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是吐魯番地區目前已知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吐峪溝石窟由東區、西區及霍加麻扎組成。現存石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整體布局形態,洞窟形式豐富多樣,壁畫遺存反映出多種文化對高昌石窟藝術的影響,是我國佛教藝術的珍貴實例。吐峪溝是高昌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它位於吐魯番市東約60公里,屬鄯善縣管轄,但距高昌故城不過10餘公里,應該說是當年高昌城文明的一部分,其昌盛與衰微都與高昌政權的存亡關係至密。

簡介

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新疆鄯善縣高昌故城東約15公里處,為高昌最早的石窟。它鑿建於火焰山東段吐峪溝兩岸,現存編號共46窟,其中僅有9個窟留有壁畫。其窟形可分為方型窟、中心柱窟和縱券頂窟。方形窟以其窟頂形式,又可分為平頂式、覆斗式、穹廬式。

石窟類型有支提窟毗訶羅窟講經窟3種。以禪窟和講經窟數量最多,計37個窟,且分居於禮拜窟左右,與克孜爾石窟布局相似,反映了中國早期石窟特徵。

吐峪溝石窟的壁畫大部剝落嚴重,較能辨其內容的第44窟中,正壁和兩側壁上均繪一佛二菩薩。本生故事畫較為清晰,計每壁各有1組7幅畫,每幅畫旁有漢文題記。尚可辨認的壁畫內容有:“羼提婆利忍辱截割手足”、“摩鉗太子求法赴火”、“慈力王施血飲五夜叉”、“薩那太子捨身飼虎”和“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貿鴿”等。

《西州圖經》記載,吐峪溝石窟在唐代西州時稱“丁谷寺”。從現在石窟建築和壁畫風格分析,吐峪溝石窟約開鑿於公元4世紀初,即晉設高昌郡之前。多數洞窟及壁畫,應鑿繪於南北朝隋代,即吐魯番地區的高昌王國時期。

地理位置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位於鄯善縣吐峪溝鄉,地理坐標:北緯42度51′50″~42度51′51″,東經89度41′39″~89度41′40″。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吐峪溝石窟西距吐魯番市約50公里。吐峪溝下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吐峪溝麻扎村。民居建築絕大多數在百年以上。下游西邊的較高台地上為霍加麻扎。
吐峪溝石窟開鑿在南北流向的吐峪溝東西兩側崖壁上。

歷史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是在十六國北涼統治時期掀起開窟高潮的時候興鑿的,隨著沮渠北涼西遷高昌〔443年〕,吐峪溝又一舉成為沮渠皇室在高昌的造像集中地。到鞠氏高昌,雖史載它“俗事天神,兼信佛法”,但從吐峪溝出土的高昌王鞠乾固供養抄寫的多種佛經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記載高昌王鞠文泰對玄奘的種種尊崇厚待等都可以看出,佛教在鞠氏高昌是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的,而吐峪溝也同樣是王室的一處石窟聖地。

到了唐代,這裡以丁谷窟寺而聞名,在敦煌遺書《西州圖經》中有它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橫跨、綠蔭紛紛、香火繚繞、梵唄齊鳴的記載。如此數百年的經營和繁盛使吐峪溝石窟榮登東疆第一寶窟之位,但在此後的歲月滄桑中它容顏憔翠藝術殘損衰敗,令人痛惜萬分。

歷史沿革
北涼至麴氏高昌統治期間(公元5-6世紀),吐峪溝開始大規模的佛寺建造與石窟開鑿活動。
西州時期(公元7-8世紀),其中的“丁谷寺”成為境內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回鶻高昌時期(公元9-12世紀),吐峪溝中的石窟寺院得到修繕。
約15世紀時廢棄。

分布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石窟寺沿溝谷兩側南北約500米範圍之內分布,其中主要窟群有4處,溝東、溝西各2處。現存洞窟總計為94個,編號洞窟46個。保存了公元3—9世紀的佛教壁畫。13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逐漸廢棄。二十世紀初,外國探險隊到此盜掘,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吐峪溝石窟寺對於研究中西交通史、宗教史、藝術史、建築史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溝東
(1)南側窟群
洞窟10座。其中5座相對集中,有一中心柱窟,記憶體壁畫,除外多為縱券頂窟;其餘5窟散布在偏北的陡峭崖壁上。
(2)北側窟群
洞窟35座,隨山形呈扇形分布,窟型主要為中心柱窟、縱券頂窟和穹頂窟三種。其中有5座洞窟內保存了較多的壁畫遺存。一些洞窟窟門外的崖壁上保留有木構窟檐的遺蹟。窟群中部洞窟的下方有依山體構築的窟前建築,採用夯土與土坯砌築的方式建造,保存較好處有上下三層,與上方洞窟之間形成明顯的成組關係。建築遺址中可見殘缺的牆垣塔基窟室等。
溝西
(1)南側窟群
洞窟6座,分上下兩層,各3窟。
底層有一中心柱窟。窟門外原有木構窟檐;另有一縱券頂窟,正壁開小洞室,側壁各開兩個小洞室。
(2)北側窟群
洞窟20餘座,沿崖壁聯排,窟群總長100餘米。以中心柱窟為中心,兩側對稱布列小弄縱券頂窟。洞窟採用依崖土坯砌築的方式。窟前由通常走廊土坯建築的遺蹟。 

窟制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然而,歷史畢竟留下了它不滅的足跡,儘管這裡保存至今的谷東、谷西兩區若干洞窟總數不過僅40餘,且大部分都是沒有壁畫的僧房窟,但仍有若干洞窟建築與壁畫和一座佛教寺院遺址,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吐峪溝石窟藝術史的若干信息。

首先從窟制上看,吐峪溝石窟主要有三種窟形:縱券頂窟、中心柱窟和方形佛壇窟。縱券頂窟,是從古至今吐魯番地區民居房屋建築的主要形式,也是吐峪溝最多見、最有特色的窟形,從用途上分有禪窟僧房講堂。其中禪窟平面為長方形,分前、後兩室,後室為坐禪之用,或左、右壁再開小禪室,窟內有與坐禪靜修有關的壁畫。中心柱窟與涼州模式者相同,也為中心柱四面開龕。方形窟有平頂、覆斗頂、穹窿頂等不同樣式,地面往往有佛壇。從以上窟形看,禮拜窟受高昌以東的涼州、敦煌窟制影響較大,也有來自龜茲的影響(如穹窿頂方形窟等),但大量的洞窟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縱券頂窟。

壁畫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關於壁畫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以彌勒說法圖、千佛和比丘祥觀圖為主,也有佛本生、因緣故事畫和菩薩形象,其中千佛是中心柱窟主要的題材,幾乎畫滿窟中各壁,在方形窟中也有以千佛布列四壁的,但其壁中央往往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

在人物造型上,千佛與酒泉文殊山、敦煌莫高窟者相同,多為在中原漢人形象,立佛和菩薩身姿造型則有龜茲因素,身體動勢較強,裝飾華麗。表現技法上,以線描平塗法為主,線條既有粗獷的鐵線描,也有龜茲的曲鐵盤絲式。就壁畫的整體布局和表現形式看,則又自成體系。

如窟頂不似龜茲的菱格圖,而是滿繪禪定千佛或平棋圖案,本生因緣故事多繪在四壁下方,這些有與敦煌早期壁畫相同的因素,但佛教故事畫的大部分畫面除表現一個主要情節外,往往在畫面的中央一角還繪出其他場景,因此這樣的故事畫既不同於龜茲莫高窟的單幅畫,也不同於兩地的連環畫

特色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兼有內地、龜茲兩種石窟因素又具有某些獨特的個性因素的現象,與高昌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

如前所述,在唐以前,高昌是漢文化深入西北最西的一個地方,所謂“國有八城,皆有華人”是也,同時它也是漢文化與西域文化第一個交匯之地,外來畫風通過高昌傳入內地,內地文化又通過高昌傳向外域,而兩者初步結合便產生了高昌特色的文化。

當然,這其中在高昌文化中起主導作用的無疑是漢文化。走進谷西區第2窟就可以看到殘留在南甬道兩壁排列整齊、位於長方形框線內的坐佛,它們鼻眼上不提白粉,不做凸凹暈染,僅以線描畫出具有漢人五官特徵的形象。
在第3窟甬道頂上有忍冬鱗紋團花等紋飾帶組成的仿漢式木構建築平棋特點的斗四套斗圖案,整齊規矩這中見繁縟富麗。加上塗以淺黃、赭紅和石綠等亮麗的色澤,更顯華麗多姿,雖然組成圖案的某些紋樣或取自龜茲,但圖案風格受中土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第4窟南北壁最有特色的是幾列比丘禪觀圖,他們著雙領下垂袈裟,或坐蓮座、方座,或坐胡床,身旁是龜茲菱格圖案中最常見的花樹,左側有漢文榜題,像這類比丘禪觀圖還見於谷西1和谷東5兩個禪窟中。關於禪觀圖,在龜茲或莫高窟故事畫中均有出現,但像吐峪溝這樣鋪滿洞窟側總裝或窟頂的系列,比丘禪觀圖則從未有過,應是這裡的獨特形式。

谷東是洞窟相地集中的地方,現有5窟存有壁畫。谷東第2窟為中心方柱式窟,柱體四面開龕,前室橫券頂,上繪斗四式平棋,中心為蓮花,主室正壁及左右壁給說法圖。正壁上方繪聲繪色相間排列的佛與菩薩,左右甬道給滿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雙領下垂式、有濃厚漢風的坐佛。谷東第4窟是這裡唯一存在的覆斗窟,覆斗左右兩披各繪一排立佛,前後兩披傷口繪兩排立佛,它們或袒右或半披袈裟,站姿略有動勢,立佛之間以變形忍冬聯珠三角紋等邊飾分隔,色澤鮮亮,繁縟富麗。

谷東6窟為方形穹窿頂佛壇窟,各壁中部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下部一周繪本生及因緣故事,每壁7幅合為21幅,各幅間有白色豎行反文榜題相隔,從文體看頗似北魏寫經體。本生故事即為高昌式構圖,內中人物眾多,情節有數個之多。
窟頂則吸收龜茲之風,以圓蓮為中心,周繞29個梯形條幅,由畫蓮瓣、立佛一周,坐佛兩周,其外再繪以土紅色為底的4圈小千佛,從而形成巨大的千佛構圖裝飾。此外,在後室窟門右側,繪有三身頭戴進賢冠、身著大領寬袍的供養人形象。

高昌古城

吐峪溝石窟高昌
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故城坐落在火焰山腳下,木頭溝畔的哈拉和卓鄉,西距吐魯番市40千米。城牆高聳,昔日雄風猶存。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布局可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總面積220萬平方米。城垣保存較好,外城牆基厚12米,高11.5米,周長約5.4千米。城牆都由夯土築成,夯層厚8至12厘米,間雜少量的土坯,有極清晰的夾棍眼。據史書記載,高昌城當年城牆上共有12重大鐵門,分別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陽”、“武城”等不同名號。城市中房屋鱗次櫛比,有作坊、市場、廟宇和居民購買力區。城內的建築布局與當時長安城相仿。全城人口達3萬,僧侶3千。現在,城內建築遺址遍布,尤以西南最為密集,當年的廟宇佛堂街道都歷歷在目。當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盤桓過一段時間,還為高昌王講過經。

高昌是和交河齊名的絲路名城。公元前1世紀,西漢大將李廣利率領部隊在此屯田,設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設高昌郡。公元450年,北涼殘餘勢力滅了車師前國後,高昌城一躍而為吐魯番盆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460年成為高昌國都城。640年唐朝統一高昌,在此設立西州,轄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縣。9世紀後成為回鶻高昌國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遊牧貴族都哇叛亂時率領12萬騎兵圍攻火州(高昌),長達半年,回鶻高昌王巴爾術阿而忒的斤英勇戰死,高昌城就毀於一旦。1961年高昌故城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因其“地勢高敞,人廣昌盛”因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車師國亡,柔然立闞氏伯周為王,稱其國為高昌國,掀開了高昌王國的序幕。公元1290年,海都都哇率軍攻占高昌城,1283年,哈密力失守,火赤哈爾的斤戰敗被殺,王宮遷往甘肅永昌。

高昌回鶻王國滅亡,傳世417年,至此,高昌城遂廢。

破壞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依現存有限的9窟建制、壁畫和佛持遺址的情況,除能大體了解吐峪溝自十六國北涼迄於唐代數百年的發展概況外,並不能詳細地展示各個時期吐峪溝石窟藝術的完整風貌,這主要是因為吐峪溝石窟在歷史上曾屢次遭受劫難首先是13世紀以後全疆佛教石窟遭遇的那場伊斯蘭教大劫難。

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嚴厲禁止偶像崇拜,在伊斯蘭聖典《古蘭經》中就明確宣布,拜像是魔鬼的行為,警告人們不許繪畫神像。於是,當穆斯林武士們於13世紀越過蔥嶺進入佛教藝術興盛的南疆後,對佛教採取了無情的鎮壓政策,佛都寺院及文物幾乎全部受到破壞。

延至15世紀,隨著伊斯蘭教進入東疆,這裡的石窟藝術也遭到了同樣的破壞,佛像偶像被砸碎,色彩班斕的壁畫被搗毀。其次是外國列強的瘋狂劫掠。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段特殊的時代,中國邊疆地區曾麕集著諸列強各種名目的文化控險隊、考察團,新疆就曾是他們“考察”熱點地域之一。

僅以對石窟藝術的考察為例,就先後有俄國的克列門茲和奧登堡、德國的格倫威德爾和勒考克、日本渡邊哲信崛賢雄野村榮三朗、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英國斯坦因等人,他們深入拜城庫車、吐魯番等地,先是進行測量、繪圖、拍攝和考古發掘,然後就是野蠻瘋狂盜運。

對吐峪溝考察次數最多、劫掠文物也最多的是勒考克和格倫威德爾,從1902年到1914年,他們曾先後4次到吐魯番。勒考克1905年第一次來到吐峪溝就剝割了這裡最精美的壁畫,並找到了溝東一間密室(後稱“手稿窟”),拿走了滿滿兩麻袋文書和許多“驚人的刺繡品”。1907年,格倫威德爾再次來這裡進行測繪、拍攝和臨摹,以補充原來資料的不足。

這樣,吐峪溝石窟在經歷了宗教性的劫難後,又經歷了一場更大的洗劫,從而石窟也變得更加千瘡百孔,一片殘破。再次是地震等天災的襲擊,據歷史文獻記載,這一帶屬地震常發區,每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都會帶給位於峭壁上的石窟以毀滅性的災難。

遺產的保護

195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設立兼職人員管理。
2004年成立吐峪溝石窟管理所。
2003年《吐魯番地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及其附屬檔案《吐峪溝片區文物保護詳細規劃》由國家文物局批准、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突出的價值

吐峪溝石窟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是高昌地區已知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是中原佛教文化與西域佛教文化最早交匯的地區。洞窟形制和壁畫遺存反映出多種文化對高昌石窟藝術的影響,是我國佛教藝術的藝術寶庫。
吐峪溝石窟附近古老的傳統建築形制的民居使用至今,在中國土質建築史上也是罕見的。吐峪溝石窟周圍的祆教墓葬佛教寺院伊斯蘭教麻扎,反映了當地多種宗教、多種文化的深厚歷史底蘊。

經過如此多的劫難和不幸,吐峪溝留下了石窟藝術的確是不多了。除佛教藝術史家們還依稀記得它往日的輝煌外,一般人已全然將其遺忘。然而,這裡畢竟凝聚過高昌的歷史,留下過高昌石窟藝術發展的一步步足跡,即便現在傷痕累累,也是高昌文明的一座豐碑。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吐魯番市的主要旅遊景點

吐魯番,又稱“火州”,位於中國新疆天山東部山間盆地,是中國內地連線中國新疆、中亞地區及南北疆的交通樞紐。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曾經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歷史悠久,有四千年文字記載。文化積澱深厚,從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爾井、蘇公塔、維吾爾古村落,已發現文化遺址200餘處。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