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王國

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北涼沮渠氏逃亡羅布泊一帶。公元442年,北涼殘部捲土重來,在沮渠無諱的率領下再度攻占高昌,驅除高昌郡太守,都城高昌重又升起北涼王朝的旗幟。次年立國,號涼王。為了在高昌立穩腳跟,擴大地盤,沮渠氏高昌涼王開始西攻車師前國,並趁天災之機於450年攻破交河城,車師前國兵敗而亡。10年後的460年(北魏和平元年),沮渠氏又被柔然貴族大軍攻滅,冊封闞伯周為高昌王,國都在高昌城,從此吐魯番地區進入高昌王國時期。

相關介紹

高昌王國先後經歷了闞氏、張氏、馬氏、胡氏的統治,高昌國王的寶座,輪番易主。麴氏立國最久,麴胡嘉至麴文泰,統治長達140年。其間高昌城多次整修、補建,氣勢更加宏偉,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域名城和政治中心。但到麴氏王國晚期,麴文泰卻勾結西突厥貴族,阻隔西域與中原的交通,公然與唐王朝為敵。所以,唐太宗派遣吏部尚書侯君集,於貞觀十四年(640)率師數萬攻滅高昌王國,以其地改設西州。
中國古代漢唐時期,高昌一直是連線中原、中亞和歐洲的樞紐,它是經貿活動的集散地。當時,波斯等地的商人,從他們國家帶來香料、寶石和駿馬來到高昌;又從這裡帶走中原的絲綢、瓷器和造紙術、印刷術等。這些都極大的促進了高昌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經濟上的繁榮富庶使得高昌一度成為中國古代西域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據史料記載,高昌的第八代國王麴伯雅,也就是麴文泰的父親曾舉辦過一個大型集會,其規模類似於今天的萬博會。在這次集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雲集於此。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拿著成袋的錢幣,說著不同的語言,穿梭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中。就連一向高傲的隋煬帝都被吸引了,慕名來到這裡參觀,並對高昌國的繁榮十分讚嘆。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沮渠無諱攻破高昌,自稱大涼王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沮渠安周聯合柔然破車師,車師前王車伊洛等後舉家遷魏都,車師前國亡。
北魏和平元年(460),柔然滅高昌,滅大涼,立闞伯周為高昌王,自此,吐魯番盆地進入以漢文化為主體的高昌王國時期。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至太和二十三年(499),高昌先後立張孟明馬儒麴嘉為王。麴氏高昌王國先後依附柔然、高車、突厥,臣服於北魏、西魏。
隋開皇元年(581),隋王朝與西域諸國包括高昌王國建立了親密關係。
唐武德元年(618),唐王朝建立,第二年高昌王國入貢唐朝。
唐貞觀元年(632),高昌結好西突厥,與唐朝為敵。唐貞觀十四年(640),唐滅高昌,在高昌王城設定了西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