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位於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地區,全城有九個城門,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高昌故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曾經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於公元十三世紀末毀於戰火。古城輪廓猶存,城牆氣勢雄偉屹立在火焰山下。1961年國務院公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高昌故城,被稱為“亦都護城”,有“王城”的意思。它是過去高昌王國的都城,具體位置就在今天的吐魯番市東面四十多公里的三堡鄉。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里處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呈長方形,周長5公里。現存的故城遺址,是高昌回鵑時期在唐代高昌城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全城呈不規則正方形,總面積約220萬平方米,城市布局大致與唐長安城相仿,在歷經多年建設後形成今天的規模,它主要有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組成。

高昌古城高昌古城

古城布局

高昌古城,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全城有九個城門。其中南面有三個城門,東、西、北面各有兩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高昌故城的內外建築類型於唐代長安城的形制和布局。進入城內、可參觀外城牆、內城牆、宮城牆、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遺址,占地1萬平方米,佛寺兩側曾立著高大的佛塔,院內正中有殘存著菩薩像和壁畫。

雖然經過二千多年的風吹日曬,

古城輪廓猶存,城牆氣勢雄偉屹立在火焰山下。1961年國務院公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古城高昌古城

外城:外城城牆輪廓基本完整,部分地段保存極好,周長約5.4公里,城牆基厚12米,高達11.5米。 每面有2-3座城門,其中西面靠北的城門保存最為完好,有曲折的瓮城和大量的馬面,均為夯土築成,夯層厚8到12厘米,間雜少量的土坯,有極清晰的夾棍 眼,外城的東南和西南部分,還可以看出有寺院的遺址。故城外城是掬氏高昌時期所建。出土文書中有“論塊中城”、“東南坊”、“西南訪”等記載,說明當時此 城已有外、中之分,東、南、西、北之別,並有各城門的名稱,如:青陽門、會德門等,同時在唐代西州時期還有子城。

內城:內城居外城正中,即外城的中間,宮城的南面。城牆全為夯土築成。西、南兩面的城垣大部分還保存下 來,間有破壞的地方,東面只能看到東北角的高地與東南角的一個土台基,北面正中和西北角還有一部分殘垣基地,至於城門的遺址從地面上一點痕跡也找不到了。 據測算,內城周長約3600米,和《隋書》中的記錄基本一致。其建築年代較外城早,平面呈南北長方形,內城主要是宮城和寺院建築等。

宮城:宮城居全城最北部,外城的北牆是宮城的北牆,內城的北牆是宮在的南牆。整個宮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約 700米,西牆還有幾處殘基,連線起來,可以看出遺蹟。東牆完全被破壞,什麼也看不到了。宮城內留存下的許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3.5米至4米左右,夯層 厚度約35-48厘米,可以看出是一座高達四層的宮殿建築遺址。早期的宮城在今“可汗堡”內。鞠氏高昌時期隨著外城的修建,宮城送遷至北部,南面而王,與 隋唐時長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骼高昌時期宮城曾大動土木。

歷史概況

高昌故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於公元十三世紀末毀於戰火,曾經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在《新唐書•高昌傳》文獻有比較詳細的高昌歷史記載。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曲氏高昌。唐貞觀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經高昌。唐貞觀十三年(640年),設立高昌縣。到840年漠北回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占據高昌建國,即高昌回鶻。元、明時代文獻根據維吾爾語“Qara-hoja”稱高昌為“哈拉和卓”、“火州”、“霍州”。

宗教文化

此地原為雅利安族住民所居之地。漢代以後,漢人逐漸遷入(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在回鶻移住以前,受漢族影響甚深,其風俗政令、文字等悉與華夏大同小異。

另據文獻記載,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記集》卷八所載道安〈摩訶波羅蜜經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車師前部王彌第來朝,其國師鳩摩羅跋提獻胡本《大品》一部。及北涼•沮渠蒙遜領有此地後,高僧輩出,譯經風氣大盛。

麴氏王朝成立後,佛教受歷代諸王外護,佛法隆盛。玄奘西遊途中,路經此地,國王麴文泰率全城歡迎,熱情款待,並請求永留其國。玄奘婉拒,惟停留一個月,並為講《仁王經》。及回鶻移住後,除潛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十九世紀以後,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漢文、回鶻語經典等。此中,以回鶻語寫成之經典,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方廣大莊嚴經》、《彌勒下生經》、《天地八陽神咒經》等,多為譯自漢譯藏經之轉譯本。

旅遊資訊

門票預訂須知:

① 景區開放時間:旺季(4月21日-10月20日)8:00—21:00 ,淡季(10月21日-4月20)10:00-18:30

② 兒童票: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包括武警),殘疾人憑證免票

③ 65-69周歲老年人半票60-64周歲老年人在國內老人家和國際老年節期間憑證半票

④學生憑學生證可享受門市價的20%優惠

高昌古城高昌古城

⑤不超過6個景點的線路套票售出48小時內遊覽景點單次有效,6個以上景點72小時有效

⑥取票地點吐魯番遊客服務中心,吐魯番312國道收費站以東600米

⑦淡季時間為2009年10月21日—2010年4月21日,旺季時間為2010年4月21日—2010年10月20日

⑧4M套票包含: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蘇公塔郡王府,火焰山

6H 套票包含: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蘇公塔郡王府,古墓,千佛洞,坎兒井

8T 套票包含: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千佛洞,萬佛宮傳承區

9P 套票包含: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古墓,吐峪溝

出行指南:在市區東面40公里處,可乘旅遊車前往。

美食推薦:

1\ 吐魯番獨具的特色--“水果宴”

2\推薦美食--炒烤肉、炒牙籤肉

姐妹城” - 交河故城

地理位置

位於吐魯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島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交河城址,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吐魯番市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台上,長約1650米,兩端窄,中間最寬處約300米,呈柳葉形半島。這裡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諸國之一的車師前國都城,是該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吐魯番的乾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築全部由夯土版築而成,形制布局則與唐代長安城相仿。城內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場、藏兵壕、寺院佛龕中的泥菩薩都還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從空中俯視,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葉。

建築布局

交河故城在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之後,這座城市建築布局的主體結構依然奇蹟般的保存下來。這些都得益於吐魯番得天獨厚的乾燥少雨氣候。現在的交河故城的規模,大體為唐代的建築,建築物主要集中在台地東南部約1000米的範圍內。古城四央臨崖,在東、西、南側的懸崖峭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門。交河故城的建築布局主要由明顯可見的三個部分組成:貫穿南北的一條中心大道把居住區分為東、西兩部分,大道北端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以它為中心構成了北部的寺院區,這一區的建築面積約為9萬平方米。建築多是長方形院落,院落門向著所臨街巷。從每所院落的平面布置來看當為寺院,尢其是主室里都有一個方土柱,應是神壇或塔柱;大道東區南部為大型民居區,建築面積約為78000平方米,北部為小型居民區,中部為官署區;大道西區除大部分為民居外,還分布有許多手工作坊。城中大道兩旁皆是高厚的街牆,臨街不設門窗。大體南北、東西向垂直交叉、縱橫相連的街巷把36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分為若干小區,頗似中國內地古代城市的坊、曲。這種建築布局足以說明,交河故城在唐代曾經進行過一次有規劃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舊城痕跡則早已面目全非了。從城市布局來看,他一方面受到了中原傳統城市建築規制的影響,又獨具地方特徵。以街巷為骨架的交通網路、城門及其它建築,在建設時,無不把軍事防禦作為其建築時的指導思想,整修古城就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堡壘,反映出了歷史上這一地區激烈的民族和社會矛盾。另外令人騅以置信的是,建築形式除了沒有城牆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築物不論大小基本上是用“減地留牆”的方法,從高聳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來的。寺院、官署、城門、民舍的牆體基本為生土牆,特別是街巷,狹長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戰壕。可以說,這座城市是一個龐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築工之獨特,不僅國內僅此一家,國外也罕見其例,體現出古代勞動者的聰敏才智和巨大的創造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