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為維吾爾語,意為華麗裝飾之所。又稱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北約50千米處,鑿建於火焰山木頭溝西岸崖壁,現有編號共83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約開創於公元5~6世紀吐魯番地區的高昌王國時期,廢棄於13世紀末。唐代時稱北石窟寺為寧戎寺或寧戎窟寺。9世紀以後高昌回鶻時期,為回鶻王的家族寺院,現保存此時建造的洞窟最多,窟形也較大。石窟所在的吐魯番地區,在古代地處交通要道。石窟窟形較多樣。就其作用而言,有供作禮拜及瞻仰的支提窟,有供坐禪修行的毗訶羅,還有存放舍利盒的所謂影窟等紀念窟。洞窟分上下兩層,南北長500米。窟內泥塑佛像已毀。殘存的壁畫內容較豐富,有佛涅槃畫、各種經變畫,還有分別著回鶻族、蒙古族裝束的供養人畫像以及大面積的千佛畫、圖案裝飾畫等,色彩艷麗。

古蹟簡介

柏孜克里克,維語“山腰”之意,突厥語為“裝飾繪畫”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寧戎窟寺,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共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達12O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石窟高低錯落地分布在火焰山中部一列斷崖的山腰,四周荒山赤嶺,寸草不生,但崖下一泓清泉,帶來一片綠蔭。大大小小的洞窟有的倚崖壘砌,有的利用崖壁鑿成,有的洞窟鑿好以後前部又用土坯砌築。洞內佛像已蕩然無存,只有一部分壁畫歷經自然和人為的種種劫難之後保存到現在。 壁畫的內容主要是描繪釋迦牟尼無數世前供養諸佛的誓願圖和經變畫,以及眾多的千佛像和供養人像等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特別是這處石窟群中的許多洞窟都是回鶻高昌時期由當時信仰佛教的回鶻(維吾爾人的祖先)王公貴族捐資修的或者重新裝修的,壁畫不但反映了古代維吾爾人信奉佛教的盛況,也將他們的衣著服飾、屋宇、伎樂等等描繪了下來,為研究維吾爾族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柏孜克里克石窟窟形較多樣,有長方形縱券頂,正中鑿中心柱,左右開甬道和隧道的窟;有方形縱券頂,方形穹廬頂有甬道和隧道的窟;有長方形縱券頂,後壁或左右壁塑像的大窟;有長方形縱券頂,中心設壇的窟;還有前室為長方形縱券頂,後室為橫券頂的窟以及方形平頂小窟等,反映了鑿窟時間的不同。就其作用而言,有供作禮拜及瞻仰的支提窟,有供坐禪修行的毗訶羅,還有存放舍利盒的所謂影窟等紀念窟。建窟方法,為在崖壁鑿洞修窟,和在靠崖處用土坯砌築成窟兩種。
洞窟分上下二層,南北長500米。窟內泥塑佛像已毀,殘存的壁畫內容較豐富,有佛涅□畫、各種經變畫,還有分別著回鶻族、蒙古族裝束的供養人畫像以及大面積的千佛畫、圖案裝飾畫等。不少壁畫有漢文、回鶻文題記,也有漢文、回鶻文對照題記。

歷史追尋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於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廟,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維繫與突厥的“交好”關係、實現“永固邦疆”願望的紀念性宗教建築。因地處寧戎谷,又有“寧戎窟寺”等俗稱。智通、進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語的漢僧,生活在7世紀末至8世紀上半葉。自790年秋開始,該寺又轉為回鶻統治者的王家寺廟。第32窟所繪回鶻男女供養人像,是頡於迦斯·骨咄祿(即懷信可汗)家族的畫像。

座落在火焰山中木頭溝河谷西岸絕壁上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也便是敦煌寫本《西州圖經》[1]所載“在前庭縣界

山北二十二里寧戎谷中。峭巘三成,臨危而結極。曾巒四絕,架回而開軒。既庇之以崇岩,亦王畏之以清瀨。雲蒸霞郁,草木蒙籠”的“寧戎窟寺”,又稱“寧戎寺”。麴氏高昌時期,該地以北地區歸寧戎縣領轄;西州時期屬寧戎鄉,歸高昌縣領轄。“寧戎”二字表明,該寺所在地及其以北地區是兼通突厥語的粟特人和突厥烏古斯人的聚居之地。
1980年冬,文物工作者曾在千佛洞遺址發現一批木結構建築物構件。經C14測定距今約1500年,意味著該洞窟寺院當開鑿建造於5~6世紀。此外,還從第10、60號窟和最底層新發現的洞窟內出土一批古文獻。其中有一件回鶻文摩尼教文獻與高昌建昌五年(559年)的漢文殘卷《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卷在一起[2],同樣表明千佛洞至晚在6世紀中葉便已存在。該石窟群究竟始鑿於何時,至今不詳。柳洪亮先生推斷:“約在麴氏高昌(499~640)時期。”[3]筆者贊同此說,但其時間跨度畢竟過於寬泛,故而擬結合高昌歷史和出土文獻作進一步探討,並對相關史事試加考稽。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現存洞窟編號83個。在40多個有壁畫的洞窟中,至少有20多窟繪有回鶻供養人像,屬於回鶻洞窟[2]。除佛教洞窟外,另還有許多摩尼教洞窟[4]。該石窟群所具有的這一特點,既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相關,亦更與麴氏高昌與突厥語族群及印歐語族群間的文化交往密不可分。

洞窟形制

柏致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中。燈柱式、長方形縱券頂式、方形穹廬項中堂帶迴廊式三種類型,其餘大抵是由此派生或演變出來的。大型洞窟主要開鑿修建於麴氏高昌和回鶻高昌強盛時期,可見窟形的大小與施主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的身份、財力等有關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時代的烙印
建築工藝主要有在崖壁內鑿出、在崖壁內鑿出後加厚土坯、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三種形式。早期洞窟都是在崖壁內鑿出的,後來只用於小型洞窟。這是由於人們在實踐中發現開鑿出來的大型洞容易坍塌,故隨之產生於使用土坯券砌加固的工藝,有的是整洞券砌,也有利用生坯券砌等形式的局部券砌。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最早出現於唐西州或稍晚時期,流行於高昌回骼時期。遺址中出土過斗拱等許多木結構建築物構件,經碳14測定距今約一千五百年,表明中原地區的木結構建築工藝與當地傳統的土建工藝在唐初的吐魯番盆地融合為一種新建築工藝而長期普遍使用,同時表明相致克里克千佛洞窟在當時應有著華麗的木結構建築物。
根據洞窟形制,其用途可分為(l)供人瞻仰的禮拜窟,這種窟所占柏孜克里克洞窟比例很大。(2)供出家增人靜坐修行的窟。例如10號窟主室是一個在崖壁內鑿出的大型長方形券頂窟,窟內一周鑿出有八個小禪室,專供出家僧人修行坐禪。(3)供僧侶生活起居的住所稱為增房,這種洞窟多有臥塌和燒火的壁爐和煙道等痕跡。(4)為紀念高僧建造的紀念窟。例如82、83號窟是十至十一世紀間為紀念著名高僧而建造的紀念窟,包括前、後二室;前室繪製壁畫,後室存放著經火燒後的高僧殘餘骨燼。

分窟介紹

小忽雷伎樂圖窟

第16號窟開鑿於中唐。窟中有一幅依樂圖。圖中小忽雷這種古代樂器的出現為中國佛窟所首見,是研究古代西域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音樂、樂器的珍貴資料。

忽雷,又叫龍首琵琶,源於唐代南詔樂。其形制棒狀梨形,龍首雙弦,蟒皮蒙腹,檀木為槽,據說是由唐代名畫家韓滉專請樂工精心製做而成。真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當時,鄭中丞是演奏大小忽雷的高手,名聲響震一時。

小忽雷壁畫的出現,說明唐代我國南北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的水平。

高昌回鶻國王、王后圖窟

柏孜克里克第20窟壁畫,繪製有回鶻高昌國王王后的圖像。畫像色彩艷麗,線條流暢,繪製精美,有很高的藝術性,是整個千佛洞壁畫的代表作之一。畫中,高昌回鶻王,頭戴蓮瓣形寶珠冠,身著圓領寬油長袍,中束腰帶,腳著黑色長統靴,腰帶上佩系小刀、火石、礪石、針茜等日常用物。王后,體態豐滿,頭戴寶冠,身著翻領窄袖西紅色大衣,與《唐書》所載回鶻王后的服飾完全一樣。畫像旁,標有回鶻文題記,大意是歌頌回鶻國王和王后的文才武略和輝煌政績。十分遺憾的是這些精美的壁畫陳列在柏林博物館,窟內的彩色照片是根據原作翻拍的。

舉哀圖

第33窟後壁,有一幅表現佛涅槃後眾弟子默立舉哀的致意圖。這幅圖,藝術地表現了膚色各異、髮式服裝迴別的佛弟子,十分痛苦地圍侍在涅槃後的佛前虔誠祈禱的神態,畫面線條流暢,人物造型逼真。

羽人洞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
柏孜克里克第38窟,是一個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石窟。在石窟後壁,畫有三棵樹,樹下有許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表現了對摩尼教的尊崇。9~12世紀,回鶻高昌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這幅壁畫就是摩尼教在高昌盛行的證據之一。

經變故事壁畫窟

柏孜克里克第51號窟,建於回鶻高昌時期。壁畫繪有《法華經》中的見寶塔品、從地湧出品和譬喻品等經變故事,是高昌回鶻時最有代表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壁畫。這一歷史時期壁畫的明顯特點是有了回鶻文或與漢文對照的題記。

窟中之窟的第69號窟

在第20窟中心柱後的後牆壁下,有一小門洞,這就是69號洞窟。窟中南壁畫有幾個僧徒,雙手合十雙腿盤屈,正襟危坐,神態自若,悉心念佛。墓然看去,好象是在練氣功,抑或是練印度的瑜伽功。其內容到底是什麼,有待專家學者考證做出結論。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比較隱蔽,此窟不易被外界發現,壁畫能完整地保存下來,確實是不幸中的大幸。

高僧紀念窟

第82、83號窟,位於崖壁下的木頭溝畔,是公元10~11世紀高昌回鶻王國強大時期,專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窟。窟分前後室,曾發現陶質舍利匣。82窟前室正壁中間,繪有山丘。山下鮮花盛開,山上樹木蔥籠,飛鳥入林,有袒身、飾瓔珞的武士,聚精會神拉弓作射獵狀,頗耐人尋味。

吐魯番石窟寺群簡介

吐魯番的石窟寺群多達十餘處,合稱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龜茲石窟,以敦煌石窟、雲崗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旃陀石窟齊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藝術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它曾經是高昌回鶻國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防洪工程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由國家文物局投資536萬多元的絲綢之路新疆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木頭溝河防洪工程已於近日開工。

該防洪工程建設採用卵石砌築、鋼筋砼結構,總長度為480米。分兩個契約段,第一契約段建設長度為230米,投資資金為244.8萬元,第二契約段建設長度為250米,投資資金為291.4萬元。該工程將於今年5月30日完工。目前,防洪工程的“三通一平”工作已接近尾聲。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位於吐魯番市火焰山下,木頭溝西岸的崖壁上。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因木頭溝河水的長年沖刷,部分洞窟出現裂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防洪壩的建設對於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文物本體保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吐蕃文化

和敦煌學一樣,吐魯番學也日益成為國際文化學術界的顯學。擁有柏孜克里克吐峪溝石窟,高昌、交河等重量級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千年古蹟,和海量的文書、壁畫遺存,再加上位於絲綢古道四方文明交匯中心之盆地這一特殊地緣優勢,吐魯番之自身成為一門有深度和廣度的國際學術史當之無愧的。甚至可以這么說,敦煌就是甘肅的吐魯番,吐魯番就是新疆的敦煌。東西二神跡交相輝映,像漸變的光帶一樣以一種魔幻的方式表現給我們文化傳遞和滲透的軌跡。

明顯的例子就是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上皇家供養人的服飾:唐朝的衣服,頭上卻頂著中亞甚至西亞風格的誇張高帽;人之臉型屬於典型粟特人等塞種,卻仍舊不失幾分唐韻!

吐魯番文化要義的另一方面體現在高昌回鶻階段。這一時期乃西域地區人口突厥化和語言回鶻化的集中表現。且以吐魯番盆地為中心。人種和語繫上的框架性準備,為日後信仰和習俗的伊斯蘭化及其與整箇中西亞阿拉伯文明的聯結打下了基礎。從這裡可以較清晰地窺探佛教西域和伊斯蘭教西域在歷史和空間上的斷裂。

從時間上鎖定西元500-1500年,以及從空間上聚焦吐魯番盆地可以發現一個較為完整獨立的研究樣本。所以我給這塊寶地取了個名字,叫做“千年盆地”,取其“聚千年文化變遷”之意。這會是整個龐雜無序的西域史中比較光明、連續、顯著的一章,乃SalientPoint。所以吐魯番學如此重要,是一把鑰匙,一支火炬。

而火焰山的熾熱,完美地、甚至有些許誇張地襯托著西域的綠洲文化——特別是其中那些冰冷廢棄的石窟。熱與清涼的衝突設計點燃了這裡文明的能量。“高熵”意味著擴散、變化、不穩定、流動、和吸附。燃燒意味著活力和衝動、擴張和爆發力。如果說綠洲是沙漠中散布的火星,這種燃燒和爆發則點綴於西域的整個歷史。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或一串燦爛的閃光,像樓蘭、精絕這種“沙埋的龐貝”,也像于闐、疏勒這些被征服和換血之後再生的文明。清涼、綠色,則無疑代表著希望和生生不息,還有西域文化中冷靜、幽怨、實用、以及“清真”的一面。似乎在告訴我們文明和文化是可以滅亡的,而生命、生活則會繼續;儘管換了外衣,信仰甚至語言,但生命仍然會堅守在這些綠洲、以及綠洲之間的地方,承載著東西方永不停息的交流。

吐魯番住宿與特產

特產:
葡萄、帕拉孜、花帽、無核白葡萄等特產。無核白葡萄古波斯人稱“蘇丹”,中亞各國稱“白色基什米什”,我國古代稱“奇石蜜食”、“綠葡萄”、“兔睛”。
住宿:
吐魯番市的住宿有一大特色。幾乎市內每個賓館都有葡萄園或葡萄架,每個賓館都有新疆維吾爾歌舞表演,讓客人能夠在葡萄藤下散步,休息並品嘗葡萄。也能找到各種檔次的賓館和旅店,比較高檔的有吐魯番大飯店,青年路上的吐魯番賓館,綠洲賓館。如果你想在葡萄溝度過一夜,可以選擇溝里的葡萄山莊,它是二星級的賓館。
經濟實惠的招待所在吐魯番市隨處可見,價位在25—50元,6月到9月是吐魯番的旅遊高峰期,客房可能很緊張,最好提前諮詢和預訂,或者一下車就先打旅館
如果是夏季到吐魯番的話,一定要住帶空調賓館,如果沒有空調的話,那種溫度是無法忍受的。

交通

柏孜克里克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
前往石窟的交通便捷,道路平坦,旅遊專線標準二級公路。可根據個人需要採取以下不同方式行。

A、計程車:夏利往返(停留一小時)約為80元/車左右。夏利單程送至千佛洞約50元/車。 
B、公車:從吐魯番客運站乘吐魯番至鄯善三堡鄉的班車,在勝金口下車,換乘當地客運三輪摩托或搭乘去千佛洞的便車即可(吐魯番一勝金口5元/人,勝金口一千佛洞6元/車)。
C、一日游:每天早上台北時間8:30分從吐魯番賓館搭乘吐魯番一日游旅行車,可參觀絕大多數旅遊景點,唯有不足是每個景點停留時間過短。價格:45元/人,四人以上即發車。
D、一日游計程車:可遊覽八個旅遊景點,價格由遊客與車主商談。參考價為:桑塔納、富康200--300元/車;夏利、斯科達160-220元/車;面的(六座)120--180元/車。可參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蘇公塔、葡萄溝、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坎兒井、吐魯番博物館、火焰山。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