戶發家致了富,從榨面"小吃"中得了"大益"。溪灘榨面生產廠家還別出心裁地對榨面進行精加工、精包裝,推出了盒裝"溪灘榨面"投放大市場呢!

麥鑊燒

麥鑊燒,又稱麥鑊。嵊州市民過端午節,家家戶戶幾乎都吃麥鑊燒,成了嵊州民間的習俗。

麥鑊燒形同"春餅"相似,但比"春餅"厚一倍。其製作方法和"春餅"的製作大致相同,先將麥粉倒入皿器里,加入水和適量的鹽,調成柔軟的糊狀。然後,在升溫的鐵鑊里團團一挨,挨成"春餅"狀,經烘烤後就成了嵊州、新昌特有的傳統食品。

麥鑊燒起源於哪個年代,無從查考。據口碑相傳,古時候吳王闔閭生活日益腐化,征賦派指,連線不斷,百姓民不聊生。伍子胥便偷偷用糯米做成磚埋在城牆腳下。後來伍子胥遭到奸臣陷害而死。在臨死前,他告訴手下人說:如遇災荒糧缺之時,可以用糯米磚煮熟充飢。不久,果遇大旱,顆粒無收,一塊塊糯米磚煮熟充飢。不久,果遇大旱,顆粒無收,一塊塊糯米磚使百姓度過了災荒。因此,浙江一帶百姓便尊伍子胥為乞行祖師爺。

老百姓十分懷念吳國忠臣伍子胥,每逢農曆五月初五,自發載歌載舞駕舟沿著曹娥江逆流而上紀念伍子胥。剡溪兩岸的老百姓聞風而動,將剛剛收穫的小麥磨成麵粉,挨成一張張麥鑊燒,裝進小竹籃里,送給伍子胥嘗嘗新。而今,隨著歲月的流逝,紀念伍子胥的習俗已失傳,但人們每逢過端午節"送麵粉"、"吃麥鑊燒"的風俗仍和吃"端午粽"那樣盛行。

端午節吃麥鑊燒,憑家裡人的不同口味愛好製作包麥鑊燒的佐料,佐料大致有:"豬肉毗霉乾菜"、"炒綠豆芽"、"肉絲小炒"、"蒲瓜煎豆腐"等等,吃得講究的人,在麥鑊燒上磕上一隻雞蛋,放上一撮碧綠的小蔥,撒上少量的鹽花,那滋味準叫人食慾頓開。

而今,麥鑊燒不僅僅只是市民過端午節的傳統食品,在街頭巷尾已出現了現挨麥鑊燒的飲食攤,傳統的麥鑊燒竟成了一道風味小吃。

糟雞糟鴨

逢年過節,嵊州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糟雞、糟肉的習俗。越劇早期傳統說唱《落地唱書》中,就有"臘雞臘鴨臘白鯗,糟雞糟鴨糟大腸……"的唱詞。糟雞的主料是"糟"和"雞",糟乃酒糟也,因其香味撲鼻又稱香糟。在古代,我市農村家家素有冬釀老酒的習俗,選用自家種的糯谷,碾成糯米,蒸成糯米飯,拌進麥曲,然後放進缸里進行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開耙,將發酵的酒米飯灌進酒袋裡上榨,榨盡酒汁,留在布袋裡的就是酒糟。酒糟像老酒一樣越陳越香,陳年酒糟不僅可以蒸餾白酒,而且還可以用於糟雞糟肉糟大腸呢!

嵊州人傳統的糟雞糟肉製作方法是:先將雞肉、豬肉煮熟,起鍋瀝盡汁湯,冷卻後將雞肉、豬肉斬成一塊塊,然後用食鹽擦在雞塊和肉塊上,待吸進鹽分後,在預先洗淨晾乾的小陶壇里,鋪上一層香糟,蓋上一層白紗布,然後把擦過鹽的雞塊、肉塊一塊塊放進去,用雙手撳實,最後在壇口的肉塊上鋪上一層白紗布,又鋪上厚厚的一層香糟,加蓋密封。經過1-2周的密封存放後,便成了酒香撲鼻的糟雞、糟肉。為防止糟味的散發,啟壇後要吃多少就掏多少,然後須把糟壇封好,慎防霉變。

糟雞、糟肉是一道宴請賓客的美味佳肴,不僅是上乘的下酒菜,而且是一道家常菜,被人們譽為"肉鮮味美、酒香濃郁、回味無窮、百吃不厭的佳肴"。

而今,糟雞、糟肉這道佳肴珍品在全市各大賓館、酒家及各大菜場都能買到,您如果覺得自己製作太麻煩的話,不妨去買現成的嘗嘗。

名優特產

紫砂

紫砂紫砂

嵊州紫砂是我省陶苑中的一顆新興的明珠。嵊州紫砂生產開始於1973年,當時,我省一些塑膠花廠出口塑膠花需要與紫砂花盆配套,但由於我國紫砂生產廠家較少,產品匱乏,不能滿足塑膠花廠的需要,省有關部門派員在嵊州試製紫砂花盆獲得成功,省輕工業廳就把嵊州紫砂廠定點為紫砂製品生產廠。

嵊州紫砂廠的前身是嵊州陶器廠,生產缸、壺、甏、壇等粗陶瓷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對於生產精陶瓷--紫砂陶畢竟是陌生的。他們通過技術引進,在宜興師傅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技術。同時,嵊州紫砂廠對宜 興紫砂的特點,進行認真揣摩研究,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大膽探索,終於闖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目前,嵊州紫砂已有花盆、茶具、酒具等600多個品種,年產值100多萬元,年出口外貿收購額在20萬元左右。

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它是陶器的一種。紫砂原料是經蝕化的紫砂岩,簡稱“紫泥”、“紅泥”、“綠泥”,經過粉碎、精煉,軟如棉,粘如膠,可塑性很強,滲透性良好,是一種品質極好的陶土。由於燒制的溫度不同,因而成品顯示出不同的色彩。所呈之色,紅而不嫣,紫而不奼,黃而不嬌,綠而不嫩,黑而不墨,絢麗多彩,古色古香。

嵊州紫砂是採用當地特有的非金屬礦--細陶土,經過精選、精煉、精製成型。然後放置1000多度的高溫中燒煉而成。整個生產過程需要經過煉泥、制坯、雕刻、燒煉等工序,其中以制坯成型為主要工藝。嵊州紫砂以品種多、造型新、色澤雅、製作精而聞名于海內外。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台灣)紛紛上門要貨。歐美、新加坡、港澳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客商連年都有一定數量的訂貨。1979年以來,嵊州紫砂五次榮獲省輕紡工業“四新”產品獎;1984年紫砂花盆、茶壺獲省優質產品獎。名列浙江省前茅。我國著名收法家沙孟海先生見了嵊州紫砂後連聲稱好,欣然命筆,揮毫題寫了“嵊州紫砂”4個大字。

泥塑

傳統的民間工藝泥塑傳統的民間工藝泥塑

嵊州歷來村村有廟,廟內大多塑有神像,這些神像均出自歷代嵊州民間藝人之手。不少泥塑泥人,在塑菩薩的“業餘”,從事一些戲劇人物和民間傳統人物的製作。上世紀40年代,有民間泥塑泥人在中國眾多名著中吸引創作素材,塑出了《紅樓夢》、《水滸》、《三國》、《西遊記》中人們既熟悉又崇拜的人物。上世紀80年代,嵊州湧現一批以宓風光張立人、裘粵若、呂煥成等為代表的泥塑藝人,市里辦起了泥塑廠,從事泥塑的藝人上千,嵊州泥塑聞名全省、全國。

泥塑廠體制改革後,這些代表藝人各自辦起泥塑廠,帶徒傳藝。特別是宓風光創建了“泥人宓研究所”,成為浙江泥人創始人,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浙江特色的泥人作品,先後在省市全國展覽並多次獲金獎。呂煥成、呂洪寶父子在1997年去杭州開泥塑工藝店至今,作品打入上海、香港,遠銷日本、美國等國際市場。幾位泥塑藝人,又各自發展自己的風格,如裘粵石以微塑見長,宓風光以泥人聞名,呂煥成、呂洪寶以大型泥塑結合泥雕顯優。

嵊州泥塑製作工藝流程分為選泥(精選粘泥)、設計(定素材)、和泥定型、制模(石膏模)翻模、低溫煅燒、雕刻修飾、上彩、包裝等幾步,以優質粘土為主要材料,有的略有少量化學元素。彩繪以水粉色為主。嵊州泥塑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鼎盛期,後因市場經濟和各門藝術的激烈競爭和人才外流以及類似工藝的發展,致使傳統工藝的泥塑逐漸走向低迷。

根雕

現代嵊州根雕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形成規模於九十年代。嵊州根雕從業人員有60多人,掌握根雕技術的達2000多人,形成了老、中、青結合的根雕藝術隊伍,產品廣銷國內各大城市,並部分銷往國外。

嵊州的根藝工作者們創作出了《梁山一百零八將》、《王昭君》、《不老人生》、《遨遊人間五千年》、《書聖王羲之》、《江村漁煙》、《漁翁》、《湯圓妹》等一批藝術佳作,在國家級展覽中獲得金銀獎30餘次,日前,從第六屆(2006杭州)國際民間手工藝展覽會上傳來喜訊,嵊州根雕獲得了六金九銀二銅的好成績。這是我市根雕作品參加這項展覽以來獲獎最多的一次。

第六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展覽於5月28日至6月3日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行。我市9名根雕藝術家參加了展覽,鄭劍夫的《牧歌》、吳筱陽的《楚天長歌》、鄭興國的《引福歸堂》、裘中平的《東坡夜吟》、譚雲初的《老子論道》、余田的《吹吹打打》、張瑜的《不如歸去》、石汝求的《論劍》、錢煒飛的《蓄勢待發》等17件根雕作品獲得了獎項。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建成了藝術村,成功吸引了吳筱陽、鄭興國、鄭劍夫、周揚等根雕大師進駐,不但加強了對民間工藝的傳承與保護,而且為藝術家的創作與交流提供了一個平台,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根雕藝術的繁榮。到目前為止,我市根雕從業人員已有數百人,能進行根雕的藝術愛好者已逾千人,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根雕創作團體。目前,嵊州根雕已在全國根雕行業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象山竹根雕”、“樂清黃楊木根雕”呈三足鼎立之勢,成為浙江3大根雕中舉足輕重的一足。

浙江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