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

高昌國

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地當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歷史文獻,有《新唐書·高昌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640年,唐朝滅麴氏高昌。安史之亂時高昌被回鶻侵占。高昌在漢魏之際為車師前部(其地為今吐魯番),東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周多大山,氣候溫暖,谷麥一歲再熟,宜蠶產棉,土地良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簡述

西漢宣帝時,派士卒攜家屬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時,在其地建築軍事壁壘,“地勢高敞,人庶昌盛”,稱為高昌壁,又稱高昌壘。同時,設戊己校尉,治於高昌,主管屯田和軍事。

東漢、魏晉沿襲其制。這一時期,高昌壁隸屬涼州敦煌郡。

高昌國高昌國

西晉至十六國初期,高昌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具備置郡的條件。前涼建興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趙貞謀叛,張駿擊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縣。十六國時期,此郡先後隸屬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五國。北涼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滅高昌北涼沮渠氏,立闞伯周為高昌王,為高昌建國之始。闞伯周死後,兒子闞義成繼位。之後闞義成的兄長闞首歸弒殺闞義成,篡位。不久闞首歸被高車王阿伏至羅所殺。後來張孟明、馬儒相繼為王,被國人弒殺;高昌人推舉馬儒長史麴嘉為王,是為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權,麴氏享國最久。麴嘉王時,懨撻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為焉耆國王,高昌勢力開始壯大。

隋開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業五年(609年)遣使朝貢,並出兵協助隋朝攻打高麗。

貞觀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來朝。後來麴文泰與西突厥結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萬均等大將證討。貞觀十四年(640年),高昌為唐所滅,置高昌縣,後設安西都護府統之。

安史之亂時高昌為回鶻侵占。

宋建隆中,高昌回鶻遣使朝貢。

明朝永樂年間,國號火州。永樂七年、十一年遣使來朝。永樂十二年,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火州。

明英宗年間,被吐魯番併吞。

具資治通鑑的記載,高昌毀於一場大的天災之中。

世系

闞氏高昌

高昌國高昌國

闞伯周(460年—約477年在位)

(伯周子)闞義成(約477年—約478年在位)

(義成兄)闞首歸(約478年—約488年或491年在位)

張氏高昌

張孟明(約488年或491年—約496年在位)

馬氏高昌

馬儒(約496年—在位—約501年在位)

麴氏高昌

原來姓名 出身和關係 統治時間 年號

麴嘉 出自春秋燕王族支系,先祖漢代西遷, 501或502—約525年 承平 義熙

麴光 麴嘉子 約525年—約530年 甘露

高昌國高昌國

麴堅 麴嘉子、麴光弟 531年—548年 章和麴玄喜 麴堅子 549年—550年 永平

麴 (佚名) 麴玄喜子 551年—554年 和平

麴寶茂 麴 (佚名)子 555年—560年 建昌

麴乾固 麴寶茂子 561年—601年 延昌

麴伯雅 麴乾固子 602—613年 620—623年 延和 重光

麴 (佚名) 不詳,政變登位 614年—619年 義和

麴文泰 麴伯雅子 624年—640年 延壽

麴智盛 麴文泰子 640年 無

640年,唐朝滅麴氏高昌。

麴氏現稱“鞠”。

而今發展甚廣,鞠氏族譜有記載。

高昌人

高昌國高昌國

以今吐魯番盆地為地理涵義的高昌,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高昌壁時期(西漢初元元年前48至晉鹹和二年327);高昌郡時期(晉鹹和二年327至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高昌國時期(太平真君四年443至貞觀十四年640)。在長達數百年的歷史時限內,以交河城、高昌城為中心,日漸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穩定的漢人為主體的生活區域。

高昌本車師人故國,漢代鑿空西域,因其地理之要,設戊己校尉屯戍於此,漢人始大規模進駐該地。前涼於是處置郡,前秦、諸涼襲之,漢人遷聚繁衍益盛,更如高昌國,顯系漢族在西域的分立政權,故史稱高昌人“本漢魏遺黎”,意指由屯田士卒肇端。

《魏書·高昌傳》記錄一段北魏孝明帝對高昌的詔書,稱:“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魏書·高昌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2244頁)唐太宗統一高昌後,對高昌人下詔說:“爾等並舊是中國之人,因晉亂陷彼。”在另一封詔書也說:“高昌之地,雖居塞表,編戶之甿,鹹出中國。”(許敬宗:《文館詞林校證》卷六六四“貞觀年中巡撫高昌詔一首”,中華書局,2001年,第249頁)。

高昌國通用漢字高昌國通用漢字

高昌社會漢人主體地位的形成,也是與魏晉以降河西及隴右乃至內地漢人為躲避戰火而大規模向西遷移和中原政權向西移民密不可分,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後來融入了高昌人口。

除此而外,高昌居民中確也雜混有相當數量的西域及北方民族人等。從十六國到唐代,許多名籍、戶籍和其他出土文書中,都記有不少屬於古代非漢人族體的姓氏,如車師的車氏、鄯善的鄯氏、焉耆的龍氏、龜茲的帛氏或白氏、匈奴的沮渠氏、氐族的強氏、鮮卑族的禿髮氏等,十六國時期《按貲配馬帳》中“亡馬”的煎蘇獦,《分配乘馬文書》中的思頭幕、阿賢提亦肯定不是漢人,諸如此類姓氏在文書中時有所見。從麴氏高昌時期開始,昭武九姓中的曹、何、史、康、安、石、米等姓遷來的日益增多,有一件與重光元年(公元520)隨葬衣物疏共出的高昌時期名籍,殘存人名四十五個,皆非漢族。同時,高昌曾先後臣服於高車、柔然、突厥等北方強族,且地理相毗,居民中也必定浸入這些民族成份,他們的習俗與漢人傳統生活習慣彼此吸納,以致出現胡人漢化和漢人胡化的傾向。

地理

高昌國高昌國

漢唐間發展起來的中西陸路交通樞紐。原系車師前部地,漢晉為屯戍重鎮,前涼始置郡縣,南北朝至唐貞觀中獨立建國。轄境當今新疆吐魯番地區,“高昌故城”遺址在今吐魯番市東。

西漢宣帝時,派士卒攜家屬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同時,設戊己校尉,治於高昌,主管屯田和軍事。東漢、魏晉沿襲其制。這一時期,高昌壁隸屬涼州敦煌郡。

西晉至十六國初期,高昌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具備置郡的條件。前涼建興十五年(327)戊己校尉趙貞謀叛,張駿擊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縣。北涼承平十八年(460),柔然攻高昌,滅沮渠氏,立闞伯周為高昌王,為高昌建國之始。至貞觀十四年(640),高昌為唐所滅,置高昌縣,其間先後更換過闞氏(460~ 491)、張氏(491~496)、馬氏(496~499)、麴氏(499~ 640)四個政權,麴氏享國最久。

高昌國高昌國

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少數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脫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占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高昌氣候溫暖,宜蠶,谷麥再熟。著名土產有赤鹽、白鹽、葡萄、凍酒、刺蜜、白面、疊布(棉布)及絲織品等多種。其地處天山南北孔道,絲綢之路北路。

相關制度

麴氏王國以高昌(新疆吐魯番縣東南60里阿斯達拉)為王都,以長子為繼承人,稱“世子”。國王之下,置交河、田地二公,由王子擔任,分別鎮守交河、田地二城(交河城,新疆吐魯番縣西雅爾;田地城,新疆鄯善縣西南魯克沁。《周書》卷50《高昌傳》)。王廷內,置中郎,傳宣王令。置令尹—人,“比中夏相國”(《周書》卷50《高昌傳》),很可能兼理高昌郡事,相當於丞們兼京兆尹。令尹之下,文官系統在麴氏王朝末期,分為八部,即:吏、祠、庫、倉、主客、禮、民、兵部。每部置長史一人為正長官,司馬一人為副長官。八部下,置侍郎、校書郎、主簿、從事等官吏,“階位相次,分掌諸事”;此外,還置“省事”,專門負責“導引”(《周書》卷50《高昌傳》)。高昌是個高度君主集權的王國。軍國大事,幾乎全部由國王專斷(甚至民間土地所有權的轉讓,也由國主決定);在國王周圍也有一個很小範圍的決策機構,“由世子(很可能即兼令尹)及(交河、田地)二公”組成,日常事務,由他們“隨狀斷決”(《周書》卷50《高昌傳》)。王廷諸官,屬於行政官員,“雖有列位,並無曹府”,每天清晨諸官上朝,“集於牙門評議眾事”(《周書》卷50《高昌傳》)。官雖多而衙門少,事務性質的工作,辦起來到也集中、迅速。

高昌國高昌國

高昌國和中原一樣,也實行郡縣制。據黃文弼考證,其大城有五,即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和天山城;並且傾向於五城即五郡。由於解放後大量吐魯番文書的出土,經研究,高昌麴氏王朝後期,有都城一高昌城;郡城三:交河、田地和南平城(新疆吐魯番縣城南40里的讓布工商古城,俗名“拉木伯”);縣城十四:橫截、永昌、無半、始昌、安樂、安昌、永安、洿林、高寧、寧戎、威神、臨川、酒泉、龍泉城;鎮戍四:東鎮城、篤進、鹽城和柳婆城。總計二十二城。《周書·高昌傳》說:“諸城各有戶曹、水曹、田曹”,每城由國王派遣司馬、侍郎相監檢校,名為“城令”。

法律制度

有關法律制度,《北史》和《周書》都只提到,其刑法“與華夏小異而大同”。根據高昌章和十一年(541年)都官文書,王國中央有都官部負責刑律,其長官是都官長史麴順。為了翟忠義其人有一個奴隸逃亡,國王麴堅親自下令,要都官部行文郡縣,進行追捕,都官部的文書是直接下達給交河郡以及柳婆、無半、鹽城、始昌4縣“司馬主者”的。說明其司法系統是都官、郡司馬、縣司馬。

財政制度

財政制度方面,《北史》只提到“賦稅則計田輸銀錢,無者輸麻布”。從解放後出土的文書研究,其賦稅制度較複雜,有租、有調、有徭役,還有諸如“丁正錢”、“遠行馬價錢”、“逋絹錢”等雜稅。王國中央負責財政的機構可能是民部或倉部;徭役的徵發,特別是有關軍事性徭役的徵發,可能由兵部負責。在地方郡縣,負責機構可能是“戶曹”。

軍事力量

高昌國高昌國

武官系列,最高級的是左、右衛將軍,很可能即由交河、田地二公兼任。其次,是建武、威遠、陵江、殿中、伏波五將軍(《周書》卷50《高昌傳》)。近百年來,由於考古發掘。大量碑誌、文書出土,將軍稱號除上述五名外,另知有冠軍、奮威等號。沙漠城邦國的高昌,騎兵是主要兵種,其“兵器有弓、箭、刀盾、甲、靳”;兵部對馬匹和馬料控制甚嚴,出土的麴氏高昌兵部文書中,不少是有關馬匹和馬料徵調和管理的。兵部只負責軍隊的行政管理,軍隊的指揮和統率權則屬於國王和左、右衛將軍,即國王和他的兒子們。由於馬匹數量不多,高昌國的騎兵數量大概在4000騎左右。

宗教信仰

另據文獻記載,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從國王到百姓篤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萬,僧侶三千”的記載,可見高昌國的佛教香火之盛。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高昌國師鳩摩羅跋提就曾向苻堅獻梵本《大品經》一部。弘始二年(400)法顯西行途經高昌時,也得到供給行資,順利地直進西南。當時也有高昌沙門道晉、法盛等遊歷西域。並有沙門法眾、沮渠京聲等從事譯經。由此可見這時高昌佛事已經非常興盛。

麴氏王朝成立後,佛教受歷代諸王保護,佛法隆盛。當地統治者也極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聽沙門慧乘講《金光明經》,竟以發布地,請慧乘踐之。公元629年(唐太宗貞觀三年),高昌國王麴文泰迎來了大唐帝國西行取經的玄奘法師。玄奘西遊時,國王麴文泰率全城歡迎,熱情款待,並請求永留其國。麴文泰堅決挽留,玄奘絕食數日,才獲準允其西去。但是,還堅留玄奘講經一月,並度四沙彌以充給侍,又贈送法服、黃金、綾絹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馬三十匹,為之送行。又寫信給龜茲等二十四國,懇請護衛玄奘法師。從這些方面,可以知道當地崇信佛法不遺餘力。但史籍中記述寺院情況不詳,《名僧傳》記載︰約當太和年間(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殘卷記載︰柳中縣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禪院;又前庭縣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寧戎谷有窟寺一所。回鶻時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鶻可汗曾遣使僧法淵,到京城獻法牙、琉璃、琥珀盞。雍熙元年(984)王延德自高昌還,在《行記》中談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餘所,都是唐朝賜額,寺中備有《大藏經》。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際,高昌一帶仍奉佛有僧寺。及回鶻移住後,除潛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高昌國高昌國

十九世紀以後, 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漢文、回鶻語經典等。此中,以回鶻語寫成之經典,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方廣大莊嚴經》、《彌勒下生經》、《天地八陽神咒經》等,多為譯自漢譯藏經之轉譯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遺蹟。

漢代以後,漢人逐漸遷入(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在回鶻移住以前,受漢族影響甚深,其風俗政令、文字等悉與華夏大同小異。另據文獻記載,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記集》卷八所載道安〈摩訶波羅蜜經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車師前部王彌第來朝,其國師鳩摩羅跋提獻胡本《大品》一部。及北涼·沮渠蒙遜領有此地後,高僧輩出,譯經風氣大盛。麴氏王朝成立後,佛教受歷代諸王外護,佛法隆盛。玄奘西遊途中,路經此地,國王麴文泰率全城歡迎,熱情款待,並請求永留其國。玄奘婉拒,惟停留一個月,並為講《仁王經》。及回鶻移住後,除潛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此地原為雅利安族住民所居之地。漢代以後,漢人逐漸遷入(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在回鶻移住以前,受漢族影響甚深,其風俗政令、文字等悉與華夏大同小異。另據文獻記載,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記集》卷八所載道安〈摩訶波羅蜜經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車師前部王彌第來朝,其國師鳩摩羅跋提獻胡本《大品》一部。及北涼·沮渠蒙遜領有此地後,高僧輩出,譯經風氣大盛。麴氏王朝成立後,佛教受歷代諸王外護,佛法隆盛。玄奘西遊途中,路經此地,國王麴文泰率全城歡迎,熱情款待,並請求永留其國。玄奘婉拒,惟停留一個月,並為講《仁王經》。及回鶻移住後,除潛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祆教等。

十九世紀以後,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漢文、回鶻語經典等。此中,以回鶻語寫成之經典,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方廣大莊嚴經》、《彌勒下生經》、《天地八陽神咒經》等,多為譯自漢譯藏經之轉譯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遺蹟。

西域古國名。位於今新疆吐魯番(Turfan)東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漢時稱車師前國,晉時稱高昌郡。曾一度獨立為高昌國(420頃),後為唐太宗征服,稱西州(640頃)。曾歸附回鶻(自八世紀末期至元代)後再度歸屬我國,為佛教一大中心地,曾於此地進行佛經翻譯。十九世紀以後,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回鶻語之經典。著名之佛教遺蹟包括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貝沙克魯克千佛洞、吐峪溝等。前二者為建造於地面上之伽藍遺蹟,貝沙克魯克則為兩群洞窟組成之石窟洞。

西域古國。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地當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漢代,其地為車師前國之地,稱為高昌壁。西晉時代稱為高昌郡。及五胡亂華之際,此地先後為前涼(張氏)、後涼(呂氏)、北涼(沮渠)所據。北魏·和平元年(460),柔然蠕蠕滅北涼,立闞伯周為王。此後即稱為高昌國。不久,柔然敗於準噶爾盆地的土耳其裔民族之手,此地由敦煌人張孟明及漢人馬儒等相繼為王。後,代之而起的是麴氏一族,直至唐·貞觀十四年(640)為太宗所滅,被併入唐室領域,改稱西州,置安西都護府。其後,回鶻部族據此地,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至元代,再度轄屬於中國。明代稱為火州或哈剌,後稱吐魯番,以迄於今。

十九世紀以後,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漢文、回鶻語經典等。此中,以回鶻語寫成之經典,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方廣大莊嚴經》、《彌勒下生經》、《天地八陽神咒經》等,多為譯自漢譯藏經之轉譯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遺蹟。

附︰金唯諾〈高昌的佛教遺址〉(摘錄自《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

高昌在漢魏之際為車師前部(其地為今吐魯番),東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周多大山,氣候溫暖,谷麥一歲再熟,宜蠶產棉,土地良沃。漢元帝初元元年(西元前48年)在此置戊巳校尉,晉·鹹和二年(327)置高昌郡。張軌、呂光、沮渠蒙遜等據河西時,都置太守以守之。

北魏·和平元年(460),蠕蠕侵高昌,立闞伯周為高昌王。太和五年(481),闞王(首歸)被高車王所殺,敦煌人張孟明、馬儒相繼為王,又均被國人所殺,右長史麴嘉被推為王。麴嘉字靈鳳,金城榆中人,在位二十四年(年號重光,500~523),頗具聲威,焉耆等地均在其勢力範圍。並遣使內求五經諸史。麴氏凡十王,傳一百四十餘年而滅。

《周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服飾,丈夫從胡法,婦人略同華夏。兵器有弓、箭、刀、楯、甲、槊。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在毛詩、論語、孝經,置學官、弟子以相教授,雖習讀之,而皆為胡語。賦稅則計輸銀錢,無者輸麻布。其刑法、風俗、婚姻、喪葬與華夏小異而大同。’

高昌很早就流行佛教,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高昌國師鳩摩羅跋提就曾向苻堅獻梵本《大品經》一部。弘始二年(400)法顯西行途經高昌時,也得到供給行資,順利地直進西南。當時也有高昌沙門道晉、法盛等遊歷西域。並有沙門法眾、沮渠京聲等從事譯經。由此可見這時高昌佛事已經非常興盛。

其後的當地統治者也極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聽沙門慧乘講《金光明經》,竟以發布地,請慧乘踐之。玄奘西遊時,麴文泰堅決挽留,玄奘絕食數日,才獲準允其西去。但是,還堅留玄奘講經一月,並度四沙彌以充給侍,又贈送法服、黃金、綾絹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馬三十匹,為之送行。又寫信給龜茲等二十四國,懇請護衛玄奘法師。從這些方面,可以知道當地崇信佛法不遺餘力。但史籍中記述寺院情況不詳,《名僧傳》記載︰約當太和年間(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殘卷記載︰柳中縣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禪院;又前庭縣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寧戎谷有窟寺一所。

回鶻時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鶻可汗曾遣使僧法淵,到京城獻法牙、琉璃、琥珀盞。雍熙元年(984)王延德自高昌還,在《行記》中談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餘所,都是唐朝賜額,寺中備有《大藏經》。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際,高昌一帶仍奉佛有僧寺。

高昌地區現在遺存下來的佛教寺院,主要是殘留的一些石窟,如吐峪溝、雅爾湖、勝金口、伯孜克里克等。其中以吐峪溝開窟較早,遺留壁畫雖少,但能窺見高昌在十六國時期仙窟寺一類寺院的大體面貌。從地理環境分析,吐峪溝千佛洞所在地與《西州志》所載柳中縣丁谷窟完全吻合。唐代的柳中縣是西州所屬五縣之一,在今鄯善縣境魯克沁地方。魯克沁以北十餘公里的山谷──吐峪溝,就是丁谷窟。可見吐峪溝千佛洞在唐代仍是有名的佛教寺院。

吐峪溝第一區石窟,是依山鑿窟與磚砌券頂相結合的石窟寺院。上下層次錯雜,依山勢而起落。山上早期之禪窟一組有五小窟,中室甚大,是長方形券頂窟,繪有壁畫。頂部為極古拙之因緣故事畫,其下為本生圖二列。二側壁為佛傳圖。在右側小窟內有‘開覺寺僧智會’銘記,是修禪僧徒的題名。與此相鄰之窟,一是復缽頂方形窟,殘存佛傳圖。一是倒斗形頂方窟,壁畫為千佛。另外有一大型剎心窟,前頂作斗四藻井,藻井中部為小坐佛,邊飾忍冬紋。四壁畫說法圖及千佛。以上均是北朝早期窟。東崖一復缽頂方形窟,中有方壇,頂有千佛,四角畫四天王。四壁千佛下為本生故事畫,時代稍晚。

第二區與第一區相對,在溝南山腰平頂上。以兩個壁畫窟為中心,兩旁建僧房,前建塔,成一伽藍區。有一剎心窟,殘餘部分可見頂部原為平棋斗四蓮心藻井,四壁原為二列說法圖,右壁每列五鋪,後壁原為七鋪。另一窟,埋於積沙中,窟頂有飛天,左右壁為本生圖,時代約為西魏。

第三區二窟在溝側平地。一禪窟形式與第一區禪窟相同;一剎心窟壁畫千佛,均是北朝窟。吐峪溝石窟為高昌地區現存較早的石窟遺址,對探求高昌早期佛教藝術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唐代西州所屬的前庭縣,即在高昌,與州合治。《西州志》所記縣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寧戎谷有窟寺一所,當即伯孜克里克石窟。

伯孜克里克以第二十五窟後室壁畫為最早,此窟與第九窟原來中部有剎心,當是這裡最早修建的剎心窟。從第二十五窟後室壁畫考察,當建窟於西魏時期。其餘諸窟原均為僧房,多是唐五代以後逐步改建為佛窟。此處回鶻佛教盛期的壁畫甚多,是研究這一時期佛教藝術極為珍貴的資料。

闞氏高昌

高昌國高昌國

高昌,在今吐魯番市東南大約40公里處的高昌故城。漢代以來,這裡一直是內地士兵進行屯田的重要場所,兩漢時期的戊己校尉就駐紮在此地。公元439年,北魏攻滅北涼,生活在河西地區的大批漢人向西遷徙到了高昌,加上以前由內地和敦煌等地來這裡躲避戰亂的漢人,高昌很快成了漢人云集的地方,並先後出現了闞爽、闞伯周、張孟明、馬儒等漢人為王的依附政權。公元499年,從金城(今甘肅蘭州)遷來的麴(音“屈”)嘉被任為高昌王,此後140多年,高昌出現了一個相對獨立、穩定的漢人政權,歷史上稱作“麴氏高昌”。麴氏高昌基本上沿用了中原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王以下,有相當於宰相的令尹;下面設立吏部、祠部、庫部、倉部、主客、禮部、民部、兵部等許多行政部門。高昌境內共設4個郡和18個縣。各城也仿照內地城市的坊里建築模式,工商業集中經營,防火、防盜設施齊備,城門由禁衛軍把守,各郡、縣也分別由司馬領兵守衛。

高昌國高昌國

宋大明四年(460)十一月,柔然滅沮渠氏,以闞伯周為高昌王。闞氏是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南)漢族大姓,十六國末期其首領闞爽在柔然幫助下占據高昌,自任太守,宣布脫離北涼統治。442年沮渠無諱率北涼殘部重占高昌,闞爽率族人逃往柔然避難。次年,沮渠無諱自立為涼王,此為高昌地區建國之始。460年,柔然國勢比較強盛,處羅可汗決定幫助闞氏復國。十一月,柔然派遣大軍南下攻克高昌,殺死沮渠無諱的繼承人沮渠安周,幫助高昌闞氏重返家園。此時闞爽已死,柔然立闞氏族人闞伯周為高昌王,此後以高昌為國號,亦稱"闞氏高昌"。闞伯周建立“闞氏高昌”後,對外徹底繼絕與中原王朝的官方關係,而以柔然為其保護國,並長期使用受羅部真可汗的“永康”年號;對內發展地方經濟,崇尚漢族文化傳統,信奉佛教。“闞氏高昌”自闞伯周開始,中經闞義成,最後傳至闞首歸,共傳3世,計31年,於491年被高車所滅。

隋唐史略

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發展都有了較大提高,是我國古代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同時,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社會動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隋唐盛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