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牡丹

四川牡丹

四川牡丹(Paeonia.decomposita)落葉灌木,株高45-160cm,莖皮灰黑色,當年生枝帶深紅暈,二年生枝條表皮片狀剝落,呈灰白色,分枝圓柱形,基部具宿存的鱗片,葉多為三回三出羽狀複葉,花單生枝頂,花瓣9-12枚,初開多為玫瑰紅色,後變為粉紅色到粉色;雄蕊多數,花葯黃色,花絲白色;花徑8-14厘米,花期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果期8月。根皮入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四川牡丹四川牡丹
拉丁名: Paeonia szechuanica Fang
中文名: 四川牡丹
拉丁科名:Ranunculaceae
中文科名:毛茛科芍藥屬
保護級別:2
分布 :四川(馬爾康、金川)
地形特徵:東南坡乾旱谷地間或北坡和西南坡
生態特徵:陽性樹種,生於多刺灌叢中
花期:4.8-6.2
現狀:瀕危種。分布區極其狹窄,僅產於四川西北局部地區。根皮藥用,一旦大量收購,就有絕跡的危險。
海拔下限(米):2600
海拔上限(米):3100
科研價值:其系統位置有爭議,對牡丹組尤其是本種的研究十分必要
經濟價值:理想的花卉資源

植物形態

四川牡丹四川牡丹
落葉灌木,高45一160厘米,各部無毛;樹皮灰黑色,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紫紅色,基部具殘存芽鱗。
葉多為三回,稀為四回複葉,第一回和第二回為三出,第三回為羽狀;葉柄長3.5一8厘米;葉片長10一20厘米,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長2.5一4.5厘米,寬1.5一2.5厘米,3裂片裂至近基部或全裂,裂片再3淺裂;側生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3裂或不裂而具粗齒;小葉柄長1一1.5厘米。
花單生枝頂,直徑10一15厘米;苞片2一3(一5),大小不等,線狀披針形;萼片3(一5),寬倒卵形,先端具小尖頭,綠色,長2.5厘米,寬1.5一2厘米;花瓣9一12,玫瑰色,倒卯形,頂端通常,淺2裂並有不規則波狀齒,長4一7厘米,寬3一5厘米;花盤白色,紙質,包心皮達1/2一2/3,頂端三角狀齒裂;心皮4(一6),花柱短,柱頭扁,反卷,幼果無毛,褐帶綠色。

生活習性

四川牡丹四川牡丹
四川牡丹生於乾旱谷地,分布區氣候(以馬爾康為例)年平均溫度8.3℃,7月份平均溫度16.1℃,1月份平均溫度-0.3℃,極端最高氣溫31.0℃,極端最低溫-16.6℃,年降雨量786毫米,其中92%集中在5--9月,其餘時間十分乾冷,相對濕度為34--82%,平均61%,11月至3月有時幾乎達到零。
土壤為山地黃壤,弱酸性,pH值約6.4,母岩為花崗岩。陽性植物,喜生於多刺灌叢中,多見於東南坡,東坡較少,偶見於北坡和西南坡。
主要的同生植物有野桃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小葉薔薇Rosa willmottiae Hemsl.、鼠李Rhamnus sp.、南方六道木Abelia dielsii (Graebn.)Rehd.、準噶爾枸子Cotone aster soongoricus (Regel et iterd.) Popov.、繡線菊Spiraea sp.、蔥皮忍冬Lonicera ferdinandii Franch.、刺黃花Berberis polyantha Hemmsl.、小檗Berberis sp.和四川丁香Syringa sweginzowii Koehne et Lingelsh。局部多見,最大頻度在40平方米內有9株。4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幼果常被昆蟲幼蟲所害,更新不良,幼株不多見。

保護價值與措施

保護價值:栽培牡丹是“花中之王”。本種為芍藥屬牡丹組僅有的3(或4)種之一,花大而美麗,是理想的花卉資源。芍藥屬系統孤立,位置有爭議,牡丹組又是其中原始的一個組,本種又是牡丹組中研究最少的一個種。因此對牡丹組尤其是本種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該種分布區極狹窄,如不加以保護,容易絕滅。根皮可藥用。
保護措施:尚未採取保護措施。建議在分布比較集中的馬爾康松崗地區建立保護點。藥材部門應避免收購這一稀有種,引種栽培也是必要的。

繁殖培育

四川牡丹四川牡丹
栽培要點: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種和扦插。移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過早或過遲。喜肥,每年至少應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後應進行整枝。對生長勢旺盛、發枝能力強的品種,只需剪去細弱枝,保留全部強狀枝條,對基部的萌櫱應及時除去,以保持美觀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為使植株開花繁而艷、保持植株健壯,應根據樹齡情況,控制開花數量。在現蕾早期,選留一定數量發育飽滿的花芽,將過多的芽和弱芽儘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個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應將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促進植株的發育。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餅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園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勻的培養土。如栽培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因此,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時,要及時排水,切不可讓其根部積水。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採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為其遮蔭。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這一措施及時做好,可以防止落葉,若任其受熱、落葉,將嚴重影響以後開花。牡丹因根須較長,植株較大,因此適合於地栽,若要盆栽,則應選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為60-70厘米的瓦缸。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

栽培簡史

四川牡丹四川牡丹

四川有豐富的牡丹資源,其南北均有野生牡丹廣為分布,西北部為四川牡丹,西南部則有黃牡丹狹葉牡丹。四川是中國野生牡丹由橫斷山脈向秦巴山地及黃土高原發展、演化的過渡區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四川牡丹栽培始於唐代,多分布在成都、彭州(古稱天彭)、峨眉山等地,尤以彭州為盛。
成都牡丹始於五代。據《蜀總記》載:前蜀宮廷種植牡丹,後蜀至孟昶也引種了許多牡丹“於宣華苑廣加栽植,名之曰牡丹苑……蜀平(宋統一全國後),花散落民間。”
到南宋,成都附近的天彭牡丹享有盛名。天彭牡丹種植始自唐代,杜甫曾有《天彭看牡丹阻水》詩。北宋後期,天彭牡丹已有較大發展。宋·陸游《天彭牡丹譜》記述:“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

“崇寧中(1102—1106)州民宋氏、張氏、蔡氏,宣和中(1119-1125)石子灘楊氏,皆嘗買洛中新花以歸,自是洛花散於人間,花戶始盛,皆以接花為業。大家好事者,皆竭其力以養花,而天彭之花遂冠兩川。”“彭人謂花之多葉者京花,單葉者川花,近歲尤賤川花,賣不復售”。陸游還記述了天彭賞花時的盛況:“天彭號小西京(北宋以洛陽為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遺風。大家至千本。花時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處,張飲簾幕,車馬歌吹相屬。最盛於清明、寒食時。”可見南宋時蜀人喜愛牡丹、花時狂歡的情景不亞於洛陽。《陸譜》記述了洛陽以外的蜀花34種。
隨著天彭牡丹逐漸擴散種植,距天彭(今彭州市)西北32里的丹景山亦以盛產牡丹而得名,成為川西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天彭牡丹興盛的原因有三:一是“土人種蒔得法”;二是後蜀滅亡後,散落民間的優良牡丹品種匯集於天彭;三是彭人多從洛陽購入新品種。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天府之國千里為墟,兵燹之驅除,頓易繁華為草昧”,天彭牡丹由此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兩個文明”建設如強勁的東風,給天彭牡丹帶來了復甦的生機,至1980年,種植面積已達12公頃。1985年3月18日,原彭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批准牡丹為彭縣“縣花”,每年4月10日左右花開時節舉辦牡丹花會。首屆牡丹花會是1986年。1994年3月,撤縣改彭州市,牡丹遂為彭州市市花,牡丹花會照常舉辦。

四川牡丹銀行卡--四川牡丹紀念卡
峨眉山牡丹引自天彭。徐式文《蜀地牡丹考》(1993年)載:明末清初,天彭牡丹“多分散於青城寺觀、嘉州寺觀、灌縣、溫江、崇慶、新都、綿竹,特別是成都園林與附近花圃”,其中“嘉州寺觀”即樂山峨眉山區的各寺院道觀。峨眉山牡丹多集中種植於萬年寺。這裡的牡丹有些品種一年中常出現兩次開花,第一次為穀雨前後,第二次為冬季。

《峨眉文史》(第12集,1996年)載:“1979年冬天,萬年寺花園中早已百卉凋零,牡丹花樹也枯枝光桿。然而,就在那枯枝上悄悄地綻出了花蕾,繼而在那飄飄灑灑的白雪中與嬌艷的紅梅媲美,斗雪怒放,真可謂奇觀。”1981年2月28日《人民日報》報導:“在海拔1000米的萬年寺,有兩株牡丹迎風斗雪,鮮花怒放。”1982年1月24日《文匯報》報導:“萬年寺已連續三年出現‘牡丹冬開’現象。冬開的牡丹是400株牡丹中的名貴品種‘七蕊牡丹’。”

五椏果目百科

五椏果目種類

五椏果目只有1科10屬約300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目,將芍藥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將五椏果科直接列在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之下,不屬於任何一目,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但2007年2月21日新修訂的結果是恢復五椏果目,只包括五椏果科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