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古村

高山古村

高山古村,現保存著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磚巷道9條,以及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古石碑、古圍牆等一批古建築,濃縮著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蘊。2004年5月已公布為玉林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已開發成為旅遊景點。

簡介

高山古村現保存著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磚巷道9條,以及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古石碑、古圍牆等一批古建築,濃縮著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蘊。古民居布局合理,排列整齊,鱗次櫛比,立面美觀,《風雨桂東南》、《朱錫昂》電視劇外景就在這裡拍攝。高山村又稱“進士村”,村民明禮、誠信、好學,歷代人才輩出。自清乾隆22年(1757年)牟延典中進士以來到清末150年間,高山村共出進士4名,舉人21名,秀才193名。高山村旅遊景觀,不僅以明清古建築藝術及人文風采取勝,而且自然亦有獨到之處。村東的文筆嶺(又稱石人嶺),嶺高30米,面積43.5畝。嶺上奇石嶙峋,有仙人石床、仙人石鼓、仙人坐印、仙人浴盆、仙人水井、仙人琴等。清道光十年曾在三巨石上加砌了文筆塔。高山古村是近年來頗受中外遊客喜愛的好地方。

高山古村高山古村

玉林高山古村落

高山村現保存較好的宗祠13 座

高山村位於玉林市玉州區城北鎮,距玉林城北約5公里,玉桂公路從村邊經過。 高山村現保存較好的宗祠 13 座,建築面積 7276 平方米;古民居 60 多座, 總建築面積約 44631 平方米。建築年代從清康熙至清光緒年間,其中牟思成祠、牟紹德祠、 牟惇敘祠有確切的始建年代及維修記載。 宗祠規模大小不一,四進者兩座,三進者四座,二進者五座,面積從 1200 平方米至 300 平方米不等。這些古建築均為硬山頂磚木結構, 三開間,灰瓦青磚牆或外青磚內泥磚牆,其中三座為抬梁式木構架,一座為磚(柱)仿木抬梁結構。屋脊兩端犄角翹峨,正脊垂脊皆堆塑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如松梅、牡丹、菊花、金魚、螃蟹等,部分還塑有吻獸。封檐板則雕刻如意雲紋、團花、梅菊、石榴、麒麟等。 檐下則題詩文和彩繪壁畫, 每座從 10 多幅至 70 多幅不等,內容包括吉祥花卉禽鳥、自然風光、歷史典故、社會生活 (塔、輪船、水軍營房、科舉書籍、自鳴鐘等)等。每座建築原皆設定“推籠”和屏風、懸掛牌匾,如牟思成祠和牟紹德祠原來分別有 31 和 25 付對聯。

古村落外圍有繞村圍牆、水塘作為防護,村內每條巷道又有各自的閘門用以防盜,防衛措施嚴密。建築物則經緯分明,橫直有序,排列整齊,立面美觀,座向統一。以紹德祠、思成祠為緯線,以企嶺巷、樓閣巷、郎官巷為經線。村中現保存有進士匾 5 塊,文魁匾 6 塊,石刻 16 塊(內容包括皇帝敕封、田產記錄、鼓勵讀書、提倡優生等)。村里還有古書畫一批(包括陳繼昌、李紹昉等人的作品)、古閘門、古青磚巷道、古樹、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及其它文化遺物(官帽箱、書箱、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

高山村又稱“進士村”

高山村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為牟、李兩姓的宗祠及地方名人故居,涉及明清兩代牟李兩姓為主的 4 位進士、 21 位舉人、 211 名秀才。民國至今共有大學生 418 人,留學生 28 人,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 612 人。 玉林市第一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學生皆出自高山村。有關領導和專家評價高山村“新舊文化接軌比較好”,還稱“北有江頭村,南有高山村”,給予高山村極高的評價。

高山村的價值

高山村為研究地方科舉史、建築發展沿革、宗祠文化以及禮制、書畫藝術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 2004年5月已公布為玉林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已開發成為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