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鄧古村

諾鄧古村

諾鄧古村,位於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城西北,村中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著名的玉皇閣道教建築群,被稱為“千年白族村”。 以雲龍縣城諾鄧鎮為中心的諾鄧景區,包括諾鄧千年白族古村、天池、天然太極圖、虎頭山、沘江古橋樑等景觀。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千年白族諾鄧村:“諾鄧”在白族語中意為“有老虎的山坡”。

諾鄧古村,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於自唐代南詔時期1000多年以來“諾鄧”村名一直沒有改變,因此被稱為“千年白族村”。據考證,這座村莊是滇西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落,也是雲南省最早的史籍《蠻書》記載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稱不變的村邑。村中現代民居建築不多見,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著名的玉皇閣道教建築群。

這個見諸於史籍,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在古代可是個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蠻書》中已經對諾鄧有明確記載,這裡最遲在唐朝就已經鑿井製鹽,是一個典型的以鹽井為生存依託的村落。

相關歷史

諾鄧村過去一般稱為“諾鄧井”或“諾井”,“井”就是鹽井。根據云南史料記載,雲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寧、大姚、雲龍已產鹽。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雲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漢朝設定比蘇縣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產鹽。唐初,雲龍屬姚州都督府尹州,據方國瑜教授《雲南郡縣兩千年》書中記載,尹州即雲龍境,下領“鹽泉”等五地。《新纂雲南通志》曾考證漢代的雲龍鹽井即今之諾鄧井,而唐初尹州下屬的“鹽泉”是否為諾鄧待考,但從現存史料和區域形勢分析,“鹽泉”即為諾鄧井是可能的。唐天寶年間,南詔政權攻占姚州都督府所有領地以後設定寧北節度,公元791年,改寧北節度為劍川節度,領有寧北、沙追、諱溺、若耶、浪穹、細諾鄧等地。樊綽《蠻書》中言:“劍川有細諾鄧井”,按方國瑜先生注,細諾鄧即今雲龍縣諾鄧井。《蠻書》成書於公元863年,可知“諾鄧”村名見諸於史籍也已經有1144年的歷史了,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諾鄧”這個名稱一直延續至今。

公元1383年,明政府設雲南四提舉司,其中有“五井鹽課提舉司”,治所即在諾鄧,所謂五井即指諾鄧井、山井、師井、大井、順盪井。據《明史·食貨志》:“五井(鹽課提舉司)轄鹽課司七”,即除上述五井鹽課司外還有“鶴慶軍民府劍川州彌沙井鹽課司、麗江軍民府蘭州井鹽課司”兩處,到明嘉靖年間雲龍又新增石門、天耳、金泉(今寶豐)三井。公元1393年,又在諾鄧設“上五井巡檢司”。提舉由中央政府委派,如現今諾鄧村黃姓先祖,乃從內地提舉五井而子孫落籍於茲,明代李元陽曾為諾鄧黃氏族人撰碑,記載公元1466年,福建人黃孟通任五井提舉,任職9年後因所轄順盪井鹽課任務未能完成,遂留其子孫在諾鄧補征鹽課,自己告老回歸福建。後來提舉司衙門逐步演變成諾鄧村的“黃家宅子”,衙門舊址也在清代乾隆年間改造成了黃氏族人的科舉“題名坊”。

從有明確記述的唐代開始,諾鄧村的演變發展完全賴於鹽業經濟的興衰。南詔時期“細諾鄧井”的鹽業生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到明朝中後期,,五井提舉司年上繳中央政府的鹽課銀達38000多兩。李元陽纂《嘉靖大理府志》記載:“後開五井,始分行鹽,地方台井之鹽,專行大理;五井之鹽,專行永昌。”可見諾鄧等五井地區所產食鹽在滇西早已負有盛名。雍正《雲龍州志》記:“諾鄧、順盪(鹽)味更鹹,不必洗灶,而遂能成沙”。因諾鄧鹽質非比尋常,保山、騰衝—帶自古以來就十分喜歡食用“諾鹽”。由於鹽業經濟的發達,諾鄧村歷史上曾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所列市肆中地位重要。古代諾鄧的商路驛道,東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騰衝,西接六庫片馬,北連“茶馬古道”通蘭坪、麗江、西藏。其時四方商賈雲集,百業昌盛,物盡其美,貨暢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趕”四次,逢初一、十五“趕大街”,初八、二十三為“趕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勢,雖然路面不寬,但北向山坡一面開的店鋪也有二三十家。因諾鄧地處山谷,幾面山坡上到處構建著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風格各異的民居,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顆印四合院”等等,由於山勢較陡,前後人家之間樓院重接、台梯相連,往往是前家樓上的後門即通後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鋪就,且三步一階、五步一台,誰也數不清全村總共有多少級台階。諾鄧村的民居建築及廟宇建築都充分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其門、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檁特色鮮明,十分重視整體結構和局部建造的嚴謹統一,重視傳統工藝和雕刻圖案的美觀精細。

諾鄧村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萬壽宮”,據記載“萬壽宮”為元代建築,其時是外省客商的會館,到明初,將會館改作寺廟,原稱“祝壽寺”,現存明代碑記有詩:“朝賀明時習拜舞,萬年祝壽聽山呼。”到明末清初,又改廟名為“萬壽宮”。從“萬壽宮”演化過程可見宋元以來諾鄧經濟繁榮情況,而這種建立在古代生產、流通基礎上的繁榮又極大地推動著地方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儘管雲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兩朝還是文風蔚然、人才輩出。諾鄧村的科舉,在雲龍中“進士”的為最多(清代三人中諾鄧就有其二),舉人、貢生和秀才則不勝枚舉,目前僅從幾戶諾鄧人家族譜上查實的貢生就有60餘名,秀才則有500多人。清代康乾年間,諾鄧村舉人黃桂是名噪一時的飽學之士,被譽為“滇中一儒傑”,雲南最早的詩歌總集《滇南詩略》曾收選黃桂詩詞數首。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諾鄧舊時尊孔習俗相當濃郁,諾鄧的孔廟建築精巧,尤以大成殿和“騰蛟、起鳳”欞星門建築規格嚴謹細密,過去每年祭孔活動規模都十分隆重,縟禮繁節,傳統的儒家意識形態在諾鄧村的反映是非常明顯的。

諾鄧村民素有“九楊十八姓”的說法。自元、明以來,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山西等地陸續有移民或因經商或因仕宦之故遷來,在同當地原住民融匯結合後,形成了諾鄧村現有居民諸家族。從各家族譜分析,最先到諾鄧居住的各家族先人去世後均為火葬,經過幾代人同原居住民融匯,他們既保持著內地的傳統習俗,也同當地的主體民族——白族結合為一個新的群體。因此,清代至今,諾鄧村民已全部成為白族居民,他們一直都保持著完整的白族語言和白族風俗特徵。如在宗教信仰上,白族的本主崇拜在諾鄧村還是十分有影響的。諾鄧的本主是明朝三征麓川的將領王驥,稱為“三崇本主”。除了“本主信仰”,諾鄧村“三教一體”特徵也是非常明顯的,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尤其是在宗教活動和廟宇建築上,道教的特點更為突出。諾鄧村廟宇建築在康乾時期堪為鼎盛,至今猶存玉皇閣廟宇建築群及欞星門、文廟、武廟、彌勒殿、香山寺、古嶺寺、雲崇寺、觀音寺、王母寺、龍王廟等,此外還有文昌宮、三崇廟、城隍廟、魁星閣、財神殿、關帝廟等20餘處遺址,這些寺廟建築絕大多數都體現著道家建築風格,而村里舊時舉行的祭祖、迎神賽會、節慶典禮等諸多活動都帶有儒道兩門特色,比如洞經音樂演奏等等,更是道教活動的基本形式。

諾鄧村現存眾多的古建築和人文古蹟,融匯漢族中原文化和白族地方精華文化為一體,中國民間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傳統文化思想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在諾鄧現有的人文遺存中均有生動的展示。特別是諾鄧村目前保留完好的古村風貌以及百年以上的眾多明清古建築,原態原貌相當完整,在雲南以至國內都是十分罕見的,它們深刻地記錄著千百年來雲南地區在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民俗方面的歷史進程,搶救、保護好諾鄧村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中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利用價值。國內專家學者對諾鄧村歷史文化價值的基本評述是:(一)諾鄧是雲南最古的歷史名村。(二)諾鄧是雲南最早的經濟特區。(三)諾鄧是通往滇西各地鹽馬古道的軸心地。(四)諾鄧是研究中國古代鹽井文化的活教材。(五)諾鄧有保留得最好最集中的明清建築群。(六)諾鄧有人文與生態景觀俱佳的旅遊資源。諾鄧村於2002年1月獲授“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稱號;2005年8月列為“雲南省開發建設型旅遊小鎮”,當年9月被評為“中國最具旅遊價值的古村落”;2007年5月31日,諾鄧村被授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當年11月又被評為“中國景觀村落”。

建築

村內現保留著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40多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築和20多座古廟宇等公共建築以及5000多米的街巷村道,此外全村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木200餘株。

由於諾鄧村經濟發展仍相對落後,歷史在這裡幾乎是凝固的,村中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在當代建築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如何做好諾鄧村古建築的保護,使這一特殊的民族傳統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與開發,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除了鹽,諾鄧亦“盛產”進士、秀才。儘管雲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兩朝還是文風蔚然、人才輩出。諾鄧村中“進士”的,在雲龍為最多,舉人、貢生和秀才則不勝枚舉。清代康乾年間,諾鄧村舉人黃桂是聲噪一時的文化名人,被譽為“滇中儒傑”。

諾鄧村四面環山,村子最低處海拔為1900米,最高處的玉皇閣海拔為2100多米,高差較大。除了東面山麓“龍王廟”後有一小塊稍為平坦的台地外,所有的民居幾乎都建築在山坡上。諾鄧村民居建築式樣基本與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居相同,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築布局,但由於依山而建,構思奇巧變化,風格也呈多樣性。無論是四合院,還是“三方一照壁”式結構,平面組合都結合山形地勢特徵,因而諾鄧村民居建築又呈千姿百態的外觀,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諾鄧民居建築重視工藝精美,門、窗、木樑、柱、檐都講究雕刻圖案的美觀精細,山牆、院牆上都有繪畫或圖案。每戶人家正房、廂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藝都各有特色,幾乎找不出完全相像的兩家來。白族建築的照壁是十分需要講究的,而諾鄧村的照壁由於主房、廂房和廳房因山勢高低錯落,所建的照壁就顯得高大而又順應各家自然特徵。諾鄧民居建築中“大門”式樣最為豐富,門向也不盡相同,其風格氣派豪華而不失文雅。此外,各家正房“堂屋”的風格,都體現著莊重古樸典雅,很多人家至今還保留著明清以來的家俱、古董、什物。現存民居建築中,以明、清時期的建築為主,間有一部份民國建築

歷史記載

“諾鄧”最早見於公元863年唐樊綽的《蠻書》,“諾鄧”村歷經1143年,始終保持村名不變、居住民族不變,產業不變,被稱為千年白族村。

文化旅遊

諾鄧歷史文化悠久,周圍景點眾多,

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旅遊價值。

①.諾鄧村二十四景

1、千古鹽井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征服雲南,置益州郡,下轄24縣,其中比蘇縣即在以諾鄧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蘇”是白蠻語,意為“有鹽的地方”。諾鄧鹽井自漢朝開採以來至今歷兩千餘年,這是一口21米深的直井,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從下面取鹵再分給各家“灶戶”煮鹽。

2、鹵脈龍王

諾鄧的龍王據說是主管五井鹵脈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諾鄧井、順盪井、山井、師井、大井和麗江府的蘭州井、鶴慶府的彌沙井等七個鹽井。到明朝後期,才把諾鄧井、天耳井、大井、石門井、雒馬井這五個鹽井習稱為“五井”。

3、北山重樓

諾鄧北山民居依山構建,層層疊疊,前後人家樓院重接、台梯相連,往往是前家後門即通後家大院,古代詩人描繪諾鄧村居是:“疊岸分傳徑,重樓滿集阿”。全村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顆印四合院”等等,風格各異。

4、河東民宅

古詩言諾鄧河是“雙橋鎮小狹,水細未成河”,只有河東一帶地勢稍緩,民居宅院相對建得寬平完整。古文曾描繪諾鄧村:“崇山環抱,諾水當前,箐簧密植,煙火百家,皆依山構舍,高低起伏”

5、鹽街鹽局

河東鹽地街有鹽局舊址,古代由煮鹽的灶戶將製成的食鹽交到鹽局,鹽官再把鹽分發到各地行銷,絡繹不絕的運鹽馬幫在此出發,走往東向大理,南向保山,西向騰衝、緬甸,北向麗江、西藏的“鹽(茶)馬古道”上。明代五井鹽課提舉司年上繳中央的鹽課銀達38000兩。鹽局前有萬壽宮遺址及“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等民居院落。萬壽宮遺址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築,明初人們將原元代江西會館改為寺廟,稱“祝壽寺”。嘉靖年間提舉李瓊重修該寺,明未改名為“萬壽宮”,現存李瓊所寫詩碑。“四合五天井”為村中平面積最大的民宅,院中間一個大天井,四邊有四個小天井,上房、耳房、面房都設有堂屋,四面樓房相通可巡迴來往,即“走馬轉角樓”結構。

6、提舉衙門

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國置七個“鹽課提舉司”,雲南就有四個,這裡就是其中之一的“五井鹽課提舉司”衙門舊址。後來提舉司衙門外遷,這裡就演變成了諾鄧黃氏家族私宅區,族人乃將原提舉大門改造成登載本家科舉功名的“題名坊”。清代黃氏門中共出兩進士、五舉人及上百名秀才,康乾年間舉人黃桂是名噪一時的飽學之士,曾被譽為“滇中一儒傑”。

7、道長月台

明清以來道教在諾鄧地區影響較大,這裡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道長的家宅舊址,其建築特色是院內有一般民居都不可能有的庭前月台,在此可作法事或彈演洞經等。

8、銀匠舊居

明末以來,楊氏家族的銀制工藝名聲遠播,銀匠舊居比較古舊,為明末所建。

9、河頭潭影

諾鄧村河頭有幾個較深的水潭,狀如杯、碗、瓢、盆等,又有古磨坊、碾坊等遺址,周邊飛瀑流泉,樹木蔭翳,潭影幽清。

10、黃家古榕

北山民居建築群中有黃氏家族所植三百多年的高山榕,諾鄧人取名叫“萬年青”,蔭蓋著古提舉司衙門前的下馬場。

11、貢爺家風

河東貢爺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遺留的屋樑焚燒痕跡,傳說是無人在家時大樓失火但僅焚毀一梁即自滅,該貢生家族即以此保留作代代家教樣本,告誡後人須重視文化、遵守禮樂、行義好善。

12、進士家雕

清乾隆間進士黃紹魁舊居有精緻的木雕圖案,尤以中堂正上方的“黃榜題名榮歸故里”圖及“麒麟探花、雙鳳朝陽”書案為珍品。此外,諾鄧全村許多村民家中還保留著大量明清文化的遺蹤,目前散落在全村各戶的古董、文物、字畫牌匾、古老家具什物就有10000餘件。

13、屋檐五滴

諾鄧民居多為因山就勢修建,其四合院異於平原地區。正房與廂(耳)房、面房高低錯落不在一個平面,故形成了前後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層層遞接的“五滴水四合院”或“四滴水”、“六滴水”等屋檐現象。諾鄧村民居建築充分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其門、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檁特色鮮明,十分重視整體結構和局部建造的嚴謹統一,重視傳統工藝和雕刻圖案的美觀精細。

14、多台院落

諾鄧北山民居皆建於陡坡之上,便形成了這種“台梯式四合院”,天井之內有三、四層台面,逐級上堂,風格獨特。

15、袖珍小院

諾鄧村人煙密集而地面有限,很多民居的安排都很緊湊,精巧玲瓏。

16、台梯集市

古代諾鄧每個月趕集四次,因地點限制,街場都安排在西面村尾一帶,這個很長的石頭階梯兩邊過去都是肉鋪,傳說晚間有豹子因偷食零肉而從台階上滾下到谷底跌死,足見其陡。

17、村巷石板

諾鄧街巷村道縱橫穿插,都由清一色石板鋪就,且三步一階、五步一台,誰也數不清村裡有多少級台階。

18、鹽馬古道

在村北可見古代東向大理、南至保山、西接騰衝緬甸、北連麗江西藏四條“鹽(茶)馬古道”的石板路面。四方的驛道穿山越嶺,匯集於此,南來的驛路山腰上可見古代的貞節牌坊遺蹟。

19、本主神祠

諾鄧村西北面有本主(三崇)廟及城隍廟等神祠。

20、欞星門坊

諾鄧文廟前有“欞星門”,這是滇西地區現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始建於清初,四柱三楹、飛檐斗拱,又叫“騰蛟、起鳳”坊。

21、文廟秋陽

諾鄧雖然不是州、縣駐地卻建有孔廟,這在古代禮制中是個特許。諾鄧文廟建築精緻莊嚴、古樸典雅,裡面大殿“至聖宮”塑的是“布衣孔子”,師長風範、和藹可親,不同於外地文廟塑的都是著帝王衣冠的孔子像。文廟的紅牆外“禮門”上書“江漢秋陽”匾,顯見古代諾鄧文人致遠清高。在供奉“文聖”的孔廟旁還有供奉“武聖人”關公的武廟,可謂是“文武並列”。

22、玉閣星圖

玉皇閣是滇西地區現存的極少見的三層閣樓式古建築,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古代是著名的道教宮觀。大院內有明代的梅樹及翠柏、紫薇、金桂等。大殿頂層上現存的藻井繪畫“二十八星宿圖”可稱為“諾鄧一絕”,在研究中國古代宇宙觀和天文、藝術、建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3、五雲紅葉

諾鄧玉皇閣道教建築群古人譽之為“五雲首山”,五雲即指雲龍五井。玉皇閣周邊古木參天,老樹虬枝,尤其是風景價值頗高的黃連木,樹高多達三、四十米,最老的樹齡已800餘年,春夏之季,綠蔭濃郁,一到秋來,樹葉紅黃相間,色彩斑斕,接著就是一片“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景,令人留連忘返。

24、香山晴嵐

諾鄧南山又謂香山,正當玉皇閣前面猶如一架巨大的屏風。山上舊有許多廟宇,現存古嶺寺、香山寺(觀音寺)等幾座,每當雨過天晴,山嵐靄靄,景色清幽、青翠欲滴,把山下的諾鄧村點綴得更加古色古香 。

②.天然太極圖四景

雲龍縣城北面因江水繞出一個“S”型大彎子而形成罕見的天然地貌奇觀——天然太極圖,雖然它不過是地質時代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中通過河流深切形成的特殊地貌,但後來人們賦予它許多神奇的傳說和故事,成為一個天生的道教文化符號。

雲龍縣城西北3公里的旅遊公路上可觀覽天然太極圖全景。

1、太極鎖水

諾鄧河自東北蜿蜒而來,從“太極兩儀”的正中間流出,猶如一根銀鏈上掛著一把童鎖,古人稱之為“太極鎖水”。有傳說太極圖北面江水圓繞如一根帝王玉帶,人們恐生不測便挖山斷脈,以制止出現“草寇草王”之類禍患,乃完整形成今日所見之圓形太極圖案。

2、獅象把門

“太極”圖案上的陰、陽兩個魚形壩子,北面謂“莊坪”,後面的小山猶如獅頭;南面謂“連井坪”,後面的小山猶如象鼻(從南面看又象一個鵝脖子),兩山之後就是進入諾鄧村的大路,古人將此稱為“獅象把門”。

3、雲嶺天儀

站在沘江西面山中俯瞰“太極”圖案,形象非常逼真。每至夏秋季節,沘江如紅絲帶鑲邊,兩個魚形小壩如兩張綠絲毯相對,周邊的雲嶺群山雲遮霧罩,山嵐飄繞,實在如傳說中是天宮所用的太極天儀遺留在人間了。而“太極圖”東面山中正對著諾鄧玉皇閣,南面山中正對著虎頭山三清殿,天然圖形和中國道教信仰中最高的神宮神殿聯在一起,充分體現出其中的道教文化理念,真可謂是“天人合一”。

4、滄海桑田

大海變農田的故事也發生在“太極圖”內。傳說大理龍王三太子來到雲龍山中看見這裡有個海子,便以此安家,後來他因仰慕一位美麗的姑娘而追隨到山上,便將海子遷移到那裡形成了天池,而原來的海子就變成了一片農田,也就是後來的“太極圖”。

③.天池秀色八景

雲龍縣城西面山頂上有被譽為滇西“高山明珠”的天池,這個海拔2552米的高山湖泊,四周森林茂密、植被完好,共有高等植物60多科200餘種,還有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19種。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繁茂的森林草甸使天池風景無比旖旎迷人。

雲龍縣城至天池有旅遊公路22公里。

1、寶頂日出

天池周邊有五寶山環繞,五寶山最高海拔3225米,登山頂看日出是一大奇觀。清早日出之前站在山巔,只見雲海茫茫、群山隱遁,待太陽將出時天際奇彩變幻無窮,隨後東方雲層上面突然躍升一輪紅日,光芒萬丈,蔚為壯觀。而此處又可東望點蒼雄姿、北眺玉龍雪山、西覽怒山峻岭、南觀瀾滄峽谷,風光無限。

2、天湖夜月

天池1.4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水鳥翔集、鱗魚歡跳,四圍松林蒼翠、萬木蔭蔽。每當皓月當空,或憩於林下、或泛舟湖上,松濤陣陣、波光粼粼,月溶湖面,天水一色,宛如人間仙境。

3、雙龜戲水

天池東南面的兩個圓形半島,南北相對,高遠處望來極像兩頭綠色的烏龜低首伏水對視,栩栩如生。

4、百鳥爭鳴

天池地區自然生態保護得極好,禽鳥皆不避遊人。每至清早,數十種各色鳥兒婉轉齊鳴,歡躍林間,原本靜寂的群山頓時顯出生機一片。

5、松濤林海

天池地區為雲南松母樹林保護基地,這裡的雲南松高大挺拔,直乾蒼勁。每至風來,林海起伏,宛如碧浪,松濤萬傾,群山呼嘯,實為一大景觀。

6、草甸牧歌

天池周邊多濕地和草甸,夏秋之間,花繁草綠,猶如繡毯。而西面的暑場大浪壩草甸等處,更有寬闊牧場、林高草茂,一片高原草場林海牧歌景致,令人心曠神怡。

7、古道斜陽

天池原名叫“暑海”,是古代諾鄧等鹽井通往騰衝緬甸的“鹽馬驛道”必經地,湖兩邊嶺下皆有驛道蹤跡,每至夕陽西下,餘輝灑照在蒼老的青石板上或鋪滿落葉的古驛道上,使人油然而生一股懷古之情。

8、花海春潮

天池杜鵑有數十種之多,每到春季,漫山遍野開滿紅的、紫的、白的、黃的各色杜鵑花。湖水東面有一幽靜的小山谷叫“鳴翠谷”又被稱為杜鵑花海,春潮湧至、百花怒放;而松林中相間的一株株大樹杜鵑,春來一片火紅,映襯得整片山林百媚千嬌。

④.虎頭風光十景

雲龍縣城南面的虎頭山,危岩高聳,山勢雄峻,石壁千尋,風光無限。山中有老君殿、虎頭寺、王母寺、張仙祠等廟宇及眾多的石窟、石觀、石雕等,是大理地區的第二個道教名山。

虎頭山景觀距雲龍縣城1公里。

1、石上仙蹤

虎頭山地質為一億多年前白堊紀形成的砂岩,整個山體就是一塊巨大的岩石,由於千百年的風化剝蝕,在這片岩石表面上出現了許多神奇而形象的天然紋跡,如仙人扇、仙人床(或禪坐留蹤)、仙人腳印和石魚、石鱉等,古人謂之石上仙蹤。

2、隔岸南海

虎頭山前兩溪拱繞交匯處有摩崖,是宋人米芾筆跡:“第一山”。過“壽光橋”,有一石香亭,正對著隔岸山上的“普陀岩”,遙見石窟中有南海觀音菩薩像,又有紫竹林,謂之“隔岸拜觀音”。

3、道院仙風

明代武當道祖張三豐入滇弘道,據野史稱:“(洪武)二十八年春,三豐入雲龍,居虎山”。虎頭山第一座道觀即張仙祠,張三豐的塑像一表道骨仙風,前有楹聯:“邋遢自稱名只愛一蓑一衲;神仙隨脫化不忘斯世斯民”,足見張仙之風格和道績。大殿前有地藏宮,殿側有地母祠。

4、虎頭神殿

在張仙祠後順石級登山,沿途石蹬迂迴曲折,所經壽仙祠、彌勒殿、財神殿、三官殿、太子閣(又名送子觀音殿)等石窟石觀,多有石雕塑像,均奇巧精緻,工石藝術高超。更有天然巨石似虎頭突兀而出,其側財神殿石聯云:“聚得餘霞都是寶,點他岩石可成金”,寓景觀與祈願為一。傍邊又有兩米多高“虎”字摩崖,據傳是清代雲龍人楊名颺任陝西巡撫時道光皇帝的賜筆。三官殿有主管“賜福、消災、解厄”的天、地、水三位道教主神像,觀音殿內有楊名颺所撰寫的風景山水詩十餘首。

5、洞天高朗

經虎頭巨石再攀登險磴而上即為虎頭寺。這裡舊稱三清殿,前殿稱桂香樓,供奉有真武大帝,大樓建在懸岩之上,頂部懸匾書“洞天高朗”四字,眼下可俯瞰雲龍縣城全景。後殿現為大雄寶殿,殿內塑有“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及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殿前有佛教護法韋馱菩薩。

6、古剎林蔭

虎頭寺後有兩株數百年的古木高山榕,遮天蔽日,陰翳全山。其側有王母寺,周邊參天大樹,老松虬曲,林蔭清靜,山風和暢,別有景致。

7、雲界三清

虎頭山最高處建築舊稱“老君殿”,現殿內供奉有道教“三清”即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像。此處雲高氣朗,景色清明,又有異卉奇花,古木盤桓,儼然是脫俗離塵之境界。

8、兩湖抱月

虎頭山頂西南面山箐中兩個人工湖,上湖名“龍池”,下湖名“虎泉”,周邊山石奇險,林木曲欹,圓橋環欄,潭水幽深,到農曆中旬月明之時,兩湖映月,各抱一輪,皎潔無比。

9、蟠龍棧道

在虎頭山左深谷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蟠龍棧道”,石梯石級曲折盤桓,綿延千米,道下流水潺潺,林木蔭郁。沿途可見古人的摩崖數方,還有觀音台、小石橋、九曲道、百尺崖、凌空飛瀑及民間石雕等。

10、兆春集景

虎頭山前有亭名“兆春亭”,舊稱此處為“上花台”。在台上的榕樹下或亭中石凳上落座,仰觀虎頭山全景,但見一嶺雄峙,雙溪拱抱,懸崖險峻,翠谷幽深,山光毓秀,黛色清奇。前後可盡覽山上的風光景物和山下的市井繁華,集景於此。

交通

自駕車:距昆明518公里,距州府大理市158公里,從昆明到大理出去都是高速公路。下了高速公路再走3個小時左右的三級柏油路,就到雲龍縣城。諾鄧所在的雲龍離大理只有差不多170公里的路程。諾鄧距縣城7公里,鄉村是土夾碎石路,轎車基本可以過。

製鹽工藝

諾鄧,一個因鹽業而興的小村莊,從漢武帝開滇,就因盛產優質井鹽而專門設了個“比蘇縣”。在茶馬古道上,諾鄧也曾是萬商雲集的通都大邑,一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上商業中心之一。但隨著工業製鹽的興起,諾鄧古井鹽因其製作成本高、製作工藝複雜而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台,歸於沉寂。“萬馱鹽巴千石米,百貨流通十土奇”的繁榮景象早已不復存在,但幾經興衰的諾鄧村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古井製鹽法,並用其醃製火腿和鹹菜,甚至製成工藝品。

古井製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楊雲松兩口子起了個大早,趕到村裡的千年古鹽井取了幾大桶滷水,滷水經過24小時的沉澱便可加熱除去水分製成鹽巴,當地稱為“煮水”。水分快煮乾時,則可將鍋內的鹽撈出並瀝乾水分,瀝乾的鹽還需經過手工捶打變細,之後便可製成一筒筒的鹽巴。

時至今日,諾鄧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手工製鹽。

對於諾鄧人,他們成為真正的農民只有五十年,特別是與他們從事了兩千多年的“鹽商業”來說。歷史仿佛在這裡開了個玩笑。79歲的黃令品老人說 ”我們家是世代灶戶,到我是19代,代代以煮鹽為生。村里共有16灶。分別是乾、元、亨、利、貞、溫、良、 恭、儉、讓、仁、義、禮、智、信、金。我家是‘信’字灶。村里種田的人少,沒有滷水(內人家就在灶上做工,背水、砍柴、運鹽。解放以後,公私合營收歸國有,以鹽業為生的灶戶、鹽商、工人失去了生活來 源,全村人才一起學種田、開荒種地。”

說不上是前進還是倒退,諾鄧的輝煌就在五十年前停止了,剩下的只是那些住在雕樑畫棟的“豪宅”里的農民。

在山頂玉皇閣,第一次有了千年古剎的感覺,四周的氣氛,甚至讓人懷疑空氣里有先靈的魂魄游弋。諾鄧,是遠離塵囂的,隱隱使人覺得虛幻——雖然它是那樣一座真實的活著的古村。諾鄧村民風淳樸可愛,如天地初開。每天出去逛,無論走到哪家,到飯點了就會拉你進去跟他們一塊吃飯。當地人用碎糙米拌白苞谷粉蒸的主食,下飯的肉骨頭湯香的讓人能吞掉舌頭。閒暇時村民會拉你喝茶,天色晚了會拉你烤火,再晚點叫你就在他們家歇息。村里人說,歷史上諾鄧村從沒出過一次惡性案件,在諾鄧古村,的確能感受到民風淳樸,尊禮重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