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

小葉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是以肺小葉為單位的灶狀急性化膿性炎症。由於病灶多以細支氣管為中心,故又稱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病變起始於支氣管,並向其周圍所屬肺泡蔓延。多見於小兒和年老體弱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聽診肺部可聞及散在的濕性囉音。

基本信息

概述

小葉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是細支氣管及其所屬或鄰近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病變範圍相當於一個小葉。因其病變常以細支氣管為中心故又稱為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主要見於小兒和年老體弱者。

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

小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

最常見的致病菌為致病力較弱的肺炎球菌(如Ⅳ、Ⅵ、Ⅹ型等亞群),其次為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以及大腸桿菌等。嗜肺軍團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ia)是新近認識的致肺炎病菌,引起軍團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

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生大多數是病原菌經呼吸道吸入支氣管至肺泡組織而發病。因這些細菌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內致病力較弱的常駐菌,往往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如患傳染病、營養不良、惡病質、昏迷、麻醉和手術後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統防禦功能受損而引起支氣管炎,進而引起小葉性肺炎。因此,小葉性肺炎常是某些疾病的併發症。

病理變化

小葉性肺炎的病變特徵是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肺組織化膿性炎症。

一、肉眼觀

病灶常散布於兩肺各葉,以兩肺背側和下葉較多,呈灰黃色實變,病灶大小不等,直徑多在0.5~1cm 左右(相當於肺小葉范圍),形狀不規則。嚴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或累及全葉,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confluent bronchopneumonia)。一般不累及胸膜。

二、鏡下

病變呈多灶性,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細支氣管管壁充血、水腫及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上皮壞死、脫落,腔內有大量中性粒細胞以及一些紅細胞和脫落上皮細胞。病灶間的肺組織大致正常,也可呈不同程度的代償性肺氣腫和肺不張。嚴重時,病灶相互融合,呈片狀分布,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

臨床病理聯繫及結局

小葉性肺炎時,由於炎症刺激支氣管而咳嗽和咳粘液膿性痰。因病灶區細支氣管和肺泡內含有滲出物,聽診可聞及濕囉音。X線檢查可見散在的灶狀陰影。

當支氣管壁受炎症刺激而粘液分泌增多、炎性滲出使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痰液往往為粘液膿性或膿性。因病灶較小且分散,故除融合性支氣管肺炎外,一般無肺實變體徵。聽診可聞及濕性囉音,此乃病變區支氣管及肺泡腔內含有炎性滲出物所致。X線檢查兩肺散在不規則斑片狀陰影。病變重者由於肺換氣功能障礙,病變區靜脈血得不到充分氧和而造成缺氧,引起患者呼吸困難及發紺。

經過及時治療,本病多數可以治癒。嬰幼兒、老年人和久病體衰者併發症多見,預後較差。常見併發症可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膿腫、膿毒血症及膿胸等。支氣管破壞較重且病程較長者,可導致支氣管擴張症。

生理學常見疾病

人體主要體統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認識疾病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改變,以及各系統疾病在發展嚴重時可能出現的共性病理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