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歷經北涼、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繼鑿建,到唐時已有1000餘窟龕,經歷代坍塌毀損,現存洞窟492個。保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餘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40餘米、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分為單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動、神態各異,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僅0.1米。壁畫除佛教題材外還繪有出資建造石窟的供養人像和耕作、狩獵、捕魚、婚喪、歌舞、雜技、旅行等生產、生活情景。

基本信息

概述

敦煌石窟位於今甘肅省敦煌地區,是這一帶幾座石窟的總稱,計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其中,又以莫高窟建成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其餘則為莫高窟的分支。莫高窟在今甘肅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斷崖上,所占崖面全長1618米,絕大部分洞窟分布在南段長約1000米的地段內,僅有少量在崖壁的北端。莫高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說是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歷經了前秦、北涼、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朝代,共留存大小洞窟491座,塑像2400多軀。莫高窟採用木構建築,現多已毀滅,僅存唐宋時期的木構窟檐5座。這些塑像、窟檐和45000餘平方米的壁畫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敦煌藝術。

敦煌自西漢起即為西域重鎮,“絲綢之路”的暢通也使得中國和中亞及西方諸國的商業、文化交流得以發展,佛教和佛教藝術即是循此路線,經敦煌傳入中國的。公元四世紀,中原戰火不斷,河西地區則相對安定;因此,從內地去的僧人在此開始了石窟的建設。公元六世紀末,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長期戰亂和分裂,同時也加強了對西北的經營。由於隋朝的皇帝都崇奉佛教,所以儘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莫高窟在數量和規模上都達到了非常可觀的程度。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躍的時期,莫高窟的建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僅至武周聖曆元年 (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餘”。五代時期及宋代,河西地區相對穩定,當地統治者及僧、民又開鑿了許多洞窟,並對前代洞窟進行了全面維修。西夏統治期間,幾乎沒有開鑿洞窟,僅是對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補。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間開鑿的石窟均帶有密宗色彩。此後,由於“絲綢之路”的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開鑿也趨於停止。在吐魯番統治時期(公元 1516--1715年),莫高窟,尤其是窟內塑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本世紀初,帝國主義者的巧取豪奪,使莫高窟又一次遭受了浩劫。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
按照開鑿時間劃分,十六國及北朝初期是洞窟的開鑿前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形制分為供僧人居住、修禪的禪窟,帶中方柱的塔廟式窟和方形平面的佛堂式窟三種。窟頂前部為人字披,並畫出木結構和卷草形式;後部為平頂,也繪有木結構形式,並綴以飛天等圖紋;四壁繪有表現佛教題材的壁畫。這一時期的塑像,本尊以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為主,組合一般是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羅漢、二菩薩,一佛、二天王,也有個別是單獨一軀佛或彌勒像的。 佛像軀體健壯,面相豐滿,鼻樑高隆直抵額際。佛像身著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土紅色僧伽梨,但過分強調了衣飾的裝飾色彩,僅在細節上有一些現實性手法。雖然佛和菩薩都來自異域,而且造型比例及衣著等都有嚴格規定,但中國的雕塑工匠依然在尊重這些規定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審美情趣,將他們巧妙地本地化,使其在原有的犍陀羅藝術風采外,帶有了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形象。在北朝後期,佛像的造型趨於更加豐腴渾厚,面相圓潤俊秀,修眉細目,面帶微笑,具有相當的人性化。由於莫高窟所在的鳴沙山屬玉門系礫岩,極其粗松,便於開鑿洞窟但不宜於雕造佛像,因此,泥塑在敦煌石窟中占主要地位,但形式上仍未擺脫洞窟石雕、摩岩造像的格式。此時期石窟的代表為第267-271窟、275窟、259窟、285窟等。隋唐時期,是敦煌藝術的鼎盛時期,開鑿的洞窟數以千計,僅保存至今的就有298個。隋朝的洞窟,在形制上承襲了北朝的前後結構,但龕略深,置一佛、二羅漢(迦葉、阿難)、二菩薩,有的還有天王和力士形象。由於龕室的加深,羅漢及菩薩像已經不再都是貼壁的“高浮雕”,而多是脫離壁面的“圓雕”了,尺寸也有所加大,造型更趨世俗化,但雕塑藝術中的立體造型手段尚未得以充分發揮。此時期的代表為第206窟。唐朝的洞窟多為正方覆斗狀頂的殿堂式,後壁開一大龕,深宏如廳堂,中置須彌壇,上設佛像。塑像組群一般為一佛、二羅漢、二菩薩、二供養天、二天王(天王足下蹋有小鬼)、二力士。佛居於中心位置,女性成分明顯,體態豐腴,面容慈祥,結跏趺座;頭梳螺髻,手作說法印或無畏印,身著土紅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摺線條流暢優美,尤其是下擺摺紋生動刻劃出絲織袈裟的柔軟光滑並透露出衣飾下的肌體美,使塑像的內在與外涵得以完美統一,充分顯現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藝。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薩、供養天均為少女形象,溫柔典雅,顯得既嫵媚艷麗而又高貴、不容褻瀆;羅漢像為一老一少,即迦葉和阿難,生活氣息濃厚形貌和性格特徵顯著多樣;天王像孔武有力、盔甲嚴整,力士像兇猛暴烈、肌肉鼓突,都表現出一種力量的美。這些雕像雖然各有特色,但卻準確地統一在一個鮮明的題材下,絲毫不顯雜亂。此時期的雕像,普遍進行了彩色金箔妝鑾,被稱為“彩塑”,與周圍斑斕的壁畫一起,構成了奇妙的藝術場景。這時期的代表為第322、220、328、46、45、130、194、225、158等窟。

五代起,由於“絲綢之路”趨於冷落,敦煌地區的開窟造像活動也日漸冷落,而且在藝術水平上並無長足改進,甚至顯得僵硬空虛。持續至明代,由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地處內陸的敦煌失去了往日的興盛,開窟活動也逐漸終止了。現存的此時期洞窟有145個。

敦煌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即成為東西交通的樞紐,並逐漸演化為印度犍陀羅文化、希臘文化和中原文化三大文化的匯合地。敦煌石窟系統地保存了從十六國到元代近千年間佛教塑像的發展序列,和敦煌壁畫、敦煌文物一起形成了一門世界性的獨立學科-敦煌學。因此,敦煌不僅是中國藝術的寶庫,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

地理位置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後有玉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漢代起敦煌是轄六縣之郡。東漢大家應劭稱:“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一“繁盛大地”以其擁有的舉世無雙的石窟藝術、藏經文物而成為人類最偉大、最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今年5月21日,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現世一百周年的日子。如果把敦煌的百年比作一道萬世經傳的長詩的話,那么它的第一句是令人落淚的。重述那段歷史,對今天的我們,意味著文化價值的存續。

風格特色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

公元前2世紀左右,佛教已傳到了中亞阿富汗一帶。公元前1世紀時,佛教傳入了我國的于闐一帶。大約在公元前後,佛教正式傳入了中國內地,實際上在此之前,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闢,佛教已經在民間流傳了。

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國最早接觸佛教的地方。

敦煌石窟在甘肅省敦煌縣東南的鳴沙山東端,有窟六百多個,其中469個都有壁畫和塑像。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
石窟始鑿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或說是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根據莫高窟唐朝的碑文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一叫樂 的和尚和一個叫法良的禪師來到這裡,在這裡開窟修行,稱莫高窟(莫高窟一名,最早見於敦編423窟隋代洞窟之《莫高窟記》)。隨後在短短的30多年間,竟建造了70多個洞窟,而且很多洞窟從窟型到造像都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盛唐時開鑿的洞窟已達1000多個。

在敦煌城東南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有一條河由南向北流下,名叫宕泉。宕泉西岸。經千百年沖刷而形成高高的崖壁,石窟就開鑿在這綿亘1000多米的崖壁上。崖壁由礫石構成,不宜雕刻,所以用泥塑及壁畫代替。敦煌人稀地僻,且氣候乾燥,上述作品因能長期保存,對研究古代歷史和藝術,有著極大的價值。

敦煌石窟現存的禪窟很少,北魏至西魏窟22個,隋窟96個,唐窟202個,五代窟31個,北宋窟96個,西夏窟4個,元窟9個,清窟4個,年代不明5個。第267—271這一組洞窟就是最早的禪窟,最初是沒有繪製壁畫的,直到北涼以後,才開始繪製壁畫。這組窟中間是一處較大的長方形主室,正麵塑佛像以供觀像之用,兩側各開兩個僅能容身的小洞,僧人就坐在裡面修行。

但鑿建石窟的目的並不都是為了坐禪,佛教寺院為了更好地宣傳教義,吸引更多的信眾,便也開鑿石窟以供人們觀瞻禮拜;另外,越來越多的信眾為了表明自己對佛的崇信,往往不惜出巨資開鑿石窟,在裡面雕塑佛像,繪出壁畫,作為自己的功德。

除禪窟外,主要流行兩種窟形:

一是中心塔柱式。來源於印度的支提窟,即塔廟的形式。把佛塔供奉在寺廟的中央。主室平面是一個長方形,中心靠後部的地方,有一個直通窟頂的方柱,方柱四面開龕,塑出佛像,以供信徒繞塔柱觀像和禮拜。隋以後,對中心塔柱作了很多改進。

二是覆斗頂殿堂式。這是仿照中國古代殿堂建築的內部形式設計的,主室平面呈方形,正面開佛龕,龕內塑像,佛居於中央,兩側依次排列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群像,反映了中國人對佛教的理解。洞窟頂部呈倒斗形,倒斗的中心畫出藻井圖案。

早期魏窟仍有塔柱,且前廊如敞口廳。唐窟多是盛期以後的做法或鑿10米以上的大佛像,窟前或設木廊(現有的僅幾處宋窟)。

敦煌藝術,主要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建築、彩塑和壁畫組成的綜合藝術。

建築,主要是石窟。

塑像,最早是北魏時期的,其表現手段比較簡單,有佛、菩薩、交腳彌勒等。唐代塑像在造型技巧上達到了高度嫻熟的程度,造型洗鍊,比例適度,此後總的趨向逐漸衰退。

莫高窟現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連線起來長可達25公里,被譽為世界現存最大的藝術畫廊。從北魏迄宋元,顯示出各個時代不同的藝術風格。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
北魏的壁畫具有原始的粗獷風格。著色用筆雄健壯麗,樸實古拙,層層暈染,立體感很強。色彩方面,以褐、綠、青、白、黑為多,一般多在赭紅色的底色上繪石青、石綠、黑等顏色。壁畫題材多為本生故事及經變,色彩構圖及用筆較粗獷,其中人物、佛、飛天的面貌、花紋等受外來影響較多。隋代的壁畫線條流暢活潑,人物情容逼真。用色比較豐富柔和,出現了重染面頰和眉楞的新畫法。唐代由於國家統一,經濟發展,文化藝術也進入高度發展的新時期。此期壁畫進一步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和外來藝術的表現技法,從內容到形式煥然一新。色彩的豐富鮮濃,形態的豐滿有力,寫實的逼真,意境的深邃和線條的細密流暢,勾勒的娟姣靈活,都是空前絕後的。這時期繪畫的顯著特點是出現了構圖宏偉、色彩豐富的通壁大畫,內容多以經變為主,但多用大型寺院、住宅、城廓等作背景,對於建築的細部如柱、枋、斗拱、台階、門窗、屋頂、瓦件、鋪地、裝飾等都有較詳細和準確的描繪,色彩上則以線、黃等暖色為主。如《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變》、《彌勒變》、《法華變》、《維摩變》等10餘種。特別是220窟所繪《維摩詰》、《帝王聽法圖》,堪稱一代藝術品的精英。另外還有描寫鞍馬人物的出行圖,如156窟《張議潮出行圖》,畫面高約1米,長達8米,氣勢雄偉,構圖新穎。其它還有佛教故事和神仙故事等,用色構圖都比較豐滿充實。總之唐代壁畫是莫高窟佛教藝術最為燦爛的時代。五代繪畫技術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內容,帶有濃厚的民間色彩,主要表現在世族大姓所建的功德窟中的供養人像和出行圖。

宋代壁畫總的來說,在繪畫技巧方面比唐呆板,線描用筆也較拘謹,很少豪邁壯闊的場面。色彩方面多用灰暗的大綠、赭石、茶黑,顯露出冷清的情調。

西夏時期的繪畫藝術,是融合漢、藏、回鶻契丹等各族文化而形成的獨特風格。元代壁畫的菩薩,頭戴五指冠,佛為螺髻,具有喇嘛教興起的特點。繪畫用色比較沉滯暗淡,很少用紅色。在技法上,開始採用淡彩濃墨的濕壁畫風格。

元代以後,嘉峪關封閉,敦煌曠無建置200年,莫高窟石窟藝術也戛然而止了。

建造歷史

敦煌莫高窟起建的年代大約在公元364至366年間。1600年間,這裡先後開岩鑿洞,最盛時,曾有石窟千餘,號稱千佛崖、千佛洞,至今保存在編的洞窟仍有492個,彩塑2415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
漢代起,敦煌作為西陲重鎮一直是兵家互爭之地。每次兵災之際,管理莫高窟的和尚就要逃一次難。
宋景佑二年(1035年),西夏之亂禍及敦煌莫高窟。和尚照例要避禍他鄉,遂把不便帶走的經卷、文書、繡畫、法器等等,都封閉在一個洞窟的秘室里,外面用泥壁封堵,並繪上壁畫。然而,這批和尚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這個秘室便盛著5萬餘件“寶藏”靜靜地安息了七八百年。
清朝末年,出生在湖北麻城的王圓 ,結束了在軍隊當小兵的生涯,因無所事事,便做了道士,迢迢千里來到敦煌。當時的莫高窟寺院,多為紅教喇嘛,只有王圓能用中文誦道經,倒有些香火,生涯不錯。於是他就雇了個姓楊的為他打下手,寫經文。楊某抄經之暇愛吸旱菸。用芨芨草點火,並把剩下的草插在洞窟牆壁的裂縫中保存。一天,他在插草的時候,發現牆縫深不可止,便用旱菸袋頭敲了敲牆,感到裡面是空的!於是他趕緊叫王道士,兩人夜半破壁,發現裡面有一個泥封著的小門。此時天已漸亮,去掉泥塊,出現一條通道,進入通道後,一個黝黑的高1.6米,寬約2.7米的復室出現了。室內堆滿了數不清的經卷、文書、繡畫法器等等。王道士當時對這批5至11世紀文物的價值幾乎一無所知,震驚世界的“藏經洞”就這樣無意中回到了人間。
接著,一系列不幸就在這片繁盛大地上發生了。王道士雖然不知道這批寶藏價值連城,可他畢竟明白用它們換點錢是沒問題的。於是,他取出幾卷給當時的縣長汪宗瀚去鑑別。汪是識貨的,依他的權勢向王道士索要了一批畫像和寫本。三年後,甘肅學台葉昌熾聞聽此事,便讓汪為他搜求。葉對古物的學養頗深,對藏經價值心知肚明,便向甘肅的藩台衙門建議將這批古物運到省城來保存。但因運費需五六千兩銀子,清政府覺得銀子比這批“廢紙”更有價值,沒有採納這項建議,只是發了一道旨令,讓縣長汪宗瀚“檢點經卷畫像,仍為保存”。汪責令王道士經辦此事,王道士一下子就成了經卷的看守人。王道士便將這批古物重新封起來,成了古物的實際擁有者。
當時在新疆一帶,有一位受英國政府派遣的匈牙利斯坦因。他在1879年曾來過敦煌。聞知洞窟存有寶物後,便於1907年5月第三次來到敦煌,他是歷史上盜劫藏經洞文物的第一人。他來敦煌,通過一位師爺與王道士接觸,得知王道士已將秘密通道砌死,斯坦因便在莫高窟安營紮寨,軟磨硬泡。終於,他從洞窟壁畫上看到了王道士請人繪的《唐僧取經圖》,遂生一計,稱自己是印度的佛教徒和唐僧的崇奉者,來敦煌是受印度政府的委託,把印度已不存在的佛經再取回去等等。這番話竟然說動了這位“司庫大人”。王道士第二天就拆開封牆,讓斯坦因進入秘室。斯坦因在其所著《西域考古記》中寫道:“從道士所掌微暗的油燈光中,我的眼前忽然為之開朗,卷子緊緊地一層一層地亂堆在地上,高達十尺左右。”其中“用無色堅韌的畫布作包袱的一個大包裹,打開後全是古畫”,“顏色調和,鮮艷如新”。斯坦因以捐一筆錢給廟裡的方式,得到了裝滿寫本的24隻箱子。另外還有五隻,仔細裝滿了畫繡品及其他美術品遺物。
1914年後,他又從王道士手裡得到五隻大箱。1930年再來時,因中國學術界的一致反對而未得逞。據英國目前公布的數字,斯坦因劫去的文物達9000餘件。
繼斯坦因之後,法國的伯希和於1908年7月來到這裡,憑他淵博的漢學知識,劫走了比斯坦因更有價值的文物6000餘卷。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
接踵而來的是日本大谷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國奧登堡也於1914年至1915年間從藏經洞和其他一些洞窟中盜走1萬餘件文物資料及壁畫。美國的華爾納1924年到莫高窟後,由於無經卷可竊,便用特製的膠布剝走了第139、141、144、145號洞窟中精美的唐代壁畫26方……
莫高窟的文物精品被斯坦因大量盜走的訊息被清政府知道後,命令將剩下的經卷裝成兩隻木桶,封釘堅固,施以彩繪,製成“轉經桶”置於佛殿之中,又責成王道士看管,並且還賞給他300兩銀子作為他看守經卷的補償。而這兩隻“轉經桶”今日仍豎在第17號窟中,桶中一無所有。王道士變本加厲地“私賣”,幾乎使藏經洞內的古物為之一空。經過有良心的學者一次次上書呼籲,才迫使清政府下令把所有殘存的經卷寫本悉數運回北京。然而,起運時清理在數的8600餘卷,經沿途大小官員強取豪奪,所剩下的就是現保存在北京圖書館的那四五千卷。
百年前洞開的一幕,至今回溯起來仍令人心顫。一個巨大的中華文明的寶庫竟由屈屈一個假道士據為己有,寫下了令世代垂淚的一筆。今天,敦煌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已是全世界文明價值中的重要部分。敦煌的保護得到了全世界和全中國人民的重視。沒有人可以回到百年前,再行掠劫盜販之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百年前的歷史今天沒有重演的可能。

歷史意義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
這段歷史在提醒人們,歷史文化遺產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如果今天人們的意識中仍然存在著對歷史價值認識上的盲點,尊重歷史就是一句空話。再者,百年前敦煌文物的流失與當時社會動盪的歷史條件密不可分。王道士的個人所為已經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特徵。而今天的問題可能在於另一個方面,即社會穩定的經濟發展與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大到敦煌這樣珍稀遺產,小到一個城市的文化風貌,如果不以人類精神財富的高度看待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我們有可能失去第二個、第三個敦煌。第三個方面的問題就是涉及到每一位今天的共和國公民。保護文物,維護文化遺產的尊嚴不僅僅是國家、政府單方面的事,而是人人有責。我們應該睜開眼睛看看自己的身邊是否存在著新的“王道士”、“李道士”,但首先,我們自己不作任何一個“道士”。

組成部分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共有石窟600餘個,敦煌藝術是佛教題材的藝術。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彩塑近三千身,內容非常豐富。敦煌石窟藝術是產生和積存在敦煌的多門類的藝術綜合體,它包括了敦煌建築、敦煌壁畫和敦煌彩塑。以莫高窟為中心的敦煌石窟,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瑰寶,它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稀世之珍,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珍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敦煌石窟的建築尤以莫高窟保存的五座唐宋木構窟檐為稀世之珍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畫中也出現不少代表時代的古建築圖樣,可說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不可缺的第一手資料,具有研究歷史和藝術的價值。莫高窟的石窟建築,由於時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現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種:1.禪窟(即僧房)。2.塔廟窟(即中心窟)。3.殿堂窟。4.佛壇窟。5.大佛窟(及涅盤窟)。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與莫高窟隔河相望。主體建築為二層平頂樓房,該建築約一半隱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層窗戶及寬闊的屋檐。與莫高窟的環境相協調。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分為佛像畫、經變畫、民族傳統神話題材、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畫、故事畫和山水畫。
敦煌飛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主要憑藉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

文化遺產價值

敦煌石窟藝術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立體藝術,古代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俗的佛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係、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建築藝術 現存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的492個,有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餘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我國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現存古建築的傑作。
彩塑藝術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等。彩塑形式豐富多采,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統的肖像塑,和塑像後繪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我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壁畫藝術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這些壁畫既有反映宗教題材的,也有反映當時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的,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學者都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
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現,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達文明的象徵。
各朝代壁畫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敦煌藝術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發現砌封於隱室中滿貯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等約5萬餘件。文書除漢文寫本外,栗特文、佉盧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寫本約占六分之一。文書內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門雜文的宗教文書,文學作品、契約、賬冊、公文書函等的世俗文書。
敦煌藝術的發現,名聞中外,它對我國古代文獻的補遺和校勘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著名境地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殘損坍塌較甚。
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檐,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範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位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的破壞,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加以限制。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壁畫盛況

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存有北涼至元代的壁畫4.5萬多平方米。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古代神話,供養人、裝飾圖案。金碧輝煌,絢麗奪目。畫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構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壁畫。它與雕塑、建築組成藝術的綜合體,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旅遊信息

參觀須知

1.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只能用手電筒觀看,每位導遊帶一一隻手電筒,如果您為了更好地觀看,可以自備一個三節電池的手電筒。
2.由於各種相機的閃光燈對文物均有非常大的破壞,請在進莫高窟參觀之前確定不把相機帶入!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謝謝所有遊客的合作!
3.最佳旅遊季節
敦煌氣候屬於極地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3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4.7攝氏度,1月-9.3攝氏度,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此外敦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遊人應早作防備。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最佳的旅遊季節。
4.交通指南:
去莫高窟可以從敦煌打的前往,面的單程大約35元左右,轎車稍貴。另外在市區內也有很多中巴直達莫高窟,不過似乎不如打的方便。如果在窟里呆得比較晚,6點以後可以搭乘一輛接工作人員的小巴,每人5元。

門票價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60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5元。 學生憑有效學生證件半價優惠。軍人、65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費或優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